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拉螺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
背景技术:
混凝土墙体在浇注之前,需要利用穿墙对拉螺杆对模板进行固定。传统的做法是采用带有止水环的整根穿墙螺杆固定模板,模板固定过程比较麻烦;混凝土浇注完毕达到强度后,不仅螺杆无法取出,而且伸出墙体外侧的螺杆影响模板的拆卸,需要用电气焊切割,浪费大量钢材,切割时还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电弧火花而对操作者和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提高施工成本,导致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使对拉螺杆重复使用,并且可以调节墙体的厚度,提高了通用性,提高了实用性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
本实用新型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包括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右螺杆、左螺杆、止水片、丝杠、模板和钢管,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内侧均设置有螺纹孔,右螺杆左端与止水片右端连接,止水片左端与左螺杆右端连接,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外侧均设置有螺纹孔,丝杠与螺纹孔配合连接,丝杠上设置有挡板,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与模板配合连接,挡板和模板之间通过钢管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挡板内侧设置有两组固定爪,钢管位于两组固定爪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挡板右端设置有螺母,螺母与丝杠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丝杠末端设置有凸块。
本实用新型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所述凸块为外四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所述凸块为外六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右螺杆和左螺杆分别通过焊接方式与止水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螺纹旋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施工人员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穿过模板,根据墙体厚度,转动第一调节杆或者第二调节杆,从而调节两组模板之间的距离,之后将钢管放置在挡板和模板之间,转动丝杠,使挡板向模板方向移动,从而将模板固定,然后开始进行浇筑,墙体凝固后,转动丝杠,将固定件取下,通过设置以上装置,可使对拉螺杆重复使用,并且可以调节墙体的厚度,提高了通用性,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a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b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第一调节杆;2、第二调节杆;3、右螺杆;4、左螺杆;5、止水片;6、螺纹孔;7、丝杠;8、挡板;9、模板;10、钢管;11、固定爪;12、螺母;13、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包括第一调节杆1、第二调节杆2、右螺杆3、左螺杆4、止水片5、丝杠7、模板9和钢管10,第一调节杆1和第二调节杆2内侧均设置有螺纹孔,右螺杆3左端与止水片5右端连接,止水片5左端与左螺杆4右端连接,第一调节杆1和第二调节杆2外侧均设置有螺纹孔6,丝杠7与螺纹孔6配合连接,丝杠7上设置有挡板8,第一调节杆1和第二调节杆2与模板9配合连接,挡板8和模板9之间通过钢管10固定;施工人员将第一调节杆1和第二调节杆2穿过模板9,根据墙体厚度,转动第一调节杆1或者第二调节杆2,从而调节两组模板9之间的距离,之后将钢管10放置在挡板8和模板9之间,转动丝杠7,使挡板8向模板9方向移动,从而将模板9固定,然后开始进行浇筑,墙体凝固后,转动丝杠7,将固定件取下,通过设置以上装置,可使对拉螺杆重复使用,并且可以调节墙体的厚度,提高了通用性,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挡板8内侧设置有两组固定爪11,钢管10位于两组固定爪11之间;通过设置固定爪11,可使钢管10稳定地固定在挡板8和模板9之间,防止滑动脱落,提高了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挡板8右端设置有螺母12,螺母12与丝杠7配合连接;螺母12与丝杠7配合连接,通过设置螺母12,可使挡板8更稳定地固定在丝杠7上,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丝杠7末端设置有凸块13;通过设置凸块13,可利用工具对丝杠7进行转动,提高了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所述凸块13为外四角形;利用内四角扳手转动丝杠7,提高了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所述凸块13为外六角形;利用内六角扳手转动丝杠7,提高了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其在工作时,首先施工人员将第一调节杆1和第二调节杆2穿过模板9,根据墙体厚度,转动第一调节杆1或者第二调节杆2,从而调节两组模板9之间的距离,之后将钢管10放置在挡板8和模板9之间,利用固定爪11将钢管10卡紧,通过工具使转动丝杠7,使挡板8向模板9方向移动,从而将模板9固定,然后开始进行浇筑,墙体凝固后,转动丝杠7,将固定件取下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节杆(1)、第二调节杆(2)、右螺杆(3)、左螺杆(4)、止水片(5)、丝杠(7)、模板(9)和钢管(10),第一调节杆(1)和第二调节杆(2)内侧均设置有螺纹孔,右螺杆(3)左端与止水片(5)右端连接,止水片(5)左端与左螺杆(4)右端连接,第一调节杆(1)和第二调节杆(2)外侧均设置有螺纹孔(6),丝杠(7)与螺纹孔(6)配合连接,丝杠(7)上设置有挡板(8),第一调节杆(1)和第二调节杆(2)与模板(9)配合连接,挡板(8)和模板(9)之间通过钢管(10)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其特征在于,挡板(8)内侧设置有两组固定爪(11),钢管(10)位于两组固定爪(11)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其特征在于,挡板(8)右端设置有螺母(12),螺母(12)与丝杠(7)配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其特征在于,丝杠(7)末端设置有凸块(1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3)为外四角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3)为外六角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其特征在于,右螺杆(3)和左螺杆(4)分别通过焊接方式与止水片(5)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复使用穿墙对拉螺杆,其特征在于,第一调节杆(1)和第二调节杆(2)的螺纹旋向相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