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松报警功能的转接盒。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对动力电池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池系统内部由许多小电芯构成,电芯再进行组装成模组,最后使用模组安装于电池箱体内部,由于模组之间安装需要用到铜排,且使用铜排在连接引出电池系统箱体的距离往往会比较长,就会造成长铜排的存在,长铜排过长会难以固定,如果长期使用造成位移,将严重影响安全,而且因为一般模组与下箱体存在高度差,所以铜排的设计往往非常的扭曲复杂,造成装配难度,也提高制造成本。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安全和安装方便的考虑,需要尽量避免长铜排,所以往往会选择使用采用直线型铜排的转接盒来代替,以此来将较长的铜排变成组合的短铜排,并有效固定。
但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往往可能发生铜排转接盒紧固不完全或者根本没有紧固的状况,对于安装现有的铜排转接盒来说,并不能及时发现和检测生产人员在生产时可能造成的紧固不完全甚至未紧固的情况,从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市面上亟需一种具有防松报警和提醒功能的转接盒,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松报警功能的转接盒,旨在解决现有的转接盒不能及时检测到未紧固完全而报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底座、输入铜排组件、输出铜排组件、高压采集装置、低压采集装置、温度传感器和报警装置;
所述输入铜排组件和所述输出铜排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高压采集装置包括高压采集插件和高压采集线束;所述高压采集插件通过所述高压采集线束分别与所述输入铜排组件和所述输出铜排组件连接,所述高压采集插件设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低压采集装置包括低压采集插件和低压通讯采集线束;所述低压采集插件与通过所述低压通讯采集线束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报警装置连接,所述低压采集插件设于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输入铜排组件包括输入正铜排、输入负铜排;所述底座上开有用于安装所述输入正铜排的输入正铜排安装孔和用于安装所述输入负铜排的输入负铜排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输出铜排组件包括输出正铜排、输出负铜排;所述底座上开有用于安装所述输出正铜排的输出正铜排安装孔和用于安装所述输出负铜排的输出负铜排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输入正铜排安装孔和所述输入负铜排安装孔的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转接盒还包括熔断器;所述熔断器的一端与所述输入正铜排安装孔连接,所述熔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正铜排安装孔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接盒还包括分流器;所述分流器的一端与所述输入负铜排安装孔连接,所述分流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负铜排安装孔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接盒上设有多个转接盒固定部;所述转接盒固定部上开有多个转接盒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转接盒还包括防触盖;所述防触盖扣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防触盖上还设有加强筋。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松报警功能的转接盒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高压采集插件通过高压采集线束分别与输入铜排组件和输出铜排组件连接,高压采集插件采集输入铜排组件和输出铜排组件之间的内阻情况再通过转接线束输入至电池管理系统中,如果电阻值大于正常值,则电池管理系统通过低压采集通讯线束传递电信号,从而触发报警装置进行防松报警;另外,当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通过低压通讯采集线束将温度信号汇入低压采集插件,再通过转接线束将温度信号传递至电池管理系统中,再通过低压通讯采集线束发送电信号触发报警装置报警,并会上报电池管理系统,对用户进行报警告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松报警功能的转接盒能够有效防止因生产人员在生产时可能造成的紧固不完全甚至未紧固的情况未被及时发现而给使用者带来危害的情况发生,能够为使用者的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将原本较长的铜排转换成标准的直铜排,可以与其他各个项目的铜排互相通用,使用直铜排便于物料的采购,也可以节省摸具费用,同时也提高了铜排的稳定性,防止铜排间因为干涉造成短路,有效提高了安全性和可制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松报警功能的转接盒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除去防触盖的转接盒的顶部示意图;
图3为转接盒的底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松报警功能的转接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转接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
21:输入正铜排;22:输入负铜排;23:输入正铜排安装孔;24:输入负铜排安装孔;
31:输出正铜排;32:输出负铜排;33:输出正铜排安装孔;34:输出负铜排安装孔;
4:高压采集装置;41:高压采集插件;42:高压采集线束;
5:低压采集装置;51:低压采集插件;52:低压通讯采集线束;
6:报警装置;7:温度传感器;8:熔断器;9:分流器;10:转接盒固定孔;11:防触盖;1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松报警功能的转接盒,如图1所示,其包括,底座1、输入铜排组件、输出铜排组件、高压采集装置4、低压采集装置5、温度传感器7和报警装置6;输入铜排组件和输出铜排组件设于底座1上;高压采集装置4包括高压采集插件41和高压采集线束42;高压采集插件41通过高压采集线束42分别与输入铜排组件和输出铜排组件连接,高压采集插件41设于底座1上;低压采集装置5包括低压采集插件51和低压通讯采集线束52;低压采集插件51与通过低压通讯采集线束52分别与温度传感器7和报警装置6连接,低压采集插件51设于底座1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松报警功能的转接盒;通过设置高压采集装置4、低压采集装置5以及报警装置6进行防松报警,能够有效防止因生产人员在生产时可能造成的紧固不完全甚至未紧固的情况未被及时发现而给使用者带来危害的情况发生,能够为使用者的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将原本形状较长的铜排转换成标准的短直铜排,可以与其他各个项目的铜排互相通用,使用直铜排便于物料的采购,也可以节省摸具费用,同时也提高了铜排的稳定性,防止铜排间因为干涉造成短路,有效提高了安全性和可制造性。
如图2所示,输入铜排组件包括输入正铜排21、输入负铜排22;底座1上开有用于安装输入正铜排21的输入正铜排安装孔23和用于安装输入负铜排22的输入负铜排安装孔24。输入正铜排安装孔23和输入负铜排安装孔24均为螺纹孔,便于安装输入正铜排21和输入负铜排22。
进一步的,输出铜排组件包括输出正铜排31、输出负铜排32;底座1上开有用于安装输出正铜排31的输出正铜排安装孔33和用于安装输出负铜排32的输出负铜排安装孔34;输出正铜排安装孔33和输出负铜排安装孔34均为螺纹孔,便于安装输出正铜排31和输出负铜排32。
其中,如图4所示,电池系统内部从电池模组使用输入正铜排21与输入负铜排22按照图中位置接入转接盒,再从转接盒使用输出负铜排32和输出正铜排31引出至电池系统对外部车辆供电接插件处,通过输入正铜排21、输入负铜排22、输出正铜排31和输出负铜排32的相互配合使用,将原本形状较长的铜排,均可以使用标准的直铜排,可以与其他各个项目的铜排件互相通用,既可以方便物料采购,也可以节省摸具费用,同时也提高了铜排的稳定性,此设计能够防止铜排间因为干涉造成短路。
如图3所示,低压采集插件51与通过低压通讯采集线束52分别与温度传感器7和报警装置6连接,具体的,温度传感器7安装于输入正铜排安装孔23和输入负铜排安装孔24的位置处;当发生铜排未连接紧固,但由于铜排与转接盒紧密贴住使得铜排间的内阻值表现正常的情况时,则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7对输入正铜排21和输入正铜排安装孔23连接处、输入负铜排22和输入负铜排安装孔24的连接处进行温度检测,当检测到温度高于正常值时,通过低压通讯采集线束52发送电信号触发报警装置6报警,并会上报电池管理系统;此方法可以在电池系统组装完成后进行电池系统分容充放电测试时或最终应用于车辆时进行保护和预警,主要原理就是利用电流经过紧固不到位或者长时间运行后螺丝松脱的情况时,将会产生热量,此热量会超出正常使用时的温度范围,进行检测和报警。对输入正铜排21安装螺孔和输入负铜排22安装螺孔分别安装一个温度传感器7进行温度采集,温度传感器7通过低压通讯采集线束52汇入低压采集插件51,再通过插入转接线束将传递信号至电池管理系统中。当温度达到80℃(电池系统正常情况到不了的温度)时,将通过低压通讯采集线束52发送电信号触发报警装置6报警,并会上报电池管理系统,对用户进行报警告知,以保证用户的安全。
如图3所示,高压采集插件41通过高压采集线束42分别与输入铜排组件和输出铜排组件连接,具体的,高压采集插件41通过高压采集线束42分别与输入正铜排安装孔23、输入负铜排安装孔24、输出正铜排安装孔33和输出负铜排安装孔34连接。当生产人员未能有效紧固铜排时,一般会先体现在内阻值上,没有紧锢完全的时候往往内阻值会大于正常值很多,所以使用高压采集线束42分别与输入正铜排安装孔23、输入负铜排安装孔24、输出正铜排安装孔33和输出负铜排安装孔34连接,采集输入正铜排安装孔23和输出负铜排安装孔34两端的内阻情况以及采集输入负铜排安装孔24和输出正铜排安装孔33两端的内阻情况再汇入高压采集插件41,最后经过插入线束转接输入至电池管理系统中,当内阻值大于设定的正常值时,则会通过低压通讯采集线束52传递电信号触发报警装置6报警,并会上报电池管理系统,对用户进行报警告知。其中,高压采集线束42与低压通讯采集线束52隔离分别汇入高压采集插件41和低压采集插件51,可以保证安全和通讯信号不受干扰。
另外,转接盒还包括熔断器8;熔断器8的一端与输入正铜排安装孔23连接,熔断器8的另一端与输出正铜排安装孔33连接。通过设熔断器8能够起到保护电路防止电路短路的功能。
进一步的,转接盒还包括分流器9;分流器9的一端与输入负铜排安装孔24连接,分流器9的另一端与输出负铜排安装孔34连接。通过设置分流器9可以起到对流经此转接盒的电流进行检测的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转接盒上设有多个转接盒固定部10;转接盒固定部上开有多个转接盒固定孔10。多个转接盒固定孔10优选为三个转接盒固定孔10,三个转接盒固定孔10呈品字型分布,也可以呈三角形排布,采用这两种排布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转接盒的稳固性,能够保证转接盒在严苛的国标振动实验时不被损坏,也能够保证车辆在日后的行驶运行中保证其结构的稳定。
如图5所示,转接盒还包括防触盖11;防触盖11扣设于底座1上,防触盖11上还设有加强筋12。其中,防触盖11为阻燃绝缘材料,将转接盒所有带电部件与带电金属部件,铜排裸露部分等全部覆盖,保证操作人员在安装和维护过程中不会有触电风险,满足防护标准ipxxb,防触盖11上布置的加强筋12能够防止防触盖11变形损坏,加强防护功能;铜排连接好后直接将防触盖11与底座1配合的卡扣扣住即可。
需要理解的是,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路线和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的各种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具有防松报警功能的转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盒包括:底座、输入铜排组件、输出铜排组件、高压采集装置、低压采集装置、温度传感器和报警装置;
所述输入铜排组件和所述输出铜排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高压采集装置包括高压采集插件和高压采集线束;所述高压采集插件通过所述高压采集线束分别与所述输入铜排组件和所述输出铜排组件连接,所述高压采集插件设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低压采集装置包括低压采集插件和低压通讯采集线束;所述低压采集插件与通过所述低压通讯采集线束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报警装置连接,所述低压采集插件设于所述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松报警功能的转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铜排组件包括输入正铜排、输入负铜排;所述底座上开有用于安装所述输入正铜排的输入正铜排安装孔和用于安装所述输入负铜排的输入负铜排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松报警功能的转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铜排组件包括输出正铜排、输出负铜排;所述底座上开有用于安装所述输出正铜排的输出正铜排安装孔和用于安装所述输出负铜排的输出负铜排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松报警功能的转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输入正铜排安装孔和所述输入负铜排安装孔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防松报警功能的转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盒还包括熔断器;所述熔断器的一端与所述输入正铜排安装孔连接,所述熔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正铜排安装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防松报警功能的转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盒还包括分流器;所述分流器的一端与所述输入负铜排安装孔连接,所述分流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负铜排安装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防松报警功能的转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盒上设有多个转接盒固定部;所述转接盒固定部上开有多个转接盒固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防松报警功能的转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盒还包括防触盖;所述防触盖扣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防触盖上还设有加强筋。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