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车上列车控制屏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轨车上列车控制屏柜装置。
背景技术:
屏柜是用于容纳电气或电子设备的独立式或自支撑的机壳。屏柜一般配置门、可拆或不可拆的侧板和背板。屏柜是电气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电气控制设备的载体。一般由冷轧钢板或合金制作而成。可以提供对存放设备的防水、防尘、防电磁干扰等防护作用。屏柜一般分为服务器屏柜、网络屏柜、控制台屏柜等。
在本实用新型之前,高铁动车及城轨车辆配套车上控制屏柜多采用焊接结构框架,焊接结构易变形,且后期检修维护不便捷;柜内需操作断路器放置在内安装板上,不便于操作人员快速识别便捷操作;柜内配置各系统主机直接横筋支撑主机,加立柱面板支架方式安装,更新各系统主机为框架安装结构,既有利于减轻柜体整体重量,又提升各系统主机后期操作及维修性能;柜内仅有上部布置走线连接器,当车下有进线需求时只能通过端子排,浪费柜内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上列车控制屏柜,采用的铆接方式,避免焊接过程产生变形,同时便于检修,并增加实用性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上列车控制屏柜,包括柜体安装支架,所述柜体安装支架由上顶框、侧立柱、下底框、侧支架、侧筋和门板组成,所述门板下方安装有主机框架,所述主机框架内侧设有主机。
进一步的,所述上顶框和下底框分别位于侧立柱的顶端和底端,所述上顶框和下底框均通过铆接的方式与侧立柱相连,所述侧支架位于两个所述侧立柱之间,所述侧支架两端与侧筋铆接相连,且侧支架与侧筋互为垂直空间关系,所述侧筋端部与侧立柱铆接相连,所述门板铆接在柜体安装支架内侧,避免焊接过程产生变形,影响产品外观性能,方便后期加装更改。
进一步的,所述门板外侧表面安装有断路器,所述断路器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断路器呈阵列式分布,用于安装断路器的门板,断路器上设置有根据各项目配置不同品牌厂家断路器的开孔,用来布置具体配置断路器,柜体高度1900mm,门板中心距柜体底边1500mm,布置高度符合人体工学,方便操作,可视性强,具体根据不同的车型、内装预留安装方式及预留尺寸大小,可实际更改调整高度及中心距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主机铆接在主机框架内侧,所述主机框架9与柜体安装支架铆接相连,包含列车pis系统主机、硬盘视频存储主机、走形部诊断主机、车载wifi主机、lcu逻辑单元控制主机、弓网监控主机等,满足目前主流列车各种个性化控制性能要求,各主机均为标准的1u/2u/3u机箱产品,在框架立柱上标准模数化开安装孔,满足各标准设备主机的灵活配置及安装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安装支架内腔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所述部件上预留有布置三位六十四芯矩形连接器的安装开孔,此处连接器上下均预留三位,解决了此前传统光靠端子排布置而占用柜内大量空间的局限性。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器一侧对应安装有第一导轨,所述门板一侧对应安装有第二导轨,所述下连接器一侧对应安装有第三导轨,用于安装控制列车运行的继电器、接触器、检测器、柜内信号转接端子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上顶框、下底框、四周立柱、侧支架及侧筋、配置门板均采用铆接方式,避免焊接过程产生变形,影响产品外观性能,方便后期加装更改。
2、本实用新型用于控制装置供电的断路器在屏柜门板上排布,布置高度符合人体工学,方便操作,可视性强。
3、本实用新型屏柜内铆接安装各标准主机框架结构,各主机铆接与框架上,框架再与屏柜铆接,便于后期各主机拆卸检修。
4、本实用新型用于列车控制的连接器装置在屏柜内上下布置,便于车辆列车线从屏柜车上车下分别进线,连接反馈各列车设备控制信号,操作方便,和原先端子排形式相比大大减少使用空间。
5、本实用新型屏柜内铆接安装列车控制设备所需标准导轨,便于列车控制设备的安装,拆卸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去门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门板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机安装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体安装支架;2、上顶框;3、侧立柱;4、下底框;5、侧支架;6、侧筋;7、门板;8、断路器;9、主机框架;10、主机;11、上连接器;12、下连接器;13、第一导轨;14、第二导轨;15、第三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车上列车控制屏柜,包括柜体安装支架1,所述柜体安装支架1由上顶框2、侧立柱3、下底框4、侧支架5、侧筋6和门板7组成,所述门板7下方安装有主机框架9,所述主机框架9内侧设有主机10。
进一步的,所述上顶框2和下底框4分别位于侧立柱3的顶端和底端,所述上顶框2和下底框4均通过铆接的方式与侧立柱3相连,所述侧支架5位于两个所述侧立柱3之间,所述侧支架5两端与侧筋6铆接相连,且侧支架5与侧筋6互为垂直空间关系,所述侧筋6端部与侧立柱3铆接相连,所述门板7铆接在柜体安装支架1内侧,柜体安装支架1与上顶框2通过接触面八颗铆钉铆接,柜体安装支架1竖立面开有腰型孔用于与列车内壁调节固定,左右侧含加强三角筋,上顶框2和下底框4分别通过四角与侧立柱3进行每面八颗铆钉铆接固定,上顶框2和下底框4分别中间开方孔,侧支架5先与侧筋6铆接,侧筋6再与侧立柱3铆接固定,整体采用铝合金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门板7外侧表面安装有断路器8,所述断路器8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断路器8呈阵列式分布,柜体门板7含两侧有折弯支架先与柜体侧立柱3连接,柜体门板7一侧采用两只铰链与折弯支架固定,另一侧采用两只旋钮锁与折弯支架实现柜体门板7的开合和关闭,柜体门板7上开有两排断路器孔,用于装配断路器8,在相应高度柜体外侧布置断路器8,便于列车员快速识别故障并进行便捷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10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主机10铆接在主机框架9内侧,所述主机框架9与柜体安装支架1铆接相连,主机框架9与柜体两侧侧筋6铆接固定,主机框架9上含有四层主机10,每层主机正前方相互间隙处留有相应走线扎线杆,方便每层主机10正面的进出线绑扎,主机框架9上下左右四周均为镂空结构,便于每层主机10的散热,主机10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需求来具体配置,无需改变主机框架9的安装方式结构,从而提高了主机10的安装及维护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安装支架1内腔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上连接器11和下连接器12,上连接器11、下连接器12在柜内安装板上下布置,用于连接列车上进线及下进线,下连接器12的布置解决了列车下进线时不用直接进端子排,减少柜内空间的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器11一侧对应安装有第一导轨13,所述门板7一侧对应安装有第二导轨14,所述下连接器12一侧对应安装有第三导轨15,通过第一导轨13、第二导轨14和第三导轨15分别布置在柜内安装板上,用于装配实现列车控制各回路所需要的继电器、接触器、检测器、柜内信号分线端子排,相关的导轨周围会配置相应长度尺寸的线槽,用于此处安装器件的综合布线更简洁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提供的车上列车控制屏柜,通过柜内上下连接器与列车控制各部件进行连接,保证信号的接收和反馈,接收列车控制指令,相关柜内继电器、接触器动作完成列车运行控制,反馈各部件运行状态及故障信息,门板断路器对各控制回路进行供电控制,各主机监控各系统数据与列车进行通信远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车上列车控制屏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安装支架(1),所述柜体安装支架(1)由上顶框(2)、侧立柱(3)、下底框(4)、侧支架(5)、侧筋(6)和门板(7)组成,所述门板(7)下方安装有主机框架(9),所述主机框架(9)内侧设有主机(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上列车控制屏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框(2)和下底框(4)分别位于侧立柱(3)的顶端和底端,所述上顶框(2)和下底框(4)均通过铆接的方式与侧立柱(3)相连,所述侧支架(5)位于两个所述侧立柱(3)之间,所述侧支架(5)两端与侧筋(6)铆接相连,且侧支架(5)与侧筋(6)互为垂直空间关系,所述侧筋(6)端部与侧立柱(3)铆接相连,所述门板(7)铆接在柜体安装支架(1)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上列车控制屏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7)外侧表面安装有断路器(8),所述断路器(8)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断路器(8)呈阵列式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上列车控制屏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0)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主机(10)铆接在主机框架(9)内侧,所述主机框架(9)与柜体安装支架(1)铆接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上列车控制屏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安装支架(1)内腔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上连接器(11)和下连接器(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上列车控制屏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器(11)一侧对应安装有第一导轨(13),所述门板(7)一侧对应安装有第二导轨(14),所述下连接器(12)一侧对应安装有第三导轨(1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