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建筑物脚手架预埋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12


本实用新型属于脚手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建筑物脚手架预埋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层房屋建筑和钢筋混凝土桥梁建设过程中,脚手架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技术装备。以高层框架民用高层建筑为例,是在某层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时预埋一段连接杆,待混凝土凝固后达到强度要求后,就在这些预埋的连接杆通过脚手架的扣件向上继续架设脚手架,一直到建筑的顶层。然后建筑物向下逐层完成外层装修后,然后逐层拆卸脚手架。

而现有的脚手架预埋连接装置大多都是直接将连接杆与混凝土墙体进行凝固后安装的,而这些预埋的连接杆在工作完成拆卸时,大多都是将较长的部位进行切断处理掉,从而造成钢管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建筑物脚手架预埋连接装置,通过设置的混凝土墙体、预埋连接杆、预埋连接块和固定套环能够更好的将连接杆进行安装,从而方便对脚手架的卡扣进行卡接,然后通过预埋设置从而更好的较少了钢管的浪费情况,更好的增加了材料的使用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混凝土墙体,所述混凝土墙体的一侧内部固定连接有预埋连接杆,所述预埋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预埋连接块,所述预埋连接块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底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预埋连接块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端上侧开设有固定螺栓孔,所述安装块的一端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安装块和连接杆均匀设置有三个且连接杆是倾斜设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预埋连接杆和预埋连接块的内部底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间位置与固定套环进行套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预埋连接块一侧上表面开设有固定连接孔,所述固定连接孔与安装块上的固定螺栓孔进行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环与预埋连接块的一端在同一水平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安装块和连接杆,能够更好的对固定套环进行连接,从而使得固定套环更加的稳定。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能够更好的对安装的第一连接杆进行套接,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杆更加的方便安装,更好的节约时间。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杆,能够更好的对脚手架卡扣进行安装,使得脚手架的安装更加的方便。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固定连接孔和固定螺栓孔,能够更好的对安装块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杆的安装和拆卸更加的方便。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固定套环和预埋连接块,通过将固定套环和预埋连接块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杆的连接更加的平稳,从而更好的保证了施工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混凝土墙体;2、预埋连接杆;3、预埋连接块;4、连接槽;5、安装槽;6、安装块;7、固定螺栓孔;8、连接杆;9、固定套环;10、第一连接杆;11、第一连接孔;12、第二连接孔;13、固定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建筑物脚手架预埋连接装置,包括混凝土墙体1,混凝土墙体1的一侧内部固定连接有预埋连接杆2,预埋连接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预埋连接块3,预埋连接块3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4,连接槽4的底端开设有安装槽5,预埋连接块3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6,安装块6的一端上侧开设有固定螺栓孔7,安装块6的一端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环9。

参考图1和图2,安装块6和连接杆8均匀设置有三个且连接杆8是倾斜设置的。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的安装块6和连接杆8,能够更好的对固定套环9进行连接,从而使得固定套环9更加的稳定。

参考图3,预埋连接杆2和预埋连接块3的内部底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12。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12,能够更好的对安装的第一连接杆10进行套接,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杆10更加的方便安装,更好的节约时间。

参考图1和图3,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12中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第一连接杆10的中间位置与固定套环9进行套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杆10,能够更好的对脚手架卡扣进行安装,使得脚手架的安装更加的方便。

参考图3和图4,预埋连接块3一侧上表面开设有固定连接孔13,固定连接孔13与安装块6上的固定螺栓孔7进行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的固定连接孔13和固定螺栓孔7,能够更好的对安装块6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杆10的安装和拆卸更加的方便。

参考图1、图2和图3,固定套环9与预埋连接块3的一端在同一水平面上。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的固定套环9和预埋连接块3,通过将固定套环9和预埋连接块3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杆10的连接更加的平稳,从而更好的保证了施工者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首先在浇筑混凝土墙体1的过程中将预埋连接杆2和预埋连接块3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当混凝土墙体1凝固完成之后,通过将安装块6与预埋连接块3进行安装,通过设有的固定螺栓孔7和固定连接孔13将安装块6进行安装固定,从而将固定套环9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将第一连接杆10穿过固定套环9使其通过与预埋连接块3和预埋连接杆2中的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12进行连接,从而对第一连接杆10进行固定,然后将通过第一连接杆10将对脚手架卡扣进行安装,当工作完成之后要拆卸时则需要通过将安装块6先拆下,然后将固定套环9从而第一连接杆10上拿下,然后转动第一连接杆10进行拆卸即可。

综上所述:该混凝土建筑物脚手架预埋连接装置,通过设置的混凝土墙体1、预埋连接杆2、预埋连接块3、连接槽4、安装槽5、安装块6、固定螺栓孔7、连接杆8、固定套环9、第一连接杆10、第一连接孔11、第二连接孔12和固定连接孔13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脚手架预埋连接装置大多都是直接将连接杆与混凝土墙体进行凝固后安装的,而这些预埋的连接杆在工作完成拆卸时,大多都是将较长的部位进行切断处理掉,从而造成钢管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了施工成本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建筑物脚手架预埋连接装置,包括混凝土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墙体(1)的一侧内部固定连接有预埋连接杆(2),所述预埋连接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预埋连接块(3),所述预埋连接块(3)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4),所述连接槽(4)的底端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预埋连接块(3)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的一端上侧开设有固定螺栓孔(7),所述安装块(6)的一端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环(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建筑物脚手架预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6)和连接杆(8)均匀设置有三个且连接杆(8)是倾斜设置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建筑物脚手架预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连接杆(2)和预埋连接块(3)的内部底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建筑物脚手架预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12)中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所述第一连接杆(10)的中间位置与固定套环(9)进行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建筑物脚手架预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连接块(3)一侧上表面开设有固定连接孔(13),所述固定连接孔(13)与安装块(6)上的固定螺栓孔(7)进行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建筑物脚手架预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环(9)与预埋连接块(3)的一端在同一水平面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建筑物脚手架预埋连接装置,包括混凝土墙体,所述混凝土墙体的一侧内部固定连接有预埋连接杆,所述预埋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预埋连接块,所述预埋连接块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底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预埋连接块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端上侧开设有固定螺栓孔,所述安装块的一端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环。通过设置的混凝土墙体、预埋连接杆、预埋连接块和固定套环能够更好的将连接杆进行安装,从而方便对脚手架的卡扣进行卡接,然后通过预埋设置从而更好的较少了钢管的浪费情况,更好的增加了材料的使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朋;李玉苹;梁绍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朋
技术研发日:2020.06.2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5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