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定位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工件在生产加工时,需要利用定位装置对其进行定位固定,以便于对工件进行加工,防止工件滑脱。
根据申请号为cn201810377255.8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机械加工自动定位装置可知,该产品包括工作台和横梁架,横梁架的前部焊接有横板,固定座的上端安装有横向水平设置的第一伸缩式液压缸,横梁架的上端中部安装有纵向竖直设置的第二伸缩式液压缸,加工工件的上料和定位速度快,通过第一伸缩式液压缸控制第一活塞杆伸出,将横梁架向靠近加工工件方向移动,通过第二伸缩式液压缸控制第二活塞杆伸出,使得工件定位座向下移动,直至工件定位座的定位槽将加工工件的前端压紧定位。
但现有的定位装置任然存在着缺陷,例如现有的定位装置一般采用气缸带动夹紧工件的卡块的方式完成定位操作,而在车床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容易将振动传递给气缸造成气缸的抖动,由于工件固定在气缸上,从而影响工件的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机械设备定位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机械设备定位装置,包括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为中空结构,所述工作台的顶端表面对称设有夹紧组件,每个所述夹紧组件的外周边均设有减震组件,每个所述夹紧组件均包括有气缸,每个所述气缸均固定于所述工作台的顶端表面,每个所述气缸活塞杆靠近另一个所述气缸的一端均固定有卡块,每个所述气缸远离同一侧所述卡块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第一承压块,每个所述气缸的两侧均对称固定有第二承压块,每个所述减震组件均包括有承压板,每个所述承压板均固定于所述工作台的内腔表面,每个所述承压板的顶端均固定有多个第一弹簧,每个所述承压板的顶端均通过多个第一弹簧连接有减震板,每个所述减震板的顶端表面均固定有贯穿所述工作台壳体的第一滑动板,每个所述减震板通过第一滑动板与同一侧所述第一承压块相连接,每个所述减震板的顶端表面均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且贯穿所述工作台壳体的第二滑动板,每个所述减震板通过第二滑动板与同一侧两个所述第二承压块相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一承压块、第二承压块、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的纵切面均为直角梯形。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二滑动板靠近同一侧另一个所述第二滑动板的一侧表面均嵌入有多个平行的滚珠。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一承压块的两侧表面均对称固定有第三承压块,每个所述第三承压块远离同一侧另一个所述第三承压块的一侧表面均抵接有第三滑动板,每个所述第三滑动板均固定于同一侧所述减震板的顶端表面。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三承压块和第三滑动板的纵截面均为三角形。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气缸活塞杆上均套设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卡块的底端均贯穿所述工作台顶端壳体并延伸至工作台内腔,每个所述卡块的两侧均固定有风琴式保护罩,每个所述卡块均通过所述风琴式保护罩与所述工作台顶端壳体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能够吸收工件因加工而传递至气缸上的振动,从而防止因气缸振动而带动工件产生剧烈晃动影响加工,通过减震组件和夹紧组件的配合,从而在气缸产生振动时,由于气缸上的第一承压块与减震组件中的第一滑动板相抵接,气缸上的第二承压块与减震组件中的第二滑动板相抵接,使得第一承压块和第二承压块将气缸产生的振动传递给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推动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向下运动,由于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均固定在减震板上,使得减震板借助其底端的第一弹簧吸收振动力,化解工件所产生的振动。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琴式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夹紧组件;21、气缸;22、卡块;221、风琴式保护罩;23、第一承压块;24、第二承压块;25、第二弹簧;26、第三承压块;3、减震组件;31、减震板;32、第一滑动板;33、第二滑动板;331、滚珠;34、第三滑动板;35、第一弹簧;36、承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照附图1-4,一种机械设备定位装置,包括有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为中空结构,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表面对称设有夹紧组件2,每个所述夹紧组件2的外周边均设有减震组件3,每个所述夹紧组件2均包括有气缸21,每个所述气缸21均固定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表面,每个所述气缸21活塞杆靠近另一个所述气缸21的一端均固定有卡块22,每个所述气缸21远离同一侧所述卡块22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第一承压块23,每个所述气缸21的两侧均对称固定有第二承压块24,每个所述减震组件3均包括有承压板36,每个所述承压板36均固定于所述工作台1的内腔表面,每个所述承压板36的顶端均固定有多个第一弹簧35,每个所述承压板36的顶端均通过多个第一弹簧35连接有减震板31,每个所述减震板31的顶端表面均固定有贯穿所述工作台1壳体的第一滑动板32,每个所述减震板31通过第一滑动板32与同一侧所述第一承压块23相连接,每个所述减震板31的顶端表面均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且贯穿所述工作台1壳体的第二滑动板33,每个所述减震板31通过第二滑动板33与同一侧两个所述第二承压块24相连接。
实施例,请参照附图2,每个所述气缸21活塞杆上均套设有第二弹簧25,使得气缸21活塞杆上的卡块22通过与其抵接的第二弹簧25吸收卡块22上固定的工件因加工所产生的振动力。
实施例,请着重参照附图2,每个所述第一承压块23、第二承压块24、第一滑动板32和第二滑动板33的纵切面均为直角梯形,从而将气缸21产生的振动传递给第一滑动板32和第二滑动板33时,利用棱柱状的第一承压块23的倾斜面与第一滑动板32的倾斜面相抵接,棱柱状的第二承压块24与第二滑动板33的倾斜面相抵接,从而推动第一滑动板32和第二滑动板33向下运动。
实施例,请参照附图3,每个所述第二滑动板33靠近同一侧另一个所述第二滑动板33的一侧表面均嵌入有多个平行的滚珠331,使得第二滑动板33与气缸21上的第二承压块24相对滑动时,利用第二滑动板33上滚珠331的滚动,防止第二滑动板33与第二承压块24之间产生干摩擦。
实施例,请着重参照附图3,每个所述第一承压块23的两侧表面均对称固定有第三承压块26,每个所述第三承压块26远离同一侧另一个所述第三承压块26的一侧表面均抵接有第三滑动板34,每个所述第三滑动板34均固定于同一侧所述减震板31的顶端表面,使得第三承压块26因振动推动第三滑动板34向下移动时,利用减震板31底端的第一弹簧35吸收振动力,每个所述第三承压块26和第三滑动板34的纵截面均为三角形,从而在第三承压块26因振动与减震板31上的第三滑动板34产生相对滑动时,由于第三承压块26和第三滑动板34的倾斜面相互抵接,从而推动第三滑动板34向下移动,
实施例,请参照附图4,每个所述卡块22的底端均贯穿所述工作台1顶端壳体并延伸至工作台1内腔,每个所述卡块22的两侧均固定有风琴式保护罩221,每个所述卡块22均通过所述风琴式保护罩221与所述工作台1顶端壳体相连接,使得卡块22在工作台1内腔移动时,利用卡块22上风琴式保护罩221的伸展和收缩,防止工作台1露出供卡块22活动的内腔而导致工件掉落置内腔中。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在使用定位装置固定工件时,工作人员首先将所需要加工的工件放置到夹紧组件2中两个卡块22之间,通过气缸21为卡块22提供动力,带动卡块22平移对工件进行夹紧,在使用车床加工工件而导致固定工件的卡块22和气缸21发生振动时,由于第一承压块23和第二承压块24固定在气缸21上,从而在气缸21产生振动时,由于第一承压块23与第一滑动板32相抵接,第二承压块24与第二滑动板33相抵接,使得第一承压块23和第二承压块24将气缸21产生的振动传递给第一滑动板32和第二滑动板33,利用棱柱状的第一承压块23的倾斜面与第一滑动板32的倾斜面相抵接,棱柱状的第二承压块24与第二滑动板33的倾斜面相抵接,从而推动第一滑动板32和第二滑动板33向下运动,由于第一滑动板32和第二滑动板33均固定在减震板31上,使得减震板31借助其底端的第一弹簧35吸收振动力,化解工件所产生的振动。
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机械设备定位装置,包括有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为中空结构,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表面对称设有夹紧组件(2),每个所述夹紧组件(2)的外周边均设有减震组件(3),每个所述夹紧组件(2)均包括有气缸(21),每个所述气缸(21)均固定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表面,每个所述气缸(21)活塞杆靠近另一个所述气缸(21)的一端均固定有卡块(22),每个所述气缸(21)远离同一侧所述卡块(22)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第一承压块(23),每个所述气缸(21)的两侧均对称固定有第二承压块(24);
每个所述减震组件(3)均包括有承压板(36),每个所述承压板(36)均固定于所述工作台(1)的内腔表面,每个所述承压板(36)的顶端均固定有多个第一弹簧(35),每个所述承压板(36)的顶端均通过多个第一弹簧(35)连接有减震板(31),每个所述减震板(31)的顶端表面均固定有贯穿所述工作台(1)壳体的第一滑动板(32),每个所述减震板(31)通过第一滑动板(32)与同一侧所述第一承压块(23)相连接,每个所述减震板(31)的顶端表面均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且贯穿所述工作台(1)壳体的第二滑动板(33),每个所述减震板(31)通过第二滑动板(33)与同一侧两个所述第二承压块(2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承压块(23)、第二承压块(24)、第一滑动板(32)和第二滑动板(33)的纵切面均为直角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滑动板(33)靠近同一侧另一个所述第二滑动板(33)的一侧表面均嵌入有多个平行的滚珠(3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承压块(23)的两侧表面均对称固定有第三承压块(26),每个所述第三承压块(26)远离同一侧另一个所述第三承压块(26)的一侧表面均抵接有第三滑动板(34),每个所述第三滑动板(34)均固定于同一侧所述减震板(31)的顶端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械设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三承压块(26)和第三滑动板(34)的纵截面均为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气缸(21)活塞杆上均套设有第二弹簧(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卡块(22)的底端均贯穿所述工作台(1)顶端壳体并延伸至工作台(1)内腔,每个所述卡块(22)的两侧均固定有风琴式保护罩(221),每个所述卡块(22)均通过所述风琴式保护罩(221)与所述工作台(1)顶端壳体相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