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度及截面适应性模板支撑结构,属于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造型趋于新颖独特,为适应造型变化,主体结构通常设置大量不同截面、不同倾斜角度的斜柱。目前,斜柱的支撑体系一般采用钢管及扣件搭设,该体系与地面需有可靠预埋支撑点,角度不够精确,影响混凝土结构成型质量;而且体系往往与梁板支撑体系拉结,产生的水平力对梁板支撑体系造成安全隐患;另外,该体系无法周转使用,不同的斜柱需搭设不同支撑体系,材料消耗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可周转使用的角度及截面适应性模板支撑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角度及截面适应性模板支撑结构,包括水平底座、斜向底座、可调斜支撑、可调支撑杆及连接杆,所述水平底座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水平方钢以及固定连接在两根水平方钢之间的可调支撑杆,所述斜向底座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斜向方钢以及固定连接在两根斜向方钢之间的可调支撑杆,所述水平底座和斜向底座的一端铰链连接,在斜向底座的上端对称地焊接有两根连接杆,在水平底座和斜向底座之间铰链连接有一组可调斜支撑。
进一步,所述水平方钢端部焊接有单耳板,在斜向方钢的端部焊接有双耳板,且单耳板和双耳板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水平方钢和斜向方钢上对应地开设有一组矩形槽,在每个矩形槽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可调斜支撑的两端分别插入水平方钢和斜向方钢上的矩形槽中,并通过插入通孔的螺栓分别与水平方钢和斜向方钢转动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可调斜支撑包括钢管以及焊接在钢管上下两端的法兰盘和下t型构件,在法兰盘上螺纹连接有可调丝杆,在可调丝杆的上端焊接有上t型构件。
更进一步,所述上t型构件由焊接在可调丝杆上端的上固定钢板以及垂直焊接在上固定钢板上的上u型耳板构成,所述下t型构件由焊接在钢管下端的下固定钢板以及垂直焊接在下固定钢板上的下u型耳板构成。
进一步,所述可调支撑杆包括套筒以及与套筒滑动连接的伸缩杆,在套筒和伸缩杆上开设有一组通孔,在通孔内插入有限位轴。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销轴将斜向底座与水平底座进行铰接,从而使斜向底座与水平底座之间的夹角调节范围可达到60~80°。而且斜向底座以及水平底座的宽度均可以通过可调支撑杆调节,以适应多种尺寸的斜柱支撑,并且能够重复使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节省了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
图3是可调斜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可调斜支撑局部放大图;
图5是水平方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斜向方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可调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t型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水平底座、2-斜向底座、3-可调斜支撑、4-可调支撑杆、4.1-伸缩杆、4.2-套筒、5-连接杆、6-矩形槽、7-水平方钢、8-斜向方钢、9-单耳板、10-双耳板、11-销轴、12-钢管、13-法兰盘、14-可调丝杆、15-上t型构件、15.1-上固定钢板、15.2-上u型耳板、16-下t型构件、16.1-下固定钢板、16.2-下u型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一种角度及截面适应性模板支撑结构,包括水平底座1、斜向底座2、可调斜支撑3、可调支撑杆4及连接杆5,所述水平底座1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水平方钢7以及固定连接在两根水平方钢7之间的可调支撑杆4,所述斜向底座2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斜向方钢8以及固定连接在两根斜向方钢8之间的可调支撑杆4,所述水平底座1和斜向底座2的一端铰链连接,在斜向底座2的上端对称地焊接有两根连接杆5,在水平底座1和斜向底座2之间铰链连接有一组可调斜支撑3。
参见图2、图5及图6,所述水平方钢7端部焊接有单耳板9,在斜向方钢8的端部焊接有双耳板10,且单耳板9和双耳板10通过销轴11转动连接。所述水平方钢7和斜向方钢8上对应地开设有一组矩形槽6,在每个矩形槽6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可调斜支撑3的两端分别插入水平方钢7和斜向方钢8上的矩形槽6中,并通过插入通孔的螺栓分别与水平方钢7和斜向方钢8转动连接。
参见图3及图4,所述可调斜支撑3包括钢管12以及焊接在钢管12上下两端的法兰盘13和下t型构件16,在法兰盘13上螺纹连接有可调丝杆14,在可调丝杆14的上端焊接有上t型构件15。
参见图8,所述上t型构件15由焊接在可调丝杆14上端的上固定钢板15.1以及垂直焊接在上固定钢板15.1上的上u型耳板15.2构成,所述下t型构件16由焊接在钢管12下端的下固定钢板16.1以及垂直焊接在下固定钢板16.1上的下u型耳板16.2构成。
参见图7,所述可调支撑杆4包括套筒4.2以及与套筒4.2滑动连接的伸缩杆4.1,在套筒4.2和伸缩杆4.1上开设有一组通孔,在通孔内插入有限位轴。
上述部件的尺寸要求:所述钢管12的长度为1000~4000mm,可调丝杆14的长度为300~500mm;所述斜向方钢8的长度为3500~4500mm,水平方钢7的长度为2500~3500mm;所述可调支撑杆4的长度为500mm~1000mm。
使用时,转动斜向底座2来调节水平底座1与斜向底座2之间的夹角,已适应现场斜柱大致角度;转动法兰盘13,使得可调丝杆14的自由端在钢管12内伸缩,进而使得可调节斜支撑3的长度变短或变长,也就达到斜向底座2与水平底座1之间夹角减小或增大的效果;接着,调节伸缩杆4.1与套筒4.2之间的距离之后,用限位轴进行固定连接;最后,通过旋转扣件将斜向底座2上端的连接杆5与斜柱模板横背楞进行连接固定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销轴11将斜向底座2与水平底座1进行铰接,从而使斜向底座2与水平底座1之间的夹角调节范围可达到60~80°。而且斜向底座2以及水平底座1的宽度均可以通过可调支撑杆4调节,以适应多种尺寸的斜柱支撑,并且能够重复使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节省了投资成本。
1.一种角度及截面适应性模板支撑结构,包括水平底座(1)、斜向底座(2)、可调斜支撑(3)、可调支撑杆(4)及连接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底座(1)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水平方钢(7)以及固定连接在两根水平方钢(7)之间的可调支撑杆(4),所述斜向底座(2)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斜向方钢(8)以及固定连接在两根斜向方钢(8)之间的可调支撑杆(4),所述水平底座(1)和斜向底座(2)的一端铰链连接,在斜向底座(2)的上端对称地焊接有两根连接杆(5),在水平底座(1)和斜向底座(2)之间铰链连接有一组可调斜支撑(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及截面适应性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方钢(7)端部焊接有单耳板(9),在斜向方钢(8)的端部焊接有双耳板(10),且单耳板(9)和双耳板(10)通过销轴(1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及截面适应性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方钢(7)和斜向方钢(8)上对应地开设有一组矩形槽(6),在每个矩形槽(6)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可调斜支撑(3)的两端分别插入水平方钢(7)和斜向方钢(8)上的矩形槽(6)中,并通过插入通孔的螺栓分别与水平方钢(7)和斜向方钢(8)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度及截面适应性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斜支撑(3)包括钢管(12)以及焊接在钢管(12)上下两端的法兰盘(13)和下t型构件(16),在法兰盘(13)上螺纹连接有可调丝杆(14),在可调丝杆(14)的上端焊接有上t型构件(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角度及截面适应性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t型构件(15)由焊接在可调丝杆(14)上端的上固定钢板(15.1)以及垂直焊接在上固定钢板(15.1)上的上u型耳板(15.2)构成,所述下t型构件(16)由焊接在钢管(12)下端的下固定钢板(16.1)以及垂直焊接在下固定钢板(16.1)上的下u型耳板(16.2)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及截面适应性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撑杆(4)包括套筒(4.2)以及与套筒(4.2)滑动连接的伸缩杆(4.1),在套筒(4.2)和伸缩杆(4.1)上开设有一组通孔,在通孔内插入有限位轴。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