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模板操作室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07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板操作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移动式模板操作室。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模板加工安全,均需设置木工加工棚,传统加工棚采用钢管搭设。但建筑工地现场动态多变,不同施工时间段的平面布置均有所不同,故有时工地加工棚的位置需经过几次改变,需要重复几次进行搭设拆除,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模板操作室,该操作室可定型化、可周转、可移动的加工棚,可以根据施工需要,通过塔吊等起重工具调运至所需施工部位,避免因场地布置等原因造成加工棚重复搭设的弊端,提高模板工程施工效率,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

一种移动式模板操作室,包括立柱,所述立柱至少有四根且成矩形布置,在相邻立柱之间设置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均位于立柱上部且彼此平行,在下横梁围城的区间内均匀布置次梁,在次梁上铺设竹跳板。

前述一种移动式模板操作室中,同一位置的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间距为500-800mm。

前述一种移动式模板操作室中,所述次梁之间的间距为400-600mm。

前述一种移动式模板操作室中,在上横梁与下横梁外围的立柱上设置ci喷绘。

前述一种移动式模板操作室中,所述立柱顶端设置有吊环。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置一个定型化、可周转、可移动的加工棚,可以根据施工需要,通过塔吊等起重工具调运至所需施工部位,避免因场地布置等原因造成加工棚重复搭设的弊端,提高模板工程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立柱,2-上横梁,3-下横梁,4-次梁,5-竹跳板,6-吊环,7-ci喷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移动式模板操作室,包括立柱1、上横梁2、下横梁3、次梁4、竹跳板5、吊环6、ci喷绘7。所述立柱1有四根,成矩形布置。所述四根立柱1顶端通过四根上横梁2连接。所述上横梁2下方700mm位置设置四根下横梁3。所述四根下横梁3与四根立柱1连接。所述下横梁3上设置有次梁4,次梁4间距500mm。所述次梁4上满铺竹跳板5且与其固定牢固。所述在立柱1上部的上横梁2与下横梁3外围设置ci喷绘7。所述立柱1顶端设置有吊环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一个定型化、可周转、可移动的加工棚,可以根据施工需要,通过塔吊等起重工具调运至所需施工部位,避免因场地布置等原因造成加工棚重复搭设的弊端,提高模板工程施工效率。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式模板操作室,包括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至少有四根且成矩形布置,在相邻立柱(1)之间设置上横梁(2)和下横梁(3),所述上横梁(2)和下横梁(3)均位于立柱(1)上部且彼此平行,在下横梁(3)围城的区间内均匀布置次梁(4),在次梁(4)上铺设竹跳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模板操作室,其特征在于:同一位置的上横梁(2)和下横梁(3)之间间距为500-8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模板操作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4)之间的间距为400-6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模板操作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顶端设置有吊环(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模板操作室,包括立柱,所述立柱至少有四根且成矩形布置,在相邻立柱之间设置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均位于立柱上部且彼此平行,在下横梁围城的区间内均匀布置次梁,在次梁上铺设竹跳板,本实用新型可定型化、可周转、可移动的加工棚,可以根据施工需要,通过塔吊等起重工具调运至所需施工部位,避免因场地布置等原因造成加工棚重复搭设的弊端,提高模板工程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范兴盛;邓平;丁有忠;宋红;郑淞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5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