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的地下室通缝渗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94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易的地下室通缝渗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体量较大的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均按照分区域分标段进行施工,交界处因施工不当、施工周期过长或者施工设计方案变更等原因造成交界处出现通缝渗水现象。现阶段施工较为普遍的处理方法为注浆法。需按设计配方进行浆液配比,对裂缝渗漏点周围500mm处进行表皮铲除清理,对裂缝及渗漏点先进行勾缝封堵,钻孔布点,注浆,最后进行二次砂浆封孔,最终完成渗漏处理。传统的通缝渗水处理虽然处理效果良好,但工作量大,施工速度较慢,成本较高,并对原有结构造成破坏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的地下室通缝渗水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地下室通缝渗水处理工作量大,施工速度慢的,成本较高,并对原有结构造成破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简易的地下室通缝渗水处理装置,包括多定型镀锌钢板、若干射钉、若干防水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型镀锌钢板中间设计一个凹槽,一端的凹槽向内凹陷,另一端凹槽向外凸出,且两端凹凸部分能够很好啮合,防水密封胶涂覆在定型镀锌钢板拼接处及与混凝土交接部位处,涂有防水密封胶的定型镀锌钢板凹槽对着通缝渗水位置放置并用射钉固定,且相邻两块定型镀锌钢板的凹凸部分啮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定型镀锌钢板的凹槽为半圆形、v形、方形或椭圆形。

所述定型镀锌钢板的凹槽宽度不小于渗水通缝的横向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定型镀锌钢板凹槽部位紧贴地下室通缝渗水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有定型镀锌钢板联通引水至集水坑或排水沟附近,保证少量渗水不扩散外流,有序排放。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墙体和顶板通缝小量渗漏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的地下室通缝渗水处理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的地下室通缝渗水处理装置,将定型镀锌钢板封闭通缝渗水部位,且渗水部位水流较小,并将渗水就近引至集水坑或排水沟处。渗水部位需进行表层清理。本实用新型能够不损坏原混凝土结构的情况下,随设随用,能有效解决地下室通缝少量渗水的问题,达到地下室渗水处理的效果。该装置材料简单,安装快捷,成效迅速,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型定型镀锌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局部节点4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定型镀锌钢板;2-射钉;3-防水密封胶;4-局部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的地下室通缝渗水处理装置包括定型镀锌钢板1、射钉2以及粘贴所用的防水密封胶3;如图2所示,所述的定型镀锌钢板1中间设计一个v形凹槽,一端的v形凹槽向内凹陷,另一端v形凹槽向外凸出,且两端v形凹凸部分能够很好啮合,防水密封胶3涂覆在定型镀锌钢板1拼接处及与混凝土交接部位处,涂有防水密封胶的定型镀锌钢板1的v形凹槽紧贴地下室通缝渗水位置放置并用射钉2固定,如图3所示,且相邻两块定型镀锌钢板1的v形凹凸部分啮合在一起。

当然,该定型镀锌钢板1的具体尺寸和材质并不是唯一局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例如:定型镀锌钢板1可按照地下室通缝渗漏裂缝范围进行调整v槽大小以及固定边大小,可设在地下室顶板通缝位置或者地下室大面积通缝外墙的位置。

其中,通缝渗水位置的混凝土需进行清理打凿,后根据通缝的位置进行固定安排定型镀锌钢板1的位置。定型镀锌钢板1的v形凹槽的凹面紧密贴合通缝渗水部位。因通缝较长,定型镀锌钢板1可分段进行拼接,拼接处用防水密封胶3进行胶粘和封堵,保证定型镀锌钢板1拼接的密闭性。所述镀锌钢板1的v形凹槽宽度不小于渗水通缝的横向尺寸,保证通缝渗水可以有效地被定型镀锌钢板所引导,保证渗水地有效排通。射钉2尺寸应取相对较小值,只需能将定型镀锌钢板1固定在通缝渗水部位,保证定型镀锌钢板1与混凝土表面的固定强度要求即可。

本实用新型能够不损坏原混凝土结构的情况下,随设随用,能有效解决地下室通缝少量渗水的问题,达到地下室渗水处理的效果。该装置材料简单,安装快捷,成效迅速,操作简便。

优选的,本实例中的射钉2选型为hyd13s8型,钉头直径:φ8mm,钉杆直径:φ3.7mm,钉长:13mm。用于固定定型镀锌钢板1。对于射钉的尺寸可以灵活选用,只需保证固定强度,此处不再局限。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术语“优选的”和“优选地”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提供某些益处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然而,在相同或其他情况下,其他实施方式也可能是优选的。另外,一个或多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叙述不意味着其他实施方式是不可用的,也不旨在将其他实施方式排除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外。

本实施例提供的简易的地下室通缝渗水处理装置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根据地下室通缝的横向尺寸确定定型镀锌钢板的开凹槽尺寸,对地下室通缝渗水部位进行清理,确定定型镀锌钢板的设置排布,保证通缝渗水能有效的排放至就近集水坑或排水沟处。其中,定型镀锌钢板1排布的过程中用防水密封胶3对连接部位及定型镀锌钢板与混凝土交接部位进行封闭。其主要作用为胶粘与防止渗水侧漏。射钉2进行定型镀锌钢板的结构固定,保证定型镀锌钢板不与混凝土结构的最终连接。

本实用新型能够不损坏原混凝土结构的情况下,随设随用,能有效解决地下室通缝少量渗水的问题,达到地下室渗水处理的效果。该装置材料简单,安装快捷,成效迅速,操作简便。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简易的地下室通缝渗水处理装置是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改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通缝渗水处理装置,包括定型镀锌钢板1及固定定型镀锌钢板1的射钉2以及防水胶粘作用的防水密封胶3;

本实施例中对于引排水装置而言,该引排水装置包括条状的定型镀锌钢板引排水装置。其中定型镀锌钢板进行定型压制,凹槽可优化为半圆形、椭圆形或方形等。凹槽位置紧贴混凝土通缝渗漏水部位,保证引排水的通畅。当然,该定型镀锌钢板1的具体尺寸及材质并不局限。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设置,但需保证防锈、轻便、易安装的特性。例如:定型镀锌钢板1可以设置在地下室顶板通缝渗水位置,也可以设置在地下室外墙通缝渗水部位。其中,定型镀锌钢板1上固定用的射钉2间距不应过大,500mm-1000mm间距为宜,相对而言固定的效果较佳。但不限于此,可根据现场实际工况进行调整。

优选地,本实例中在定型镀锌钢板1的连接部位可进行单面焊接,或定型镀锌钢板1连接处进行搭接并用射钉进行加强固定。并在搭接或者焊接处沾涂防水密封胶,保证交界处的结构及防水密封性,不至于在引排水过程中出现渗漏的现场。

优选地,本实例中的射钉2为成品的钉身。射钉2用于固定定型镀锌钢板1的实体,对于射钉2的尺寸可灵活设置,此处不再局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简易的地下室通缝渗水处理装置,包括多块定型镀锌钢板、若干射钉、若干防水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型镀锌钢板中间设计一个凹槽,一端的凹槽向内凹陷,另一端凹槽向外凸出,且两端凹凸部分能够很好啮合,防水密封胶涂覆在定型镀锌钢板拼接处及与混凝土交接部位处,涂有防水密封胶的定型镀锌钢板凹槽对着通缝渗水位置放置并用射钉固定,且相邻两块定型镀锌钢板的凹凸部分啮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的地下室通缝渗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镀锌钢板的凹槽为半圆形、v形、方形或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的地下室通缝渗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镀锌钢板的凹槽宽度大于渗水通缝的横向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的地下室通缝渗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镀锌钢板凹槽部位紧贴地下室通缝渗水位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的地下室通缝渗水处理装置,包括多块定型镀锌钢板、若干射钉、若干防水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型镀锌钢板中间设计一个凹槽,一端的凹槽向内凹陷,另一端凹槽向外凸出,且两端凹凸部分能够很好啮合,防水密封胶涂覆在定型镀锌钢板拼接处及与混凝土交接部位处,涂有防水密封胶的定型镀锌钢板凹槽对着通缝渗水位置放置并用射钉固定,且相邻两块定型镀锌钢板的凹凸部分啮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能够不损坏原混凝土结构的情况下,随设随用,能有效解决地下室通缝少量渗水的问题,达到地下室渗水处理的效果。该装置材料简单,安装快捷,成效迅速,操作简便。

技术研发人员:朱家进;李军;刘洋;蒋翔;王扶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5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