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车载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线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车载附加电子设备越来越多,最典型的有:gps、mp3转换器、电源逆变器、刮胡刀、车载充气机、洗车泵等,这些车载附加电子设备为驾驶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点烟器是从汽车的电源里面引电出来以供电子设备使用的部件。点烟器包括点烟器本体和车载线,点烟器本体与车载线可插拔电连接。车载线的一端与汽车的电源电连接,车载线的另一端被视为插接头,插接头与点烟器本体的一端可插拔电连接。点烟器本体的另一端作为供电口对电子设备进行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车载线没有保险装置,在汽车熄火前,需要将电子设备从点烟器上取下,否则,汽车启动时,点烟器上电连接的电子设备,例如mp3,容易在汽车启动大电流的冲击下烧毁,用户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线以及汽车,克服了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线,包括:插接头,设置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导电夹;负极导电夹;正极连接线,所述正极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正极端子电连接,所述正极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正极导电夹电连接;负极连接线,所述负极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负极端子电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负极导电夹电连接;保险装置,设置于所述正极连接线。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保险装置包括保险插座和保险插头,所述保险插座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插接端子和第二插接端子;所述正极连接线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正极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插接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正极导电夹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接端子电连接,当所述保险插头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端子和第二插接端子时,所述第一插接端子和第二插接端子导通。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保险插头包括绝缘壳、第一插片、第二插片和保险丝,所述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绝缘壳内,所述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的另一端从所述绝缘壳伸出,所述保险丝分别与所述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连接,所述第一插片用于与所述第一插接端子插接,所述第二插片用于与所述第二插接端子插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保险插座还设置防护壳;所述防护壳设置有防护腔和连通所述防护腔的开口,所述第一插接端子收容于所述防护腔,所述第二插接端子收容于所述防护腔,所述保险插头穿过所述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插接端子和所述第二插接端子插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防护壳延伸有套管,所述套管环绕所述开口;所述车载线还包括防护盖,所述防护盖设置收容腔,所述防护盖可拆卸盖设于所述防护壳,所述防护盖盖设于所述防护壳时,所述套管收容于所述收容腔。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套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卡台,所述卡台环绕所述套管;所述收容腔的内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环绕所述收容腔设置,所述卡槽用于所述卡台卡合。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保险插座还设置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分别与所述防护壳和防护盖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车载线还包括防尘盖;所述防尘盖设置有容置腔,所述防尘盖可拆卸盖设于所述插接头,所述防尘盖盖设于所述插接头时,所述容置腔的内壁抵接所述插接头的外壁。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正极导电夹两相对的夹臂均设置有第一防滑齿;所述负极导电夹两相对的夹臂均设置有第二防滑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车载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车载线以及汽车,车载线包括插接头、正极导电夹、负极导电夹、正极连接线、负极连接线和保险装置。所述插接头设置有正极端子和负极胆子。所述正极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正极端子电连接,所述正极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正极导电夹电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负极端子电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负极导电夹电连接。所述保险装置设置于所述正极连接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线设置保险装置,则所述车载线上通过的电流大时,所述保险装置断开,则与所述车载线连接的电子设备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接头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极导电夹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险插座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险插座连接有正极连接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险插头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载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电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电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车载线100包括:插接头10、正极导电夹20、负极导电夹30、正极连接线40、负极连接线50、保险装置60和防尘盖70。所述正极连接线40分别与所述插接头10以及所述正极导电夹20电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线50分别与所述插接头10以及所述负极导电夹30电连接。所述保险装置60设置于所述正极连接线40。所述防尘盖70用于对所述插接头10进行防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线100设置保险装置60,则所述车载线100上通过的电流大时,所述保险装置60断开,则与所述车载线100连接的电子设备安全。
对于上述插接头10和防尘盖70,请参阅图1和图2,插接头10设置有正极端子101和负极端子102,所述正极端子101与所述正极连接线4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负极端子102与所述负极连接线5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防尘盖70盖设于所述插接头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头10设置有收容空间103,所述收容空间103的内壁导电,所述收容空间103的内壁为所述插接头10的正极端子101。所述负极端子102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103的底部。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插接头10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还可以有其他形式,例如,所述插接头10为usb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盖70设置有容置腔(图未示),所述防尘盖70可拆卸盖设于所述插接头10,所述防尘盖70盖设于所述插接头10时,所述容置腔的内壁抵接所述插接头10的外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盖70上还连接有固定线80,所述固定线80远离所述防尘盖70的一端设置有圆环(未标示),所述圆环用于供所述正极连接线40和负极连接线50穿过。通过设置所述固定线80,则所述防尘盖70从所述插接头10取下时,所述防尘盖70挂接于所述车载线100,则所述防尘盖70不容易丢失。
对于上述正极导电夹20和负极导电夹30,请参阅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导电夹20两相对的夹臂均设置有第一防滑齿201;所述负极导电夹30两相对的夹臂均设置有第二防滑齿(图未示)。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防滑齿201则方便将所述正极导电夹20与电源连接以取电。通过设置所述第二防滑齿则方便将所述负极导电夹30与电源连接以取电。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导电夹20为鳄鱼夹,所述负极导电夹30为鳄鱼夹。
对于上述正极连接线40,请参阅图1和图5,所述正极连接线40包括第一导线401和第二导线402。所述第一导线401的一端与所述正极端子101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线401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保险装置60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线402的一端与所述正极导电夹20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线402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保险装置60电连接。
对于上述保险装置60,请参阅图1、图4、图5和图6,保险装置60包括保险插座601和保险插头60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险插座601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插接端子6011和第二插接端子6012。所述第一导线40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插接端子6011与所述保险装置60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线40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插接端子6012与所述保险装置60电连接。当所述保险插头602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端子6011和第二插接端子6012时,所述第一插接端子6011和第二插接端子6012导通。
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险插座601还包括防护壳6013;所述防护壳6013设置有防护腔6014和连通所述防护腔6014的开口6015。所述第一插接端子6011收容于所述防护腔6014,所述第二插接端子6012收容于所述防护腔6014,所述保险插头602穿过所述开口6015分别与所述第一插接端子6011和所述第二插接端子6012插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险插头602包括绝缘壳6021、第一插片6022、第二插片6023和保险丝6024,所述第一插片6022和第二插片602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绝缘壳6021内,所述第一插片6022和第二插片6023的另一端从所述绝缘壳6021伸出,所述保险丝6024分别与所述第一插片6022和第二插片6023连接,所述第一插片6022用于与所述保险插座601的所述第一插接端子6011插接,所述第二插片6023用于与所述保险插座601的所述第二插接端子6012插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壳6013透明,所述防护壳6013透明,则方便检查所述保险丝6024是否完好。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险丝6024埋设于所述绝缘壳6021内。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车载线100通过的电流大时,所述保险丝6024被烧断,从而可确保与所述车载线100连接的电子设备的安全。
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载线100还设置备用的所述保险插头602,则所述保险插头602中的保险丝6024被烧断时,可更换上备用的所述保险插头602,则所述车载线100可继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备用的所述保险插头602被至于防护袋110中,所述防护袋110被绑接于所述车载线100。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壳6013延伸有套管6016,所述套管6016环绕所述开口6015。所述车载线100还包括防护盖90,所述防护盖90设置收容腔(图未示),所述防护盖90可拆卸盖设于所述防护壳6013,所述防护盖90盖设于所述防护壳6013时,所述套管6016收容于所述收容腔。
值得说明的是,为了使所述防护盖90牢固盖设于所述防护壳6013,所述套管6016的外表面设置有卡台6017,所述卡台6017环绕所述套管6016。所述防护盖90的所述收容腔的内壁设置有卡槽(图未示),所述卡槽环绕所述收容腔,所述卡槽用于所述卡台6017卡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为避免所述防护盖90从所述防护壳6013拆下时丢失,所述保险插座601还设置连接线6018,所述连接线6018分别与所述防护壳6013和防护盖90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壳6013、套管6016、连接线6018以及防护盖90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所述车载线100的收纳,所述车载线100还配置扎带120,请参阅图7,通过所述扎带120捆绑所述正极连接线40和负极连接线50,则可将所述车载线100收纳整齐。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载线100包括:插接头10、正极导电夹20、负极导电夹30、正极连接线40、负极连接线50和保险装置60。所述插接头10设置有正极端子101和负极端子102。所述正极连接线40的一端与所述正极端子101电连接,所述正极连接线40的另一端与所述正极导电夹20电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线50的一端与所述负极端子102电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线50的另一端与所述负极导电夹30电连接。所述保险装置60设置于所述正极连接线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线100设置保险装置60,则所述车载线100上通过的电流大时,所述保险装置60断开,则与所述车载线100连接的电子设备安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的实施例,所述汽车包括所述车载线100。对于车载线100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可参阅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1.一种车载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接头,设置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
正极导电夹;
负极导电夹;
正极连接线,所述正极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正极端子电连接,所述正极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正极导电夹电连接;
负极连接线,所述负极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负极端子电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负极导电夹电连接;
保险装置,设置于所述正极连接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装置包括保险插座和保险插头,所述保险插座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插接端子和第二插接端子;
所述正极连接线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
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正极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插接端子电连接;
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正极导电夹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接端子电连接,当所述保险插头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端子和第二插接端子时,所述第一插接端子和第二插接端子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插头包括绝缘壳、第一插片、第二插片和保险丝,所述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绝缘壳内,所述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的另一端从所述绝缘壳伸出,所述保险丝分别与所述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连接,所述第一插片用于与所述第一插接端子插接,所述第二插片用于与所述第二插接端子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插座还设置防护壳;
所述防护壳设置有防护腔和连通所述防护腔的开口,所述第一插接端子收容于所述防护腔,所述第二插接端子收容于所述防护腔,所述保险插头穿过所述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插接端子和所述第二插接端子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延伸有套管,所述套管环绕所述开口;
所述车载线还包括防护盖,所述防护盖设置收容腔,所述防护盖可拆卸盖设于所述防护壳,所述防护盖盖设于所述防护壳时,所述套管收容于所述收容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卡台,所述卡台环绕所述套管;
所述收容腔的内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环绕所述收容腔设置,所述卡槽用于所述卡台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插座还设置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分别与所述防护壳和防护盖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盖,所述防尘盖设置有容置腔,所述防尘盖可拆卸盖设于所述插接头,所述防尘盖盖设于所述插接头时,所述容置腔的内壁抵接所述插接头的外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夹两相对的夹臂均设置有第一防滑齿;所述负极导电夹两相对的夹臂均设置有第二防滑齿。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