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主阀盖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主阀盖侧耳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阀门一般由阀体、阀杆和阀盖组成,阀盖为t形筒状,且阀盖的下端插入阀体内。为了将阀盖与阀体连接,一般在阀盖的两侧会设置连接耳。
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3062470a的一种新型阀盖,包括“上端固定盘和下端导向筒;所述导向筒插入阀体内;所述导向筒为倒锥形,且导向筒顶端的外径与阀体的内径相同;所述导向筒的下端设有圆形挡板;所述挡板上端固定有密封圈……”
诸如上述的阀盖,其两侧均设置有用于连接阀体的侧耳,但是目前加工侧耳的方式都是先在钻床上钻孔,然后转移至攻丝车床进行螺纹加工,多次拆装会导致攻丝钻头无法快速对准,每一次的加工都需要先校正,然后再进行加工,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阀盖侧耳钻孔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主阀盖侧耳钻孔装置,包括底座、移动板、横移机构、工作台、步进电机、用于夹紧主阀盖的夹紧机构、钻头、攻丝头以及两个液压缸、两个马达,所述横移机构设置在底座上且能够带动移动板轴向移动,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工作台上且能够带动工作台步进式转动180°,所述夹紧机构设置在工作台的中心处,两个液压缸竖向设置在底座的顶部,且对称位于横移机构的两侧,两个所述马达分别通过支板连接在液压缸的顶部输出端,所述钻头、攻丝头分别连接在两个马达的输出端上,且依次与主阀盖上的侧耳上下对应。
优选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底座上的滑轨、气缸一以及滑动适配在滑轨上的滑块,所述移动板设置在滑块上,所述气缸一沿着滑轨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底座上且其输出端与滑块相连。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与主阀盖底部相适配的底模、固定夹块、活动夹块以及气缸二,所述底模设置在工作台顶部的中心处,所述固定夹块固定设置在底模上,所述气缸二设置在工作台上且其输出端与活动夹块相连,所述活动夹块与固定夹块相对应,所述活动夹块与固定夹块相对应的一面各开设有与主阀盖顶部一半相适配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为圆形,所述移动板上位于工作台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定位工作台位置的定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圆弧形的定位块、立板、弹簧以及导向杆,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开设有与定位块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立板竖直设置在工作台上,两个所述导向杆横向穿过立板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块与导向杆的一端相连,所述弹簧设置在定位块与立板之间,两个所述定位块对称设置在工作台的两侧且与定位槽相对应。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阀盖侧耳钻孔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主阀盖侧耳钻孔装置,夹持在夹紧机构上的主阀盖在钻头处进行钻孔完毕后,在横移机构的带动下将主阀盖移动至攻丝头的下方进行螺纹加工,减少的中途拆装的步骤,且无需校正,工作效率较高,且加工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紧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攻丝状态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移动板、3滑轨、4滑块、5气缸一、6工作台、7步进电机、8定位机构、81定位槽、82定位块、83立板、84弹簧、85导向杆、9底模、10固定夹块、11活动夹块、12气缸二、13钻头、14攻丝头、15液压缸、16马达、17主阀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主阀盖侧耳钻孔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底座1、移动板2、横移机构、工作台6、步进电机7、用于夹紧主阀盖17的夹紧机构、钻头13、攻丝头14以及两个液压缸15、两个马达16,横移机构设置在底座1上且能够带动移动板2轴向移动,步进电机7设置在工作台6上且能够带动工作台6步进式转动180°,夹紧机构设置在工作台6的中心处,两个液压缸15竖向设置在底座1的顶部,且对称位于横移机构的两侧,两个马达16分别通过支板连接在液压缸15的顶部输出端,钻头13、攻丝头14分别连接在两个马达16的输出端上,且依次与主阀盖17上的侧耳上下对应。液压缸15带动钻头13和攻丝头14升降并对主阀盖17进行钻孔和螺纹加工。
夹持在夹紧机构上的主阀盖17在钻头13处进行钻孔完毕后,在横移机构的带动下将主阀盖17移动至攻丝头14的下方进行螺纹加工,减少的中途拆装的步骤,且无需校正,工作效率较高,且加工精度高。
如图1所示,横移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底座1上的滑轨3、气缸一5以及滑动适配在滑轨3上的滑块4,移动板2设置在滑块4上,气缸一5沿着滑轨3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底座1上且其输出端与滑块4相连。气缸一5带动滑块4在滑轨3移动,进而带动工作台6上夹持的主阀盖17在钻头13与攻丝头14之间移动。
如图2所示,夹紧机构包括与主阀盖17底部相适配的底模9、固定夹块10、活动夹块11以及气缸二12,底模9设置在工作台6顶部的中心处,固定夹块10固定设置在底模9上,气缸二12设置在工作台6上且其输出端与活动夹块11相连,活动夹块11与固定夹块10相对应,活动夹块11与固定夹块10相对应的一面各开设有与主阀盖17顶部一半相适配的凹槽。
夹紧机构具体使用时,将主阀盖17的底部插在底模9内,主阀盖17顶部的一侧边适配在固定夹块10上,然后气缸二12动作带动活动夹块11将主阀盖17夹紧。
工作台6为圆形,移动板2上位于工作台6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定位工作台6位置的定位机构8。
定位机构8包括两个圆弧形的定位块82、立板83、弹簧84以及导向杆85,工作台6的两侧开设有与定位块82相适配的定位槽81,立板83竖直设置在工作台6上,两个导向杆85横向穿过立板83且与其滑动连接,定位块82与导向杆85的一端相连,弹簧84设置在定位块82与立板83之间,两个定位块82对称设置在工作台6的两侧且与定位槽81相对应。
当步进电机7带动工作台6转动180°时,工作台6两侧的两个定位槽81会交换滑入两个定位块82,用于确定工作台6的转动角度是否偏移。
工作原理:步骤一:将主阀盖17放置在底模9上并将其夹紧。步骤二:通过气缸一5将主阀盖17一侧的侧耳移动至钻头13的下方。步骤三:马达16、液压缸15动作对主阀盖17一侧的侧耳进行钻孔加工。步骤四:液压缸15复位,然后步进电机7带动工作台6转动180°,将主阀盖17上的另一侧的侧耳移动至钻头13的下方。步骤五:液压缸15动作,对另一侧的侧耳进行钻孔加工。步骤六:液压缸15复位,然后气缸一5动作,将主阀盖17一侧的侧耳带至攻丝头14的下方。步骤七:液压缸15、马达16动作,带动攻丝头14下行对一侧的侧耳孔进行螺纹加工。步骤八:液压缸15复位,然后步进电机7带动工作台6转动180°,将主阀盖17上的另一侧的侧耳移动至攻丝头14的下方。步骤九:液压缸15动作,对另一个侧耳上的孔洞进行螺纹加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主阀盖侧耳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移动板(2)、横移机构、工作台(6)、步进电机(7)、用于夹紧主阀盖(17)的夹紧机构、钻头(13)、攻丝头(14)以及两个液压缸(15)、两个马达(16),所述横移机构设置在底座(1)上且能够带动移动板(2)轴向移动,所述步进电机(7)设置在工作台(6)上且能够带动工作台(6)步进式转动180°,所述夹紧机构设置在工作台(6)的中心处,两个液压缸(15)竖向设置在底座(1)的顶部,且对称位于横移机构的两侧,两个所述马达(16)分别通过支板连接在液压缸(15)的顶部输出端,所述钻头(13)、攻丝头(14)分别连接在两个马达(16)的输出端上,且依次与主阀盖(17)上的侧耳上下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阀盖侧耳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底座(1)上的滑轨(3)、气缸一(5)以及滑动适配在滑轨(3)上的滑块(4),所述移动板(2)设置在滑块(4)上,所述气缸一(5)沿着滑轨(3)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底座(1)上且其输出端与滑块(4)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阀盖侧耳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与主阀盖(17)底部相适配的底模(9)、固定夹块(10)、活动夹块(11)以及气缸二(12),所述底模(9)设置在工作台(6)顶部的中心处,所述固定夹块(10)固定设置在底模(9)上,所述气缸二(12)设置在工作台(6)上且其输出端与活动夹块(11)相连,所述活动夹块(11)与固定夹块(10)相对应,所述活动夹块(11)与固定夹块(10)相对应的一面各开设有与主阀盖(17)顶部一半相适配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阀盖侧耳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6)为圆形,所述移动板(2)上位于工作台(6)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定位工作台(6)位置的定位机构(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主阀盖侧耳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8)包括两个圆弧形的定位块(82)、立板(83)、弹簧(84)以及导向杆(85),所述工作台(6)的两侧开设有与定位块(82)相适配的定位槽(81),所述立板(83)竖直设置在工作台(6)上,两个所述导向杆(85)横向穿过立板(83)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块(82)与导向杆(85)的一端相连,所述弹簧(84)设置在定位块(82)与立板(83)之间,两个所述定位块(82)对称设置在工作台(6)的两侧且与定位槽(81)相对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