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接插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03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插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组合式接插件。



背景技术:

接插件也叫连接器,国内也称作接头和插座,一般是指电器接插件,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公端与母端经由接触后能够传递讯息或电流,也称之为连接器。接插件有效的解决了线路的连接问题,并且最大程度的节省了成本,因此接插件被广泛的应用到各行各业中;目前接插件种类众多,可以应对各种需求,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然而,接插件也存在一些不足,就是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出现磨损、接触不良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接插件,防磨损,并能有效的解决接触不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接插件,包括基座、插头座和外壳,所述基座上设有若干插孔,每一个所述插孔设置有插针,所述插针固定安装于所述插头座上,所述插针与所述插孔插接;所述插孔包括圆形插孔和方形插孔,所述圆形插孔底部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下方设有固定板,所述托板和固定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圆形插孔底部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与所述圆形插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贯穿于所述托板的中央,当插入插针时,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向下移动,直至与所述固定板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座包括圆形座和方形座,所述插针包括圆形插针和方形插针,所述圆形插针与所述圆形座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插针与所述方形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座的两侧设有挂耳。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中空壳体,所述基座和插孔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方形通槽,所述插孔位于所述方形通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方形通槽的纵向尺寸大于两挂耳的纵向长度,所述方形通槽的横向尺寸小于两挂耳的纵向长度,所述挂耳与所述方形通槽的内槽口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设有绝缘隔板,相邻两个插孔由所述绝缘隔板隔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实际使用情景中,实际使用过程中,多个插孔2组合拼装,且包含了有圆形插孔21和方形插孔26,能适用于多种不同的需求,还能节省体积;托板22、固定板24和弹簧23组成的弹性结构能使得在发生失误扯动插头座4或者连接线的时候,产生缓冲作用,减少磨损;转动杆25用于调整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基座;11-绝缘隔板;2-插孔;21-圆形插孔;22-托板;23-弹簧;24-固定板;25-转动杆;26-方形插孔;3-插针;31-圆形插针;32-方形插针;4-插头座;41-圆形座;411-挂耳;42-方形座;5-外壳;51-方形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接插件,包括基座1、插头座4和外壳5,所述基座1上设有若干插孔2,每一个所述插孔2设置有插针3,所述插针3固定安装于所述插头座4上,所述插针3与所述插孔2插接;所述插孔2包括圆形插孔21和方形插孔22,所述圆形插孔21底部设有托板22,所述托板22下方设有固定板24,所述托板22和固定板24之间设有弹簧23,所述圆形插孔21底部设有转动杆25,所述转动杆25一端与所述圆形插孔2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25贯穿于所述托板22的中央,当插入插针3时,所述转动杆25的另一端向下移动,直至与所述固定板24抵接。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过程中,多个插孔2组合拼装,且包含了有圆形插孔21和方形插孔26,能适用于多种不同的需求,还能节省体积;托板22、固定板24和弹簧23组成的弹性结构能使得在发生失误扯动插头座4或者连接线的时候,产生缓冲作用,减少磨损;转动杆25用于调整方向。

如图2所示,所述插头座4包括圆形座41和方形座42,所述插针3包括圆形插针31和方形插针32,所述圆形插针31与所述圆形座41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插针32与所述方形座4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方形插针31和圆形插针32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需求,圆形座41和方形座42形状差异明显,便于区分。

如图1所示,所述圆形座41的两侧设有挂耳411;本实施例中,挂耳411用于卡柱圆形座41,防止失误扯落。

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5为中空壳体,所述基座1和插孔2置于所述外壳5内部,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方形通槽51;所述插孔2位于所述方形通槽51内;本实施例中,外壳5保护基座1和插孔2,同时用于线路的安装和固定,方形通槽51方便插针插入。

如图1所示,所述方形通槽51的纵向尺寸大于两挂耳411的纵向长度,所述方形通槽51的横向尺寸小于两挂耳411的纵向长度,所述挂耳411与所述方形通槽51的内槽口卡接;本实施例中,插针插入插孔后,挂耳411纵向穿过方形通孔51,旋转使得挂耳411成横向,这样挂耳411就被方形通槽51的内槽口卡住,发生误扯,也能防止插针从插孔中脱落。

如图1所示,所述基座1上设有绝缘隔板11,相邻两个插孔2由所述绝缘隔板11隔开;本实施例中,绝缘隔板11能有效防止相邻的两个插孔2互相干扰。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外观修改。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式接插件,包括基座(1)、插头座(4)和外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有若干插孔(2),每一个所述插孔(2)均设置有插针(3),所述插针(3)固定安装于所述插头座(4)上,所述插针(3)与所述插孔(2)插接;

所述插孔(2)包括圆形插孔(21)和方形插孔(26),所述圆形插孔(21)底部设有托板(22),所述托板(22)下方设有固定板(24),所述托板(22)和固定板(24)之间设有弹簧(23),所述圆形插孔(21)底部设有转动杆(25),所述转动杆(25)一端与所述圆形插孔(2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25)贯穿于所述托板(22)的中央,当插入插针(3)时,所述转动杆(25)的另一端向下移动,直至与所述固定板(24)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座(4)包括圆形座(41)和方形座(42),所述插针(3)包括圆形插针(31)和方形插针(32),所述圆形插针(31)与所述圆形座(41)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插针(32)与所述方形座(4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座(41)的两侧设有挂耳(4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为中空壳体,所述基座(1)和插孔(2)置于所述外壳(5)内部,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方形通槽(51),所述插孔(2)位于所述方形通槽(5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通槽(51)的纵向尺寸大于两挂耳(411)的纵向长度,所述方形通槽(51)的横向尺寸小于两挂耳(411)的纵向长度,所述挂耳(411)与所述方形通槽(51)的内槽口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有绝缘隔板(11),相邻两个插孔(2)由所述绝缘隔板(11)隔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插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组合式接插件,包括基座、插头座和外壳,所述基座上设有若干插孔,每一个所述插孔设置有插针,所述插针与所述插孔插接;所述插孔包括圆形插孔和方形插孔,所述圆形插孔底部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下方设有固定板,所述托板和固定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圆形插孔底部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与所述圆形插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贯穿于所述托板的中央,当插入插针时,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向下移动,直至与所述固定板抵接。实际使用过程中,弹簧能够减少误动插头座造成插针脱落的问题,防止猛烈摩擦对插孔和插针造成磨损的情况。本实用新型防磨损,并能有效的解决接触不良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辰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5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