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及俯仰角度的模板支撑架。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在高处支模浇筑混凝土件,如梁/板/后浇带等。支模过程中需要搭建落地撑来支撑模具。
常见的落地撑为类似脚手架的钢管架,其搭建过程耗时较长,且顶部标高调整困难。亦有靠相互独立的支柱对高处的模具进行支撑的施工方法,但同样面对着顶部标高调整的问题。
有些现浇混凝土件跨度大,需要起拱来修正自重沉降,通常需要加工出特定厚度的垫块来调整标高,十分不便。
还有些现浇混凝土件的模具下表面并非水平的,这种情况下搭建落地撑尤为麻烦,需要切割出多种不同长度的钢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及俯仰角度的模板支撑架。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高处的模具进行支撑时,落地撑搭建过程麻烦且耗时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高度及俯仰角度的模板支撑架,包括通过两根支杆架设在基面上的顶板,两根所述支杆共面设置且分别与顶板转动连接,连接处的转动轴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支杆侧面开设有长轴与支杆长度方向平行的腰孔,所述腰孔中穿设有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穿过两根支杆设置;
所述调节螺杆上还设置有带锁定装置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支杆转动连接,连接处的转动轴垂直于支杆且垂直于伸缩杆设置;另一端与调节螺杆转动连接,连接处的转动轴垂直于调节螺杆且垂直于伸缩杆设置。
进一步,所述调节螺杆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刻度以调节螺杆中点为原点分别向两端延伸。
进一步,所述支杆下设置有支杆底座,所述支杆底座与支杆转动连接,且支杆底座与支杆连接处的转动轴平行于支杆与顶板连接处的转动轴设置。
进一步,所述调节螺杆上套设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贴靠支杆设置在支杆外侧。
进一步,所述调节螺母为自锁螺母。
进一步,所述支杆底座下表面,以及顶板上表面分别胶接有软垫。
进一步,所述调节螺杆的长度不超过支杆位于顶板及调节螺杆之间的部分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高度及俯仰角度的模板支撑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根与顶板转动连接的支杆来支撑顶板,然后在顶板上支模,调节支杆角度即可调节顶板的高度及俯仰,适应各种不同高度及俯仰的混凝土件的支模。同时,伸缩杆与调节螺杆及支杆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避免出现失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高度及俯仰角度的模板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顶板,2-支杆,21-支杆底座,3-伸缩杆,4-调节螺杆,41-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节高度及俯仰角度的模板支撑架,包括通过两根支杆2架设在基面上的顶板1,两根支杆2共面设置且分别与顶板1转动连接,连接处的转动轴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支杆2侧面开设有长轴与支杆2长度方向平行的腰孔,腰孔中穿设有有调节螺杆4,调节螺杆4穿过两根支杆2设置;调节螺杆4不仅要在腰孔中滑动,还要改变与支杆2的夹角,因此需要设置腰孔而非圆孔;
调节螺杆4上还设置有带锁定装置的伸缩杆3,伸缩杆3一端与支杆2转动连接,连接处的转动轴垂直于支杆2且垂直于伸缩杆3设置;另一端与调节螺杆4转动连接,连接处的转动轴垂直于调节螺杆4且垂直于伸缩杆3设置。带锁定装置的伸缩杆3的作用是在模板支撑架高度及俯仰调节到位后锁定支杆2与调节螺杆4的夹角,避免失稳。
调节螺杆4上设置有刻度,刻度以调节螺杆4中点为原点分别向两端延伸。测量顶板1的俯仰角度及标高较为困难,这里通过调节螺杆4与支杆2的位置关系来确定顶板1的俯仰角度及标高,使用时只需通过简单的三角函数算出顶板1处于所需的俯仰角度及标高时支杆2位于调节螺杆4上的刻度,然后由工人将顶杆拨到相应刻度并锁定即可,操作十分简便。
支杆2下设置有支杆底座21,支杆底座21与支杆2转动连接,且支杆底座21与支杆2连接处的转动轴平行于支杆2与顶板1连接处的转动轴设置。支杆底座21用来防止支杆2陷入地面。
调节螺杆4上套设有调节螺母41,调节螺母41贴靠支杆2设置在支杆2外侧。调节螺母41作用有三:其一为起到游标那样的读数作用,其二是在支模完成后根据需求对模板底部标高进行微调,其三为进一步对整个装置进行加强,防止支杆2外滑。
调节螺母41为自锁螺母,以防止在振动下松脱
支杆底座21下表面,以及顶板1上表面分别胶接有软垫。支杆底座21下表面的软垫主要用于防滑,顶板1上的软垫用于保护模板。
调节螺杆4的长度不超过支杆2位于顶板1及调节螺杆4之间的部分的长度,太长的话,支杆2容易弯曲。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高度及俯仰角度的模板支撑架,其使用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需求计算杆位于调节螺杆4上的刻度;
步骤二、放松伸缩杆3,将调节螺母41旋到计算的刻度,然后锁紧伸缩杆3;
步骤三、支模。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可调节高度及俯仰角度的模板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两根支杆(2)架设在基面上的顶板(1),两根所述支杆(2)共面设置且分别与顶板(1)转动连接,连接处的转动轴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支杆(2)侧面开设有长轴与支杆(2)长度方向平行的腰孔,所述腰孔中穿设有有调节螺杆(4),所述调节螺杆(4)穿过两根支杆(2)设置;
所述调节螺杆(4)上还设置有带锁定装置的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一端与支杆(2)转动连接,连接处的转动轴垂直于支杆(2)且垂直于伸缩杆(3)设置;另一端与调节螺杆(4)转动连接,连接处的转动轴垂直于调节螺杆(4)且垂直于伸缩杆(3)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及俯仰角度的模板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4)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刻度以调节螺杆(4)中点为原点分别向两端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及俯仰角度的模板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2)下设置有支杆底座(21),所述支杆底座(21)与支杆(2)转动连接,且支杆底座(21)与支杆(2)连接处的转动轴平行于支杆(2)与顶板(1)连接处的转动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及俯仰角度的模板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4)上套设有调节螺母(41),所述调节螺母(41)贴靠支杆(2)设置在支杆(2)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及俯仰角度的模板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母(41)为自锁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及俯仰角度的模板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底座(21)下表面,以及顶板(1)上表面分别胶接有软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及俯仰角度的模板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4)的长度不超过支杆(2)位于顶板(1)及调节螺杆(4)之间的部分的长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