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铣削汽轮机围带圆弧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27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夹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铣削汽轮机围带圆弧的夹具。



背景技术:

原工艺汽轮机围带圆弧均是采用车床加工,由于叶片是装配在转子上后,把转子装夹在车床上车削围带外圆,车削前转子的安装,装夹找正,需要两个人以上才能完成,车削后的围带外圆尺寸较大,测量有很大的误差,产品效率和质量低,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产生,将现有工艺的车削加工变为铣削加工,但是由于叶片形状的不规则性,在利用铣床进行铣削时装卡十分不便,因此研发一种用于铣削汽轮机围带圆弧的夹具是很符合实际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汽轮机围带圆弧均是采用车床加工,车削后的围带外圆尺寸较大,测量有很大的误差,产品效率和质量低的问题,并且现有铣削加工时由于没有有效的夹具,导致装卡费时费力且影响加工稳定性及加工精度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铣削汽轮机围带圆弧的夹具;

一种用于铣削汽轮机围带圆弧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底板、根部夹持组件、挡板组件和压紧组件,所述挡板组件靠近底板一端设置,挡板组件固接在底板的上表面上,挡板组件将底板上表面分为夹具区和夹持区,根部夹持组件设置在夹具区中,且根部夹持组件固接在挡板组件的一侧,压紧组件设置在夹具区中远离根部夹持组件的一端上,且压紧组件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组件包括挡板和两个支撑板,所述挡板靠近底板的一端设置,且挡板固接在底板的上表面上,挡板将底板上表面分为夹具区和夹持区,两个支撑板相对设置在夹持区中,且每个支撑板的一侧与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板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根部夹持组件包括滑道,定位块、滑动块和压紧螺栓,所述定位块和滑动块的一侧均加工有一个叶柄夹持槽,定位块的一端与挡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滑道设置在定位块加工有叶柄夹持槽的一侧,且滑道的壳体与挡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滑动块设置在滑道上,且滑动块与滑道滑动连接,滑动块中加工有叶柄夹持槽的一侧与定位块中加工有叶柄夹持槽的一侧相对设置,滑道远离定位块的一端设有一个导向板,导向板的一端与挡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导向板的另一端的侧壁上加工螺纹孔,压紧螺栓设置在螺纹孔中,压紧螺栓通过螺纹孔与导向板螺纹连接,压紧螺栓的末端与滑动块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组件包括支撑螺纹杆、压块、压块辅助支杆和压紧螺母,所述支撑螺纹杆的一端与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压块的顶部加工有一个连接通孔,压块通过连接通孔套设在支撑螺纹杆上,且压块的上方设有压紧螺母,压紧螺母套设在支撑螺纹杆上并与支撑螺纹杆螺纹连接,压块远离工件的一端下表面上加工有螺纹盲孔,压块辅助支杆的顶部加工有螺纹段,压块辅助支杆中加工有螺纹段的一端插入到螺纹盲孔中并与螺纹盲孔螺纹连接,压块辅助支杆的另一端与底板的上表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还加工有两个定位销孔,用于与叶片工件上的定位孔配合,对叶片工件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还包括气道内弧型线垫块,气道内弧型线垫块设置在底板与压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压块靠近叶片工件一端的下表面上设有两个铜块,每个铜块与压块下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块辅助支杆与底板的接触端上设有垫块,垫块与压块辅助支杆一体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根部夹持组件与底板之间设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铣削汽轮机围带圆弧的夹具,改变了现有汽轮机围带圆弧的加工方法,变车削为铣削,缩短了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公差控制在0.1mm左右,提升了操作的便捷、安全性,通过在将叶片装配到转子前用铣床直接铣出围带圆弧,也进一步保证了加工误差和在装配的误差,减少了工序和生产周期,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底板、2挡板、3支撑板、4滑道,5定位块、6滑动块、7压紧螺栓、8支撑螺纹杆、9压块、10压块辅助支杆、11压紧螺母和12气道内弧型线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铣削汽轮机围带圆弧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底板1、根部夹持组件、挡板组件和压紧组件,所述挡板组件靠近底板1一端设置,挡板组件固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挡板组件将底板1上表面分为夹具区和夹持区,根部夹持组件设置在夹具区中,且根部夹持组件固接在挡板组件的一侧,压紧组件设置在夹具区中远离根部夹持组件的一端上,且压紧组件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铣削汽轮机围带圆弧的夹具,改变了现有汽轮机围带圆弧的加工方法,变车削为铣削,缩短了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公差控制在0.1mm左右,提升了操作的便捷、安全性,通过在将叶片装配到转子前用铣床直接铣出围带圆弧,也进一步保证了加工误差和在装配的误差,减少了工序和生产周期,提高了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二: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挡板组件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组件包括挡板2和两个支撑板3,所述挡板2靠近底板1的一端设置,且挡板2固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挡板2将底板1上表面分为夹具区和夹持区,两个支撑板3相对设置在夹持区中,且每个支撑板3的一侧与挡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板3的下表面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挡板2将底板1分为夹持区和夹具区,夹持区用于将本底板1固定在铣床的工作台上,夹具区是用于放置根部夹持组件和压紧组件的区域,主要用于夹持工件,两个支撑板3用于对挡板2起到支撑作用,使挡板2更为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三: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二中所述的根部夹持组件的个数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根部夹持组件包括滑道4,定位块5、滑动块6和压紧螺栓7,所述定位块5和滑动块6的一侧均加工有一个叶柄夹持槽,定位块5的一端与挡板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滑道4设置在定位块5加工有叶柄夹持槽的一侧,且滑道4的壳体与挡板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滑动块6设置在滑道4上,且滑动块6与滑道4滑动连接,滑动块6中加工有叶柄夹持槽的一侧与定位块5中加工有叶柄夹持槽的一侧相对设置,滑道4远离定位块5的一端设有一个导向板,导向板的一端与挡板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导向板的另一端的侧壁上加工螺纹孔,压紧螺栓7设置在螺纹孔中,压紧螺栓7通过螺纹孔与导向板螺纹连接,压紧螺栓7的末端与滑动块6接触。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定位块5和滑动块6对叶片根部进行夹持,通过旋拧压紧螺栓7推动滑动块6在滑道上运动,从而调节定位块5和滑动块6之间的距离,对叶根进行有效夹持。

具体实施方式四: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的压紧组件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紧组件包括支撑螺纹杆8、压块9、压块辅助支杆10和压紧螺母11,所述支撑螺纹杆8的一端与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压块9的顶部加工有一个连接通孔,压块9通过连接通孔套设在支撑螺纹杆8上,且压块9的上方设有压紧螺母11,压紧螺母11套设在支撑螺纹杆8上并与支撑螺纹杆8螺纹连接,压块9远离工件的一端下表面上加工有螺纹盲孔,压块辅助支杆10的顶部加工有螺纹段,压块辅助支杆10中加工有螺纹段的一端插入到螺纹盲孔中并与螺纹盲孔螺纹连接,压块辅助支杆10的另一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接触。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压紧组件是用于对叶片工件的前端在气道内弧型线垫块12的作用下压紧叶片,保证铣削叶片时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五: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的底板1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1上还加工有两个定位销孔,用于与叶片工件上的定位孔配合,对叶片工件定位。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夹具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夹具还包括气道内弧型线垫块12,气道内弧型线垫块12设置在底板1与压块9之间。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气道内弧型线垫块12用于压紧叶片,气道内弧型线垫块12下表面的形状与叶片内弧相同,不会与叶片表面造成损坏。

具体实施方式七: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六所述的压块9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块9靠近叶片工件一端的下表面上设有两个铜块,每个铜块与压块9下表面固定连接。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铜块的质地相对较软,在夹持时不会对气道内弧型线垫块12上表面造成损坏。

具体实施方式八:参照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六所述的压块辅助支杆10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块辅助支杆10与底板1的接触端上设有垫块,垫块与压块辅助支杆10一体设置。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七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压块辅助支杆10底部的垫块,是为了增加压块辅助支杆10与底板1接触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九: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八所述的根部夹持组件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根部夹持组件与底板1之间设有间隙。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叶片的线形轮廓,叶片前端是弧形设置,如果根部夹持组件与底板1之间没有留有一定间隙,在装卡时容易使叶片断裂。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各个部件根据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内容连接在一起,将夹具通过定位块和压块安装在铣床的工作台面上,保持不动,将叶片放置在夹具中的夹具区,将叶片设置在定位块5和滑动块6之间,通过旋拧压紧螺栓7使其在导向板运动,同时推动滑动块6在滑道4上运动,并逐渐靠近定位块5,将叶片根部夹紧,在实际工作中叶片上会加工有定位孔,定位孔与底板1上的定位销孔配合设置,并在每组定位孔和定位销孔中插装有一个销钉,使叶片前端稳定不动,在叶片前端的上表面上放置气道内弧型线垫块12,并利用压块9将其压紧,压紧后调节压块9尾部的压块辅助支杆10,旋拧压块辅助支杆10,使压块辅助支杆10的底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接触,对压块9进行合理有效的支撑,此时拧紧压紧螺母11,保证压块9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同时实现夹紧工件的效果,待到叶片工件夹紧后,启动铣床对汽轮机围带圆弧进行加工。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铣削汽轮机围带圆弧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底板(1)、根部夹持组件、挡板组件和压紧组件,所述挡板组件靠近底板(1)一端设置,挡板组件固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挡板组件将底板(1)上表面分为夹具区和夹持区,根部夹持组件设置在夹具区中,且根部夹持组件固接在挡板组件的一侧,压紧组件设置在夹具区中远离根部夹持组件的一端上,且压紧组件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用于铣削汽轮机围带圆弧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组件包括挡板(2)和两个支撑板(3),所述挡板(2)靠近底板(1)的一端设置,且挡板(2)固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挡板(2)将底板(1)上表面分为夹具区和夹持区,两个支撑板(3)相对设置在夹持区中,且每个支撑板(3)的一侧与挡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板(3)的下表面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用于铣削汽轮机围带圆弧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根部夹持组件包括滑道(4),定位块(5)、滑动块(6)和压紧螺栓(7),所述定位块(5)和滑动块(6)的一侧均加工有一个叶柄夹持槽,定位块(5)的一端与挡板(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滑道(4)设置在定位块(5)加工有叶柄夹持槽的一侧,且滑道(4)的壳体与挡板(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滑动块(6)设置在滑道(4)上,且滑动块(6)与滑道(4)滑动连接,滑动块(6)中加工有叶柄夹持槽的一侧与定位块(5)中加工有叶柄夹持槽的一侧相对设置,滑道(4)远离定位块(5)的一端设有一个导向板,导向板的一端与挡板(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导向板的另一端的侧壁上加工螺纹孔,压紧螺栓(7)设置在螺纹孔中,压紧螺栓(7)通过螺纹孔与导向板螺纹连接,压紧螺栓(7)的末端与滑动块(6)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用于铣削汽轮机围带圆弧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支撑螺纹杆(8)、压块(9)、压块辅助支杆(10)和压紧螺母(11),所述支撑螺纹杆(8)的一端与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压块(9)的顶部加工有一个连接通孔,压块(9)通过连接通孔套设在支撑螺纹杆(8)上,且压块(9)的上方设有压紧螺母(11),压紧螺母(11)套设在支撑螺纹杆(8)上并与支撑螺纹杆(8)螺纹连接,压块(9)远离工件的一端下表面上加工有螺纹盲孔,压块辅助支杆(10)的顶部加工有螺纹段,压块辅助支杆(10)中加工有螺纹段的一端插入到螺纹盲孔中并与螺纹盲孔螺纹连接,压块辅助支杆(10)的另一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用于铣削汽轮机围带圆弧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还加工有两个定位销孔,用于与叶片工件上的定位孔配合,对叶片工件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用于铣削汽轮机围带圆弧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气道内弧型线垫块(12),气道内弧型线垫块(12)设置在底板(1)与压块(9)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种用于铣削汽轮机围带圆弧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9)靠近叶片工件一端的下表面上设有两个铜块,每个铜块与压块(9)下表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种用于铣削汽轮机围带圆弧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辅助支杆(10)与底板(1)的接触端上设有垫块,垫块与压块辅助支杆(10)一体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一种用于铣削汽轮机围带圆弧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根部夹持组件与底板(1)之间设有间隙。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铣削汽轮机围带圆弧的夹具,属于机械夹具领域,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汽轮机围带圆弧均是采用车床加工,车削后的围带外圆尺寸较大,测量有很大的误差,产品效率和质量低的问题,并且现有铣削加工时装卡费时费力且影响加工稳定性及加工精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夹具包括底板、根部夹持组件、挡板组件和压紧组件,所述挡板组件靠近底板一端设置,挡板组件固接在底板的上表面上,挡板组件将底板上表面分为夹具区和夹持区,根部夹持组件设置在夹具区中,且根部夹持组件固接在挡板组件的一侧,压紧组件设置在夹具区中远离根部夹持组件的一端上,且压紧组件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主要作为汽轮机围带圆弧加工的夹具。

技术研发人员:焦子虎;杨铭宇;纪文龙;张华;王新环;杨昊正;刘春雷;胡君章;董志峰;刘晓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5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