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地面插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99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捷地面插座。



背景技术:

地面插座是安装在地面或类似场所、用于与固定布线连接的插座,通常作为地面布线系统的终端和出线口,将地面布线系统中的电源、信号、数据取出。主要用于办公场所、机场、旅馆、商场、家庭等大开间户内场所,用途广泛。

传统弹起式地面插座包括面板和跳起机构,所述跳起机构的弹起是通过扭簧的扭力实现,由于扭簧的扭力直接作用于跳起机构上,使得跳起机构在弹开时的冲击力很大,容易对人产生伤害,因此现有的地面插座大多会装设阻尼器配合扭簧,阻尼器的设置减小了跳起机构在弹开时的冲击力,从而控制了跳起机构的弹起速度。

目前采用的阻尼器大多利用内置的阻尼油脂使套管与扭簧管之间具有很强的粘力,从而使扭簧套与套管在扭簧作用下旋转速度减慢,但是阻尼油脂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而改变其性能:在夏天或者热带地区使用时阻尼油脂变得润滑而导致阻尼减小、在冬天或者寒带地区使用时阻尼油脂变得粘稠而导致阻尼增大,使得起跳机构的弹起在不同使用环境下产生差异,因此需要时常对扭簧进行弹力调节以适应阻尼油脂的性能变化。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8111856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弹起式地面插座的可调阻尼装置,该装置包括两端分别带有安装耳的底板、中心轴线与底板平行的阻尼外管盖、靠板,由底板、阻尼外管盖以及靠板组成的阻尼座,阻尼外管盖盖设在底板上两安装耳之间,从而在两安装耳之间形成容置空腔,阻尼外管盖一侧外壁与靠板相连接,底板在容置空腔内中间部位还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将容置空腔分隔成驱动腔、阻尼腔、在驱动腔和阻尼腔之间由安装架围成的齿轮腔,可转动调节蜗杆带动齿轮转动,从而转动第一弹簧改变弹力。

上述装置转动调节蜗杆带动齿轮转动,从而转动第一弹簧改变弹力,然而上述蜗杆的位置位于面板下方,当装有上述装置的地面插座安装至地面上时,蜗杆埋设于地下,使用者在不拆除整个地面插座的情况下难以对蜗杆进行操作,造成了一定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地面插座,将蜗杆的操作端朝向地表设置,并在固定面板上对应蜗杆位置开设供转动蜗杆用的操作孔,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轻松地调节扭簧弹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捷地面插座,包括固定面板,所述固定面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面板上朝向地面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阻尼器、扭簧以及用于调节扭簧弹力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蜗杆和蜗轮,所述蜗杆包括操作端,所述操作端朝向地表设置,所述固定面板上对应操作端处贯穿开设有操作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蜗杆的操作端朝向地表设置,并在固定面板上对应蜗杆位置开设供转动蜗杆用的操作孔,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轻松地调节扭簧弹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面板于操作孔处设置有沿远离安装孔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固定面板上设置有滑动配合于滑槽内并将操作孔覆盖的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在未对操作端进行调节的场景下将操作孔覆盖,避免误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的两端均开设有沿盖板滑动方向设置的腰型孔,所述操作孔与滑槽沿同一方向延伸,所述固定面板上对应腰型孔设置有两个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腰型孔的设置便于调节操作端和操作孔之间的相对位置,起到便于工具插入操作孔内调节操作端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调节组件的容置腔,所述安装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容置腔的开口封闭的蜗盖;所述容置腔的开口位于固定架上朝向安装孔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有的地面插座的容置腔开口朝向安装架远离地面的一端设置,而接线盒也设置于安装架远离地面的一端,两者贴的很近,接线盒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热量容易传导至阻尼器,使得阻尼油受热变得润滑,而将容置腔的开口设置于固定架上朝向安装孔的一侧后,接线盒与阻尼器之间的间距增加,起到便于散热和阻隔热量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蜗盖远离容置腔的一侧设置有凸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柱起到便于握持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将蜗杆的操作端朝向地表设置,并在固定面板上对应蜗杆位置开设供转动蜗杆用的操作孔,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轻松地调节扭簧弹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机构与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机构与安装架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固定面板;11、安装孔;12、操作孔;13、滑槽;14、螺纹孔;2、安装架;21、底座;211、弹簧槽;212、阻尼槽;213、容置腔;214、安装翼;2141、腰型孔;22、背板;3、阻尼器;31、转动端;4、扭簧;5、跳起机构;6、蜗盖;61、凸柱;71、蜗杆;711、操作端;72、蜗轮;8、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捷地面插座,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面板1,固定面板1朝向地面的一端铰接有跳起机构5,固定面板1上开设有供跳起机构5活动的安装孔11。

如图2、图3所示,固定面板1上朝向地面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安装架2包括底座21用和于固定接线盒的背板22,接线盒设置于底座21远离固定面板1的一侧。

如图3、图4所示,底座21上设置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阻尼器3、扭簧4以及用于调节扭簧4弹力的调节组件,底座2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用于容纳扭簧4的弹簧槽211和用于容纳阻尼器3的阻尼槽212。扭簧4的一端插接固定于弹簧槽211内,另一端用于和跳起机构5(见图1)的一侧固定;阻尼器3的一端插接固定于阻尼槽212内(阻尼器3无法于阻尼槽212内转动),另一端为相对于自身转动的转动端31并和跳起机构5的另一侧固定,且扭簧4与阻尼器3的转动端31同轴心线。跳起机构5的两端分别与扭簧4和阻尼器3的转动端31固定连接后,扭簧4提供动力带动跳起机构5转动,而阻尼器3则提供阻力,使得跳起机构5缓缓地转动。

如图1、图4所示,底座21上还开设有用于放置调节组件的容置腔213,容置腔213的开口位于固定架上朝向安装孔11的一侧,底座21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容置腔213的开口封闭的蜗盖6,蜗盖6通过螺丝与底座21固定连接;蜗盖6远离容置腔213的一侧一体成型有便于握持蜗盖6的凸柱61。调节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蜗杆71和蜗轮72,蜗轮72绕扭簧4的轴心线转动定位于容置腔213内,且蜗轮72的一端延伸至弹簧槽211内与扭簧4的端部固定连接,使得蜗轮72转动带动扭簧4上位于弹簧槽211内的一端转动,以实现对扭簧4扭转力的调节。蜗杆71与蜗轮72垂直并转动定位于容置腔213内,蜗杆71的两端均延伸至底座21外,蜗杆71朝向地表的一端为操作端711,操作端711便于利用工具控制蜗杆71转动。

如图3、图5所示,固定面板1上对应操作端711处贯穿开设有操作孔12,操作孔12沿远离安装孔11方向延伸,便于工具直接穿过操作孔12对操作端711进行转动。固定面板1于操作孔12处开设有沿远离安装孔11方向延伸的滑槽13,操作孔12与滑槽13朝同一延伸方向延伸,固定面板1上设置有滑动配合于滑槽13内并将操作孔12覆盖的盖板8。底座21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相对设置的安装翼214,安装翼214上开设有沿盖板8滑动方向开设的腰型孔2141,固定面板1上对应腰型孔2141开设有两个螺纹孔14(见图2),起到便于调节操作端711与操作孔12的相对位置的作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捷地面插座,包括固定面板(1),所述固定面板(1)上开设有安装孔(11);所述固定面板(1)上朝向地面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上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阻尼器(3)、扭簧(4)以及用于调节扭簧(4)弹力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蜗杆(71)和蜗轮(72),所述蜗杆(71)包括操作端(71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端(711)朝向地表设置,所述固定面板(1)上对应操作端(711)处贯穿开设有操作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地面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面板(1)于操作孔(12)处设置有沿远离安装孔(11)方向延伸的滑槽(13),所述固定面板(1)上设置有滑动配合于滑槽(13)内并将操作孔(12)覆盖的盖板(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捷地面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的两端均开设有沿盖板(8)滑动方向设置的腰型孔(2141),所述操作孔(12)与滑槽(13)沿同一方向延伸,所述固定面板(1)上对应腰型孔(2141)设置有两个螺纹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地面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调节组件的容置腔(213),所述安装架(2)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容置腔(213)的开口封闭的蜗盖(6);所述容置腔(213)的开口位于固定架上朝向安装孔(11)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捷地面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蜗盖(6)远离容置腔(213)的一侧设置有凸柱(6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便捷地面插座,包括固定面板,所述固定面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面板上朝向地面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阻尼器、扭簧以及用于调节扭簧弹力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蜗杆和蜗轮,所述蜗杆包括操作端,所述操作端朝向地表设置,所述固定面板上对应操作端处贯穿开设有操作孔;本实用新型能够轻松地调节扭簧弹力。

技术研发人员:钱建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精艺建筑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5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