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整体卧室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99


本申请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震整体卧室。



背景技术: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地震是最具突发性和毁灭性的。地震会对结构物施加地震力,其中,对于楼层较多、高度较高的建筑而言,水平地震荷载的作用容易造成建筑物的结构坍塌,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

因此,在地震频发区,大多数的建筑采用平房结构,其高度较低,在受到水平地震荷载的时候不易于坍塌,以降低经济损失以及降低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

但是,对于平房而言,其受到水平地震荷载的作用时,也会出现水平晃动,使得平房内的物品晃动掉落,特别是平房的卧室内的物品,例如化妆品、装饰品等物品,其数量多、体积小、价值高,在地震时晃动掉落之后不仅造成收拾整理比较麻烦,而且还容易造成丢失;因此,可作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使卧室内的物品不易于在地震时晃动掉落,本申请提供一种抗震整体卧室。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抗震整体卧室,包括卧室主体,所述卧室主体为由天花板、四个墙板以及地板共同组成的六面立方体状结构,所述天花板与地板之间设有与地板相互平行间隔布置的、且呈矩形板状体结构的抗震板,并且所述抗震板的四个侧壁与四个墙板之间均存在间隙,所述地板与抗震板之间连接有若干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每个所述墙板内侧均设有与其相互平行间隔布置的隔音板,所述隔音板顶端与天花板相连接固定,所述隔音板底端一体成型有与隔音板相垂直布置的挡板,所述挡板远离隔音板的一端与墙板相连接固定,并且四个所述挡板的底面分别与抗震板四周的顶面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发生水平地震时,橡胶层能提供较大的侧向位移且不失稳,消耗水平地震荷载的能量,使得抗震板的晃动幅度远远小于卧室主体的晃动幅度,使得位于抗震板上的物品不易于晃动掉落;在不影响抗震板与卧室主体之间在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的前提下,隔音板能够使得卧室具有一定的隔音功能,挡板能够卧室内的物品从间隙掉落。

优选的,所述抗震板的四个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固设于支撑槽的槽底,另一端向外延伸外露于支撑槽并与墙板相互间隔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地震振幅较大导致抗震板与卧室主体之间在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较大时,弹性件能够与墙板相接触并进行压缩,以消耗水平地震荷载的能量,使得抗震板不易于与墙板相互碰撞,避免因碰撞引起剧烈的震动。

优选的,所述抗震板的四个侧壁上均固设有橡胶缓冲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地震振幅过大导致抗震板不可避免地与墙板相碰撞时,橡胶缓冲层能够形成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碰撞引起的震动。

优选的,所述抗震板四周的顶面均开设有若干半球状凹槽,所述半球状凹槽内设有滚珠,所述滚珠与挡板底面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珠能够降低抗震板与挡板在水平方向相对位移时所产生的摩擦。

优选的,所述墙板与隔音板之间设有隔热单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单元能够提高卧室主体的保温隔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隔热单元包括真空保温腔以及发泡混凝土,其中,所述真空保温腔位于墙板与隔音板之间,并且真空保温腔与墙板之间以及真空保温腔与隔音板之间均浇注有所述发泡混凝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真空保温腔具有优异的隔音功能和隔热效果,发泡混凝土具有质量轻、保温隔热性能好以及隔音耐火性能好等特点,使得卧室主体的整体质量较轻,抗震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抗震板上开设有取物口,所述地板上设有储物盒,并且所述储物盒位于取物口的下方,所述取物口上可拆卸地封盖有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特殊情况下无法离开卧室主体时,通过打开盖板能够取出储物盒内的物品以维持正常的饮食。

优选的,所述盖板顶面的中心开设有扣手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扣手位可供人的手指扣入,以便于人们用手打开盖板。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发生水平地震时,橡胶层能提供较大的侧向位移且不失稳,消耗水平地震荷载的能量,使得抗震板的晃动幅度远远小于卧室主体的晃动幅度,使得位于抗震板上的物品不易于晃动掉落,在不影响抗震板与卧室主体之间在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的前提下,隔音板能够使得卧室具有一定的隔音功能,挡板能够卧室内的物品从间隙掉落;

2、在地震振幅较大导致抗震板与卧室主体之间在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较大时,弹性件能够与墙板相接触并进行压缩,以消耗水平地震荷载的能量,使得抗震板不易于与墙板相互碰撞,避免因碰撞引起剧烈的震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1、天花板;12、墙板;13、地板;2、抗震板;21、支撑槽;22、弹性件;23、半球状凹槽;24、滚珠;3、叠层橡胶隔震支座;31、顶钢板;32、底钢板;33、钢板层;34、橡胶层;4、隔音板;41、挡板;5、橡胶缓冲层;6、隔热单元;61、真空保温腔;62、发泡混凝土;7、取物口;71、盖板;72、扣手位;8、储物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抗震整体卧室。

参照图1,抗震整体卧室包括卧室主体,卧室主体是由天花板11、四个墙板12以及地板13共同组成的六面立方体状结构,天花板11与地板13之间设有呈矩形板状体结构的抗震板2,抗震板2用于放置卧室内的物品,例如梳妆台、电脑桌等,抗震板2与地板13相互平行间隔布置,并且抗震板2的长度小于卧室主体内侧的长度,抗震板2的宽度小于卧室主体内侧的宽度。

抗震板2的中心与卧室主体的中心相互重叠布置,并且抗震板2的四个侧壁分别与四个墙板12相互平行间隔布置,使得抗震板2的四个侧壁与四个墙板12之间均存在间隙。

参照图1、2,地板13与抗震板2之间连接有若干叠层橡胶隔震支座3,本实施例中的每个叠层橡胶隔震支座3均由顶钢板31、底钢板32以及沿竖直方向交替设置于顶钢板31和底钢板32之间的钢板层33和橡胶层34组成,并且顶钢板31与橡胶层34之间、橡胶层34与钢板层33之间、以及橡胶层34与底钢板32之间均通过硫化处理粘合固定,以防止顶钢板31与橡胶层34之间、橡胶层34与钢板层33之间、以及橡胶层34与底钢板32之间发生相互分离。

每个叠层橡胶隔震支座3的底钢板32均与地面相连接固定,每个叠层橡胶隔震支座3的顶钢板31均与抗震板2相连接固定,从而便将抗震板2支撑悬空在地板13的上方,使得抗震板2与地板13相互平行间隔布置;由于叠层橡胶隔震支中的钢板层33与橡胶层34是相互粘合而成,钢板层33对橡胶层34具有约束的作用,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钢板层33束缚橡胶层34一起共同承担竖向荷载,使叠层橡胶隔震支座3具有足够的竖向承载力和刚度,当发生水平地震时,橡胶层34能提供较大的侧向位移且不失稳,消耗水平地震荷载的能量,使得抗震板2的晃动幅度远远小于卧室主体的晃动幅度,使得位于抗震板2上的物品不易于晃动掉落。

每个墙板12内侧均设有与其相互平行间隔布置的隔音板4,其中,隔音板4的顶端与天花板11相连接固定,隔音板4的底端一体成型有与隔音板4相互垂直布置的挡板41,并且挡板41远离隔音板4的一端与墙板12相连接固定,使得卧室具有一定的隔音功能;四个挡板41的底面分别与抗震板2四周的顶面相贴合,在不影响抗震板2与卧室主体之间在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的前提下,对抗震板2的四个侧壁与四个墙板12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避免卧室内的物品从间隙掉落。

在本实施例,抗震板2的四个侧壁上均开设有五个呈均匀分布的支撑槽21,每个支撑槽21内均设有一弹性件22,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22为压簧,弹性件22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支撑槽21的槽底,另一端向外延伸外露于支撑槽21,并且与墙板12相互间隔布置;当地震振幅较大导致抗震板2与卧室主体之间在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较大时,弹性件22能够与墙板12相接触并进行压缩,以消耗水平地震荷载的能量,使得抗震板2不易于与墙板12相互碰撞,避免因碰撞引起剧烈的震动。

在本实施例中,抗震板2的四个侧壁上均通过胶粘方式固定设置有橡胶缓冲层5,当地震振幅过大导致抗震板2不可避免地与墙板12相碰撞时,橡胶缓冲层5能够形成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碰撞引起的震动。

在本实施例中,抗震板2四周的顶面均开设有五个呈均匀分布的半球状凹槽23,半球状凹槽23内设有滚珠24,并且滚珠24与挡板41的底面相接触,以用于降低抗震板2与挡板41在水平方向相对位移时所产生的摩擦。

在本实施例中,墙板12与隔音板4之间设有隔热单元6,具体地,隔热单元6包括真空保温腔61以及发泡混凝土62,其中,真空保温腔61为由六块金属薄板共同围成的密封性空腔,真空保温腔61位于墙板12与隔音板4之间,并且真空保温腔61与墙板12之间以及真空保温腔61与隔音板4之间均浇注有发泡混凝土62,真空保温腔61内设置有吸气剂,吸气剂能有效地吸着气体分子,用来获得或维持真空以及纯化气体等,使真空保温腔61具有优异的隔音功能和隔热效果,发泡混凝土62具有质量轻、保温隔热性能好以及隔音耐火性能好等特点,使得卧室主体的整体质量较轻,抗震效果好。

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底板的中心上开设有一取物口7,地板13上设有储物盒8,储物盒8可用作存放适量的饮用水以及干粮等用品,储物盒8位于取物口7的下方,并且取物口7上可拆卸地封盖有一盖板71;在特殊情况下无法离开卧室主体时,通过打开盖板71能够取出储物盒8内的物品以维持正常的饮食。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71顶面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扣手位72,扣手位72可供人的手指扣入,以便于人们用手打开盖板7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抗震整体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室主体,所述卧室主体为由天花板(11)、四个墙板(12)以及地板(13)共同组成的六面立方体状结构,所述天花板(11)与地板(13)之间设有与地板(13)相互平行间隔布置的、且呈矩形板状体结构的抗震板(2),并且所述抗震板(2)的四个侧壁与四个墙板(12)之间均存在间隙,所述地板(13)与抗震板(2)之间连接有若干叠层橡胶隔震支座(3);每个所述墙板(12)内侧均设有与其相互平行间隔布置的隔音板(4),所述隔音板(4)顶端与天花板(11)相连接固定,所述隔音板(4)底端一体成型有与隔音板(4)相垂直布置的挡板(41),所述挡板(41)远离隔音板(4)的一端与墙板(12)相连接固定,并且四个所述挡板(41)的底面分别与抗震板(2)四周的顶面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整体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板(2)的四个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支撑槽(21),所述支撑槽内设有弹性件(22),所述弹性件(22)一端固设于支撑槽的槽底,另一端向外延伸外露于支撑槽并与墙板(12)相互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整体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板(2)的四个侧壁上均固设有橡胶缓冲层(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整体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板(2)四周的顶面均开设有若干半球状凹槽(23),所述半球状凹槽(23)内设有滚珠(24),所述滚珠(24)与挡板(41)底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整体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2)与隔音板(4)之间设有隔热单元(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震整体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单元(6)包括真空保温腔(61)以及发泡混凝土(62),其中,所述真空保温腔(61)位于墙板(12)与隔音板(4)之间,并且真空保温腔(61)与墙板(12)之间以及真空保温腔(61)与隔音板(4)之间均浇注有所述发泡混凝土(6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整体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板(2)上开设有取物口(7),所述地板(13)上设有储物盒(8),并且所述储物盒(8)位于取物口(7)的下方,所述取物口(7)上可拆卸地封盖有盖板(7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震整体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71)顶面的中心开设有扣手位(72)。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震整体卧室,包括卧室主体,卧室主体为由天花板、四个墙板以及地板共同组成的六面立方体状结构,天花板与地板之间设有与地板相互平行间隔布置的、且呈矩形板状体结构的抗震板,并且抗震板的四个侧壁与四个墙板之间均存在间隙,地板与抗震板之间连接有若干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每个墙板内侧均设有与其相互平行间隔布置的隔音板,隔音板顶端与天花板相连接固定,隔音板底端一体成型有与隔音板相垂直布置的挡板,挡板远离隔音板的一端与墙板相连接固定,并且四个挡板的底面分别与抗震板四周的顶面相贴合。本申请能够使得卧室内的物品不易于在地震时晃动掉落。

技术研发人员:唐轶;林淼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佰邦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5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