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狭窄空间用可调厚度模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狭窄空间用可调厚度模板,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大型工业厂房和高层民用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结构安全,通常设计多种受力构件,如钢筋混凝土墙、柱等。为了保证受力稳定、安全,设计单位往往要求这些构件不能直接接触,通常在各个构件之间形成一个狭窄的空间,由于空间限制,此类部位的模板支设、拆除很困难。据申请人了解,长期以来,为了便于现场施工,施工单位往往会选择使用挤塑板等轻质化工材料充当模板,施工完成后不拆除,留在原设计的空隙中。由于挤塑板等材料材质较软,受力构件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时,容易变形,从而引起受力构件变形,而且施工完成后不拆除,在事实改变了受力构件的力传导方式,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另外挤塑板等材料属有机材料,易燃,在施工及使用期间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狭窄空间用可调厚度模板,可应用于狭窄空间中,既方便施工又能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狭窄空间用可调厚度模板,包括位于两侧的板面系统,所述板面系统之间连接可调支撑系统,所述可调支撑系统由形成转动副的两个支撑臂构成,所述两个支撑臂的连接处连接提拉系统,所述提拉系统的上部连接位于板面系统顶部的限位系统,所述板面系统上固定吊装系统。

所述提拉系统由两个连杆,与两个连杆上部连接的提拉杆组成。

所述支撑臂的一端固定在板面系统内侧,另一端与相对的支撑臂形成转动副,所述转动副位于连杆上。这样,可调支撑系统的支撑臂绕其中心旋转形成一定角度后可承受侧方压力而不变形,通过提拉系统的上下移动实现厚度方向的调节。

所述限位系统由横置于两侧的板面系统之间的连杆以及穿过连杆与提拉杆顶部连接的顶撑组成。通过调节限位系统的顶撑,可以辅助可调支撑系统承受侧方压力。

所述顶撑带螺旋装置。

所述吊装系统由分别安置在两侧的板面系统上的马蹄形吊环组

成。当模板较大,无法人工搬运时,可设置吊装系统,以便使用吊车之类的吊装设备进行运输。

安装此模板时,首先通过调节使模板厚度小于使用部位狭窄空间的设计间距,再使用吊车之类的吊装设备钩住吊装系统,将模板吊装到使用部位,然后通过提拉系统将两侧板面系统之间的距离调节至设计间距,通过限位系统限制提拉系统的移动,最后按照传统工艺加固后即支设完成,可浇筑两侧混凝土。

拆除此类模板时,首先解除限位系统对提拉系统的移动限制,通过提拉系统的移动,使板面系统沿厚度方向收缩,实现板面系统与混凝土结构面的分离,然后使用吊车之类的吊装设备将模板移除。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达到目的:其结构还包括位于前后侧的侧方板面。在两侧的板面系统的基础上,另外两侧增加不同宽度的侧方板面,从而形成一种四面均有板面、长宽方向可调的模板,这种模板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洞口等部位,从而扩展其适用范围。

使用时,调节模板的厚度,使其在长度或宽度方向满足使用部位的尺寸,根据另外两侧的尺寸制作两个侧方板面,组合后即成形,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洞口等部位。拆除时,通过调节模板的厚度,可方便的拆除。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巧妙,可应用于狭窄空间中,且在施工完成后通过调节厚度,将模板拆除,既方便施工又能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拆除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可调厚度模板如图1所示,包括位于两侧的板面系统1,该板面系统1上连接着可绕中心旋转的可调支撑系统2。可调支撑系统2由两个支撑臂2-1组成。可调支撑系统2上延伸出提拉系统3,提拉系统3由前后两个连杆3-1和一个提拉杆3-2通过螺栓连接组成。板面系统上侧设置限位系统4,由连杆4-1和带螺旋装置的顶撑4-2组成。吊装系统5由马蹄形吊环5-1组成,安装在板面系统上。

安装此模板时,如图2所示,首先通过提拉系统3的提拉杆3-2向上调节使模板厚度小于使用部位狭窄空间的设计间距,一般此时两个支撑臂2-1不处于水平状态,而是存在一定角度,之后使用吊车之类的吊装设备钩住吊装系统5的马蹄形吊环5-1,将模板吊装到使用部位,通过提拉系统3的提拉杆3-2向下调节将两侧板面系统1之间的距离调节至待浇筑混凝土7结构设计间距,通过调节限位系统4的顶撑4-2限制提拉系统的移动,另外按照传统工艺加固后即支设完成,可浇筑两侧混凝土。

如图3所示,拆除此类模板时,首先调节限位系统4的顶撑4-2,解除对提拉系统3的移动限制,通过提拉杆3-2向上调节,使板面系统1沿厚度方向收缩,实现板面系统1与已浇筑混凝土结构面8的分离,然后使用吊车之类的吊装设备钩住吊装系统5的马蹄形吊环5-1,将模板移除。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可调厚度模板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二在可调厚度模板无板面的两侧增设侧方板面6,从而形成一种四面均有板面、长宽方向可调的模板。

使用时,调节模板的厚度,使其在长度或宽度方向满足使用部位的尺寸,根据另外两侧的尺寸制作两个侧方板面6,组合后即成形,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洞口等部位。拆除时,通过调节模板的厚度,可方便的拆除。

实践证明,上述实施例的可调厚度模板具有以下优点:

1、操作简单,安装拆卸方便,模板拆除后不改变受力构件的力传导方式,避免质量、安全隐患。

2、厚度可调节,通过调整支撑臂的长度可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狭窄空间。

3、适用范围广,便于改造,通过增加增设侧方板面可方便的扩展适用范围。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狭窄空间用可调厚度模板,包括位于两侧的板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面系统之间连接可调支撑系统,所述可调支撑系统由形成转动副的两个支撑臂构成,所述两个支撑臂的连接处连接提拉系统,所述提拉系统的上部连接位于板面系统顶部的限位系统,所述板面系统上固定吊装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狭窄空间用可调厚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系统由两个连杆,与两个连杆上部连接的提拉杆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狭窄空间用可调厚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的一端固定在板面系统内侧,另一端与相对的支撑臂形成转动副,所述转动副位于连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狭窄空间用可调厚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系统由横置于两侧的板面系统之间的连杆以及穿过连杆与提拉杆顶部连接的顶撑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狭窄空间用可调厚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撑带螺旋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狭窄空间用可调厚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系统由分别安置在两侧的板面系统上的马蹄形吊环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狭窄空间用可调厚度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前后侧的侧方板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狭窄空间用可调厚度模板,属于土建工程施工技术领域。该模板包括位于两侧的板面系统,板面系统上连接着可绕中心旋转的可调支撑系统,可调支撑系统上延伸出提拉系统,板面系统上侧设置限位系统和吊装系统。使用时,通过提拉系统上下移动调节,带动可调支撑系统的支撑臂绕其中心旋转,从而调节支撑臂水平投影长度,实现板面系统沿模板厚度方向伸长或收缩。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洋;胡小意;颜剑;丁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5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