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性的MNS智能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5  117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安全性的mns智能控制柜。



背景技术:

控制柜作为一种高精密的电气设备,为了保护其内部的精密的电气设备通常对温度湿度有着严格要求,所以需要对现有的控制柜本体内部进行除湿,而为了除湿密封控制柜本体,这样又会影响控制柜本体内部电气设备的散热,需要对现有的控制柜进行改进,满足既能除去控制柜本体湿度又能保证控制柜本体内部的温度,保护控制柜本体内部的电气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安全性的mns智能控制柜,具备能除湿且保证控制柜本体内部温度符合电气设备工作的优点,解决了因除湿使控制柜本体密封影响内部电气设备散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能除湿且保证控制柜本体内部温度符合电气设备工作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安全性的mns智能控制柜,包括控制柜本体,所述控制柜本体为空心长方体,控制柜本体的左右侧壁均开设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一内滑动连接有箱体一,所述箱体一为空心长方体,箱体一顶面开设开口,箱体一顶面开口与控制柜本体适配,箱体一内设置减震机构,箱体一左侧壁固定连接有管道一,所述管道一贯穿箱体一的左侧壁,管道一内设置除湿机构,所述除湿机构包括挡板一,所述挡板一与管道一的内壁转动连接,控制柜本体内还设置散热机构。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柱体一、柱体二和弹簧一,所述柱体一为空心圆柱体,所述柱体二滑动连接在柱体一内,所述弹簧一的一端与柱体一的内底面固定连接,弹簧一的另一端与柱体二的底面固定连接,柱体二的顶面与控制柜本体的外底面固定连接,减震机构数量为二,两个减震机构对称设置在控制柜本体外底面。

优选的,所述除湿机构还包括连杆二、滑块一、弹簧二、真空泵和管道二,所述管道一的侧壁开设槽口,所述弹簧二的一端与管道一槽口处内底面固定连接,弹簧二的另一端与滑块一的右壁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二的一端与滑块一的左壁面转动连接,滑块一的另一端与挡板一的右壁面转动连接,管道一内填充吸水材料,所述控制柜本体的底面开设通孔,控制柜本体底面通孔内填充相同的吸水材料,所述真空泵固定连接在控制柜本体内底面,所述管道二与真空泵固定连接且管道二贯穿控制柜本体的顶面。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管道三、挡板二、通孔一、气囊一、滑块三和连杆三,所述管道三固定连接在控制柜本体的顶面且管道三贯穿控制柜本体的顶面,所述挡板二转动连接在管道三的内壁,管道三的内壁开设开口,所述气囊一固定连接在管道三内壁开口内,所述通孔一与管道三的开口连通,所述滑块三滑动连接在管道三的开口内,所述连杆三的一端与滑块三转动连接,连杆三的另一端与挡板二的底面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翅片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控制柜本体的内左侧壁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翅片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翅片的有多个金属薄片组成,翅片的横向截面为s形,翅片的上部分汇集在管道三开口处,翅片的下半部分汇集在控制柜本体底面开口处。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安全性的mns智能控制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高安全性的mns智能控制柜,通过真空泵将箱体一内部的空气排空吸入控制柜本体内部,经过除湿材料的吸干,通过管道二排出,弹簧二拉动滑块一进而带动连杆二拉动挡板一封闭管道一的开口,配合箱体一内产生的负压使挡板一更好的封闭箱体一,保持箱体一内部的密闭性进而更好保证控制柜本体内部干燥行,管道一内的吸水材料初步对从管道一开口处流过的空气进行干燥除水,从而进一步保证控制柜本体内的干燥。

2、该高安全性的mns智能控制柜,升温气体通过通孔一进入管道三的滑槽内使气囊一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进而推动滑块三上移进而推动连杆三推动挡板二向上翻转使管道三的开口打开,新鲜的冷空气进入控制柜本体内,经过翅片的引导均匀吹向内部的电气设备,对控制柜本体内部的电气设备散热,保证控制柜本体内部的合适温度适合控制柜本体内的电气设备维持合适的温度。

3、该高安全性的mns智能控制柜,通过柱体二在柱体一内滑动并且压缩弹簧一,使控制柜本体在发生上下振动时将动能转换成弹簧一的势能,同时由于控制柜本体与箱体一的滑动连接并没有使控制柜本体与地面直接接触形成刚性连接从而减少控制柜本体因上下振动影响其内部的电气设备,进而提高控制柜本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柱体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一;2、控制柜本体;3、弹簧一;4、柱体一;5、柱体二;6、滑槽一;7、支撑杆;8、翅片;9、真空泵;10、管道三;11、管道二;13、挡板二;14、挡板一;15、管道一;16、弹簧二;17、滑块一;18、连杆二;19、通孔一;20、气囊一;21、连杆三;22、滑块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高安全性的mns智能控制柜,包括控制柜本体2,控制柜本体2为空心长方体,控制柜本体2的左右侧壁均开设有滑槽一6,滑槽一6内滑动连接有箱体一1,箱体一1为空心长方体,箱体一1顶面开设开口,箱体一1顶面开口与控制柜本体2适配,箱体一1内设置减震机构,箱体一1左侧壁固定连接有管道一15,管道一15贯穿箱体一1的左侧壁,管道一15内设置除湿机构,除湿机构包括挡板一14,挡板一14与管道一15的内壁转动连接,控制柜本体2内还设置散热机构。

减震机构包括柱体一4、柱体二5和弹簧一3,柱体一4为空心圆柱体,柱体二5滑动连接在柱体一4内,弹簧一3的一端与柱体一4的内底面固定连接,弹簧一3的另一端与柱体二5的底面固定连接,柱体二5的顶面与控制柜本体2的外底面固定连接,减震机构数量为二,两个减震机构对称设置在控制柜本体2外底面,通过柱体二5在柱体一4内滑动并且压缩弹簧一3,使控制柜本体2在发生上下振动时将动能转换成弹簧一3的势能,同时由于控制柜本体2与箱体一1的滑动连接并没有使控制柜本体2与地面直接接触形成刚性连接从而减少控制柜本体2因上下振动影响其内部的电气设备,进而提高控制柜本体的安全性。

除湿机构还包括连杆二18、滑块一17、弹簧二16、真空泵9和管道二11,管道一15的侧壁开设槽口,弹簧二16的一端与管道一15槽口处内底面固定连接,弹簧二16的另一端与滑块一17的右壁面固定连接,连杆二18的一端与滑块一17的左壁面转动连接,滑块一17的另一端与挡板一14的右壁面转动连接,管道一15内填充吸水材料,控制柜本体2的底面开设通孔,控制柜本体2底面通孔内填充相同的吸水材料,真空泵9固定连接在控制柜本体2内底面,管道二11与真空泵9固定连接且管道二11贯穿控制柜本体2的顶面,通过真空泵9将箱体一1内部的空气排空吸入控制柜本体2内部,经过除湿材料的吸干,通过管道二11排出,弹簧二16拉动滑块一17进而带动连杆二18拉动挡板一14封闭管道一15的开口,配合箱体一内产生的负压使挡板一14更好的封闭箱体一1,保持箱体一1内部的密闭性进而更好保证控制柜本体内部干燥行,管道一15内的吸水材料初步对从管道一15开口处流过的空气进行干燥除水,从而进一步保证控制柜本体2内的干燥。

散热机构包括管道三10、挡板二13、通孔一19、气囊一20、滑块三22和连杆三21,管道三10固定连接在控制柜本体2的顶面且管道三10贯穿控制柜本体2的顶面,管道三10内填充相同的吸水材料,挡板二13转动连接在管道三10的内壁,管道三10的内壁开设开口,气囊一20固定连接在管道三10内壁开口内,通孔一19与管道三10的开口连通,滑块三22滑动连接在管道三10的开口内,连杆三21的一端与滑块三22转动连接,连杆三21的另一端与挡板二13的底面转动连接,散热机构还包括翅片8和支撑杆7,支撑杆7的一端与控制柜本体2的内左侧壁固定连接,支撑杆7的另一端与翅片8固定连接,翅片8的有多个金属薄片组成,翅片8的横向截面为s形,翅片8的上部分汇集在管道三10开口处,翅片8的下半部分汇集在控制柜本体2底面开口处,由于除湿的真空泵9是间歇性的工作,当真空泵9停止工作后,控制柜本体2内的电气设备持续工作会使控制柜本体2内部的空气温度升高,气体通过通孔一19进入管道三10的滑槽内使气囊一20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进而推动滑块三22上移进而推动连杆三21推动挡板二13向上翻转使管道三10的开口打开,新鲜的冷空气进入控制柜本体2内,经过翅片8的引导均匀吹向内部的电气设备,对控制柜本体2内部的电气设备散热,保证控制柜本体2内部的合适温度适合控制柜本体2内的电气设备维持合适的温度。

在使用时,通过柱体二5在柱体一4内滑动并且压缩弹簧一3,使控制柜本体2在发生上下振动时将动能转换成弹簧一3的势能,真空泵9将箱体一1内部的空气排空吸入控制柜本体2内部,经过除湿材料的吸干,通过管道二11排出,弹簧二16拉动滑块一17进而带动连杆二18拉动挡板一14封闭管道一15的开口,气体通过通孔一19进入管道三10的滑槽内使气囊一20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进而推动滑块三22上移进而推动连杆三21推动挡板二13向上翻转使管道三10的开口打开,新鲜的冷空气进入控制柜本体2内,经过翅片8的引导均匀吹向内部的电气设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安全性的mns智能控制柜,包括控制柜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本体(2)为空心长方体,控制柜本体(2)的左右侧壁均开设有滑槽一(6),所述滑槽一(6)内滑动连接有箱体一(1),所述箱体一(1)为空心长方体,箱体一(1)顶面开设开口,箱体一(1)顶面开口与控制柜本体(2)适配,箱体一(1)内设置减震机构,箱体一(1)左侧壁固定连接有管道一(15),所述管道一(15)贯穿箱体一(1)的左侧壁,管道一(15)内设置除湿机构,所述除湿机构包括挡板一(14),所述挡板一(14)与管道一(15)的内壁转动连接,控制柜本体(2)内还设置散热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mns智能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柱体一(4)、柱体二(5)和弹簧一(3),所述柱体一(4)为空心圆柱体,所述柱体二(5)滑动连接在柱体一(4)内,所述弹簧一(3)的一端与柱体一(4)的内底面固定连接,弹簧一(3)的另一端与柱体二(5)的底面固定连接,柱体二(5)的顶面与控制柜本体(2)的外底面固定连接,减震机构数量为二,两个减震机构对称设置在控制柜本体(2)外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mns智能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构还包括连杆二(18)、滑块一(17)、弹簧二(16)、真空泵(9)和管道二(11),所述管道一(15)的侧壁开设槽口,所述弹簧二(16)的一端与管道一(15)槽口处内底面固定连接,弹簧二(16)的另一端与滑块一(17)的右壁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二(18)的一端与滑块一(17)的左壁面转动连接,滑块一(17)的另一端与挡板一(14)的右壁面转动连接,管道一(15)内填充吸水材料,所述控制柜本体(2)的底面开设通孔,控制柜本体(2)底面通孔内填充相同的吸水材料,所述真空泵(9)固定连接在控制柜本体(2)内底面,所述管道二(11)与真空泵(9)固定连接且管道二(11)贯穿控制柜本体(2)的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mns智能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管道三(10)、挡板二(13)、通孔一(19)、气囊一(20)、滑块三(22)和连杆三(21),所述管道三(10)固定连接在控制柜本体(2)的顶面且管道三(10)贯穿控制柜本体(2)的顶面,所述挡板二(13)转动连接在管道三(10)的内壁,管道三(10)的内壁开设开口,所述气囊一(20)固定连接在管道三(10)内壁开口内,所述通孔一(19)与管道三(10)的开口连通,所述滑块三(22)滑动连接在管道三(10)的开口内,所述连杆三(21)的一端与滑块三(22)转动连接,连杆三(21)的另一端与挡板二(13)的底面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mns智能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翅片(8)和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一端与控制柜本体(2)的内左侧壁固定连接,支撑杆(7)的另一端与翅片(8)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mns智能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8)的有多个金属薄片组成,翅片(8)的横向截面为s形,翅片(8)的上部分汇集在管道三(10)开口处,翅片(8)的下半部分汇集在控制柜本体(2)底面开口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安全性的MNS智能控制柜,包括控制柜本体,滑槽一内滑动连接有箱体一,箱体一顶面开设开口,箱体一内设置减震机构,箱体一左侧壁固定连接有管道一,管道一内设置除湿机构,除湿机构包括挡板一,挡板一与管道一的内壁转动连接,控制柜本体内还设置散热机构,通过真空泵将箱体一内部的空气排空吸入控制柜本体内部,经过除湿材料的吸干,通过管道二排出,弹簧二拉动滑块一进而带动连杆二拉动挡板一封闭管道一的开口,保持箱体一内部的密闭性进而更好保证控制柜本体内部干燥行,管道一内的吸水材料初步对从管道一开口处流过的空气进行干燥除水,从而进一步保证控制柜本体内的干燥。

技术研发人员:周丽荷;汪卫东;卢志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杭开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