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护栏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护栏网。
背景技术:
河道护栏网的施工过程包括施工放样、基坑开挖、混凝土基础浇筑、护栏网安装、悬挂安全警示牌等。施工放样即按图纸设计要求及实际地形、地物的情况进行施工放样,定出立柱中心线及立柱混凝土基础位置,基坑开挖深度较浅,按照图纸要求放坡,基坑尺寸应满足混凝土基础施工需求,开挖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查,护栏网安装时要注意垂直度。
现有技术中的河道护栏网通常采用护栏网网板与立柱固定连接的方式,但是在实际安装、拆卸以及维修时,护栏网网板与立柱之间的拆卸难度较大,使得维修和拆卸时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河道护栏网,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将护栏网网板的上连接头与下连接头一侧设有两个条形凸块,在立柱上开设有与上连接头与下连接头配合使用的上连接孔、下连接孔以及条形通孔,此结构设计可以使得护栏网网板与立柱横向插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条形凸块上通过限位卡柱转动连接有限位固定条,限位卡柱上套接有弹簧,并在条形通孔的横向位置上开设有限位固定凹槽,此结构设计保证了护栏网网板与立柱横向插接的牢固性;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在立柱顶端设有星型把手,上连接头处开设有圆形固定孔,且星型把手与圆形固定孔之间为过盈配合,此结构设计保证了护栏网网板与立柱之间安装结构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河道护栏网,其特征在于:护栏网网板以及与其连接的立柱,所述护栏网网板设有两个上连接头以及两个下连接头,每个所述上连接头顶端开设有圆形固定孔,每个所述上连接头以及每个所述下连接头远离所述护栏网网板的一侧设有两个条形凸块,所述条形凸块通过限位卡柱转动连接有限位固定条,所述限位卡柱上套接有弹簧;所述立柱上下分布有与所述上连接头与所述下连接头相等大小的上连接孔与下连接孔,且所述立柱远离所述护栏网网板的一侧设有四个与所述条形凸块相配合的条形通孔,每个所述条形通孔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固定条配合使用的限位固定凹槽,所述立柱顶端通过星型把手与所述圆形固定孔相连。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立柱底端设有底座。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固定条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星型把手与所述圆形固定孔之间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与所述立柱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将护栏网网板的上连接头与下连接头一侧设有两个条形凸块,在立柱上开设有与上连接头与下连接头配合使用的上连接孔、下连接孔以及条形通孔,此结构设计可以使得护栏网网板与立柱横向插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条形凸块上通过限位卡柱转动连接有限位固定条,限位卡柱上套接有弹簧,并在条形通孔的横向位置上开设有限位固定凹槽,此结构设计保证了护栏网网板与立柱横向插接的牢固性;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在立柱顶端设有星型把手,上连接头处开设有圆形固定孔,且星型把手与圆形固定孔之间为过盈配合,此结构设计保证了护栏网网板与立柱之间安装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河道护栏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河道护栏网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一种河道护栏网的立柱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河道护栏网的立柱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河道护栏网的立柱与护栏网网板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一种河道护栏网的立柱与护栏网网板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护栏网网板;2、立柱;3、上连接头;4、下连接头;5、圆形固定孔;6、条形凸块;7、限位卡柱;8、限位固定条;9、弹簧;10、上连接孔;11、下连接孔;12、条形通孔;13、限位固定凹槽;14、星型把手;15、底座;1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6所示,一种河道护栏网,其特征在于:护栏网网板1以及与其连接的立柱2,所述护栏网网板1设有两个上连接头3以及两个下连接头4,每个所述上连接头3顶端开设有圆形固定孔5,每个所述上连接头3以及每个所述下连接头4远离所述护栏网网板1的一侧设有两个条形凸块6,所述条形凸块6通过限位卡柱7转动连接有限位固定条8,所述限位卡柱7上套接有弹簧9;所述立柱2上下分布有与所述上连接头3与所述下连接头4相等大小的上连接孔10与下连接孔11,且所述立柱2远离所述护栏网网板1的一侧设有四个与所述条形凸块6相配合的条形通孔12,每个所述条形通孔12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固定条8配合使用的限位固定凹槽13,所述立柱2顶端通过星型把手14与所述圆形固定孔5相连。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立柱2底端设有底座15。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固定条8上固定连接有把手16。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星型把手14与所述圆形固定孔5之间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底座15与所述立柱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将护栏网网板1的上连接头3与下连接头4一侧设有两个条形凸块6,在立柱2上开设有与上连接头3与下连接头4配合使用的上连接孔10、下连接孔11以及条形通孔12,此结构设计可以使得护栏网网板1与立柱2横向插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条形凸块6上通过限位卡柱7转动连接有限位固定条8,限位卡柱7上套接有弹簧9,并在条形通孔12的横向位置上开设有限位固定凹槽13,此结构设计保证了护栏网网板1与立柱2横向插接的牢固性;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在立柱2顶端设有星型把手14,上连接头3处开设有圆形固定孔5,且星型把手14与圆形固定孔5之间为过盈配合,此结构设计保证了护栏网网板1与立柱2之间安装结构的稳定性。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河道护栏网,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
继续参考图1-6,一种河道护栏网,包括护栏网网板1以及与其连接的立柱2,护栏网网板1设有两个上连接头3以及两个下连接头4,每个上连接头3顶端开设有圆形固定孔5,每个上连接头3以及每个下连接头4远离护栏网网板1的一侧设有两个条形凸块6,条形凸块6通过限位卡柱7转动连接有限位固定条8,限位卡柱7上套接有弹簧9;立柱2上下分布有与上连接头3与下连接头4相等大小的上连接孔10与下连接孔11,且立柱2远离护栏网网板1的一侧设有四个与条形凸块6相配合的条形通孔12,每个条形通孔12的中部开设有与限位固定条8配合使用的限位固定凹槽13,立柱2顶端通过星型把手14与圆形固定孔5相连,立柱2底端设有底座15,限位固定条8上固定连接有把手16,所述星型把手14与所述圆形固定孔5之间为过盈配合,底座15与所述立柱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结合图1-6使用时,用手转动把手16使得限位固定条8与条形凸块6平行,将护栏网网板1的上连接头3与下连接头4插入到立柱2上的上连接孔10与下连接孔11内,这时再次握住把手16并将其向一侧拉出,这时限位卡柱7会压缩弹簧9,同时转动把手16使得限位固定条8转动并且垂直于条形凸块6,随后松开把手16,限位固定条8会与纤维固定槽13重合,即完成了对护栏网网板1以及立柱2的第一级固定;之后转动星型把手14插入到圆形固定孔5内,从而完成对护栏网网板1与立柱2整体结构的加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1.一种河道护栏网,其特征在于:护栏网网板(1)以及与其连接的立柱(2),所述护栏网网板(1)设有两个上连接头(3)以及两个下连接头(4),每个所述上连接头(3)顶端开设有圆形固定孔(5),每个所述上连接头(3)以及每个所述下连接头(4)远离所述护栏网网板(1)的一侧设有两个条形凸块(6),所述条形凸块(6)通过限位卡柱(7)转动连接有限位固定条(8),所述限位卡柱(7)上套接有弹簧(9);所述立柱(2)上下分布有与所述上连接头(3)与所述下连接头(4)相等大小的上连接孔(10)与下连接孔(11),且所述立柱(2)远离所述护栏网网板(1)的一侧设有四个与所述条形凸块(6)相配合的条形通孔(12),每个所述条形通孔(12)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固定条(8)配合使用的限位固定凹槽(13),所述立柱(2)顶端通过星型把手(14)与所述圆形固定孔(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护栏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底端设有底座(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护栏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固定条(8)上固定连接有把手(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护栏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型把手(14)与所述圆形固定孔(5)之间为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护栏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5)与所述立柱(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