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插座的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27


本实用新型属于插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插座的转换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使用到各式各样的插头,但是很多地方提供的供电插座不径相同,这样经常会出现插座数量不够或插座样式不匹配的问题。目前,遇到此类问题时,人们大多都是购买新的拖线板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但是拖线板体积过大,不方便携带,有时遇到某些插孔,就算是标准拖线板也无能为力。当人们外出时,在只有一个插座供电的情况下,给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同时供电,是人们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因此各种不同类型插头与插座之间的匹配和插座数量不够的问题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需要插座和插头的转换器。

公开号为:cn203260861u,主题名称为便携式插座转换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公开了“它包括转换器主体(8)、滑块(3)、三相插头(5)、两相插头(1)、第一组合插座(10)和第二组合插座(7),滑块(3)可滑动地安装在转换器主体(8)上,第一组合插座(10)和第二组合插座(7)分别设置在转换器主体(8)的两侧,两相插头(1)通过第一动触片(2)安装在滑块(3)的一侧,并且两相插头(1)与第一动触片(2)电性连接,三相插头(5)通过第二动触片(4)安装在滑块(3)的另一侧,并且三相插头(5)与第二动触片(4)电性连接,转换器主体(8)上还设置有与第一动触片(2)相配合的第一静触片(9)以及与第二动触片(4)相配合的第二静触片(6),第一静触片(9)与第二组合插座(7)电性连接,第二静触片(6)与第一组合插座(10)电性连接”。

以上述实用新型专利为例,其虽然提及了转换器,但是其技术方案与本实用新型不同。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予以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插座的转换器,其插入三角插座并且带有多个插座,不仅仅具有三角插座,还具有充电接口(比如usb接口等),使用电设备可以充电,其还具有防滑和散热等作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插座的转换器,用于实现充电接口转换,包括上壳、下壳、电路板和三角插片,所述上壳位于所述下壳的上方并且与所述下壳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上壳和下壳之间并且被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包围,所述三角插片位于所述下壳的下方,所述三角插片部分内置于所述下壳,所述三角插片和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之间设有充电接口部件,所述充电接口部件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用于连接适配的用电设备;

所述上壳靠近所述充电接口部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孔,所述下壳靠近所述充电接口部件的一侧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连通并且所述充电接口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所述下壳相向的两侧设有弧形凹部,所述充电接口部件位于弧形凹部之间;

所述上壳的顶部设有三角插孔,所述三角插孔依次贯穿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后与所述三角插片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壳的底端两侧设有若干通气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通气孔呈椭圆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壳靠近所述充电接口部件的一端设有倒钩形状的凸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接口部件靠近所述下壳的一端设有凹部,所述凸部插入所述凹部使所述下壳和所述充电接口部件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插座的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插座的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插座的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隐去上壳)。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插座的转换器的充电接口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10、上壳;11、第一孔;12、三角插孔;20、下壳;21、第二孔;22、弧形凹部;23、导水槽;24、通气孔;25、凸部;30、电路板;40、三角插片;50、充电接口部件;51、充电接口;52、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插座的转换器,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的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插座的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插座的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插座的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隐去上壳),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插座的转换器的充电接口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注意,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路板、三角插片等可被视为现有技术。

优选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插座的转换器,用于实现充电接口转换,包括上壳10、下壳20、电路板30和三角插片40,所述上壳10位于所述下壳20的上方并且与所述下壳20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30位于所述上壳10和下壳20之间并且被所述上壳10和所述下壳20包围,所述三角插片40位于所述下壳20的下方,所述三角插片40部分内置于所述下壳20,所述三角插片40和所述电路板30电性连接,所述上壳10和所述下壳20之间设有充电接口部件50,所述充电接口部件50设有充电接口51(包括usb接口等),所述充电接口51用于连接适配的用电设备;

所述上壳10靠近所述充电接口部件50的一侧设有第一孔11,所述下壳20靠近所述充电接口部件50的一侧设有第二孔21,所述第一孔11和所述第二孔21连通并且所述充电接口部件50设置于所述第一孔11和所述第二孔21,所述下壳20相向的两侧设有弧形凹部22,所述充电接口部件50位于弧形凹部22之间(符合力学,在放置过程中防滑);

所述上壳10的顶部设有三角插孔12,所述三角插孔12依次贯穿所述上壳10和所述下壳20后与所述三角插片40连接;

更具体的是,所述下壳20的底端两侧设有若干通气孔24(用于散热)。优选地,通气孔24呈椭圆状。

进一步的是,所述下壳20靠近所述充电接口部件50的一端设有倒钩形状的凸部25。

更进一步的是,所述充电接口部件50靠近所述下壳20的一端设有凹部52,所述凸部25插入所述凹部52使所述下壳20和所述充电接口部件50固定连接(更加稳固连接)。

所述下壳20与所述上壳10的连接处设有导水槽23(用于防水)。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的电路板、三角插片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点所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插座的转换器,用于实现充电接口转换,包括上壳、下壳、电路板和三角插片,所述上壳位于所述下壳的上方并且与所述下壳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上壳和下壳之间并且被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包围,所述三角插片位于所述下壳的下方,所述三角插片部分内置于所述下壳,所述三角插片和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之间设有充电接口部件,所述充电接口部件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用于连接适配的用电设备;

所述上壳靠近所述充电接口部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孔,所述下壳靠近所述充电接口部件的一侧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连通并且所述充电接口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所述下壳相向的两侧设有弧形凹部,所述充电接口部件位于弧形凹部之间;

所述上壳的顶部设有三角插孔,所述三角插孔依次贯穿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后与所述三角插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插座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的底端两侧设有若干通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插座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通气孔呈椭圆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插座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靠近所述充电接口部件的一端设有倒钩形状的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插座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部件靠近所述下壳的一端设有凹部,所述凸部插入所述凹部使所述下壳和所述充电接口部件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插座的转换器,用于实现充电接口转换,包括上壳、下壳、电路板和三角插片,所述上壳位于所述下壳的上方并且与所述下壳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上壳和下壳之间并且被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包围,所述三角插片位于所述下壳的下方,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之间设有充电接口部件,所述充电接口部件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用于连接适配的用电设备。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带插座的转换器,其插入三角插座并且带有多个插座,不仅仅具有三角插座,还具有充电接口,使用电设备可以充电,其还具有防滑和散热等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成;柯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亮兮柯电气(嘉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