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螺旋桨过渡盘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0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的螺旋桨过渡盘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加工螺旋桨过渡盘时,采用的加工技术是将金属圆柱的一端横向夹持于车床的夹具上,经过对金属圆柱的另一端进行切削以及打孔等工艺加工,最后将过渡盘从金属圆柱上切割下来,如此反复,以得到多个加工好的过渡盘。而待加工的金属圆柱夹持于车床的夹具上时,整体为悬空状态,待加工的金属圆柱其自身的重量会导致没有夹持的一端下沉,从而使得待加工的金属圆柱偏离轴线,所以为了加工精准,常常将金属圆柱设置较短,但是会导致金属圆柱的夹装和拆卸次数增多,降低工作效率。

本发明人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存在如下问题:螺旋桨过渡盘工装在加工过程中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螺旋桨过渡盘工装,使得可以解决螺旋桨过渡盘工装在加工过程中不能快速调整高度,导致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螺旋桨过渡盘工装,包括承载架,承载架的上表面开有旋转槽,承载架内部设有容纳腔,旋转槽与容纳腔连通。滚动部件,滚动部件可滚动旋转的设于容纳腔内,滚动部件向上伸出容纳腔以抵接待加工工件,滚动部件的旋转轴与待加工工件的旋转轴平行。套筒,套筒固定连接于承载架远离旋转槽的一侧的表面,套筒的表面开有多个限位孔。支撑柱,支撑柱套设于套筒的内部,支撑柱表面对应限位孔的位置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可伸缩的设于支撑柱表面。底座,底座固定连接于支撑柱远离承载架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在待加工的金属圆柱下方使用带有滚动部件的承载架,并使承载架从下方抵住待加工的金属圆柱,使得加工过程中可以使用较长的金属圆柱进行多次反复加工,得到多个螺旋桨过渡盘,同时待加工的金属圆柱在车床夹具夹持时不会出现下沉,且不会影响待加工的金属圆柱旋转,从而减少了金属圆柱的夹装和拆卸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加工不同尺寸的金属圆柱时,通过对可伸缩的限位块进行收缩弹出的操作,将限位块快速置于高度位置不同的限位孔中,以适应加工高度不同的金属圆柱。

另外,支撑柱的表面设有伸缩孔,限位块设于伸缩孔内、并沿伸缩孔收缩或弹出。通过设置伸缩孔,使得限位块收缩时可以沿伸缩孔收缩进支撑柱内部空间。

另外,伸缩孔处固定连接有弹片,限位块固定连接于弹片表面。通过设置弹片,使得弹片可以带动限位块进行收缩与弹起。

另外,限位块为楔形。楔形限位块可以方便限位块快速滑出或滑入限位孔。

另外,限位块远离伸缩孔的一侧周缘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与伸缩孔的内表面相抵靠,挡板与伸缩孔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通过设置挡板使得限位块不会滑脱出伸缩孔,复位弹簧可以使限位块被按压缩入后再弹起至限位孔内。

另外,容纳腔内设有定位柱,定位柱固定于承载架内壁。通过在容纳腔内部设置定位柱,定位柱固定于承载架内壁,使得滚动部件可以更好的定位于承载架内部,保证了待加工金属圆柱可以稳定的在承载架上旋转。

另外,滚动部件至少为两个。通过在容纳腔内部设置多个滚动部件,使得待加工的金属圆柱在承载架上的旋转更稳定。

另外,滚动部件为滚珠轴承,滚珠轴承套设于定位柱、绕定位柱旋转。通过在定位柱上套设滚珠轴承,使得待加工的金属圆柱在承载架上的旋转更流畅、稳定。

另外,承载架呈弧型。通过设置承载架为弧型,使得承载架可以更好的贴合于待加工的金属圆柱表面,以提高承载架对待加工的金属圆柱的定位能力。

另外,底座设有定位孔。通过在底座设置定位孔,使得整个螺旋桨过渡盘工装可以固定于车床上,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高效的的螺旋桨过渡盘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撑柱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目前在加工螺旋桨过渡盘时,采用的加工技术是将金属圆柱的一端横向夹持于车床的夹具上,经过对金属圆柱的另一端进行切削以及打孔等工艺加工,最后将过渡盘从金属圆柱上切割下来,如此反复,以得到多个加工好的过渡盘。而待加工的金属圆柱夹持于车床的夹具上时,整体为悬空状态,待加工的金属圆柱其自身的重量会导致没有夹持的一端下沉,从而使得待加工的金属圆柱偏离轴线,所以为了加工精准,常常将金属圆柱设置较短,但是会导致金属圆柱的夹装和拆卸次数增多,降低工作效率。

本发明人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存在如下问题:螺旋桨过渡盘工装在加工过程中工作效率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高效的的螺旋桨过渡盘工装,如图1所示,包括承载架100,承载架100的上表面开有旋转槽110,承载架100内部设有容纳腔120,旋转槽110与容纳腔120连通。滚动部件200,滚动部件200可滚动旋转的设于容纳腔120内,滚动部件200向上伸出容纳腔120以抵接待加工工件,滚动部件200的旋转轴与待加工工件的旋转轴平行。套筒300,套筒300固定连接于承载架100远离旋转槽110的一侧的表面,套筒300的表面开有多个限位孔310。支撑柱400,支撑柱400套设于套筒300的内部,支撑柱400表面对应限位孔310的位置设有限位块410,限位块410可伸缩的设于支撑柱400表面。底座500,底座500固定连接于支撑柱400远离承载架100的一端。

开始加工前,先将待加工的金属圆柱横向夹持于车床夹具(图未示)上,再将承载架置于待加工的金属圆柱下方并使旋转槽110上的滚动部件200抵靠于待加工的金属圆柱下表面,支撑柱400支撑于车床(图未示)上。开始加工后,车床夹具(图未示)带动待加工的金属圆柱高速旋转进行切削以及打孔等加工,待加工的金属圆柱带动滚动部件200共同旋转,同时承载架100为待加工的金属圆柱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以免待加工的金属圆柱不会出现下沉,从而保持轴线与预设的加工位置轴线保持一致。

开始加工后,当加工完一个金属圆柱后,换上另一尺寸的金属圆柱时,仍将承载架100置于待加工的金属圆柱下方,然后按压限位块410,使限位块410缩入支撑柱400内部,从而使得支撑柱400与套筒300可以相对滑动。将套筒300沿支撑柱400滑动至一个合适的位置后,松开限位块410,使限位块410弹起并卡入限位孔310,此时支撑柱400与套筒300相对固定。整个操作可以由工人单手完成,使得加工过程中改变过渡盘工装的高度更加方便快捷。

加工过程中,螺旋桨过渡盘工装整体可以固定安装于车床上待加工的金属圆柱的加工位置下方,而底座500可以为螺旋桨过渡盘工装整体提供较好的支撑力和稳定性,以免加工过程中由于旋转产生的震动导致承载架100偏离或歪斜出加工位置。通过在支撑柱400底端设置底座500,使得整个螺旋桨过渡盘工装可以较稳定的设置于车床上的相应位置处。

优选的,底座500设有定位孔510。定位孔510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底座500的对应位置,例如设置于底座500的四个边角。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对定位孔510的设置位置做具体限制。在螺旋桨过渡盘工装整体固定安装于车床上待加工的金属圆柱的加工位置下方时,将定位孔510将底座500与车床对应位置设置的螺孔进行重叠,再通过螺钉或螺栓将底座500与车床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本实施例中以通过通过螺钉或螺栓将底座500与车床固定连接为例,本实施例不对通过定位孔510使底座500与车床固定连接的方式做具体限制。在底座500设置定位孔510,使得整个螺旋桨过渡盘工装可以固定于车床上,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2所示,支撑柱400的表面设有伸缩孔420,限位块410设于伸缩孔420内、并沿伸缩孔420收缩或弹出。优选的,伸缩孔420处固定连接有弹片421,限位块410固定连接于弹片421表面。优选的,限位块410为楔形。通过设置伸缩孔420,使得限位块410收缩时可以沿伸缩孔410收缩进支撑柱400内部空间,弹片421可以带动限位块410进行收缩与弹起,楔形的限位块410可以方便限位块410快速滑出或滑入限位孔310。

值得一提的是,容纳腔120内设有定位柱121,定位柱121固定于承载架100内壁。例如,定位柱121为圆柱体,且在容纳腔120内每相隔一定间距就设置一个定位柱121。定位柱121可以确保每一个滚动部件200处于固定的位置进行滚动,以免滚动部件200发生位移从而导致待加工的金属圆柱旋转时出现波动,进而造成误差。同时,定位柱121可以将每一个滚动部件200分隔开来,保证了滚动部件200之间不会互相干扰。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本实施例中以定位柱121为圆柱体为例,本实施例不对定位柱121的形态做具体限制。通过在容纳腔120内部设置定位柱121,定位柱121固定于承载架100内壁,使得滚动部件200可以更好的定位于承载架100内部,保证了待加工金属圆柱可以稳定的在承载架100上旋转。

值得一提的是,滚动部件200至少为两个。通过在容纳腔内部设置多个滚动部件200,使得待加工的金属圆柱在承载架100上的旋转时,同时带动多个滚动部件200进行旋转,并由多个滚动部件200共同为待加工的金属圆柱提供支撑,使得待加工的金属圆柱在承载架100上旋转时更加稳定。

优选的,滚动部件200为滚珠轴承,滚珠轴承套设于定位柱121、绕定位柱121旋转。滚珠轴承可以套在定位柱121上,为待加工的金属圆柱提供支撑力,滚珠轴承210的直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不对滚珠轴承的直径大小做具体限制。通过在定位柱121上套设滚珠轴承,使得待加工的金属圆柱在承载架100上的旋转更流畅、稳定。

优选的,承载架100呈弧型。螺旋桨过渡盘为圆盘状,因此加工时通常选用金属圆柱进行加工。而通过设置承载架100为弧型,使得承载架100的上表面抵靠于待加工的金属圆柱下表面时,整个承载架100的上表面可以更好的贴合于待加工的金属圆柱下表面,使得待加工的金属圆柱高速旋转时更加稳定,提高了承载架100对待加工的金属圆柱的定位能力。

优选的,支撑柱400为槽钢或工字钢组成的矩形钢架。槽钢或工字钢组成的矩形钢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支撑能力,待加工的金属圆柱在车床上高速旋转时产生的力较大,通过使用槽钢或工字钢组成的矩形钢架对螺旋桨过渡盘工装整体进行支撑,提高了支撑柱400对承载架100的支撑能力,保证了整个螺旋桨过渡盘工装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在加工螺旋桨过渡盘时,通过在待加工的金属圆柱下方使用带有滚动部件200的承载架100,并使承载架100从下方抵住待加工的金属圆柱,使得加工过程中可以使用较长的金属圆柱进行多次反复加工,得到多个螺旋桨过渡盘,同时待加工的金属圆柱在车床夹具夹持时不会出现下沉,且不会影响待加工的金属圆柱旋转,从而减少了金属圆柱的夹装和拆卸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加工不同尺寸的金属圆柱时,通过对可伸缩的限位块410进行收缩弹出的操作,将限位块410快速置于高度位置不同的限位孔310中,以适应加工高度不同的金属圆柱。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定位精准的螺旋桨过渡盘工装。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限位块410远离伸缩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411,挡板411与伸缩孔420的内表面相抵靠,挡板411与伸缩孔420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12。

当限位块410被按压收缩进伸缩孔420内后,复位弹簧412被拉伸,当按压力消失后,复位弹簧412收缩,带动限位块410向伸缩孔420外部方向运动,直至挡板411与伸缩孔420内表面抵靠,使得限位块410伸出伸缩孔420且不会脱落。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本实施例以限位块410为矩形限位块、在限位块410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一个矩形的挡板411为例,本实施例不对限位块410、挡板411的形状做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挡板411使得限位块410不会滑脱出伸缩孔420,复位弹簧412可以使限位块410被按压缩入后再弹起至限位孔310内。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的螺旋桨过渡盘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架,所述承载架的上表面开有旋转槽,所述承载架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旋转槽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滚动部件,所述滚动部件可滚动旋转的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滚动部件向上伸出所述容纳腔以抵接待加工工件,所述滚动部件的旋转轴与所述待加工工件的旋转轴平行;

套筒,所述套筒固定连接于所述承载架远离所述旋转槽的一侧的表面,所述套筒的表面开有多个限位孔;

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套设于所述套筒的内部,所述支撑柱表面对应所述限位孔的位置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伸缩的设于所述支撑柱表面;

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承载架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螺旋桨过渡盘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表面设有伸缩孔,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伸缩孔内、并沿所述伸缩孔收缩或弹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的螺旋桨过渡盘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孔处固定连接有弹片,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弹片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的螺旋桨过渡盘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为楔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的螺旋桨过渡盘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伸缩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伸缩孔的内表面相抵靠,所述挡板与所述伸缩孔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螺旋桨过渡盘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固定于所述承载架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的螺旋桨过渡盘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部件至少为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的螺旋桨过渡盘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部件为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套设于所述定位柱、绕所述定位柱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螺旋桨过渡盘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呈弧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螺旋桨过渡盘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定位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的螺旋桨过渡盘工装。本实用新型中包括承载架,承载架的上表面开有旋转槽,承载架内部设有容纳腔,旋转槽与容纳腔连通;滚动部件,滚动部件可滚动旋转的设于容纳腔内,滚动部件向上伸出容纳腔以抵接待加工工件,滚动部件的旋转轴与待加工工件的旋转轴平行;套筒,套筒固定连接于承载架远离旋转槽的一侧的表面,套筒的表面开有多个限位孔;支撑柱,支撑柱套设于套筒的内部,支撑柱表面对应限位孔的位置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可伸缩的设于支撑柱表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的螺旋桨过渡盘工装,可以解决螺旋桨过渡盘工装在加工过程中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宋君;王营安;叶翀;董才学;姚青华;刘佳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君诚机电仪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2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5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