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安装座,具体涉及一种轴安装座。
背景技术:
在一些机械设备中会用到轴类零件,这些轴类零件一般是执行旋转动作,需要相应的轴安装机构。
现有技术中,机床上的固定轴安装座多采取的是单个轴座,导致轴座与轴座之间的轴距无法调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轴安装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床上的固定轴安装座多采取的是单个轴座,导致轴座与轴座之间的轴距无法调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轴安装座,包括安装座本体,所述安装座本体下部设有第一主动轮安装孔和第二主动轮安装孔,所述安装座本体上部设有用于转动连接转轴的第一轴槽和第二轴槽,所述第一轴槽的转轴上设有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安装孔上安装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安装孔上安装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以及所述从动轮呈三角形分布,且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啮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槽和所述第二轴槽对称排列、且高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槽和所述第二轴槽呈u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槽和所述第二轴槽为顶部开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槽的轴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轴槽的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是3c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安装座的技术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轴座上设置第一轴槽、第二轴槽,缩小轴与轴之间的轴距离,改善从动轮和主动轮位置,使从动轮位于第一主动轮的左上方并与第一主动轮啮合连接,节约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安装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安装座的轴安装座应用在机床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而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轴安装座,用于安装转轴,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轴安装座包括安装座本体1,以下对安装座本体1的部件作进一步说明:
安装座本体1下部设有第一主动轮12安装孔和第二主动轮11安装孔,安装座本体1上部设有用于转动连接转轴100的第一轴槽14和第二轴槽15,第一轴槽14的转轴100上设有从动轮13;第一主动轮12安装孔上安装有第一主动轮12;第二主动轮11安装孔上安装有第二主动轮11;第一主动轮12、第二主动轮11、以及从动轮13呈三角形分布,且第一主动轮12与从动轮13啮合连接。
优选地,第一轴槽14和第二轴槽15对称排列、且高度相等。
优选地,第一轴槽14和第二轴槽15呈u形。
优选地,第一轴槽14第二轴槽15为顶部开口。
优选地,第一轴槽14的轴中心线与第二轴槽15的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3cm。
请参阅图2,如图2所示,使用时,将两个轴安装座反向设置在机床两侧,然后将两个转轴100分别设置在第一轴槽14和第二轴槽15上且两个转轴100上的从动轮13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轴安装座的第一轴槽14上,两个轴安装座的第一主动轮12分别驱动与其对应的从动轮13转动,使得设置第一轴槽14和第二轴槽15上的两个转轴100往相同的方向做同步运动。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轴座上设置第一轴槽、第二轴槽,缩小轴与轴之间的轴距离,改善从动轮和主动轮位置,使从动轮位于第一主动轮的左上方并与第一主动轮啮合连接,节约空间。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轴安装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本体,所述安装座本体下部设有第一主动轮安装孔和第二主动轮安装孔,所述安装座本体上部设有用于转动连接转轴的第一轴槽和第二轴槽,所述第一轴槽的转轴上设有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安装孔上安装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安装孔上安装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以及所述从动轮呈三角形分布,且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槽和所述第二轴槽对称排列、且高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槽和所述第二轴槽呈u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槽和所述第二轴槽为顶部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槽的轴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轴槽的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是3c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