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支撑,起到了在工程安装或是运输上,起到稳固支撑作用,利于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加快,但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运输的转运支撑部件使用,存在减震效果不好,造成噪音过大,运输施工材料因震动过大,出现材料滑落,造成运输进度减缓,且运输面通常为固定式的,无法进行加长增加运输材料,需要使用减震效果好,运输量可以增大的工程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实现了减震效果好,可以增加运输量的加长支撑部件,以实现装运量的增加,提高运输效率,解决了减震效果差、运输量少的技术难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支撑框架和行进轮,所述的支撑平台包括中部设置为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杆,所述的加强杆两侧表面分别通过钢珠滑道滑动连接伸缩板,所述的伸缩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所述的支撑框架内部相对的两侧表面分别螺丝连接有齿条板,所述的支撑框架内部底部设置有压力板,所述的压力板底部连接有行进轮,所述的压力板相对的两侧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的两个齿轮啮合连接对应的两个齿条板,所述的压力板上部设置有圆形支撑块,所述的圆形支撑块侧边圆周表面等距设置有至少三个过渡板,所述的过渡板底部通过气动伸缩杆垂直连接压力板,所述的过渡板上部表面通过减震弹簧连接支撑框架内部上部表面。
所述的固定板底部位于加强杆两侧分别螺丝连接有滑轨道,所述的伸缩板相对的一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匹配滑轨道的定位块,所述的定位块卡接滑动在滑轨道内。
所述的圆形支撑块侧边圆周表面等距设置有三个过渡板。
所述的圆形支撑块圆心和压力板中心均在支撑框架的垂直中线上。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使用时,通过拉出伸缩板,由伸缩板底部安装的钢珠滑道与固定板底部安装的加强杆滑动伸拉出来,伸缩板上设置有定位块与固定板底部设置的滑轨道进行滑动连接且具有定位伸缩板的作用,由于行进轮收到上部的压力作用,依次通过压力板依次传递压力至三部气动伸缩杆、过渡板和减震弹簧,进行缓冲减震压力的作用,实现了减震效果好,可以增加运输量的加长支撑部件,以实现装运量的增加,提高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固定板与伸缩板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平台1、固定板11、加强杆12、钢珠滑道13、伸缩板14、滑轨道15、定位块16、行进轮3、支撑框架4、齿条板41、压力板42、齿轮43、圆形支撑块44、过渡板45、气动伸缩杆46、减震弹簧4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平台1、支撑框架4和行进轮3,所述的支撑平台1包括中部设置为固定板11,所述的固定板11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杆12,所述的加强杆12两侧表面分别通过钢珠滑道13滑动连接伸缩板14,所述的伸缩板14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4,所述的支撑框架4内部相对的两侧表面分别螺丝连接有齿条板41,所述的支撑框架4内部底部设置有压力板42,所述的压力板42底部连接有行进轮3,所述的压力板42相对的两侧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齿轮43,所述的两个齿轮43啮合连接对应的两个齿条板41,所述的压力板42上部设置有圆形支撑块44,所述的圆形支撑块44侧边圆周表面等距设置有至少三个过渡板45,所述的过渡板45底部通过气动伸缩杆46垂直连接压力板42,所述的过渡板42上部表面通过减震弹簧47连接支撑框架4内部上部表面。
所述的固定板11底部位于加强杆12两侧分别螺丝连接有滑轨道15,所述的伸缩板14相对的一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匹配滑轨道15的定位块16,所述的定位块16卡接滑动在滑轨道15内。
所述的圆形支撑块44侧边圆周表面等距设置有三个过渡板45。
所述的圆形支撑块44圆心和压力板42中心均在支撑框架4的垂直中线上。
综上总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使用时,通过拉出伸缩板,由伸缩板底部安装的钢珠滑道与固定板底部安装的加强杆滑动伸拉出来,伸缩板上设置有定位块与固定板底部设置的滑轨道进行滑动连接且具有定位伸缩板的作用,由于行进轮收到上部的压力作用,依次通过压力板依次传递压力至三部气动伸缩杆、过渡板和减震弹簧,进行缓冲减震压力的作用,实现了减震效果好,可以增加运输量的加长支撑部件,以实现装运量的增加,提高运输效率。
1.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平台(1)、支撑框架(4)和行进轮(3),所述的支撑平台(1)包括中部设置为固定板(11),所述的固定板(11)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杆(12),所述的加强杆(12)两侧表面分别通过钢珠滑道(13)滑动连接伸缩板(14),所述的伸缩板(14)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4),所述的支撑框架(4)内部相对的两侧表面分别螺丝连接有齿条板(41),所述的支撑框架(4)内部底部设置有压力板(42),所述的压力板(42)底部连接有行进轮(3),所述的压力板(42)相对的两侧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齿轮(43),所述的两个齿轮(43)啮合连接对应的两个齿条板(41),所述的压力板(42)上部设置有圆形支撑块(44),所述的圆形支撑块(44)侧边圆周表面等距设置有至少三个过渡板(45),所述的过渡板(45)底部通过气动伸缩杆(46)垂直连接压力板(42),所述的过渡板(45)上部表面通过减震弹簧(47)连接支撑框架(4)内部上部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11)底部位于加强杆(12)两侧分别螺丝连接有滑轨道(15),所述的伸缩板(14)相对的一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匹配滑轨道(15)的定位块(16),所述的定位块(16)卡接滑动在滑轨道(15)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支撑块(44)侧边圆周表面等距设置有三个过渡板(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支撑块(44)圆心和压力板(42)中心均在支撑框架(4)的垂直中线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