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柜防护结构及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06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柜防护结构及控制柜。



背景技术:

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

控制柜主要是由框架及各种面板组成,一般框架由12根型材装配而成,并在框架的角连接处通过三通连接件将三边的型材连接,使之成为稳定的三角结构,从而保证框架的整体稳固。但这样的结构并没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而控制柜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使用环境因素的影响,存在遭受一定强度震动的可能,这样控制柜内部的元器件容易受到震动的影响而出现故障或是被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柜防护结构及控制柜,至少有效地解决了控制柜没有较好的抗震性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柜防护结构,包括框架以及用于固定框架的三通连接件,所述三通连接件包括连接块、分别与所述连接块连接的连接臂和固定块,所述连接臂包括主连接臂和两个分连接臂,所述主连接臂和两个所述分连接臂在三维空间中相互垂直;所述连接块内设有空腔,所述主连接臂以垂直于地面的方向连接在所述连接块上,且一端贯穿所述连接块并插入所述空腔内形成活动端,所述活动端活动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空腔内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活动端连接,所述缓冲件、第一弹簧以及活动端的活动方向均一致;所述主连接臂和两个所述分连接臂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均穿设有用于与所述框架螺接的连接孔,且所述框架与所述主连接臂紧固连接后,所述主连接臂靠近所述连接块的部分露出所述框架外。

如此设置,三通连接件的主连接臂的活动端连接有第一弹簧和缓冲件,从而使得三通连接件自身具有抗震的能力;而主连接臂是以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与连接块连接,在三通连接件与框架螺接后,和主连接臂连接的那部分框架型材与连接块之间形成一段缓冲空间,从而在框架受到上下震动后,会使得主连接臂上下震动,而主连接臂会在第一弹簧以及缓冲件的作用下使震动得到缓冲,从而达到较好的减震效果,框架受到震动的影响减小。

进一步设置,所述缓冲件包括第一活动块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动块与所述活动端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动块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空腔上。

如此设置,缓冲件通过第二弹簧来提高对主连接臂的缓冲作用,在主连接臂受到上下震动过大时,则通过缓冲件对主连接臂提供进一步的震动缓解作用,从而提高减震效果。

进一步设置,两个所述分连接臂内均设有槽腔,两个所述槽腔均与所述空腔连通,两个所述槽腔与所述第一活动块高度不同,且两个所述槽腔均靠近所述第二弹簧设置,所述第一活动块在对应两个所述槽腔的位置均铰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活动块的一端分别铰接有活动于所述槽腔内的第二活动块,两个所述第二活动块远离所述活动块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三弹簧,两个所述第三弹簧远离所述第二活动块的一端分部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槽腔上。

如此设置,两个连接杆成倾斜设置,这样便可分别通过两个槽腔内的第二活动块和第三弹簧的配合,有效地对第一活动块的受力进行分散,使得缓冲件的缓冲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活动块对应两个所述第二活动块的位置均设有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均设有供所述第一活动块滑动的第一滑槽。

如此设置,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滑槽能使第一活动块的上下活动保持稳定,保证缓冲件的缓冲作用能够得到稳定地发挥。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活动块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板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与该第一活动块上的所述第一滑槽相对称的第二滑槽,所述活动端滑动连接于相互对称的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之间。

如此设置,通过相互对称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保证主连接臂上下活动的稳定性,同时也可避免主连接臂发生左右晃动,影响其与框架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活动端与所述第一活动块彼此相向的一面上均设有橡胶垫。

如此设置,在震动过大时,活动端直接与第一活动块产生接触,此时橡胶垫则可起到一定的减震缓冲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保护活动端和第一活动块,防止因为碰撞而对彼此造成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柜,包括上述的控制柜防护结构。

如此设置,使得控制柜具有了抗震的能力,从而能有效地保护控制柜内部的元器件,减小其受到震动的影响,保证元器件的正常工作。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柜防护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控制柜防护结构的三通连接件包括连接块、连接臂和固定块,连接臂包括主连接臂和两个分连接臂,连接块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缓冲件,主连接臂的一端掺入空腔形成活动端,且活动端通过第一弹簧与缓冲件连接,从而使得三通连接件自身具有抗震的能力;而主连接臂是以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与连接块连接,且框架与主连接臂紧固连接后,主连接臂靠近连接块的部分露出框架外,这样在三通连接件与框架螺接后,和主连接臂连接的那部分框架型材与连接块之间形成一段缓冲空间,从而在框架受到上下震动后,其框架在受到上下震动时,会使得主连接臂上下震动,而主连接臂会在第一弹簧以及缓冲件的作用下使震动得到缓冲,从而达到较好的减震效果,框架受到震动的影响减小;

(2)该控制柜防护结构的缓冲件包括第一活动块和第二弹簧,两个分连接臂内均设有槽腔,两个槽腔均与空腔连通,两个槽腔与第一活动块高度不同,且两个槽腔均靠近第二弹簧设置,第一活动块在对应两个槽腔的位置均铰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远离第一活动块的一端分别铰接有第二活动块,两个第二活动块远离活动块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三弹簧,两个第三弹簧远离第二活动块的一端分部固定连接在两个槽腔上;这样两个连接杆成倾斜设置,然后通过两个槽腔内的第二活动块和第三弹簧的配合,使第一活动块的受力得到有效地分散,从而使缓冲件的缓冲效果得到显著提升,进而提高了三通连接件的抗震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控制柜包括上述的控制柜防护结构,使得控制柜具有了抗震的能力,从而能有效地保护控制柜内部的元器件,减小其受到震动的影响,保证元器件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框架的部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三通连接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三通连接件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8为三通连接件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10为三通连接件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框架;2、三通连接件;21、连接块;211、空腔;22、连接臂;221、主连接臂;2211、活动端;222、分连接臂;2221、槽腔;23、固定块;3、缓冲件;31、第一活动块;32、第二弹簧;4、第一弹簧;5、连接孔;6、连接杆;7、第二活动块;8、第三弹簧;9、第一固定板;91、第一滑槽;10、第二固定板;11、橡胶垫;100、控制柜;101、底座;102、顶盖;103、安装板;104、侧板;105、吊环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10所示,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框架的部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三通连接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三通连接件左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8为三通连接件右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10为三通连接件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控制柜防护结构,包括框架1,框架1由十二根型材直接装配而成,并在框架1的角连接处均通过三通连接件2进行固定连接。三通连接件2包括连接块21、分别与连接块21连接的连接臂22和固定块23;连接臂22包括主连接臂221和两个分连接臂222,主连接臂221和两个分连接臂222在三维空间中相互垂直,两个分连接臂222与固定块23焊接在连接块21上;连接块21内开有空腔211,主连接臂221以垂直于地面的方向连接在连接块21上,且一端贯穿连接块21并插入空腔211内形成活动端2211,活动端2211活动于空腔211内,空腔211内设有缓冲件3,缓冲件3通过第一弹簧4与活动端2211连接,缓冲件3、第一弹簧4以及活动端2211的活动方向均一致,且均为上下活动;主连接臂221和两个分连接臂222远离连接块21的一端均开有用于与框架1螺接的连接孔5。如此,在三通连接件2的主连接臂221的活动端2211连接第一弹簧4和缓冲件3,从而使得三通连接件2自身具有抗震的能力;而主连接臂221是以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与连接块21连接,且框架1与主连接臂221紧固连接后,主连接臂221靠近连接块21的部分露出框架1外,这样在三通连接件2与框架1螺接后,和主连接臂221连接的那部分框架1型材与连接块21之间形成一段缓冲空间,从而在框架1受到上下震动后,在三通连接件2与框架1螺接后,其框架1在受到上下震动时,由于主连接臂221一端与框架1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因而主连接臂221会跟随框架1一同上下震动,而主连接臂221会在第一弹簧4以及缓冲件3的作用下使震动得到缓冲,从而达到较好的减震效果,框架1受到震动的影响减小。

缓冲件3包括第一活动块31和第二弹簧32,第一活动块31与活动端2211对齐设置,第一弹簧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活动块31与活动端2211上,第二弹簧3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活动块31远离第一弹簧4的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空腔211上。如此,缓冲件3通过第二弹簧32来提高对主连接臂221的缓冲作用,在主连接臂221受到上下震动过大时,第一弹簧4会不断被压缩。主连接臂221的活动端2211与第一活动块31不断靠近,当活动端2211与第一活动块31相接触后,第一活动块31会受到主连接臂221的挤压,从而使得第一活动块31开始活动,并挤压第二弹簧32,而此时,第二弹簧32就可对主连接臂221提供进一步的震动缓解作用,从而提高减震效果。

两个分连接臂222内均开有槽腔2221,两个槽腔2221均位于靠近连接块21的位置,且均靠近第二弹簧32设置,而两个分连接臂222上的连接孔5则设在远离槽腔2221的位置,同时两个槽腔2221均与空腔211连通,两个槽腔2221高度相同,但均与第一活动块31高度不同,且两个槽腔2221均靠近第二弹簧32设置;在第一活动块31在对应两个槽腔2221的位置均铰接有连接杆6,两个连接杆6远离第一活动块31的倾斜端分别倾斜且铰接有第二活动块7,第二活动块7活动于槽腔2221内,两个第二活动块7远离活动块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三弹簧8,两个第三弹簧8远离第二活动块7的一端分部固定连接在两个槽腔2221上。由于两个槽腔2221高度相同,但均与第一活动块31高度不同,使得两个连接杆6成倾斜设置,这样在主连接臂221挤压第一弹簧4使第一活动块31受力后,第一活动块31开始被挤压,在挤压的过程不仅可通过第二弹簧32得到缓冲,还能通过连接杆6同时推动两个第二活动块7,而第二活动块7则通过挤压第三弹簧8进行减震缓冲,从而通过两个槽腔2221内的第二活动块7和第三弹簧8的配合,使第一活动块31的受力得到有效地分散,从而使缓冲件3的缓冲效果得到显著提升,进而提高了三通连接件2的抗震效果。

第一活动块31对应两个第二活动块7的位置均设有第一固定板9,第一固定板9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空腔211的两端内表面上,两个第一固定板9上均开有供第一活动块31上下活动的第一滑槽91,第一固定板9通过转销上下活动于两个第一固定板9之间。如此,在第一固定板9和第一滑槽91的作用下,使第一活动块31的上下活动保持稳定,从而使得缓冲件3的缓冲作用能够得到稳定地发挥。

第一活动块31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板10,第二固定板10与第一固定板9对称分布且大小相等,同样的,第二固定板10的两端也分别焊接在空腔211的两端内表面上,第二固定板10上开有与该第一活动块31上的第一滑槽91相对称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91大小相等,活动端2211通过转销上下滑动连接于相互对称的第一滑槽91和第二滑槽之间。如此,通过相互对称的第一滑槽91和第二滑槽,从而保证主连接臂221上下活动的稳定性,同时也可避免主连接臂221发生左右晃动,影响其与框架1连接的稳定性。

活动端2211与第一活动块31彼此相向的一面上均通过强力胶粘接有橡胶垫11,如此,在框架1受到的震动过大时,活动端2211直接与第一活动块31发生接触,此时的橡胶垫11则可起到一定的减震缓冲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保护活动端2211和第一活动块31,防止因为碰撞而对彼此造成损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柜100,且控制柜100内设置有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控制柜100防护结构。如此,使得控制柜100具有了抗震的能力,从而能有效地保护控制柜100内部的元器件,减小其受到震动的影响,保证元器件的正常工作。控制柜100包括由底座101、顶盖102、安装板103、侧板104、吊环螺丝105、框架1以及三通连接件2构成的控制柜100,三通连接件2的固定块23上开有螺纹孔,三通连接件2与框架1固定连接后,连接在框架1的上方的三通连接件2通过吊环螺丝105与固定块23螺接,从而将顶盖102固定在框架1上端,连接在框架1的下方三通连接件2通过固定块23与底座101的螺接,从而将框架1固定在底座101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柜防护结构,包括框架(1)以及用于固定框架(1)的三通连接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连接件(2)包括连接块(21)、分别与所述连接块(21)连接的连接臂(22)和固定块(23),所述连接臂(22)包括主连接臂(221)和两个分连接臂(222),所述主连接臂(221)和两个所述分连接臂(222)在三维空间中相互垂直;所述连接块(21)内设有空腔(211),所述主连接臂(221)以垂直于地面的方向连接在所述连接块(21)上,且一端贯穿所述连接块(21)并插入所述空腔(211)内形成活动端(2211),所述活动端(2211)活动于所述空腔(211)内,所述空腔(211)内设有缓冲件(3),所述缓冲件(3)通过第一弹簧(4)与所述活动端(2211)连接,所述缓冲件(3)、第一弹簧(4)以及活动端(2211)的活动方向均一致;所述主连接臂(221)和两个所述分连接臂(222)远离所述连接块(21)的一端均穿设有用于与所述框架(1)螺接的连接孔(5),且所述框架(1)与所述主连接臂(221)紧固连接后,所述主连接臂(221)靠近所述连接块(21)的部分露出所述框架(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柜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3)包括第一活动块(31)和第二弹簧(32),所述第一弹簧(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动块(31)与所述活动端(2211)上,所述第二弹簧(3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动块(31)远离所述第一弹簧(4)的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空腔(2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柜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分连接臂(222)内均设有槽腔(2221),两个所述槽腔(2221)均与所述空腔(211)连通,两个所述槽腔(2221)与所述第一活动块(31)高度不同,且两个所述槽腔(2221)均靠近所述第二弹簧(32)设置,所述第一活动块(31)在对应两个所述槽腔(2221)的位置均铰接有连接杆(6),两个所述连接杆(6)远离所述第一活动块(31)的一端分别铰接有活动于所述槽腔(2221)内的第二活动块(7),两个所述第二活动块(7)远离所述活动块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三弹簧(8),两个所述第三弹簧(8)远离所述第二活动块(7)的一端分部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槽腔(22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柜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块(31)对应两个所述第二活动块(7)的位置均设有第一固定板(9),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9)上均设有供所述第一活动块(31)滑动的第一滑槽(9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控制柜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块(31)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板(10),所述第二固定板(10)与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板(9)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固定板(10)上设有与该第一活动块(31)上的所述第一滑槽(91)相对称的第二滑槽,所述活动端(2211)滑动连接于相互对称的所述第一滑槽(91)和所述第二滑槽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柜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端(2211)与所述第一活动块(31)彼此相向的一面上均设有橡胶垫(11)。

7.一种控制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柜防护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柜防护结构及控制柜,包括框架以及用于固定框架的三通连接件,三通连接件包括连接块、连接臂和固定块,连接臂包括主连接臂和两个分连接臂,主连接臂和两个分连接臂在三维空间中相互垂直;连接块内设有空腔,主连接臂以垂直于地面的方向连接在连接块上,且一端贯穿连接块并插入空腔内形成活动端,空腔内设有缓冲件,缓冲件通过第一弹簧与活动端连接;主连接臂和两个分连接臂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均穿设有用于与框架螺接的连接孔,且框架与主连接臂紧固连接后,主连接臂靠近连接块的部分露出框架外。该控制柜防护结构及控制柜有效地解决了控制柜没有较好的抗震性能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兰添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中源达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5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