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存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99


本实用新型属于立体车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存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产量不断增加和车位的限制,停车难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有限的地面空间建立一个高效的存取车系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为此设计了一种空间率高,存取便捷,安全的立体车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存立体车库,以解决在有限的地面空间停车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存立体车库,包括集存机构及四个双车位车库;集存机构设置在地面上,四个双车位车库均匀设置在集存机构上,集存机构能够带动双车位车库位移,实现集存功能;双车位车库包括箱体,箱体中设置有汽车车位及自行车车位。

进一步的,双车位车库还包括两个车位传送带、自行车抓取装置及箱顶固定机构;箱体的一端设置开口端,箱体的开口端朝向集存机构的中心设置;两个车位传送带平行设置在箱体的底面上,两个车位传送带同步传动;

自行车抓取装置设置在箱体的开口端处,箱顶固定机构固定设置在箱体的顶端内侧;自行车抓取装置用于抓取待存放自行车,并将待存放自行车固定设置在箱顶固定机构上。

进一步的,自行车抓取装置包括抓取电机、第一抓取齿轮、第二抓取齿轮、第一抓取杆、第二抓取杆、两个滑槽杆及抓取机械手;第一抓取齿轮及第二抓取齿轮均转动设置在箱体内侧壁上,第一抓取齿轮与抓取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抓取齿轮与第二抓取齿轮相互啮合;第一抓取杆的一端与第二抓取齿轮连接,第一抓取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抓取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抓取杆的另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滑槽杆滑动,两个滑槽杆分别倾斜设置在箱体的两侧内壁上;抓取机械手安装在第二抓取杆的端部。

进一步的,抓取机械手包括伸缩部、夹取部及夹取件驱动机构,伸缩部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抓取杆的端部,伸缩部的另一端与夹取件驱动机构的一端连接,夹取件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与夹取部连接。

进一步的,夹取件驱动机构包括夹取件驱动电机、两个夹板、夹持体转轴及两个夹持体齿轮,两个夹板平行设置,伸缩部与夹板端部连接;两个夹持体齿轮转动设置在两个夹板之间,且两个夹持体齿轮相互啮合;夹持体转轴设置在两个夹板之间,夹持体转轴的一端与夹取件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夹持体转轴上设置有两个转轴齿轮,两个转轴齿轮分别与两个夹持体齿轮啮合;

夹持部包括两个第一夹持杆、两个第二夹持杆及两个夹取件,其中第一个第一夹持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夹持体齿轮同轴固定,第一个第一夹持杆的另一端与其中第一个夹取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其中第一个第二夹持杆的一端与夹板的端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个夹取件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二个第一夹持杆与第一个第一夹持杆对称设置,第二个第一夹持杆的一端与另一个夹持体齿轮同轴固定,第二个第一夹持杆的另一端与其中第二个夹取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其中第二个第二夹持杆的一端与夹板的端部转动连接,另一端第二个夹取件的中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箱体上设置有车位连接滚筒,连接滚筒转动设置在箱体与集存机构的连接处。

进一步的,集存机构包括下板、上板及两个连杆执行机构;下板水平设置在地面上方,上板固定间隔设置在下板的上方,两个连杆执行机构对称设置在下板上,每个连杆执行机构设置有两个输出端,两个连杆执行机构的四个输出端贯穿上板后分别与四个双车位车库的底部连接,用于带动双车位车库水平旋转位移。

进一步的,连杆执行机构包括圆盘驱动电机、驱动圆盘、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三杆件、第四杆件、第五杆件、第六杆件、第一齿轮转动轴、第二齿轮转动轴、第一连接齿轮、第二连接齿轮及水平齿条;

驱动圆盘水平设置在下板的上方中心一侧,圆盘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圆盘(211)连接;第一杆件的一端与驱动圆盘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杆件的另一端安装滑块;第二杆件的一端设置有滑槽,第一杆件上的滑块配合安装在第二杆件的滑槽中;第二杆件的另一端与下板铰接,第三杆件的一端与第二杆件转动连接,第三杆件的另一端与下板固定连接;第四杆件的一端与第二杆件的中部铰接,第五杆件的一端与第四杆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齿轮转动轴垂直固定在第五杆件的另一端,第一连接齿轮转动套设在第一齿轮转动轴上;第六杆件的一端与第四杆件的另一端转动,第二齿轮转动轴垂直固定在第六杆件的另一端,第二连接齿轮转动套设在第二齿轮转动轴上;

上板上设置有水平滑槽,水平滑槽与双车位车库的位置对应设置;第一齿轮转动轴及第二齿轮转动轴活动穿设在对应的水平滑槽中,水平滑槽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水平齿条,第一连接齿轮及第二连接齿轮的侧边分别与对应水平滑槽中的水平齿条啮合,第一连接齿轮或第二连接齿轮的上端面与双车位车库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连杆执行机构包括第一带轮,第一带轮水平转动设置在下板的上方一侧,带轮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带轮连接;第二带轮水平转动设置在下板的上方另一侧,皮带连接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第一滑杆的一端设置滑槽,第二带轮上设置滑块,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杆的滑槽中;第一滑杆的另一端与下板铰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滑杆的中部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齿轮转轴垂直固定在第二连杆的另一端,第一转动齿轮转动套设在第一齿轮转轴上;第三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齿轮转轴垂直固定在第三连杆的另一端,第二转动齿轮转动套设在第二齿轮转轴上;

上板上设置有水平滑槽,水平滑槽与双车位车库的位置对应设置;第一齿轮转轴及第二齿轮转轴活动穿设在对应水平滑槽中,水平滑槽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固定齿条,第一转动齿轮及第二转动齿轮的侧边分别与对应水平滑槽中的固定齿条啮合,第一转动齿轮或第二转动齿轮的上端面与双车位车库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上板与箱体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牛眼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存立体车库,通过将车辆存取机构和集存机构有机组合,优化家庭用车的存取路线,提高车辆的存取效率,实现汽车和自行车的集中存储,使得出行方式更加灵活,有效的节省了能源优化了环境,提高车库的空间利用率和安全性,符合城市发展现阶段的实际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进一步的,通过在双车位车库中设置车位传送带,实现了汽车快速安全存取;通过设置自行车抓取装置及箱顶固定机构,实现了自行车的自动存取;在箱体的顶部设置箱顶固定机构,有效利用了汽车车位的上部空间,提高了车库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自行车采用机械手自动抓取,操作过程简单,成本低,有效节省人力劳动,实用性高。

进一步的,抓取机械手采用连接机构及齿轮相配合,确保了机械手夹取过程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集存机构通过齿轮齿条及滑槽滑块组合,实现四个双车位车库伸展和旋转,确保车辆在存放时的安全性和取用时的便利性;利用滑槽以及齿轮带动滑块转动实现双车位车库的同步旋转,可以有效控制集约双车位车库的旋转角度为固定值。

进一步的,通过上板与箱体之间设置牛眼轮,通过牛眼轮中滚轮的转动实现箱体转动,可以给予牛眼轮支撑,且把旋转时的摩擦力降到最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集存立体车库,操作动作简单,稳定可靠,大大提高了车辆存取的效率,利用成熟可靠的机构组合设计,规范化标准化设计的理念,适合批量生产,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车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车库中的集存机构的带轮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车库中的集存机构的上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车库中的集存机构的圆盘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车库中的集存机构的下板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车库中的双车位车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车库中的双车位车库的机械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车库的旋转状态示意图。

其中,1集存机构,2双车位车库;11下板,12上板,13连杆执行机构,14第二牛眼轮,15立柱;101第一带轮,102皮带,103第二带轮,104第一滑杆,105第一连杆,106第二连杆,107第三连杆,108第一转动齿轮,109第二转动齿轮;111驱动圆盘,112第一杆件,113第二杆件,114第三杆件,115第四杆件,116第五杆件,117第六杆件,118第一连接齿轮,119第二连接齿轮;21箱体,22车位传送带,23车位连接滚筒,24第一抓取齿轮,25第二抓取齿轮,26第一抓取杆,27第二抓取杆,28滑槽杆,29抓取机械手,210箱顶固定机构;291伸缩部齿轮,292第一伸缩杆件,293第二伸缩杆件,294第三伸缩杆件,295夹板,296夹持体转轴,297夹持体齿轮,298第一夹持杆,299第二夹持杆,2910夹取件,2911伸缩部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一侧”、“一端”、“一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存立体车库,包括集存机构1、四个双车位车库2及控制系统;集存机构1设置在地面上,四个双车位车库2均匀设置在集存机构1上,双车位车库2通过连接轴及键与集存机构1连接,集存机构1能够带动双车位车库2水平旋转位移;双车位车库2包括箱体21,箱体21中设置有汽车车位及自行车车位,分别用于集存汽车及自行车;控制系统分别与集存机构1及双车位车库2连接,通过集存机构1驱动双车位车库2水平旋转位移,实现对汽车及自行车的集存功能。

集存机构1包括下板11、上板12、两个连杆执行机构13、第二牛眼轮14及若干立柱15;下板11水平设置在地面上方,若干立柱15均匀设置在下板11的下方;立柱15的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上端与下板11固定连接;上板12水平间隔设置在下板11的上方,下板11与上板12之间通过若干支柱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连杆执行机构13分别设置在下板11的上方两侧,每个连杆执行机构13设置有两个输出端,两个连杆执行机构13的四个输出端贯穿上板12后分别与四个双车位车库2的底部连接;若干第二牛眼轮14均匀设置在上板12上,双车位车库2的底部通过第二牛眼轮14与上板12水平转动连接。

如附图2所示,附图2中给出了连杆执行机构13的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连杆执行机构13包括带轮驱动电机、第一带轮101、皮带102、第二带轮103、第一滑杆104、第一连杆105、第二连杆106、第三连杆107、第一齿轮转轴、第二齿轮转轴、第一转动齿轮108、第二转动齿轮109及固定齿条。

带轮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下板11的下方,第一带轮101水平转动设置在下板11的上方一侧,带轮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下板11后与第一带轮101连接;第二带轮103水平转动设置在下板11的上方另一侧,皮带102的一端与第一带轮10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带轮103连接;第一滑杆104的一端设置滑槽,第二带轮103上设置滑块,滑块偏心设置在第二带轮103上,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杆104的滑槽中;第一滑杆104的另一端与下板11铰接;第一连杆105的一端与第一滑杆104的中部铰接,第二连杆106的一端与第一连杆10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齿轮转轴垂直固定在第二连杆106的另一端,第一转动齿轮108转动套设在第一齿轮转轴上;第三连杆107的一端与第一连杆10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齿轮转轴垂直固定在第三连杆107的另一端,第二转动齿轮109转动套设在第二齿轮转轴上。

上板12上设置有水平滑槽,水平滑槽与双车位车库的位置对应设置;第一齿轮转轴及第二齿轮转轴活动穿设在对应水平滑槽中,水平滑槽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固定齿条,第一转动齿轮108及第二转动齿轮109的侧边分别与对应水平滑槽中的固定齿条啮合,第一转动齿轮108或第二转动齿轮109的上端面与双车位车库2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集存机构1中的两个连杆执行机构共用一个带轮驱动电机及第一带轮101。

如附图3-5所示,附图3-5给出了连杆执行机构13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连杆执行机构13包括圆盘驱动电机、驱动圆盘111、第一杆件112、第二杆件113、第三杆件114、第四杆件115、第五杆件116、第六杆件117、第一齿轮转动轴、第二齿轮转动轴、第一连接齿轮118、第二连接齿轮119及水平齿条。

圆盘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下板11的下方,驱动圆盘111水平设置在下板11的上方中心一侧,且位于下板11的中心通孔的中心线上,圆盘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下板11后与驱动圆盘111连接;第一杆件112的一端与驱动圆盘11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杆件112的另一端安装滑块;第二杆件113的一端设置有滑槽,第一杆件112上的滑块配合安装在第二杆件113的滑槽中;第二杆件113的另一端与下板11铰接,第三杆件114的一端与第二杆件113转动连接,第三杆件114的另一端与下板11固定连接;第四杆件115的一端与第二杆件113的中部铰接,第五杆件116的一端与第四杆件11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齿轮转动轴垂直固定在第五杆件116的另一端,第一连接齿轮118转动套设在第一齿轮转动轴上;第六杆件117的一端与第四杆件115的另一端转动,第二齿轮转动轴垂直固定在第六杆件117的另一端,第二连接齿轮119转动套设在第二齿轮转动轴上。

上板12上设置有水平滑槽,水平滑槽与双车位车库的位置对应设置;第一齿轮转动轴及第二齿轮转动轴活动穿设在对应的水平滑槽中,水平滑槽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水平齿条,第一连接齿轮118及第二连接齿轮119的侧边分别与对应水平滑槽中的水平齿条啮合,第一连接齿轮118或第二连接齿轮119的上端面与双车位车库2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集存机构1中的两个连杆执行机构共用一个圆盘驱动电机及驱动圆盘111。

双车位车库与上板连接的部分除了转动齿轮轴部分,在箱体31的底部设置有圆柱销轴,在上板设置斜滑槽,通过圆柱销轴与斜滑槽的配合连接,实现了双车位车库车库转动起到限位作用;优选的,上板上均匀设置有八个斜滑槽,每两个斜滑槽对应一个双车位车库。

如附图6所示,双车位车库2包括箱体21、车位载车板、两个车位传送带22、自行车抓取装置及箱顶固定机构210,箱体21的底部与第二牛眼轮14紧贴设置,且与连杆执行机构13中的转动齿轮或连接齿轮固定连接。

箱体21采用一端开口的中空矩形箱体结构,箱体21的开口端为前端,封闭端为后端,且箱体21的开口端朝向上板12的中心设置;车位载车板水平设置在箱体21的底面上,两个车位传送带22平行设置在车位载车板上,两个车位传送带22同步传动;车位传送带22的一端通过旋转轴与箱体21的前端连接,车位传送带22的另一端通过旋转轴与箱体21的后端连接;箱体21的前端底部设置有车位连接滚筒23,车位连接滚筒23水平转动设置,连接滚筒23转动设置在箱体21与集存机构1的连接处,车位连接滚筒23用于在汽车入库过程中起到过渡作用。

自行车抓取装置设置在箱体21的前端,箱顶固定机构210固定设置在箱体21的顶端内侧;自行车抓取装置用于自行车,并将自行车固定设置在箱顶固定机构210上。

自行车抓取装置包括抓取电机、第一抓取齿轮24、第二抓取齿轮25、第一抓取杆26、第二抓取杆27、两个滑槽杆28及抓取机械手29;第一抓取齿轮24及第二抓取齿轮25均转动设置在箱体21内侧壁上,第一抓取齿轮24与抓取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抓取电机固定安装在箱体21的外侧壁上,第一抓取齿轮24与第二抓取齿轮25相互啮合;第一抓取杆26的一端与通过第二抓取齿轮25轴心上的阶梯轴连接,阶梯轴连接在箱体21的侧壁上,第一抓取杆26的另一端与第二抓取杆27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抓取杆27的另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滑槽杆28滑动,两个滑槽杆28分别倾斜设置在箱体21的两侧内壁上;抓取机械手29安装在第二抓取杆27的端部,用于抓取自行车。

如附图7所示,抓取机械手29包括伸缩部、夹取部及夹取件驱动机构,伸缩部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抓取杆27的端部,伸缩部的另一端与夹取件驱动机构的一端连接,夹取件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与夹取部连接。

伸缩部包括伸缩部固定板2911、两个伸缩部齿轮291、两个第一伸缩杆件292、两个第二伸缩杆件293及两个第三伸缩杆件294,伸缩部固定板固定设置在第二抓取杆27的端部;两个伸缩部齿轮291转动设置在伸缩部固定板上,且两个伸缩部齿轮291相互啮合;其中第一个第一伸缩杆件29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伸缩部齿轮291同轴固定,第一个第一伸缩杆件292的另一端与第一个第二伸缩杆件293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个第一伸缩杆件292的一端与另一个伸缩部齿轮291同轴固定,第二个第一伸缩杆件292的另一端与第二个第二伸缩杆件293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第二伸缩杆件293的中部铰接;第一个第二伸缩杆件293的另一端与第一个第三伸缩杆件294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个第二伸缩杆件293的另一端与第二个第三伸缩杆件294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第三伸缩杆件294的另一端同轴转动连接在夹取件驱动机构上。

夹取件驱动机构包括夹取件驱动电机、两个夹板295、夹持体转轴296及两个夹持体齿轮297,两个夹板295平行设置,两个第三伸缩杆294的另一端同轴转动设置在夹板295上;两个夹持体齿轮297转动设置在两个夹板295之间,且两个夹持体齿轮297相互啮合;夹持体转轴296设置在两个夹板之间,夹持体转轴296的一端与夹取件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夹持体转轴296上设置有两个转轴齿轮,两个转轴齿轮分别与两个夹持体齿轮297啮合。

夹持部包括两个第一夹持杆298、两个第二夹持杆299及两个夹取件2910,其中第一个第一夹持杆298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夹持体齿轮297同轴固定,第一个第一夹持杆298的另一端与其中第一个夹取件2910的一端转动连接;其中第一个第二夹持杆299的一端与夹板295的端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个夹取件2910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二个第一夹持杆298与第一个第一夹持杆298对称设置,第二个第一夹持杆298的一端与另一个夹持体齿轮297同轴固定,第二个第一夹持杆298的另一端与其中第二个夹取件2910的一端转动连接;其中第二个第二夹持杆299的一端与夹板295的端部转动连接,另一端第二个夹取件2910的中部转动连接;抓取机械手用于抓取自行车的三脚架,自行车的三脚架为倒三角,抓取机械手按照预设角度倾斜安装在第二抓取杆的端部,便于抓取自行车的三脚架。

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集存立体车库,使用时具体过程如下:

以汽车的集存过程为例:

当待存放汽车行驶至本实用新型所述集存立体车库处,集存机构中的连杆执行机构工作;以下以圆盘驱动为例,圆盘驱动电机带动下板上方的驱动圆盘转动,驱动圆盘带动与之连接第一杆件转动,第一杆件转动带动其端部的滑块在第二杆件的滑槽内滑动,第三杆件固定,第四杆件在第二杆件的作用下旋转;与第四杆件转动连接的第五杆件转动,第五杆件通过其端部的第一齿轮转动轴在上板的水平滑槽中移动,第一齿轮转动轴移动过程,第一齿轮转动轴上的第一连接齿轮与水平滑槽中的水平齿条啮合,使第一连接齿轮绕其自身轴线水平转动,带动其上部为箱体转动,箱体转动过程,箱体与上板之间的第二牛眼轮中的滚珠转动,减小了箱体与上板之间的摩擦;同理,第四杆件转动时,通过第六杆件、第二齿轮转动轴及水平齿条,实现了带动第二连接齿轮的转动及其上部箱体的转动;此时四个双车位车库处于旋转状态,当旋转至局限位置时,此时其上的四个双车位车库处于展开状态;集存机构中的连杆执行机构工作时,采用带轮驱动过程与圆盘驱动过程的原理基本相同,此处不与赘述。

将待存放汽车与待停双车位车位的箱体的进口端对齐;箱体中的车位传送带工作,带动汽车进入箱体中;此时,车位连接滚筒转动,对汽车入库过程起到过渡作用;并在车位传送带的传送作用下,使车辆停放至箱体中。

自行车存取过程与汽车存取过程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当待停放自行车处于双车位车库处时,设置在箱体外侧的抓取电机工作,带动第一抓取齿轮转动,第一抓取齿轮转动时,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抓取齿轮转动;第二抓取齿轮转动时,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抓取杆转动,第一抓取杆带动第二抓取杆在滑槽杆上转动;同时利用机械手将自行车抓取并向上旋转至箱体顶部的箱顶固定机构上;机械手工作时,电机带动伸缩部齿轮转动,利用第一伸缩杆件、第二伸缩杆件及第三伸缩杆件构成的连杆机构,实现机械手的伸缩功能;夹取件驱动电机带动夹持体转轴转动时,带动两个夹持体齿轮转动,通过夹持体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一夹持杆、第二夹持杆及夹取件的共同作用,实现对自行车的抓取功能。

汽车及自行车散取过程与其停放过程各个机构的动作原理相同,动作方向相反,通过双车位车库及集存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汽车及自行车的散取过程。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集存立体车库进行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集存立体车库,包括集存机构、双车位车库及控制系统,集存机构安装在地面上,四个双车位车库安装在集存机构上,用于在集存机构上滑动打开实现集存功能。

集存机构包括四个支柱、下板、上板及两个连杆执行机构,两个连杆执行机构通过带轮驱动或圆盘驱动;圆盘驱动时,包括圆盘、第一杆件、带有滑槽的第二杆件、第三杆件、第四杆件、第五杆件及第六杆件,四个支柱的一端与地面连接,另一端与下板连接用于支撑,上板设置在下板上;下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牛眼轮,若干第二牛眼轮可分为四组,对应设置在四个箱体的下方。

下板靠近中心处设置有一个圆盘,圆盘的位置关于下板的中心线对称放置,在圆盘相应位置的下板的下面,同轴连接有一个带蜗轮蜗杆减速器的电机,下板两侧的两个连杆执行机构放置。

下板上,与圆盘连接的第一杆件与有滑槽的第二杆件组成第一组滑槽装置,第一杆件在与第二杆件滑槽连接时采用滑块连接,用塞打螺丝将第一杆件与滑块固定;在上板的边缘处对应设置有四个水平滑槽,水平滑槽第二组滑槽装置;以其中一个水平滑槽为例,在水平滑槽内设置有配合连接齿轮转动的齿条,在相应位置的下板处,第五杆件及第六杆件与上板滑槽内的连接齿轮通过轴和键进行连接,连接齿轮和齿条啮合转动,第四杆件与第五杆件和第六杆件的连接处进行铰接,第五杆件或第六杆件转动带动与之连接的连接齿轮转动,通过连接齿轮在水平滑槽内的滑动,带动上方的双车位车库的箱体旋转。

集存机构将下板上的圆盘驱动机构设置进行变换,将圆盘驱动替换为带轮传动,第一带轮通过皮带传动驱动第二带轮转动,也可以实现使得上板上的箱体按照预计方式运动的效果。

双车位机构包括箱体、车位载车板、两个车位传送带、自行车抓取装置及箱顶固定机构,箱体的底部与第二牛眼轮紧贴设置,且与连杆执行机构中的转动齿轮或连接齿轮固定连接;两个车位传送带平行设置在箱体的底面上,通过旋转轴两侧与箱体两侧固定,通过电机在外侧驱使旋转轴转动带动车位传送带进行传动。

自行车抓取装置包括抓取电机、第一抓取齿轮、第二抓取齿轮、第一抓取杆、第二抓取杆、两个滑槽杆及抓取机械手;第一抓取齿轮及第二抓取齿轮设置在在箱体内靠近车库外侧的侧面上,第一抓取齿轮及第二抓取齿轮为一对啮合齿轮,第一抓取齿轮通过轴与车库的侧面进行连接,第二抓取齿轮与第一抓取杆用阶梯轴进行固定连接,第一抓取杆与第二抓取杆进行连接,第二抓取杆的另一端与滑槽杆连接,在滑槽内运动,第二抓取杆上设置有机械手用于抓取自行车进行存取,第二抓取杆与滑槽的另一端进行连接,固定在箱体的内侧自行车支架上;滚筒在车入库过程中起到过渡作用。

机械手在进行抓取时,取件驱动电机带动连接的夹持体转轴转动,夹持体转轴上的齿轮转动,与之夹持体齿轮转动,与夹持体齿轮连接的第一夹持杆及夹取件转动,机械手上的第二夹持杆转动,以此实现机械手的夹紧和松开;以上半边的杆件为例,电机驱动一对啮合的夹持体齿轮转动,带动第一伸缩杆件、两个第二伸缩杆件及两个第三伸缩杆件转动,实现机械手的前伸和后缩,完成自行车的夹取和放置动作。

如附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集存立体车库,在存车状态时,四个双车位车库在初始时收合在中心,保证了车辆的安全性,也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当有车辆来到集存立体车库要存车时,双车位车库由集存机构带动由收合状态向外伸展、旋转,旋转预设角度讲车辆与双车位车库的出车口对齐,将车辆送到汽车车位,双车位机构由集存机构带动旋转、收缩,整个存车过程完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系统,所涉电器部件控制为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小区停车,类似的路边停车也可以使用。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之一,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仅仅受本实施例的限制,还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替换及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集存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集存机构(1)及四个双车位车库(2);集存机构(1)设置在地面上,四个双车位车库(2)均匀设置在集存机构(1)上,集存机构(1)能够带动双车位车库(2)位移,实现集存功能;双车位车库(2)包括箱体(21),箱体(21)中设置有汽车车位及自行车车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存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双车位车库(2)还包括两个车位传送带(22)、自行车抓取装置及箱顶固定机构(210);箱体(21)的一端设置开口端,箱体(21)的开口端朝向集存机构(1)的中心设置;两个车位传送带(22)平行设置在箱体(21)的底面上,两个车位传送带(22)同步传动;

自行车抓取装置设置在箱体(21)的开口端处,箱顶固定机构(210)固定设置在箱体(21)的顶端内侧;自行车抓取装置用于抓取待存放自行车,并将待存放自行车固定设置在箱顶固定机构(2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存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自行车抓取装置包括抓取电机、第一抓取齿轮(24)、第二抓取齿轮(25)、第一抓取杆(26)、第二抓取杆(27)、两个滑槽杆(28)及抓取机械手(29);第一抓取齿轮(24)及第二抓取齿轮(25)均转动设置在箱体(21)内侧壁上,第一抓取齿轮(24)与抓取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抓取齿轮(24)与第二抓取齿轮(25)相互啮合;第一抓取杆(26)的一端与第二抓取齿轮(25)连接,第一抓取杆(26)的另一端与第二抓取杆(27)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抓取杆(27)的另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滑槽杆(28)滑动,两个滑槽杆(28)分别倾斜设置在箱体(21)的两侧内壁上;抓取机械手(29)安装在第二抓取杆(27)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存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抓取机械手(29)包括伸缩部、夹取部及夹取件驱动机构,伸缩部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抓取杆(27)的端部,伸缩部的另一端与夹取件驱动机构的一端连接,夹取件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与夹取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存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夹取件驱动机构包括夹取件驱动电机、两个夹板(295)、夹持体转轴(296)及两个夹持体齿轮(297),两个夹板(295)平行设置,伸缩部与夹板(295)端部连接;两个夹持体齿轮(297)转动设置在两个夹板(295)之间,且两个夹持体齿轮(297)相互啮合;夹持体转轴(296)设置在两个夹板之间,夹持体转轴(296)的一端与夹取件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夹持体转轴(296)上设置有两个转轴齿轮,两个转轴齿轮分别与两个夹持体齿轮(297)啮合;

夹持部包括两个第一夹持杆(298)、两个第二夹持杆(299)及两个夹取件(2910),其中第一个第一夹持杆(298)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夹持体齿轮(297)同轴固定,第一个第一夹持杆(298)的另一端与其中第一个夹取件(2910)的一端转动连接;其中第一个第二夹持杆(299)的一端与夹板(295)的端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个夹取件(2910)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二个第一夹持杆(298)与第一个第一夹持杆(298)对称设置,第二个第一夹持杆(298)的一端与另一个夹持体齿轮(297)同轴固定,第二个第一夹持杆(298)的另一端与其中第二个夹取件(2910)的一端转动连接;其中第二个第二夹持杆(299)的一端与夹板(295)的端部转动连接,另一端第二个夹取件(2910)的中部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存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箱体(21)上设置有车位连接滚筒(23),连接滚筒(23)转动设置在箱体(21)与集存机构(1)的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存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集存机构(1)包括下板(11)、上板(12)及两个连杆执行机构(13);下板(11)水平设置在地面上方,上板(12)固定间隔设置在下板(11)的上方,两个连杆执行机构(13)设置在下板(11)上,每个连杆执行机构(13)设置有两个输出端,两个连杆执行机构(13)的四个输出端贯穿上板(12)后分别与四个双车位车库(2)的底部连接,用于带动双车位车库水平旋转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集存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连杆执行机构(13)包括圆盘驱动电机、驱动圆盘(111)、第一杆件(112)、第二杆件(113)、第三杆件(114)、第四杆件(115)、第五杆件(116)、第六杆件(117)、第一齿轮转动轴、第二齿轮转动轴、第一连接齿轮(118)、第二连接齿轮(119)及水平齿条;

驱动圆盘(111)水平设置在下板(11)的上方中心一侧,圆盘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圆盘(111)连接;第一杆件(112)的一端与驱动圆盘(11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杆件(112)的另一端安装滑块;第二杆件(113)的一端设置有滑槽,第一杆件(112)上的滑块配合安装在第二杆件(113)的滑槽中;第二杆件(113)的另一端与下板(11)铰接,第三杆件(114)的一端与第二杆件(113)转动连接,第三杆件(114)的另一端与下板(11)固定连接;第四杆件(115)的一端与第二杆件(113)的中部铰接,第五杆件(116)的一端与第四杆件(11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齿轮转动轴垂直固定在第五杆件(116)的另一端,第一连接齿轮(118)转动套设在第一齿轮转动轴上;第六杆件(117)的一端与第四杆件(115)的另一端转动,第二齿轮转动轴垂直固定在第六杆件(117)的另一端,第二连接齿轮(119)转动套设在第二齿轮转动轴上;

上板(12)上设置有水平滑槽,水平滑槽与双车位车库的位置对应设置;第一齿轮转动轴及第二齿轮转动轴活动穿设在对应的水平滑槽中,水平滑槽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水平齿条,第一连接齿轮(118)及第二连接齿轮(119)的侧边分别与对应水平滑槽中的水平齿条啮合,第一连接齿轮(118)或第二连接齿轮(119)的上端面与双车位车库(2)的底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集存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连杆执行机构(13)包括带轮驱动电机、第一带轮(101)、皮带(102)、第二带轮(103)、第一滑杆(104)、第一连杆(105)、第二连杆(106)、第三连杆(107)、第一齿轮转轴、第二齿轮转轴、第一转动齿轮(108)、第二转动齿轮(109)及固定齿条;

第一带轮(101)水平转动设置在下板(11)的上方一侧,带轮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带轮(101)连接;第二带轮(103)水平转动设置在下板(11)的上方另一侧,皮带(102)连接第一带轮(101)与第二带轮(103);第一滑杆(104)的一端设置滑槽,第二带轮(103)上设置滑块,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杆(104)的滑槽中;第一滑杆(104)的另一端与下板(11)铰接;第一连杆(105)的一端与第一滑杆(104)的中部铰接,第二连杆(106)的一端与第一连杆(10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齿轮转轴垂直固定在第二连杆(106)的另一端,第一转动齿轮(108)转动套设在第一齿轮转轴上;第三连杆(107)的一端与第一连杆(10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齿轮转轴垂直固定在第三连杆(107)的另一端,第二转动齿轮(109)转动套设在第二齿轮转轴上;

上板(12)上设置有水平滑槽,水平滑槽与双车位车库的位置对应设置;第一齿轮转轴及第二齿轮转轴活动穿设在对应水平滑槽中,水平滑槽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固定齿条,第一转动齿轮(108)及第二转动齿轮(109)的侧边分别与对应水平滑槽中的固定齿条啮合,第一转动齿轮(108)或第二转动齿轮(109)的上端面与双车位车库(2)的底部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集存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上板(12)与箱体(21)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牛眼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存立体车库,包括集存机构及四个双车位车库;集存机构设置在地面上,四个双车位车库均匀设置在集存机构上,集存机构能够带动双车位车库位移,用于在集存机构上水平旋转,实现集存功能;双车位车库包括箱体,箱体中设置有汽车车位及自行车车位;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车辆集存机构和双车位车库有机组合,优化家庭用车的存取路线,提高车辆的存取效率;所述立体车库以集存为理念,实现汽车和自行车的集中存储,使得出行方式更加灵活,提高车库的空间利用率和安全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黎妍;闫观海;王岗亭;徐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8.3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5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