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弧形支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工弧形支板的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弧形支板应用在导弹出航过程中,弧形支板在导弹发射的瞬间起滑块的作用。
参照图1和图2,现有的弧形支板1包括底板11、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13,弧形支板1水平放置,弧形支板1顶端为弧形,底板11、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13均水平设置,底板11、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13顶端均为弧状,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13倾斜设置,底板11、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13的底端均为直面型,底板11水平设置,底板11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板12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一连接板12相对于底板11中心线对称,两个第一连接板12远离底板1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板13固定连接,两个第二连接板13相对于底板11中心线对称,弧形支板1底端呈阶梯状排布,底板11顶端开设有插接槽111,底板11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13,卡块113水平设置,插接槽111底壁开设有贯穿孔112,贯穿孔112贯穿底板11底端和卡块113端面,弧形支板1为一种一体成型、无焊接的弧形支板1。当对弧形支板1钻孔时,将底板11与操作台固定连接,然后分别对两个第一连接板12和两个第二连接板13钻孔。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对第一连接板钻设垂直第一连接板的孔,对第二连接板钻设垂直第二连接板的孔时,将弧形支板与操作台固定,由于此时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顶端均为倾斜的弧面,钻头与第一连接板或者第二连接板的角度无法精准确定,导致容易在弧形支板上打出偏孔。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弧形支板的定位夹具,达到了减少在弧形支板上打出偏孔的概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加工弧形支板的定位夹具,所述定位夹具包括对弧形支板进行夹持的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均水平放置,弧形支板设置在上定位板与下定位板之间,上定位板与弧形支板插接配合,下定位板与弧形支板之间卡接配合,下定位板与弧形支板底端平行,下定位板与弧形支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夹持的夹紧装置,上定位板与下定位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连接装置,上定位板顶端开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孔贯穿上定位板底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弧形支板被设置在上定位板与下定位板之间,上定位板与下定位板之间又设置有连接装置进行固定,所以弧形支板被夹持在上定位板与下定位板之间,弧形支板被夹具进行限位固定,由于上定位板与弧形支板插接配合,下定位板与弧形支板之间卡接配合,使弧形支板与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由于下定位板与弧形支板底端平行,所以下定位板和弧形支板一样也是分阶梯式平面排布,当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分别处于水平状态时,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均可处于水平状态,然后在水平状态下使钻头穿过第一定位孔对弧形支板进行钻孔,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钻出来孔均为垂直孔,达到了减少在弧形支板上打出偏孔的概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定位板包括基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均设置为两个,基板水平设置,基板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定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一定位板相对于基板中心线对称,两个第一定位板远离基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定位板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定位板相对于基板中心线对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均倾斜设置,基板顶端开设有卡槽,两个第一定位板和两个第二定位板顶端均开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贯穿两个第一定位板和两个第二定位板底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下定位板包括基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弧形支板包括底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下定位板与弧形支板底端平行,所以基板与底板平行,第一定位板与第一连接板平行,第二定位板与第二连接板平行,从而使在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分别处于水平状态时,平行对应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也分别处于水平状态;由于两个第一定位板和两个第二定位板均贯穿开设有第二定位孔,钻孔刀具在弧形支板钻孔并穿过弧形支板后穿过第二定位孔,从而减少了钻孔刀具对下定位板造成的损伤;由于基板顶端开设有卡槽,卡槽与卡块卡接配合,使下定位板与弧形支板之间的连接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定位板底端设置有垫块,垫块与下定位板底端抵接,垫块有两种的不同规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垫块与下定位板底端抵接,垫块将定位夹具一端垫起,又由于垫块设置为两种规格的垫块,在使用高度高的垫块时,第一定位板与操作台抵接,在使用高度低的垫块时,第二定位板与操作台抵接,实现了对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竖直钻孔,同时也避免了用手扶着定位夹具来对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打孔。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板底端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贯穿基板的两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凹槽开设在下定位板底端,并且贯穿下定位板的两侧壁,可以使垫块与第二凹槽一侧壁底端抵接,从而将定位夹具一端稳定垫起,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分别与操作台稳定抵接,由于第二凹槽的设置,增加了定位夹具在钻孔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定位板底端固定连接有插接柱,插接柱与弧形支板的插接槽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插接柱的设置,所以插接柱与插接槽插接配合,从而实现了上定位板与弧形支板之间的连接;由于上定位板贯穿开设有第一定位孔,钻孔刀具穿过第一定位孔后与弧形支板抵接,然后在弧形支板上进行钻孔,减少了钻孔刀具对上定位板造成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紧螺栓、螺孔和调节螺母,螺孔开设在第二定位板顶端,螺孔贯穿第二定位板的顶端与底端,夹紧螺栓一端与螺孔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弧形支板抵接,调节螺母与夹紧螺栓固定连接,调节螺母靠近弧形支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螺孔开设在第二定位板顶端并贯穿第二定位板的顶端与底端,夹紧装置设置在下定位板与弧形支板之间,所以使夹紧螺栓一端与螺孔螺纹连接,另一端靠近弧形支板,由于调节螺母内侧壁与夹紧螺栓侧壁固定连接,旋转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带动夹紧螺栓远离下定位板的一端与弧形支板抵接,增加了弧形支板两端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紧螺栓远离螺孔一端设置为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紧螺栓远离螺孔的一端与弧形支板底端抵接,由于夹紧螺栓远离螺孔一端设置为弧状,夹紧螺栓与弧形支板的接触面接减少,减少了夹紧螺栓对弧形支板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螺栓、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连接螺母,上定位板顶端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连接孔开设在第一凹槽底壁并贯穿上定位板底端,第二连接孔开设在卡槽底壁并贯穿下定位板底端,连接螺栓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贯穿孔和第二连接孔后与连接螺母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连接孔开设在第一凹槽底壁并贯穿上定位板底端,第二连接孔开设在卡槽底壁并贯穿下定位板底端,以及贯穿孔开设在弧形支板的插接槽底壁,移动连接螺栓使连接螺栓一端先穿过第一连接孔,然后穿过贯穿孔,接着穿过第二连接孔,最后旋转连接螺母使连接螺母与连接螺栓螺纹连接,实现了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之间的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的设置,弧形支板被夹持在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之间,下定位板与弧形支板底端平行,在水平状态下使钻头穿过第一定位孔对弧形支板进行钻孔,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钻出来孔均为垂直孔,达到了减少在弧形支板上打出偏孔的概率的目的;
通过垫块的设置,垫块与下定位板底端抵接将下定位板一端垫起,实现了对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竖直钻孔;
通过连接螺栓、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连接螺母的设置,连接螺栓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贯穿孔和第二连接孔后,连接螺栓与连接螺母螺纹连接,实现了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之间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未打孔的弧形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已打孔的弧形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的爆炸图;
图5是下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垫块工作的示意图。
图中,1、弧形支板;11、底板;111、插接槽;112、贯穿孔;113、卡块;12、第一连接板;13、第二连接板;2、上定位板;21、第一凹槽;22、插接柱;23、第一定位孔;3、下定位板;31、基板;311、卡槽;312、第二凹槽;32、第一定位板;33、第二定位板;34、第二定位孔;4、夹紧装置;41、夹紧螺栓;42、螺孔;43、调节螺母;5、连接装置;51、连接螺栓;52、第一连接孔;53、第二连接孔;54、连接螺母;6、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加工弧形支板的定位夹具,包括上定位板2、弧形支板1和下定位板3,上定位板2和下定位板3均水平放置,弧形支板1位于上定位板2和下定位板3之间,上定位板2与下定位板3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5,下定位板3与弧形支板1之间设置有夹紧装置4。使下定位板3底端与操作台抵接,然后使弧形支板1的底端与下定位板3顶端抵接,接着使上定位板2底端与弧形支板1顶端抵接,利用连接装置5将上定位板2与下定位板3连接,利用夹紧装置4将弧形支板1夹紧。
参照图1和图4,上定位板2设置为顶端与底端均为弧状的长方形板,上定位板2顶端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凹槽21,第一凹槽21底壁水平设置,上定位板2底端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插接柱22,插接柱22竖直设置,插接柱22与弧形支板1上的插接槽111插接配合,上定位板2顶端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3,第一定位孔23设置为八个,八个第一定位孔23均贯穿上定位板2的底端,八个第一定位孔23每四个一组,分为两组,两组第一定位孔23分别分布在第一凹槽21的两侧,两组第一定位孔23沿上定位板2中心线对称,每组的四个第一定位孔23分布为两行两列。移动上定位板2,使插接柱22插入到插接槽111内,插接柱22底端与插接槽111底壁抵接。
参照图2和5,下定位板3包括基板31、第一定位板32和第二定位板33,基板31水平设置,基板31厚度比第一定位板32和第二定位板33的厚度厚,基板31顶端开设有卡槽311,卡槽311与卡块113卡接配合,基板31底端开设有第二凹槽312,第二凹槽312贯穿基板31的两侧壁,基板31底端与操作台抵接,第一定位板32和第二定位板33的厚度相同,第一定位板32和第二定位板33均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定位板32和两个第二定位板33均倾斜设置,两个第一定位板32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板12底端平行,两个第二定位板33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板13底端平行,两个第一定位板32的一端分别与基板31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一定位板32相对于基板31中心对称,两个第一定位板32远离基板3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定位板33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定位板33相对于基板31中心线对称,两个第一定位板32和两个第二定位板33均贯穿开设有两个纵向的第二定位孔34,第二定位孔34设置有八个。移动弧形支板1,弧形支板1带动卡块113插入卡槽311内。
参照图5和图6,下定位板3底端设置有垫块6,垫块6为长方体状,垫块6水平设置,垫块6顶端与第二凹槽312外边缘抵接,垫块6设置有高度不同的两种规格。抬起下定位板3一端,然后移动高度高的垫块6使高度高的垫块6底端与操作台抵接,高度高的垫块6的顶端与第二凹槽312外边缘抵接,第二定位板33底端与操作台抵接;将高度高的垫块6更换为高度低的垫块6,高度低的垫块6底端与操作台抵接,高度低的垫块6的顶端与第二凹槽312外边缘抵接,第一定位板32底端与操作台抵接。
参照图4和图5,连接装置5包括连接螺栓51、第一连接孔52、第二连接孔53和连接螺母54,第一连接孔52开设在第一凹槽21底壁,第一连接孔52贯穿插接柱22底端,第二连接孔53开设在卡槽311底壁,第二连接孔53贯穿第二凹槽312底壁,连接螺栓51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52、贯穿孔112和第二连接孔53后,连接螺栓51与连接螺母54螺纹连接。移动连接螺栓51使连接螺栓51一端先穿过第一连接孔52,然后穿过贯穿孔112,接着穿过第二连接孔53,最后旋转连接螺母54使连接螺母54与连接螺栓51螺纹连接。
参照图4和图5,夹紧装置4包括夹紧螺栓41、螺孔42和调节螺母43,螺孔42开设在第二定位板33顶端,螺孔42贯穿第二定位板33底端,夹紧螺栓41一端与螺孔42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弧形支板1抵接,夹紧螺栓41远离螺孔42一端设置为半球状,调节螺母43内侧壁与夹紧螺栓41侧壁固定连接,调节螺母43靠近弧形支板1。旋转夹紧螺栓41使夹紧螺栓41一端与螺孔42螺纹连接,另一端靠近弧形支板1,旋转调节螺母43,调节螺母43带动夹紧螺栓41远离第二定位板33的一端与弧形支板1抵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下定位板3水平放置,基板31底端与操作台抵接,然后移动弧形支板1,弧形支板1带动卡块113插入卡槽311内,卡块113底端与卡槽311底壁抵接,接着移动上定位板2,使插接柱22插入到插接槽111内,插接柱22底端与插接槽111底壁抵接,此时第一定位孔23和第二定位孔34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对连接螺栓51施推力使连接螺栓51一端先穿过第一连接孔52,然后穿过贯穿孔112,接着穿过第二连接孔53,最后旋转连接螺母54,使连接螺母54与连接螺栓51螺纹连接;接着旋转调节螺母43,使调节螺母43带动夹紧螺栓41远离第二定位板33的一端与弧形支板1抵接;然后抬起定位夹具的一端,然后移动高度高的垫块6,使高度高的垫块6底端与操作台抵接,高度高的垫块6顶端与远离第二定位孔34的第二凹槽312外边缘抵接,第二定位板33底端与操作台抵接,钻孔刀具穿过第一定位孔23后与弧形支板1抵接,钻孔工具在弧形支板1上成功钻孔后穿过第二定位孔34;将高度高的垫块6更换为高度低的垫块6,高度低的垫块6底端与操作台抵接,高度低的垫块6顶端与远离第二定位孔34的第二凹槽312外边缘抵接,第一定位板32底端与操作台抵接,钻孔刀具穿过第一定位孔23后与弧形支板1抵接,钻孔工具在弧形支板1上成功钻孔后穿过第二定位孔34,对定位夹具另一端重复上述步骤,通过上述步骤,达到了减少在弧形支板1上打出偏孔的概率的目的。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加工弧形支板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具包括对弧形支板(1)进行夹持的上定位板(2)和下定位板(3),上定位板(2)和下定位板(3)均水平放置,弧形支板(1)设置在上定位板(2)与下定位板(3)之间,上定位板(2)与弧形支板(1)插接,下定位板(3)与弧形支板(1)之间卡接,下定位板(3)与弧形支板(1)之间设置有用于夹持的夹紧装置(4),上定位板(2)与下定位板(3)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连接装置(5),上定位板(2)顶端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3),第一定位孔(23)贯穿上定位板(2)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弧形支板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位板(3)包括基板(31)、第一定位板(32)和第二定位板(33),第一定位板(32)和第二定位板(33)均设置为两个,基板(31)水平设置,基板(31)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定位板(32)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一定位板(32)相对于基板(31)中心线对称,两个第一定位板(32)远离基板(3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定位板(33)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定位板(33)相对于基板(31)中心线对称,第一定位板(32)和第二定位板(33)均倾斜设置,基板(31)顶端开设有卡槽(311),两个第一定位板(32)和两个第二定位板(33)顶端均开设有第二定位孔(34),第二定位孔(34)贯穿两个第一定位板(32)和两个第二定位板(33)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弧形支板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位板(3)底端设置有垫块(6),垫块(6)与下定位板(3)底端抵接,垫块(6)有两种的不同规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工弧形支板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1)底端开设有第二凹槽(312),第二凹槽(312)贯穿下基板(31)的两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弧形支板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板(2)底端固定连接有插接柱(22),插接柱(22)与弧形支板(1)的插接槽(111)插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弧形支板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4)包括夹紧螺栓(41)、螺孔(42)和调节螺母(43),螺孔(42)开设在第二定位板(33)顶端,螺孔(42)贯穿第二定位板(33)的底端,夹紧螺栓(41)一端与螺孔(42)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弧形支板(1)抵接,调节螺母(43)与夹紧螺栓(41)固定连接,调节螺母(43)靠近弧形支板(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工弧形支板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螺栓(41)远离螺孔(42)一端设置为半球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弧形支板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5)包括连接螺栓(51)、第一连接孔(52)、第二连接孔(53)和连接螺母(54),上定位板(2)顶端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凹槽(21),第一连接孔(52)开设在第一凹槽(21)底壁并贯穿上定位板(2)底端,第二连接孔(53)开设在卡槽(311)底壁并贯穿下定位板(3)底端,连接螺栓(51)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52)、贯穿孔(112)和第二连接孔(53)后与连接螺母(54)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