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模板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楞连接组件及其模板组件。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物或构筑物主要的结构形式,其中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在混凝土建筑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模板来对所要建造的墙面或部位进行塑形定位,而模板的使用又需要大量的背楞来进行加固,目前在建筑工程中,相对的背楞之间通常通过对拉杆进行连接固定,但对相邻两个背楞的端部,却没有进行的有效的加固连接,在浇筑水泥时各墙面均会受到较大的瞬间压力,所以各位置均要做好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背楞连接组件及其模板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楞连接组件,包括平直连接件、阳角连接件和阴角连接件;
所述平直连接件包括第一角钢,在所述第一角钢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用于穿过固定销的固定孔;
所述阳角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二角钢和第三角钢,所述第二角钢和第三角钢的开口朝内设置,在所述第二角钢和第三角钢上均开设有用于穿过固定销的固定孔;
所述阴角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四角钢和第五角钢,所述第四角钢和第五角钢的开口朝外设置,在所述第四角钢和第五角钢上均开设有用于穿过固定销的固定孔;
所述平直连接件用于平直段两个相邻背楞的连接,所述阳角连接件用于阳角处两个相邻背楞的连接,所述阴角连接件用于阴角处两个相邻背楞的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第三角钢、第四角钢和第五角钢均为45*70的热镀锌角钢。
再进一步,所述第一角钢的长度为400mm,所述第二角钢和第三角钢的外边缘长度为300mm,所述第四角钢和第五角钢的外边缘长度为305mm。
更进一步,所述固定销的直径与所述固定孔的孔径相同。
更进一步,所述固定孔是长度为75mm的槽状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角钢上的两个固定孔左右对称设置,且两个固定孔之间的间距为135mm。
更进一步,所述固定销由φ12mm的镀锌圆钢q335弯曲制成。
更进一步,所述固定销为u型销。
模板组件,包括所述的背楞连接组件。
进一步,所述模板组件还包括模板、位于所述模板一侧的多个方木以及位于所述方木远离所述模板一侧的多个所述背楞4;
多个所述方木沿x轴方向彼此间隔布设,且每个所述方木垂直于所述x轴方向;多个所述背楞沿与所述x轴方向相垂直的y轴方向彼此间隔布设,且每个所述背楞垂直于所述y轴方向,所述相对的背楞之间通过对拉杆实现紧固;
所述背楞连接组件包括多个平直连接件、阳角连接件和阴角连接件,所述平直连接件、阳角连接件和阴角连接件分别根据自身的功能将不同位置的相邻背楞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的平直连接件在第一角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了固定孔,并使用固定销穿过固定孔和背楞上的通孔,实现背楞和角钢的连接,最终实现两个平直相邻背楞之间的连接,对两个平直相邻背楞的端部实现了加固;本实用新型中的阳角连接件在第二角钢和第三角钢上均设置了固定孔,并使用固定销穿过固定孔和背楞上的通孔,实现背楞和角钢的连接,最终实现阳角处两个相邻背楞之间的连接,对阳角处的背楞端部实现了加固;本实用新型中的阴角连接件在第四角钢和第五角钢上均设置了固定孔,并使用固定销穿过固定孔和背楞上的通孔,实现背楞和角钢的连接,最终实现阴角处两个相邻背楞之间的连接,对阴角处的背楞端部实现了加固;平直连接件、阳角连接件和阴角连接件结合使用,对各个部位的相邻背楞进行加固连接,增加了其所能承受的载荷,避免了因瞬时压力大于原来的背楞承受载荷所导致的模板变形或损坏,提高了浇筑质量。
2、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直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直连接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阳角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阳角连接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阴角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阴角连接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平直连接件—1、阳角连接件—2、阴角连接件—3、背楞—4、模板—5、方木—6、第一角钢—101、固定销—102、固定孔—103、第二角钢—201、第三角钢—202、第四角钢—301、第五角钢—3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背楞连接组件,包括平直连接件1、阳角连接件2和阴角连接件3;
所述平直连接件1包括第一角钢101,在所述第一角钢10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用于穿过固定销102的固定孔103,所述固定销102的直径与所述固定孔103的孔径相同。所述第一角钢101上的两个固定孔103左右对称设置,且两个固定孔103之间的间距为135mm。所述固定孔103是长度为75mm的槽状结构。所述固定销102为u型销。所述固定销102由φ12mm的镀锌圆钢q335弯曲制成。
所述阳角连接件2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二角钢201和第三角钢202,所述第二角钢201和第三角钢202的开口朝内设置,在所述第二角钢201和第三角钢202上均开设有用于穿过固定销102的固定孔103;
所述阴角连接件3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四角钢301和第五角钢302,所述第四角钢301和第五角钢302的开口朝外设置,在所述第四角钢301和第五角钢302上均开设有用于穿过固定销102的固定孔103;
所述平直连接件1用于平直段两个相邻背楞4的连接,所述阳角连接件2用于阳角处两个相邻背楞4的连接,所述阴角连接件3用于阴角处两个相邻背楞4的连接。
所述第一角钢101、第二角钢201、第三角钢202、第四角钢301和第五角钢302均为45*70的热镀锌角钢。所述第一角钢101的长度为400mm,所述第二角钢201和第三角钢202的外边缘长度为300mm,所述第四角钢301和第五角钢302的外边缘长度为305mm。
模板组件,包括所述的背楞连接组件、模板5、位于所述模板5一侧的多个方木6以及位于所述方木6远离所述模板5一侧的多个所述背楞4;
多个所述方木6沿x轴方向彼此间隔布设,且每个所述方木6垂直于所述x轴方向;多个所述背楞4沿与所述x轴方向相垂直的y轴方向彼此间隔布设,且每个所述背楞4垂直于所述y轴方向,所述相对的背楞4之间通过对拉杆实现紧固;
所述背楞4连接组件包括多个平直连接件1、阳角连接件2和阴角连接件3,所述平直连接件1、阳角连接件2和阴角连接件3分别根据自身的功能将不同位置的相邻背楞4连接在一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背楞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平直连接件(1)、阳角连接件(2)和阴角连接件(3);
所述平直连接件(1)包括第一角钢(101),在所述第一角钢(10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用于穿过固定销(102)的固定孔(103);
所述阳角连接件(2)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二角钢(201)和第三角钢(202),所述第二角钢(201)和第三角钢(202)的开口朝内设置,在所述第二角钢(201)和第三角钢(202)上均开设有用于穿过固定销(102)的固定孔(103);
所述阴角连接件(3)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四角钢(301)和第五角钢(302),所述第四角钢(301)和第五角钢(302)的开口朝外设置,在所述第四角钢(301)和第五角钢(302)上均开设有用于穿过固定销(102)的固定孔(103);
所述平直连接件(1)用于平直段两个相邻背楞(4)的连接,所述阳角连接件(2)用于阳角处两个相邻背楞(4)的连接,所述阴角连接件(3)用于阴角处两个相邻背楞(4)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楞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钢(101)、第二角钢(201)、第三角钢(202)、第四角钢(301)和第五角钢(302)均为45*70的热镀锌角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楞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钢(101)的长度为400mm,所述第二角钢(201)和第三角钢(202)的外边缘长度为300mm,所述第四角钢(301)和第五角钢(302)的外边缘长度为3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楞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102)的直径与所述固定孔(103)的孔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背楞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103)是长度为75mm的槽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背楞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钢(101)上的两个固定孔(103)左右对称设置,且两个固定孔(103)之间的间距为135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背楞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102)由φ12mm的镀锌圆钢q335弯曲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背楞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102)为u型销。
9.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背楞连接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组件还包括模板(5)、位于所述模板(5)一侧的多个方木(6)以及位于所述方木(6)远离所述模板(5)一侧的多个所述背楞(4);
多个所述方木(6)沿x轴方向彼此间隔布设,且每个所述方木(6)垂直于所述x轴方向;多个所述背楞(4)沿与所述x轴方向相垂直的y轴方向彼此间隔布设,且每个所述背楞(4)垂直于所述y轴方向,所述相对的背楞(4)之间通过对拉杆实现紧固;
所述背楞(4)连接组件包括多个平直连接件(1)、阳角连接件(2)和阴角连接件(3),所述平直连接件(1)、阳角连接件(2)和阴角连接件(3)分别根据自身的功能将不同位置的相邻背楞(4)连接在一起。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