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影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设接口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的功能越来越丰富。随着汽车的功能的增多,汽车的外设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因此汽车需要增加外设接口来实现不同功能外设的连接。
目前,外设接口因车内需求位置的不同,需要在车辆的不同位置布置外设接口,且布置的位置固定。
然而,由于汽车的外设接口的布置位置固定,使得外设接口的使用范围较小,给操作者的使用造成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外设接口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设接口位置固定所导致的外设接口的使用范围较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设接口,所述外设接口包括数据线、容纳组件和连接插头;
所述数据线包括固定端和伸缩端,所述固定端和所述车机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端和所述连接插头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插头位于所述容纳组件之外的情况下,所述伸缩端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容纳组件之外;
在所述连接插头卡接在所述容纳组件上的情况下,所述伸缩端位于所述容纳组件之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插头为终端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组件包括转动环、固定轴、卷簧和壳体;
所述固定轴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所述卷簧的一端和所述固定轴固定,所述卷簧的另一端和所述转动环固定;
所述连接插头卡接在所述容纳组件上的情况下,所述伸缩端缠绕在所述转动环的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插头上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壳体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配合连接,所述活动部上开设有卡接槽;
在所述卡接凸起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的情况下,所述伸缩端位于所述容纳组件之内。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部上还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摆锥;
所述导向槽内固定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压缩方向和所述连接插头的卡接方向一致;
所述卡接凸起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的情况下,所述弹性元件处于压缩状态,且所述摆锥位于第一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摆锥限制所述弹性元件进一步压缩的位置;
在所述卡接凸起脱离所述卡接槽的情况下,所述弹性元件处于自然长度,且所述摆锥处于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一位置为相对的两个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线口,所述出线口处设置有引导件,所述伸缩端在所述引导件的作用下伸出或者缩回到所述壳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件为钢珠或者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组件还包括制动件;
在所述连接插头位于所述容纳组件之外,且所述伸缩端伸出于所述容纳组件之外的长度达到预设长度时,所述制动件限制所述转动环的转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外设接口和车机连接,该外设接口包括数据线、容纳组件和连接插头;数据线包括固定端和伸缩端,固定端和车机固定连接;伸缩端和连接插头固定连接,在连接插头位于容纳组件之外的情况下,伸缩端至少部分伸出于容纳组件之外;在连接插头卡接在容纳组件上的情况下,伸缩端位于容纳组件之内。这样,在连接插头需要使用时,可以拉动连接插头,使得伸缩端伸出容纳组件,直至连接插头到达预设位置,当连接插头使用完时,可以将伸缩端重新容纳回容纳组件之内,使得连接插头可以依据操作者的需求使伸缩端伸出,进而增加连接插头的使用范围,且在连接插头使用完后,不会造成数据线的冗余,节省了车辆内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设接口位置固定所导致的外设接口的使用范围较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外设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还包括中控台面板,所述容纳组件固定在所述中控台面板上。
所述车辆与上述外设接口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外设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插头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机,2-数据线,3-容纳组件,4-连接插头,21-固定端,22-伸缩端,31-壳体,41-卡接凸起,311-活动部;312-固定部;313-卡接槽;314-导向槽;315-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设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外设接口和车机1连接,该外设接口包括数据线2、容纳组件3和连接插头4;数据线2包括固定端21和伸缩端22,固定端21和车机1固定连接;伸缩端22和连接插头4固定连接,在连接插头4位于容纳组件3之外的情况下,伸缩端22至少部分伸出于容纳组件3之外;在连接插头4卡接在容纳组件3上的情况下,伸缩端22位于容纳组件3之内。
其中,车机1为安装在车辆里面的车载信息娱乐产品,以实现车辆和外部的信息交互。车机1可以固定在车辆的中控台上,进而方便驾乘人员的操作。
数据线2包括固定端21和伸缩端22,固定端21和伸缩端22可以为一条线束,也可以为两条线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在固定端21和伸缩端22为两条线束的情况下,固定端21和伸缩端22可以通过线束连接器固定连接,以使固定端21和伸缩端22之间传递数据不受影响。
固定端21和车机1固定连接,具体的,固定端21可以与车机1中的充电出入端电连接,也可以和车机1中的数据传输端电连接。伸缩端22和连接插头4固定连接。当固定端21的第一端和车机1的充电出入端电连接,该连接插头4可以为充电连接插头4,当固定端21和的第一端和车机1的数据传输端电连接,该连接插头4可以为数据传输连接插头4。
容纳组件3为容纳伸缩端22的组件,容纳组件3上可以设置容纳槽,连接插头4可以卡接在容纳槽内。当需要改变连接插头4的应用范围时,可以拉动连接插头4,使伸缩端22至少部分伸出于容纳组件3之外,伸缩端22伸出的长度可以根据连接插头4的应用场景确定。示例性的,若连接插头4为充电连接插头4,当车辆后排乘坐人员需要使用连接插头4进行充电时,可以将伸缩端22的拉到后排的位置,以供后排乘坐人员充电。当连接插头4使用完后,可以将伸缩端22重新容纳回容纳组件3之内。这样,可以增加连接插头4的使用范围,且在连接插头4使用完后,不会造成数据线2的冗余,节省了车辆内部的空间。需要说明的是,伸缩端22伸出的长度连接插头4的使用范围以及车辆的内部空间确定,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数据线2的长度可以大于或者等于车机1到车辆后排座位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外设接口和车机1连接,该外设接口包括数据线2、容纳组件3和连接插头4;数据线2包括固定端21和伸缩端22,固定端21和车机1固定连接;伸缩端22和连接插头4固定连接,在连接插头4位于容纳组件3之外的情况下,伸缩端22至少部分伸出于容纳组件3之外;在连接插头4卡接在容纳组件3上的情况下,伸缩端22位于容纳组件3之内。这样,在连接插头4需要使用时,可以拉动连接插头4,使得伸缩端22伸出容纳组件3,直至连接插头4到达预设位置,当连接插头4使用完时,可以将伸缩端22重新容纳回容纳组件3之内,使得连接插头4可以依据操作者的需求使伸缩端22伸出,进而增加连接插头4的使用范围,且在连接插头4使用完后,不会造成数据线2的冗余,节省了车辆内部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插头4为终端接口。
具体的,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终端接口为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用于连接车辆中连接外部设备,如连接车载音响或者行车记录仪的接口。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终端接口可以为充电接口,进而可以连接移动终端,以供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组件3包括转动环、固定轴、卷簧和壳体;所述固定轴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所述卷簧的一端和所述固定轴固定,所述卷簧的另一端和所述转动环固定;所述连接插头4卡接在所述容纳组件3上的情况下,所述伸缩端22缠绕在所述转动环的环面上。
其中,固定轴可以为优质碳素钢制作,如碳素钢35、45、50等优质碳素结构钢,固定轴也可以为硬质塑料等,使得固定轴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进而可以延长固定轴的使用寿命。固定轴以焊接在壳体的内腔中,也可以粘接在壳体的内腔中,进而使得固定轴无法在壳体的内腔中发生转动。
卷簧可以为涡卷弹簧的一种,卷簧的一端和固定轴固定,卷簧的另一端和转动环固定,当转动环发生转动时,由于固定轴无法发生转动,使得卷簧在转动环的扭矩作用下产生卷曲弹性变形,当转动环的扭矩作用消失时,在卷簧回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进而带动转动环旋转。
转动环可以为塑料圆环,也可以为金属圆环,转动环包括内环面和外环面,卷簧可以固定在转动环的内环面上,伸缩端22的缠绕在转动环的外环面上。当需要拍摄时,可以向远离固定端21的方向拉动连接插头4,使得伸缩端22拉动转动环旋转,使得卷簧在转动环的扭矩作用下产生卷曲弹性变形,当连接插头4脱离连接插头4时,可以依据连接插头4的应用范围选择伸缩端22的伸出长度。当连接插头4使用完毕时,松开伸缩端22,进而在卷簧回弹力的作用使得转动环旋转,使得伸缩端22缠绕在在转动环的外环面上,进而使得伸缩端22重新容纳在壳体31内。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插头4上设置有卡接凸起41,所述壳体包括固定部312和活动部311,所述活动部311和所述配合部312配合连接,所述活动部311上开设有有卡接槽313;在所述卡接凸起41卡接在所述卡接槽313内的情况下,所述伸缩端22位于所述容纳组件3之内。
具体的,可以在活动部311上开设卡接槽313,在连接插头4上设置卡接凸起41,在连接插头4使用完后,可以使得卡接凸起41卡接在卡接槽313内,进而使得连接插头4可以在卡接槽313的限制下固定在容纳组件3上。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部311上还开设有导向槽314,所述固定部312上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摆锥;所述导向槽314内固定有弹性元件315,所述弹性元件315的压缩方向和所述连接插头4的卡接方向一致;所述卡接凸起41卡接在所述卡接槽313内的情况下,所述弹性元件315处于压缩状态,且所述摆锥位于第一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摆锥限制所述弹性元件315进一步压缩的位置;在所述卡接凸起41脱离所述卡接槽313的情况下,所述弹性元件315处于自然长度,且所述摆锥处于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一位置为相对的两个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弹性元件312可以为压缩弹簧的一种,导向槽为容纳弹性元件312的载体,弹性元件312设置在导向槽314内。固定部312上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上设置有摆锥,在按压连接插头4的过程中,摆锤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具体的,在卡接插头4卡接在活动部311上时,继续按压卡接插头4,卡接插头4和活动部311整体会沿图2中的n方向移动,同时摆锤的沿如图2中的m方向移动,当摆锤到达第一位置时,摆锤由图2中的a位置经由b位置最终到达c位置,而c位置处于活动部311和固定部312之间的间隔位置,进而使得摆锥位于活动部311和固定部312之间,摆锤限制活动部的进一步沿n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弹性元件312受到限位而固定住,不会发生压缩或者伸长。当需要将卡接插头4取出时,可以继续按压卡接插头4,使得摆锥由第一位置到达第二位置,即由图2中的c位置到达d位置,由于d位置对活动部311与弹性元件的移动无限制,因此,使得弹性元件315在回复力的作用下伸长,进而使得卡接插头4弹出,进而方便连接插头14的固定与取出。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弹性元件312可以为电磁弹簧的一种,弹性元件312通电时可以伸长,这样,卡接插头14卡接在壳体31时,可以给弹性元件312断电,当需要取出连接插头14时,可以给弹性元件312通电,进而使得弹性元件312伸长,进而推动连接插头4从壳体31中弹出,使得连接插头14的取出可控,更加方便操作者的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31上设置有出线口,所述出线口处设置有引导件,所述伸缩端22在所述引导件的作用下伸出或者缩回到所述壳体31内。
具体的,出线口的直径大于数据线2的直径,可以在出线口设置引导件,在伸缩端22伸出和缩回时,可以在伸缩端22的引导件伸出或者缩回到壳体31内,避免伸缩端22和出线口发生摩擦而损坏数据线2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出线口处可以光滑处理,是的伸缩端22可以减少与出线口的摩擦。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件为钢珠或者滑轮。
具体的,在引导件为滑轮的情况下,伸缩端22在伸长和缩回时,均与滑轮的轮面进行接触,滑轮在转动时,使得伸缩端22和滑轮处于一种动摩擦的状态,进而降低伸缩端22与出线口的摩擦,进而方便伸缩端22的伸长和缩回。在引导件为滑轮的情况下,可以在出线口的口部的设置一圈钢珠,且钢珠可以在出线口的口部滚动,这样,伸缩端22在伸长和缩回时均与钢珠的表面进行接触,钢珠在滚动时,使得伸缩端22和钢珠处于一种动摩擦的状态,进而降低伸缩端22与出线口的摩擦,进而方便伸缩端22的伸长和缩回。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组件3还包括制动件;在所述连接插头4位于所述容纳组件3之外,且所述伸缩端22伸出于所述容纳组件3之外的长度达到预设长度时,所述制动件限制所述转动环的转动。
具体的,制动件的一端可以活动连接在壳体31上,在连接插头4位于容纳组件3之外,且伸缩端22伸出于容纳组件3之外的长度达到预设长度时的情况下,制动件的另一端可以卡接或者磁吸在转动环的环面上,进而限制转动环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制动件可以为卡爪,也可以为磁吸开关,当伸缩端22达到预设长度时,可以按压位于制动件外露的一端,进而使得制动件的另一端卡接或者磁吸在转动环的外环面上,使得转动环终止转动,进而在使用连接插头4时,可以使伸缩端22伸长任意长度,且在伸长后在不继续施加拉力的情况下不会自动缩回,进而更加方便操作者的使用。当连接插头4使用完时,可以使得制动件脱离动环的外环面,松开伸缩端22,在卷簧回弹力的作用使得转动环旋转,带动伸缩端22子卷在转动环的外环面上,进而使伸缩端22重新容纳在壳体31内。
需要说明的,转动环的外环面可以包括齿面,这样,在连接插头4位于所述容纳组件3之外,且伸缩端22伸出于容纳组件3之外的长度达到预设长度时,制动件卡接在齿面的任一齿槽中,进而使得转动环终止转动,操作者在使用连接插头4时就可以不必固定住连接插头4,使得连接插头4的操作自由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外设接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外设接口和车机1连接,该外设接口包括数据线2、容纳组件3和连接插头4;数据线2包括固定端21和伸缩端22,固定端21和车机1固定连接;伸缩端22和连接插头4固定连接,在连接插头4位于容纳组件3之外的情况下,伸缩端22至少部分伸出于容纳组件3之外;在连接插头4卡接在容纳组件3上的情况下,伸缩端22位于容纳组件3之内。这样,在连接插头4需要使用时,可以拉动连接插头4,使得伸缩端22伸出容纳组件3,直至连接插头4到达预设位置,当连接插头4使用完时,可以将伸缩端22重新容纳回容纳组件3之内,使得连接插头4可以依据操作者的需求使伸缩端22伸出,进而增加连接插头4的使用范围,增加了车辆的舒适度,且在连接插头4使用完后,不会造成数据线2的冗余,节省了车辆内部的使用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还包括中控台面板,所述容纳组件3固定在所述中控台面板。
具体的,容纳组件3可以固定在中控台面板的表面上,也可以固定在中控台面板的内部。在容纳组件3固定在中控台内部时,可以设置按钮使得连接插头4弹出,这样,可以避免连接插头4外露造成的连接插头4易损坏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外设接口,所述外设接口和车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设接口包括数据线、容纳组件和连接插头;
所述数据线包括固定端和伸缩端,所述固定端和所述车机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端和所述连接插头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插头位于所述容纳组件之外的情况下,所述伸缩端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容纳组件之外;
在所述连接插头卡接在所述容纳组件上的情况下,所述伸缩端位于所述容纳组件之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设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插头为终端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设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组件包括转动环、固定轴、卷簧和壳体;
所述固定轴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所述卷簧的一端和所述固定轴固定,所述卷簧的另一端和所述转动环固定;
所述连接插头卡接在所述容纳组件上的情况下,所述伸缩端缠绕在所述转动环的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设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插头上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壳体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配合连接,所述活动部上开设有卡接槽;
在所述卡接凸起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的情况下,所述伸缩端位于所述容纳组件之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设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上还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摆锥;
所述导向槽内固定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压缩方向和所述连接插头的卡接方向一致;
所述卡接凸起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的情况下,所述弹性元件处于压缩状态,且所述摆锥位于第一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摆锥限制所述弹性元件进一步压缩的位置;
在所述卡接凸起脱离所述卡接槽的情况下,所述弹性元件处于自然长度,且所述摆锥处于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一位置为相对的两个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设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线口,所述出线口处设置有引导件,所述伸缩端在所述引导件的作用下伸出或者缩回到所述壳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设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为钢珠或者滑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设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组件还包括制动件;
在所述连接插头位于所述容纳组件之外,且所述伸缩端伸出于所述容纳组件之外的长度达到预设长度时,所述制动件限制所述转动环的转动。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外设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中控台面板,所述容纳组件固定在所述中控台面板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