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拼接式舞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拼接的抗震舞台单元。
背景技术:
在室外的舞台搭建时,通常先使用型材在舞台的下方搭建支撑框架,上方通过舞台板铺盖而成,但是存在一些问题:
1、直接拼接的舞台板容易出现定位问题,相邻的舞台板之间易出现间隙;
2、直接拼接的舞台板的支撑点在四周,容易出现台面跳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拼接的抗震舞台单元,具有舞台板之间没有间隙和舞台台面不易跳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拼接的抗震舞台单元,包括至少四个立柱以及设于立柱顶部的台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抗震杆,所述台面为长方形,且所述台面的四个角为45°倒角;所述立柱包括柱体、支撑板和拼接板,支撑板和拼接板均为正方形;所述立柱的顶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面,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中心连接所述拼接板的底面,所述拼接板的对角线与所述支撑板的边平行,所述拼接板的变长等于所述台面的倒角边长,所述拼接板的边长小于等于所述支撑板的边长;所述台面的四个角的底面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支撑板顶面,沿所述台面的底面对角线纵向设置一根所述抗震杆,该抗震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台面的四个角上处理出45°倒角,同时与拼接板相贴合,利用拼接板和台面的倒角对台面进行定位,解决了相邻的台面之间出现不整齐,导致存在间隙的问题,同时,台面还不会出现滑动的现象;在台面的下侧面安装一个抗震杆,抗震杆的两端固定在立柱上,同时,抗震杆的两端位于台面的对角线上,解决了台面易跳动的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的边长大于等于所述拼接板的边长的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拼接板的厚度等于所述台面的厚度。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立柱的高度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台面的四个角上处理出45°倒角,同时与拼接板相贴合,利用拼接板和台面的倒角对台面进行定位,解决了相邻的台面之间出现不整齐,导致存在间隙的问题,同时,台面还不会出现滑动的现象;在台面的下侧面安装一个抗震杆,抗震杆的两端固定在立柱上,同时,抗震杆的两端位于台面的对角线上,解决了台面易跳动的问题;
2、调节立柱的高度,可以解决地面不平整导致的台面不平整的问题;
3、支撑板的边长等于拼接板的边长的
4、拼接板和台面的厚度相同,解决了该舞台上由于小凸起产生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拼接式抗震舞台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拼接式抗震舞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立柱;11、支撑板;12、拼接板;20、台面;30、抗震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可拼接的抗震舞台单元,包括立柱10、台面20和抗震杆30,台面20为长方形的板,台面20的四个角上设有45°的倒角,立柱10设在台面20的四个角上,该舞台由多个台面20和多个立柱10组成;
立柱10包括柱体、支撑板11和拼接板12,柱体为圆柱形,支撑板11和拼接板12均为正方形,支撑板11的一个侧面固定在立柱10的一端上,支撑板11的另一侧面设在拼接板12的一侧面上,支撑板11一侧面的边长大于拼接板12一侧面边长的1.5倍,支撑板11一侧面的一条对角线与拼接板12一侧面的一条边平行,支撑板11一侧面的对角线交点与拼接板12一侧面的对角线交点均在柱体的轴线上;
上述拼接板12的倒角所形成的边的长度等于拼接板12一侧面的边长,设台面20设有立柱10的一个侧面为背面,在台面20的背面上设有一根抗震杆30,抗震杆3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个支撑板11上,台面20的背面和抗震杆30的一个侧面贴合;
台面20的一个角上设有两个沉头孔,支撑板11的一个角上设有两个螺纹孔,台面20和支撑板11之间通过螺柱连接,利用沉头孔可以增加台面20的平整度,解决了台面20上的小凸起存在的安全隐患(如演员被绊倒);
在台面20的四个角上处理出45°倒角,同时与拼接板12相贴合,利用拼接板12和台面20的倒角对台面20进行定位,解决了相邻的台面20之间出现不整齐,导致存在间隙的问题,同时,台面20还不会出现滑动的现象;在台面20的下侧面安装一个抗震杆30,抗震杆30的两端固定在立柱10上,同时,抗震杆30的两端位于台面20的对角线上,解决了台面20易跳动的问题。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如图2所示,每块台面20的背面设有四个立柱10,每个立柱10上设有四块台面20,相邻的四块台面20的交汇处通过一根立柱10支撑,避免了多个立柱10在运输和搬移过程中造成的负担。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支撑板11的边长等于拼接板12的边长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拼接板12和台面20的厚度相同,解决了该舞台上由于小凸起产生的安全隐患。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抗震杆30的两端固定在位于台面20一组对角线上的两个支撑板11上,在台面20下方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受力区间,可以减少台面20跳动的同时减少抗震杆30的使用数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立柱10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板11,立柱10的另一端固定有一个调节脚,可以通过调节脚调整立柱10的高度,可以解决地面不平整导致的台面20不平整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可拼接的抗震舞台单元,包括至少四个立柱以及设于立柱顶部的台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抗震杆,所述台面为长方形,且所述台面的四个角为45°倒角;所述立柱包括柱体、支撑板和拼接板,支撑板和拼接板均为正方形;所述立柱的顶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面,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中心连接所述拼接板的底面,所述拼接板的对角线与所述支撑板的边平行,所述拼接板的变长等于所述台面的倒角边长,所述拼接板的边长小于等于所述支撑板的边长;所述台面的四个角的底面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支撑板顶面,沿所述台面的底面对角线纵向设置一根所述抗震杆,该抗震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拼接的抗震舞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边长大于等于所述拼接板的边长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拼接的抗震舞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板的厚度等于所述台面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拼接的抗震舞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高度可调。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