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座椅调角器装配线的包圈压装机,属于汽车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行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汽车座椅是汽车中一个重要的、直接与驾乘人员相关联的部件。汽车座椅的舒适度是汽车座椅设计过程中较为关键的因素,其中,座椅背靠角度的调节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座椅背靠角度的调节是由座椅调角器来实现的。包圈是将滑槽板和齿盘进行固定,现有技术中多数情况下是通过人工操作将包圈安装在调角器组件上,人工操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投入较大,同时工作效率也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用于汽车座椅调角器装配线的包圈压装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汽车座椅调角器装配线的包圈压装机,包括压装压合机构、压装检测机构、压装缓冲机构、压装旋转机构和压装工装,所述压装检测机构位于压装旋转机构的上方,所述压装缓冲机构安装在压装旋转机构上,所述压装工装安装在压装缓冲机构上,所述压装压合机构与压装工装配合,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压装缓冲机构包括压装缓冲导向套、压装缓冲导向杆、压装缓冲弹簧、压装缓冲上压板和压装缓冲下压板,所述压装缓冲导向套安装在压装旋转机构上,所述压装缓冲导向杆套装在压装缓冲导向套内,所述压装缓冲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压装缓冲上压板和压装缓冲下压板连接,所述压装缓冲弹簧套装在压装缓冲导向杆外,所述压装缓冲弹簧的一端与压装缓冲上压板抵接,所述压装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压装缓冲导向套抵接,所述压装工装安装在压装缓冲上压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压装缓冲机构还包括压装缓冲连接杆,所述压装缓冲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压装缓冲上压板和压装缓冲下压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装缓冲机构还包括压装缓冲底座,所述压装缓冲底座位于压装缓冲下压板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压装压合机构包括压装压合支架、压装压合油缸和压装压合底座,所述压装压合油缸安装在压装压合支架上,所述压装压合底座安装在压装压合油缸上,所述压装压合底座与压装工装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压装检测机构包括压装检测底板和压装检测头,所述压装检测头安装在压装检测底板上,所述压装检测底板位于压装旋转机构的上方,所述压装检测头与压装压合底座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压装旋转机构包括压装旋转转盘和压装旋转电机,所述压装旋转转盘与压装旋转电机连接,所述压装缓冲导向套安装在压装旋转转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压装压合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装压合机构分别为一号压装压合机构和二号压装压合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压装压合机构中的压装压合底座的内墙的侧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二号压装压合机构中的压装压合底座的内墙的侧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0°。
进一步地,所述压装旋转转盘上存在四个工位,四个工位分别为上料工位、45°压合工作、90°压合工位和下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45°压合工作、90°压合工位和下料工位沿着压装旋转转盘的转动方向依次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45°压合工作和90°压合工位的压装缓冲下压板的下方各安装有一个压装缓冲底座。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包圈压装机在对包圈进行压装时,将组装后的调角器组件和包圈放置在上料工位的压装工装上,压装旋转转盘转动将调角器组件和包圈转动至45°压合工位,通过压装压合底座对包圈进行45°的压合,压装旋转转盘转动将压合45°后的包圈和调角器组件转动至90°压合工位,通过压装压合底座对包圈进行90°的压合,压装旋转转盘转动将压合90°后的包圈和调角器组件转动至下料工位,工人将成品调角器取出,在压装旋转转盘转动的过程中可通过压装检测头对各个工位上的包圈和调角器组件进行检测、以避免其出现偏斜的情况,进而可以保证成品的产品质量,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圈压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圈压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圈压装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iv-iv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v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压装压合机构b1、压装检测机构b2、压装缓冲机构b3、压装旋转机构b4、压装工装b5、
压装压合支架b11、压装压合油缸b12、压装压合底座b13、
压装检测底板b21、压装检测头b22、
压装缓冲导向套b31、压装缓冲导向杆b32、压装缓冲弹簧b33、压装缓冲底座b34、压装缓冲上压板b35、压装缓冲下压板b36、压装缓冲连接杆b37、
压装旋转转盘b41、压装旋转电机b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5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有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汽车座椅调角器装配线的包圈压装机,包括压装压合机构b1、压装检测机构b2、压装缓冲机构b3、压装旋转机构b4和压装工装b5,压装检测机构b2位于压装旋转机构b4的上方,压装缓冲机构b3安装在压装旋转机构b4上,压装工装b5安装在压装缓冲机构b3上,压装压合机构b1与压装工装b5配合,
本实施例中的压装缓冲机构b3包括压装缓冲导向套b31、压装缓冲导向杆b32、压装缓冲弹簧b33、压装缓冲底座b34、压装缓冲上压板b35、压装缓冲下压板b36和压装缓冲连接杆b37,压装缓冲导向套b31安装在压装旋转机构b4上,压装缓冲导向杆b32套装在压装缓冲导向套b31内,压装缓冲导向杆b32的两端分别与压装缓冲上压板b35和压装缓冲下压板b36连接,压装缓冲连接杆b37的两端分别与压装缓冲上压板b35和压装缓冲下压板b36连接,压装缓冲弹簧b33套装在压装缓冲导向杆b32外,压装缓冲弹簧b33的一端与压装缓冲上压板b35抵接,压装缓冲弹簧b33的另一端与压装缓冲导向套b31抵接,压装工装b5安装在压装缓冲上压板b35上,压装缓冲底座b34位于压装缓冲下压板b36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的压装压合机构b1包括压装压合支架b11、压装压合油缸b12和压装压合底座b13,压装压合油缸b12安装在压装压合支架b11上,压装压合底座b13安装在压装压合油缸b12上,压装压合底座b13与压装工装b5配合;压装压合机构b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装压合机构b1分别为一号压装压合机构和二号压装压合机构;一号压装压合机构中的压装压合底座b13的内墙的侧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二号压装压合机构中的压装压合底座b13的内墙的侧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0°。
本实施例中的压装检测机构b2包括压装检测底板b21和压装检测头b22,压装检测头b22安装在压装检测底板b21上,压装检测底板b21位于压装旋转机构b4的上方,压装检测头b22与压装压合底座b13配合。
本实施例中的压装旋转机构b4包括压装旋转转盘b41和压装旋转电机b42,压装旋转转盘b41与压装旋转电机b42连接,压装缓冲导向套b31安装在压装旋转转盘b41上;压装旋转转盘b41上存在四个工位,四个工位分别为上料工位、45°压合工作、90°压合工位和下料工位,上料工位、45°压合工作、90°压合工位和下料工位沿着压装旋转转盘的转动方向依次布置;45°压合工作和90°压合工位的压装缓冲下压板b36的下方各安装有一个压装缓冲底座b34。
具体的说,该包圈压装机在对包圈进行压装时,将组装后的调角器组件和包圈放置在上料工位的压装工装b5上,压装旋转转盘b41转动将调角器组件和包圈转动至45°压合工位,通过压装压合底座b13对包圈进行45°的压合,压装旋转转盘b41转动将压合45°后的包圈和调角器组件转动至90°压合工位,通过压装压合底座b13对包圈进行90°的压合,压装旋转转盘b41转动将压合90°后的包圈和调角器组件转动至下料工位,工人将成品调角器取出,在压装旋转转盘b41转动的过程中可通过压装检测头b22对各个工位上的包圈和调角器组件进行检测、以避免其出现偏斜的情况,进而可以保证成品的产品质量,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用于汽车座椅调角器装配线的包圈压装机,包括压装压合机构(b1)、压装检测机构(b2)、压装缓冲机构(b3)、压装旋转机构(b4)和压装工装(b5),所述压装检测机构(b2)位于压装旋转机构(b4)的上方,所述压装缓冲机构(b3)安装在压装旋转机构(b4)上,所述压装工装(b5)安装在压装缓冲机构(b3)上,所述压装压合机构(b1)与压装工装(b5)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缓冲机构(b3)包括压装缓冲导向套(b31)、压装缓冲导向杆(b32)、压装缓冲弹簧(b33)、压装缓冲上压板(b35)和压装缓冲下压板(b36),所述压装缓冲导向套(b31)安装在压装旋转机构(b4)上,所述压装缓冲导向杆(b32)套装在压装缓冲导向套(b31)内,所述压装缓冲导向杆(b32)的两端分别与压装缓冲上压板(b35)和压装缓冲下压板(b36)连接,所述压装缓冲弹簧(b33)套装在压装缓冲导向杆(b32)外,所述压装缓冲弹簧(b33)的一端与压装缓冲上压板(b35)抵接,所述压装缓冲弹簧(b33)的另一端与压装缓冲导向套(b31)抵接,所述压装工装(b5)安装在压装缓冲上压板(b3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座椅调角器装配线的包圈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缓冲机构(b3)还包括压装缓冲连接杆(b37),所述压装缓冲连接杆(b37)的两端分别与压装缓冲上压板(b35)和压装缓冲下压板(b3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座椅调角器装配线的包圈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缓冲机构(b3)还包括压装缓冲底座(b34),所述压装缓冲底座(b34)位于压装缓冲下压板(b36)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座椅调角器装配线的包圈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压合机构(b1)包括压装压合支架(b11)、压装压合油缸(b12)和压装压合底座(b13),所述压装压合油缸(b12)安装在压装压合支架(b11)上,所述压装压合底座(b13)安装在压装压合油缸(b12)上,所述压装压合底座(b13)与压装工装(b5)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座椅调角器装配线的包圈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检测机构(b2)包括压装检测底板(b21)和压装检测头(b22),所述压装检测头(b22)安装在压装检测底板(b21)上,所述压装检测底板(b21)位于压装旋转机构(b4)的上方,所述压装检测头(b22)与压装压合底座(b13)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座椅调角器装配线的包圈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旋转机构(b4)包括压装旋转转盘(b41)和压装旋转电机(b42),所述压装旋转转盘(b41)与压装旋转电机(b42)连接,所述压装缓冲导向套(b31)安装在压装旋转转盘(b4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座椅调角器装配线的包圈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压合机构(b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装压合机构(b1)分别为一号压装压合机构和二号压装压合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汽车座椅调角器装配线的包圈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压装压合机构中的压装压合底座(b13)的内墙的侧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二号压装压合机构中的压装压合底座(b13)的内墙的侧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汽车座椅调角器装配线的包圈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旋转转盘(b41)上存在四个工位,四个工位分别为上料工位、45°压合工作、90°压合工位和下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45°压合工作、90°压合工位和下料工位沿着压装旋转转盘的转动方向依次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汽车座椅调角器装配线的包圈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45°压合工作和90°压合工位的压装缓冲下压板(b36)的下方各安装有一个压装缓冲底座(b34)。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