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悬挑梁下部可拆卸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37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跨度悬挑梁下部可拆卸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各种公共建筑对于空间利用、造型特点的需求越来越大,不少建筑中出现局部的悬挑,尤其是跃层悬挑。现浇式悬挑结构中,模架支设困难,施工难度大,为保证悬挑部位顺利施工,往往采取较高的跨层支架体系。这种方式模架搭设高度过大,施工难度大,进度缓慢。还有通过悬挑结构进行支撑结构的设置,但是在设计中缺少对于支撑结构的整体性的保证;且支撑结构上部和下部缺少可调节设置,对现场施工适应性差。加之对于支撑结构的可循环利用,又方便拆卸,周转使用,提高重复材料利用率,由此需要根据建筑悬挑梁处结构形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支撑结构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跨度悬挑梁下部可拆卸支撑结构,用以解决大跨度悬挑梁下部支撑结构的整体性设计、可调节设计以及便捷安装拆卸且可周转使用设计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跨度悬挑梁下部可拆卸支撑结构,包含上层梁、下层梁、连接于上层梁和下层梁间的梁间柱、连接于下层梁顶面的支撑架、连接于支撑架与上层梁间的调节件和调节顶板、连接于支撑架与下层梁间的梁预埋件以及连接于支撑架与梁间柱之件的斜撑系统;

所述调节件下端可拆卸连接于支撑架顶部、调节件上端连接调节顶板;调节顶板连接于上层梁下表面;

所述支撑架包含竖杆、与竖杆垂直连接的横杆、连接于竖杆间并与横杆连接的斜杆、连接于竖杆与下层梁上表面间的杆连板;沿梁长方向同一列的竖杆下还连接有下连板;

所述梁预埋件预埋于下层梁梁体内部且与梁体中连筋固定连接,梁预埋件顶部与下连板件可拆卸连接;且梁宽方向同一排的梁预埋件顶部通过预连板连接;

所述斜撑系统包含撑体、连接于撑体两端的撑连件以及连接于撑体底端撑连件与梁间柱之间的撑预埋件。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为杆件,调节件与竖杆螺纹连接;调节件顶部可拆卸连接调节顶板;调节顶板为方形板。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顶板与上层梁间还连接有上垫板,上垫板为一组条形板或方形板;上垫板设置在上层梁设计支撑的梁下表面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竖杆顶部为中空且中空段的高度适应调节件设计的调节高度,竖杆与下连板间还连接有杆底件,杆底件与下连板固定可拆卸连接,相邻杆底件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竖杆和横杆间、斜杆与横杆间以及斜杆与竖杆间通过杆连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杆连件包含扣件、箍件或筒件。

进一步的,所述斜杆与下层梁顶部间通过杆连板可拆卸连接;最外侧或最内侧的竖杆与下层梁顶部间通过杆连板可拆卸连接;沿梁宽方向的杆连板一体化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梁预埋件为u形件、开口处两端通过螺栓与预连板可拆卸连接;预连板连接于杆底件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梁预埋件内部至少在角部设置有两个连筋,连筋沿下层梁梁长方向设置并与梁体内钢筋连接;连筋长度不小于1500mm。

进一步的,所述杆底件为杆件,包含口字形、槽型或工字形件;杆底件两个为一组且并排设置;杆底件连接于预埋件的开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撑体为杆件,相邻撑体间还连接有水平加强件;所述撑体下部的撑预埋件包含预埋钢板和连接于预埋钢板与梁间柱之间的l形勾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架的设置,建立了支撑结构的主体,其中支撑架通过竖杆、横杆以及斜杆连接,保证了支撑架的承力和整体性;此外,竖杆下部连接有杆连板和杆底件均与下层梁连接,形成受力三脚架,受力稳固,进一步保证了支撑架与梁体的一体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斜撑系统的设置,一方面利于承接支撑架底部,另一方面便于将支撑架的上部荷载分担一部分给梁间柱;由此通过下层梁和梁间柱共同承载,可进一步保证受力;

3)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连板和梁预埋件的设置,利于保障支撑架底部的连接和紧固,其中梁预埋件通过连筋与梁内钢筋固定连接,进一步保证了受力的均匀性;

4)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件和调节顶板的设置,利于保证支撑架顶部连接模板或支撑上垫板时进行微调,更加适应现场施工条件;

本实用新型中,可不用为上部楼层的局部悬挑而大范围搭设模架,只需在支撑结构上进行模架搭设,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各构件连接均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批量制作和安装;利于施工完成后的拆卸和重复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结构安全性高、受力性能好且可极大的节省构件用量。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大跨度悬挑梁下部可拆卸支撑结构施工示意图;

图2是梁预埋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支撑结构顶部局部示意图;

图4是支撑结构底部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层梁、2-下层梁、3-梁间柱、4-上垫板、5-下连板、6-支撑架、61-竖杆、62-横杆、63-斜杆、64-杆连件、65-杆连板、66-杆底件、7-斜撑系统、71-撑体、72-撑连件、73-撑预埋件、8-梁预埋件、9-预连板、10-连筋、11-调节件、12-调节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大跨度悬挑梁下部可拆卸支撑结构,包含上层梁1、下层梁2、连接于上层梁1和下层梁2间的梁间柱3、连接于下层梁2顶面的支撑架6、连接于支撑架6与上层梁1间的调节件11和调节顶板12、连接于支撑架6与下层梁2间的梁预埋件8以及连接于支撑架6与梁间柱3之件的斜撑系统7。

本实施例中,上层梁1、下层梁2和梁间柱3均为钢筋混凝土制作,其中,上层梁1和下层梁2为悬挑梁。梁间柱3在上层梁1和下层梁2间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6包含竖杆61、与竖杆61垂直连接的横杆62、连接于竖杆61间并与横杆62连接的斜杆63、连接于竖杆61与下层梁2上表面间的杆连板65;沿梁长方向同一列的竖杆61下还连接有下连板5。竖杆61、横杆62和斜杆63通过钢管制作而成,钢管直径48mm,壁厚不小于3.0mm。其中杆连板65和下连板5均是通过钢板制作而成。

本实施例中,竖杆61和横杆62间、斜杆63与横杆62间以及斜杆63与竖杆61间通过杆连件64可拆卸连接;杆连件64包含扣件、箍件或筒件。此外,连接处还可通过焊接或绑扎进行固定连接。竖杆61顶部为中空且中空段的高度适应调节件11设计的调节高度,竖杆61与下连板5间还连接有杆底件66,杆底件66与下连板5固定可拆卸连接,相邻杆底件66间可拆卸连接。杆底件66包含口字形、槽型或工字形件,本实施例中通过工字钢制作,工字钢为14#工字钢规格为140×80×5.5mm;杆底件66两个为一组且并排设置;杆底件66连接于预埋件的开口处。

如图2所示,梁预埋件8为钢件,梁预埋件8预埋于下层梁2梁体内部且与梁体中连筋10固定连接,梁预埋件8顶部与下连板5件可拆卸连接;且梁宽方向同一排的梁预埋件8顶部通过预连板9连接;

本实施例中,梁预埋件8为u型高强螺栓、开口处两端通过螺栓与预连板9螺栓连接,相邻梁预埋件8横向间距为300mm;预连板9连接于杆底件66上方。梁预埋件8内部至少在角部设置有两个连筋10,连筋10沿下层梁2梁长方向设置并与梁体内钢筋连接。连筋10为hrb335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18mm,长度不短于1500mm

如图3所示,调节件11下端螺纹连接于支撑架6顶部、调节件11上端连接调节顶板12;调节顶板12连接于上层梁1下表面。本实施例中,调节件11为钢杆件,调节件11与竖杆61螺纹连接;调节件11顶部可螺纹连接或套接调节顶板12;调节顶板12为钢制方形板。调节顶板12与上层梁1间还连接有上垫板4,上垫板4为一组条形板或方形板,其为钢制或木质的,本实施例上垫板4为50×70×2mm方钢;上垫板4设置在上层梁1设计支撑的梁下表面范围内。

如图4所示,斜杆63与下层梁2顶部间通过杆连板65螺栓连接;最外侧或最内侧的竖杆61与下层梁2顶部间通过杆连板65螺栓连接;沿梁宽方向的杆连板65一体化连接。

本实施例中,斜撑系统7包含撑体71、连接于撑体71两端的撑连件72以及连接于撑体71底端撑连件72与梁间柱3之间的撑预埋件73。本实施例中,撑体71为刚杆件,撑连件72为钢板,钢板为q235钢板。相邻撑体71间还连接有水平加强件,水平加强杆为钢管通过螺栓或扣件与撑体71连接。本实施例中撑体71通过工字钢制作,工字钢为14#工字钢规格为140×80×5.5mm。撑体71下部的撑预埋件73包含预埋钢板和连接于预埋钢板与梁间柱3之间的l形勾件。

此外支撑结构中,构件的间距及型号可根据悬挑梁厚度、所需悬挑面积,及其抗拉承载力、抗剪承载力、螺栓群受力计算后调整确定。支撑结构自下而上安装,拆除处逆向施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大跨度悬挑梁下部可拆卸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上层梁(1)、下层梁(2)、连接于上层梁(1)和下层梁(2)间的梁间柱(3)、连接于下层梁(2)顶面的支撑架(6)、连接于支撑架(6)与上层梁(1)间的调节件(11)和调节顶板(12)、连接于支撑架(6)与下层梁(2)间的梁预埋件(8)以及连接于支撑架(6)与梁间柱(3)之件的斜撑系统(7);

所述调节件(11)下端可拆卸连接于支撑架(6)顶部、调节件(11)上端连接调节顶板(12);调节顶板(12)连接于上层梁(1)下表面;

所述支撑架(6)包含竖杆(61)、与竖杆(61)垂直连接的横杆(62)、连接于竖杆(61)间并与横杆(62)连接的斜杆(63)、连接于竖杆(61)与下层梁(2)上表面间的杆连板(65);沿梁长方向同一列的竖杆(61)下还连接有下连板(5);

所述梁预埋件(8)预埋于下层梁(2)梁体内部且与梁体中连筋(10)固定连接,梁预埋件(8)顶部与下连板(5)件可拆卸连接;且梁宽方向同一排的梁预埋件(8)顶部通过预连板(9)连接;

所述斜撑系统(7)包含撑体(71)、连接于撑体(71)两端的撑连件(72)以及连接于撑体(71)底端撑连件(72)与梁间柱(3)之间的撑预埋件(7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悬挑梁下部可拆卸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1)为杆件,调节件(11)与竖杆(61)螺纹连接;调节件(11)顶部可拆卸连接调节顶板(12);调节顶板(12)为方形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跨度悬挑梁下部可拆卸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顶板(12)与上层梁(1)间还连接有上垫板(4),上垫板(4)为一组条形板或方形板;上垫板(4)设置在上层梁(1)设计支撑的梁下表面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悬挑梁下部可拆卸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61)顶部为中空且中空段的高度适应调节件(11)设计的调节高度,竖杆(61)与下连板(5)间还连接有杆底件(66),杆底件(66)与下连板(5)固定可拆卸连接,相邻杆底件(66)间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悬挑梁下部可拆卸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61)和横杆(62)间、斜杆(63)与横杆(62)间以及斜杆(63)与竖杆(61)间通过杆连件(64)可拆卸连接;所述杆连件(64)包含扣件、箍件或筒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悬挑梁下部可拆卸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杆(63)与下层梁(2)顶部间通过杆连板(65)可拆卸连接;最外侧或最内侧的竖杆(61)与下层梁(2)顶部间通过杆连板(65)可拆卸连接;沿梁宽方向的杆连板(65)一体化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悬挑梁下部可拆卸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预埋件(8)为u形件、开口处两端通过螺栓与预连板(9)可拆卸连接;预连板(9)连接于杆底件(66)上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大跨度悬挑梁下部可拆卸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预埋件(8)内部至少在角部设置有两个连筋(10),连筋(10)沿下层梁(2)梁长方向设置并与梁体内钢筋连接;连筋(10)长度不小于1500m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大跨度悬挑梁下部可拆卸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底件(66)为杆件,包含口字形、槽型或工字形件;杆底件(66)两个为一组且并排设置;杆底件(66)连接于预埋件的开口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悬挑梁下部可拆卸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体(71)为杆件,相邻撑体(71)间还连接有水平加强件;所述撑体(71)下部的撑预埋件(73)包含预埋钢板和连接于预埋钢板与梁间柱(3)之间的l形勾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跨度悬挑梁下部可拆卸支撑结构,包含上层梁、下层梁、连接于上层梁和下层梁间的梁间柱、连接于下层梁顶面的支撑架、连接于支撑架与上层梁间的调节件和调节顶板、连接于支撑架与下层梁间的梁预埋件以及连接于支撑架与梁间柱之件的斜撑系统;梁预埋件预与梁体中连筋固定连接;斜撑系统包含撑体、连接于撑体两端的撑连件以及连接于撑体底端撑连件与梁间柱之间的撑预埋件。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架的设置,保证了支撑架的承力和整体性。通过斜撑系统的设置,利于承接支撑架底部和荷载分担;通过下连板和梁预埋件的设置,利于保障支撑架底部的连接和紧固;通过调节件和调节顶板的设置,利于微调适应现场施工。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国;程龙;李慧;陈浩;王春艳;左东东;孟建人;侯丽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5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