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水井口部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98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面面层为细石砼面层的所有地下室或地下车库含有集水井的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水井口部模具。



背景技术:

地下车库地面面层一般均为细石砼地坪,在细石砼地坪施工时,集水井口部需要预留出安放集水井盖板的台阶,并保证盖板安放后盖板顶面与细石砼地坪顶面平齐,在细石砼地坪施工时,常规做法是采用木模板钉成比集水井盖板长、宽尺寸各大出20mm矩形模板框,用铁钉或钢筋头固定于集水井口部四周的一次结构面上,然后施工细石砼地坪,由于木模板是固定在底板结构面上的,底板结构表面存在高低差,因此,集水井口部模板顶面标高无法统一控制为地面面层标高,为保证模板能挡住细石砼,模板顶面标高均高于细石砼地坪顶面标高,在细石砼地坪施工机械抹压收光时,集水井口部模板四周机械无法操作到位,只能辅以人工进行抹平收光,导致其平整度和密实度均较差;矩形木模板固定时方正度控制较差,有时会导致盖板安放不上,需要剔凿已施工完毕的细石砼地平后才能安放,影响地坪观感质量较差;当细石砼地坪施工完毕后,需要用撬棍拆除集水井口部模板,撬棍容易碰坏模板四周的细石砼地坪,影响地平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水井口部模具,有效的解决需要人工进行抹平收光,矩形木模板固定时方正度控制较差,有时会导致盖板安放不上,地坪观感质量较差,需要用撬棍拆除集水井口部模板,撬棍容易碰坏模板四周的细石砼地坪,影响地平质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水井口部模具,包括:挡板装置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保证集水井盖板顶面与地面平齐的所述挡板装置设置在灰饼上;固定所述挡板装置的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挡板装置上。

优选地,所述挡板装置包括中间件和角落件,所述中间件设置在所述灰饼上,所述角落件设置在所述中间件上。

优选地,所述中间件包括台阶板,所述台阶板宽度为所述集水井盖板搁置宽度,所述台阶板前端向上高度为所述集水井盖板厚度,所述台阶板后端向下高度大于细石砼地坪厚度;所述角落件包括弯折台阶板。

优选地,所述弯折台阶板的弯折角度为90°。

优选地,所述中间件设有一防止所述台阶板变形的中间件加劲板。

优选地,所述角落件设有一防止所述弯折台阶板变形的角落件加劲板。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顶撑钢管、顶撑钢管定位件、可调顶丝和可调顶丝底座管,用于固定所述顶撑钢管的所述顶撑钢管定位件设置在所述挡板装置上;固定所述可调顶丝的可调顶丝底座设置在所述挡板装置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水井口部模具的设计,解决了需要人工进行抹平收光,矩形木模板固定时方正度控制较差,有时会导致盖板安放不上,地坪观感质量较差,需要用撬棍拆除集水井口部模板,撬棍容易碰坏模板四周的细石砼地坪,影响地平质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集水井口部模具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集水井口部模具使用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集水井口部模具使用三维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集水井口部模具三维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集水井口部模具中间件与角落件重叠处剖面图

图中:

1、中间件2、角落件3、顶撑钢管

4、可调顶丝5、灰饼6、细石砼地坪

7、出库集水井一次结构8、角落件加劲板9、顶撑钢管定位件

10、可调顶丝底座管11、中间件加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一种集水井口部模具平面示意图和图3一种集水井口部模具使用三维示意图所示,一种集水井口部模具,包括:挡板装置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保证集水井盖板顶面与地面平齐的挡板装置设置在灰饼上;固定挡板装置的固定装置设置在挡板装置上。

具体的,挡板装置包括中间件1和角落件2,中间件1包括台阶板,台阶板是由薄钢板弯折制成,钢板长度小于集水井长度200mm左右,宽度为地坪面层厚度加集水井盖板搁置宽度再加100mm,将该钢板沿长边通过折弯机进行两次拆弯,每次均保证弯折后角度为90度,第一次弯折时保证板边距弯折线宽度为集水井盖板的厚度,第二次弯折时,保证两次弯折线之间宽度为集水井盖板搁置宽度;在台阶板中间位置还焊接了一个中间件加劲板11,可以保证中间件1不会变形,中间件1放置在灰饼5上,角落件2包括两段连接的所述台阶板,也是由薄钢板弯折制成,弯折制作方法步骤同模具中间件1,在台阶板弯折完毕后,用两段台阶板组对焊接成直角模具,组对焊接成形后保证为直角,同时保证模具顶面水平,角落件加劲板8的个数为两个,焊接在距角落件2的两个端部约100mm处。

固定装置包括顶撑钢管3、顶撑钢管定位件9、可调顶丝4和可调顶丝底座管10,用于固定顶撑钢管3的顶撑钢管定位件9焊接在一端角落件加劲板8上;固定可调顶丝4的可调顶丝底座管10焊接在另一端的角落件加劲板8上。

在细石砼地坪6施工前,先将集水井井壁进行抹灰找平、规方,使集水井井壁平直、方正,然后再根据地坪设计标高,在集水井口四周底板结构面上设置搁置模具灰饼5,灰饼5的顶面标高为设计地坪顶面标高减去集水井盖板厚度,灰饼沿集水井边每边设置两个,均设置在距离四角200mm左右。

细石砼地坪6施工时,先将集水井口部专用模具中间件1搁置在已经做好的搁置模具灰饼5上,并使模具下部紧贴集水井井壁墙面;模具中间件1安放完毕后,开始安装模具角落件2,模具角落件2底面紧贴中间件1表面,然后将可调顶丝4的可调螺母旋转至根部,再将可调顶丝4带丝头一端插入顶撑钢管3,最后将顶撑钢管3的另一端套在模具角落件2上的顶撑钢管固定件9上,将可调顶丝4对准对面的角落件2上可调顶丝底座管10后,将可调顶丝4的底部插入模具角落件2上的可调顶丝底座管10内,旋转可调顶丝4上的可调螺母,使可调螺母顶紧顶撑钢管3。

细石砼地坪6施工完毕后,具备拆模条件后进行模具拆除,首先旋转可调顶丝3的可调螺母至根部,将可调顶丝4插入顶撑钢管3,取下顶撑钢管3和可调顶丝4,然后拆下模具角落件2,最后拆除模具中间件1。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水井口部模具,包括:挡板装置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保证集水井盖板顶面与地面平齐的所述挡板装置设置在灰饼上;固定所述挡板装置的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挡板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水井口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装置包括中间件和角落件,所述中间件设置在所述灰饼上,所述角落件设置在所述中间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水井口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包括台阶板,所述台阶板宽度为所述集水井盖板搁置宽度,所述台阶板前端向上高度为所述集水井盖板厚度,所述台阶板后端向下高度大于细石砼地坪厚度;所述角落件包括弯折台阶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水井口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台阶板的弯折角度为9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水井口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设有一防止所述台阶板变形的中间件加劲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水井口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落件设有一防止所述弯折台阶板变形的角落件加劲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水井口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顶撑钢管、顶撑钢管定位件、可调顶丝和可调顶丝底座管,用于固定所述顶撑钢管的所述顶撑钢管定位件设置在所述挡板装置上;固定所述可调顶丝的可调顶丝底座设置在所述挡板装置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水井口部模具,包括挡板装置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保证集水井盖板顶面与地面平齐的所述挡板装置设置在灰饼上;固定所述挡板装置的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挡板装置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需要人工进行抹平收光,矩形木模板固定时方正度控制较差,有时会导致盖板安放不上,地坪观感质量较差,需要用撬棍拆除集水井口部模板,撬棍容易碰坏模板四周的细石砼地坪,影响地平质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尹友非;郝占平;陈亚东;邢德强;孙宏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5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