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钢结构安装领域,涉及一种无轨道滑移施工的滚动支座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程施工领域中,随着我国近年钢结构行业自动化安装水平的提高,有大量的钢结构安装工程,通常使用大型吊装设备进行单个构件安装或者轨道整体滑移等施工方法。该施工工艺耗费时间长,安装精度难控制、产生摩檫力较大施工速度慢、人工需求量大。如何精准、快速、灵活、安全、可周转使用,发明一种无轨道滑移施工的滚动支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轨道滑移施工的滚动支座施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轨道滑移施工的滚动支座施工装置,用于辅助安装钢结构,包括底座部和滑移部;
所述底座部包括一底板、一设置于所述底板两端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
所述滑移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板上的第一滚轮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板上的第二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之间设置第三立板和所述第四立板,所述第三立板与所述第四立板用于间隔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所述第三立板、所述第四立板均与所述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均与所述底板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板、所述第二立板、所述第三立板、所述第四立板均与所述底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二立板之间分别连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所述第一立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立板、所述第二侧板组成一闭环空间,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设置于所述闭环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设置辅助装置可以快速、精准、定点对位到安装位置;通过施工现场加工可快速生产,其他项目也可周转使用;通过设置辅助装置可减少轨道摩擦阻力产生,加快施工速度;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且产生的经济效益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轮组件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实施例滑轮组件单边设置于垫块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轮组件双边设置于垫块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轮组件各部分具体示意图。
图中:
1、底板2、立板3、滚轮
4、侧板5、垫块21、第一立板
22、第二立板23、第三立板24、第四立板
31、第一滚轮32、第二滚轮41、第一侧板
42、第二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说明。
参见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轮组件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目的是要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无轨道滑移施工的滚动支座施工装置,加快施工速度、减小过程摩擦阻力、提高定位精度、提高施工安全,节点简单,便于操作,可拆卸,可任意组合组装。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轨道滑移施工的滚动支座施工装置,用于辅助安装钢结构,包括底座部和滑移部;所述底座部包括一底板1、一设置于底板1两端的第一立板21和第二立板22;所述滑移部包括设置于第一立板21上的第一滚轮31和设置于第二立板22上的第二滚轮32。
参见图4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轮组件各部分具体示意图,第一滚轮31与第二滚轮32之间设置第三立板23和第四立板24,第三立板23与第四立板24用于间隔第一滚轮31和第二滚轮32,第三立板23、第四立板24均与第一立板21、第二立板22平行。第一滚轮31与第二滚轮32均与底板1平行。第一立板21、第二立板22、第三立板23、第四立板24均与底板1垂直。第一立板21与第二立板22之间分别连接第一侧板41、第二侧板42,第一立板21、第一侧板41、第二立板22、第二侧板42组成一闭环空间,第一滚轮31与第二滚轮32设置于所述闭环空间内。参见图2所示的实用新型实施例滑轮组件单边设置于垫块5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先将底板1上垂直固定连接四块立板,分别为第一立板21、第二立板22、第三立板23和第四立板24,接下来所述立板间活动连接滚轮,第一立板21与第三立板23间设置第一滚轮31,第二立板22与第四立板24之间设置第二滚轮32;然后立板2侧面固定连接侧板,分别为第一侧板41和第二侧板42;最后滑轮组件与垫块5平行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例的工作过程:首先将承重支架底座就位,然后安装承重支架,接下来安装平台支架、安装滑移轨道梁,安装所述无轨道滑移施工的滚动支座施工装置、安装安全操作平台;采用400吨的履带吊进行吊装,安装导梁、组装并滑移首段钢结构至最后一段钢结构、拆除成套滑移装置即施工完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辅助装置可以快速、精准、定点对位到安装位置;通过施工现场加工可快速生产,其他项目也可周转使用;通过设置辅助装置可减少轨道摩擦阻力产生,加快施工速度;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且产生的经济效益高。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不同的厂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仍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1.一种无轨道滑移施工的滚动支座施工装置,用于辅助安装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部和滑移部;
所述底座部包括一底板、一设置于所述底板两端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
所述滑移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板上的第一滚轮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板上的第二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轨道滑移施工的滚动支座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之间设置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所述第三立板与所述第四立板用于间隔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所述第三立板、所述第四立板均与所述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轨道滑移施工的滚动支座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均与所述底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轨道滑移施工的滚动支座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板、所述第二立板、所述第三立板、所述第四立板均与所述底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轨道滑移施工的滚动支座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二立板之间分别连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所述第一立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立板、所述第二侧板组成一闭环空间,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设置于所述闭环空间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