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95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训模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实训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实训结合了课堂教学和企业定岗实习的优势,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教学采用来自真实工作项目的实际案例,教学过程理论结合实践,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提高。

在实训模拟车辆在停车场停车时,停车场中的停车位往往设计的比较窄,这就导致车辆取放十分不方便,耗费较长的时间且易造成空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训停车装置,旨在解决模拟停车场中车辆取放困难,耗费时间长且易造成空间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实训停车装置,包括:

两排停车位,两排所述停车位之间设置有用于供车辆行驶的通道;

底板,设置于所述通道内且沿所述通道的长度方向滑动;和

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用于支撑车辆,所述底板上固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板转动的旋转电机;所述底板上固设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支撑板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所述底板一端设置有用于将车辆导引入所述支撑板的导向架;所述导向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底板滑动的驱动组件。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支撑柱为伸缩柱。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支撑柱顶端设置有滚珠。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底板上螺母和转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架上且贯穿所述螺母用于驱动所述底板滑动的丝杆。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通道远离所述导向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丝杆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块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防止车辆滑脱的挡板。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两个所述挡板相对内侧设置有弹性件。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导向架插接配合。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插块,所述导向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插块插接配合的插槽;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插块一体成型。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导向架上固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训停车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训停车装置的两排停车位之间设置有通道,车辆驶入此通道再进入停车位进行停车;底板设置在通道内且沿通道的长度方向滑动;支撑板设置在底板的上方,用于支撑车辆,车辆借助底板和支撑板滑动设置在通道内;底板上固定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驱动支撑板旋转进而带动支撑板上的车辆旋转,底板上固定设置多个支撑柱,支撑柱与支撑板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方便支撑板的旋转;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车辆引入支撑板的导向架,导向架上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底板的滑动。本实用新型的实训停车装置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底板在滑道内滑动,待车辆滑动到停车位时,旋转电机旋转,进而驱动车辆进入停车位。本实用新型的实训停车装置可轻松将车辆停入停车位,减少了停车所需的时间且有限的停车空间可停放更多的车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实训停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实训停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实训停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训停车装置实际模拟进入停车位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训停车装置实际模拟进入停车位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板;21、插块;3、支撑柱;4、旋转电机;5、导向架;6、丝杆;7、螺母;8、导向框;9、滚轮;10、电动机;11、停车位;12、滑道;13、滚珠;14、固定块;15、挡板;16、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训停车装置进行说明。实训停车装置包括两排停车位11、底板1和支撑板2。两排停车位11之间设置有用于供车辆行驶的通道;底板1设置在通道内且沿通道的长度方向滑动;支撑板2设置在底板1的上方,用于支撑车辆;底板1上固定设置有旋转电机4,旋转电机4用于驱动支撑板2转动,底板1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柱3,支撑柱3与支撑板2间隔预设距离设置;底板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车辆导引入支撑板2的导向架5,导向架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底板1滑动的驱动组件。

本实施例中,两排停车位11平行设置;导向架5固定设置在地面上,底板1滑动设置在地面上;旋转电机4的输出轴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当输出轴转动时,支撑板2也随之转动;预设距离为2cm-4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训停车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训停车装置的两排停车位11之间设置有通道,车辆驶入此通道再进入停车位11进行停车;底板1设置在通道内且沿通道的长度方向滑动;支撑板2设置在底板1的上方,用于支撑车辆,车辆借助底板1和支撑板2滑动设置在通道内;底板1上固定设置有旋转电机4,旋转电机4驱动支撑板2旋转进而带动支撑板2上的车辆旋转,底板1上固定设置多个支撑柱3,支撑柱3与支撑板2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方便支撑板2的旋转复位;底板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车辆引入支撑板2的导向架5,导向架5上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底板1的滑动。本实用新型的实训停车装置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底板1在滑道12内滑动,待车辆滑动到停车位11时,旋转电机4旋转,进而驱动车辆进入停车位11。本实用新型的实训停车装置可轻松将车辆停入停车位11,减少了停车所需的时间且有限的停车空间可停放更多的车辆。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支撑柱3为伸缩柱。可选地,伸缩柱为液压伸缩柱、气压伸缩柱或电动推杆,当需要支撑上述支撑板2上的车俩沿通道滑行时,伸缩柱的自由端与支撑板2的底端相抵接,以为车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当车辆停入停车位11后,旋转电机4带动支撑板2旋转回位时,使伸缩柱的自由端向远离支撑板2底端的方向运动,以便支撑板2回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支撑柱3底端安装在底板1上,支撑柱3顶端设置有滚珠13,在支撑板2相对底板1转动时,滚珠13与支撑板2转动配合。在支撑柱3顶端设置滚珠13以使支撑板2转动后迅速回位且降低了对支撑板2的磨损,延长了支撑板2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及图5,驱动组件包括螺母7和丝杆6,螺母7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螺母7轴向与底板1的长度方向平行,丝杆6贯穿螺母7且转动设置在导向架5上,底板1上设置滚轮9,地面上设置与滚轮9滑动配合的滑道12。原地转动丝杆6,滑道12对底板1进行限位,以使固定有螺母7的底板1在地面上滑行。

为了使丝杆6转动更平稳,请参阅图4及图5,在通道远离导向架5的一侧设置固定块14,丝杆6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导向架5上,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固定块14上。

为了实现丝杆6转动的自动化,请参阅图4及图5,导向架5上固定设置有电动机10,电动机10驱动丝杆6转动,以实现丝杆6的自动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及图5,支撑板2的两侧设置有挡板15,挡板15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侧的挡板15可防止车辆滑脱。

为了降低车辆对挡板15有可能发生的碰撞,请参阅图4及图5,在两侧挡板15的相对内侧设置弹性件16。可选地,弹性件16为弹簧、气囊或橡胶垫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支撑板2与导向架5插接配合。当丝杆6带动支撑板2靠近导向架5时,支撑板2与导向架5插接配合,使支撑板2与导向架5之间结合更为紧密,车辆通过导向架5爬上支撑板2时更顺畅。可选地,沿支撑板2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预设距离设置多个插块21,导向架5上设置多个插槽,插槽与插块21插接配合,插槽与插块21的配合方式前期加工简单且利于车辆轻松爬上支撑板2。

为了便于车辆顺利进入停车位11,请参阅图4及图5,当支撑板2转动朝向停车位11时,支撑板2的两端分别设置导向框8,导向框8可将车辆导引入停车位11。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及图5,导向框8与支撑板2插接固定。可选地,在导向框8上设置插接槽,插接槽与支撑板2上的插块21相配合。当车辆随着支撑板2旋转90°后,手动推动导向框8与支撑板2插接配合,以使车辆顺利进入停车位11。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实现旋转电机4驱动支撑板2旋转90°,在旋转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用于监测输出轴转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将输出轴转动的角度信号传输给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包括信号接收模块、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plc控制系统接收角度传感器传输的角度信号,通过处理模块处理后控制模块控制电机继续转动或停止转动,plc控制系统选用三菱公司生产的型号为fx2n-48mt-00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为:电动机10带动丝杆6转动,使支撑板2平动靠近导向架5,并使支撑板2与导向架5插接配合,驱动车辆沿导向架5进入支撑板2;电动机10带动丝杆6反向转动,使支撑板2平动远离导向架5,并使支撑板2滑动至停车位11,开启旋转电机4,旋转电机4驱动支撑板2旋转90°,工作人员推动导向框8与支撑板2插接配合,再次驱动车辆,使车辆进入停车位1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实训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排停车位,两排所述停车位之间设置有用于供车辆行驶的通道;

底板,设置于所述通道内且沿所述通道的长度方向滑动;和

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用于支撑车辆,所述底板上固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板转动的旋转电机;所述底板上固设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支撑板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所述底板一端设置有用于将车辆导引入所述支撑板的导向架;所述导向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底板滑动的驱动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训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为伸缩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训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顶端设置有滚珠。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实训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底板上螺母和转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架上且贯穿所述螺母用于驱动所述底板滑动的丝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训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远离所述导向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丝杆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块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训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架上固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电动机。

7.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实训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防止车辆滑脱的挡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训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板相对内侧设置有弹性件。

9.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实训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导向架插接配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实训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插块,所述导向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插块插接配合的插槽;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插块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训停车装置,属于实训模拟技术领域,包括两排停车位、底板和支撑板。两排停车位之间设置有用于供车辆行驶的通道;底板设置在通道内且沿通道的长度方向滑动;支撑板设置在底板的上方,用于支撑车辆;底板上固定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用于驱动支撑板转动,底板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柱,支撑柱与支撑板间隔预设距离设置;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车辆导引入支撑板的导向架,导向架上转动设置有用于驱动底板滑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的实训停车装置可轻松将车辆停入停车位,减少了停车所需的时间且有限的停车空间内可停放更多的车辆。

技术研发人员:段志群;李洪宾;何晓卉;杨磊;刘笑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5.2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5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