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零件CNC下料自动收料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04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精密零件cnc下料自动收料机。



背景技术:

cnc加工是一种利用数字化信息对机械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方法,cnc机床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工件通过下料装置进行取下,现有的下料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够自动对放料板进行排放,且放置在放料板内部的工件容易产生混乱,并不便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零件cnc下料自动收料机,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下料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够自动对放料板进行排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精密零件cnc下料自动收料机,包括输送主体、信号控制器和运输车,且运输车位于输送主体的一端,信号控制器位于输送主体的一侧,所述输送主体的一端且位于运输车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焊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靠近输送主体一端的底部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固定壳的内部设置有无刷电机,所述无刷电机的输出端卡接有螺纹杆,所述固定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块,且所述连接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杆。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主体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底部的四个端角均设置有卡柱,所述放置板的顶部且与卡柱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放置板的顶部且位于卡槽的内侧均布开设有工件放置槽。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主体的顶部且与卡柱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方形滑槽,所述输送主体与放置板通过卡柱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控制器与红外线传感器之间、信号控制器与输送主体之间、信号控制器与无刷电机、信号控制器与推杆电机之间均通过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连接块与螺纹杆通过螺纹槽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均布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连接块与固定壳通过t形滑槽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信号控制器与红外线传感器以及连接块与固定杆的配合,使得装置能够自动对放置板进行排放,进而提高收料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柱与卡槽以及放置板与输送主体的配合,使得放置板内部放置的工件能够便于质检,并便于对放置板进行堆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置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输送主体;2、放置板;3、信号控制器;4、红外线传感器;5、运输车;6、固定壳;7、支撑柱;8、连接块;9、无刷电机;10、螺纹杆;11、固定杆;12、推杆电机;13、连接板;14、卡槽;15、工件放置槽;16、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精密零件cnc下料自动收料机,包括输送主体1、信号控制器3和运输车5,且运输车5位于输送主体1的一端,信号控制器3位于输送主体1的一侧,输送主体1的一端且位于运输车5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柱7,支撑柱7的顶部焊接有固定壳6,固定壳6靠近输送主体1一端的底部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4,固定壳6的内部设置有无刷电机9,无刷电机9的输出端卡接有螺纹杆10;

固定壳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块8,且连接块8与螺纹杆10螺纹连接,连接块8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连接块8与螺纹杆10通过螺纹槽螺纹连接,使得螺纹杆10能够便捷的带动连接块8进行移动,连接块8的两侧均布开设有t形滑槽,连接块8与固定壳6通过t形滑槽滑动连接,使得连接块8能够稳定的在固定壳6的内部进行移动,连接块8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推杆电机12,信号控制器3与红外线传感器4之间、信号控制器3与输送主体1之间、信号控制器3与无刷电机9、信号控制器3与推杆电机12之间均通过电性连接,使得装置能够更加便捷的进行工作,推杆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底部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杆11;

输送主体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放置板2,放置板2底部的四个端角均设置有卡柱16,输送主体1的顶部且与卡柱16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方形滑槽,输送主体1与放置板2通过卡柱16滑动连接,使得放置板2在移动时能够更加的稳定不会产生偏移,放置板2的顶部且与卡柱16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卡槽14,放置板2的顶部且位于卡槽14的内侧均布开设有工件放置槽15。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首先操作人员将取下的工件放入工件放置槽15的内部,然后当工件放置槽15的内部全部放置有工件时,使得操作人员给予信号控制器3得电,然后使得信号控制器3给予输送主体1得电信号,使得现有装置输送主体1得电并将放置板2向靠近支撑柱7的一端进行运输,并通过放置板2与输送主体1的滑动连接进行限位,然后当红外线传感器4检测到放置板2时,使得红外线传感器4将信号传递给信号控制器3,然后使得信号控制器3控制输送主体1断电,同时使得信号控制器3控制无刷电机9得电并带动螺纹杆10进行旋转,然后通过螺纹杆10的旋转带动连接块8进行移动,从而使得连接块8通过连接板13带动固定杆11对放置板2进行固定,然后使得信号控制器3控制推杆电机12得电并通过固定杆11带动放置板2上升,进而使得放置板2脱离输送主体1,然后通过连接块8的移动,使得固定杆11带动放置板2落到运输车5的顶部,然后通过卡柱16与卡槽14的配合对多个放置板2进行叠加。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精密零件cnc下料自动收料机,包括输送主体(1)、信号控制器(3)和运输车(5),且运输车(5)位于输送主体(1)的一端,信号控制器(3)位于输送主体(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主体(1)的一端且位于运输车(5)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的顶部焊接有固定壳(6),所述固定壳(6)靠近输送主体(1)一端的底部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4),所述固定壳(6)的内部设置有无刷电机(9),所述无刷电机(9)的输出端卡接有螺纹杆(10),所述固定壳(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块(8),且所述连接块(8)与螺纹杆(10)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8)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推杆电机(12),所述推杆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底部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零件cnc下料自动收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主体(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放置板(2),所述放置板(2)底部的四个端角均设置有卡柱(16),所述放置板(2)的顶部且与卡柱(16)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卡槽(14),所述放置板(2)的顶部且位于卡槽(14)的内侧均布开设有工件放置槽(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密零件cnc下料自动收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主体(1)的顶部且与卡柱(16)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方形滑槽,所述输送主体(1)与放置板(2)通过卡柱(16)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零件cnc下料自动收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控制器(3)与红外线传感器(4)之间、信号控制器(3)与输送主体(1)之间、信号控制器(3)与无刷电机(9)、信号控制器(3)与推杆电机(12)之间均通过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零件cnc下料自动收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8)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连接块(8)与螺纹杆(10)通过螺纹槽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零件cnc下料自动收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8)的两侧均布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连接块(8)与固定壳(6)通过t形滑槽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密零件CNC下料自动收料机,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输送主体、信号控制器和运输车,且运输车位于输送主体的一端,信号控制器位于输送主体的一侧,输送主体的一端且位于运输车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焊接有固定壳,固定壳靠近输送主体一端的底部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固定壳的内部设置有无刷电机,无刷电机的输出端卡接有螺纹杆,固定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本实用新型通过信号控制器与红外线传感器以及连接块与固定杆的配合,使得装置能够自动对放置板进行排放,且通过卡柱与卡槽以及放置板与输送主体的配合,使得放置板内部放置的工件能够便于质检。

技术研发人员:常超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世铖鑫铧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5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