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屏蔽装置以及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02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器屏蔽装置以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模块高速连接器(highspeedi/oconnector)其广泛应用于高速通讯服务器和基站设备上实现高频信号传输,一般以封闭的六面体笼子结构作为连接器的电磁屏蔽装置,其仅在必要的工作区域设计开口,这样可以确保工作零件在高频运行状态下可靠的电磁屏蔽性能。因为这种笼子结构是由钣金冲压零件构成的,钣金冲压制造工艺性的特点决定了笼子结构的设计,现有技术中所述光模块高速连接器中的电磁屏蔽装置是由一个上盖,一个下盖加上一个或数个隔片组合而成。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屏蔽装置中每一个零部件,如上盖、下盖以及隔片都需由一套独立的模具来生产制造,然后再经过后续的多个装配工序将这些零部件组装成成品,由于有些装配工序很难实现机械自动化,需要由操作人员手工完成装配,手工作业效率低,尤其在大批量生产中,导致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生产稳定性较低且产能难以得到保证,同时随着人工成本的稳步上升,生产成本压力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屏蔽装置,其具有制造成本低、制作操作简单且周期短的优点。

一种连接器屏蔽装置,其由一体冲压成型的金属片弯折后卡合固定而成,其包括顶壁、底壁、后壁、侧壁以及中间立壁;所述后壁与所述顶壁的一侧边固定连接;

所述侧壁的数目为2,其分别与所述后壁相对的两侧边卡合固定;每一所述侧壁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侧边以及第二侧壁侧边,两个所述侧壁的第一侧壁侧边分别与所述顶壁相对的两条侧边固定连接;

所述底壁包括第一底壁以及第二底壁,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第二底壁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壁的第二侧壁侧边固定连接;

所述中间立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立壁侧边以及第二立壁侧边,所述第一立壁侧边与所述第一底壁或所述第二底壁远离所述侧壁的一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二底壁或所述第一底壁卡合固定,所述第二立壁侧边与所述顶壁卡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屏蔽装置,其由一体冲压成型的金属片弯折后卡合固定而成,其用于所述连接器的电磁屏蔽,屏蔽效果好,并对其各个壁面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限定,设计精巧,结构紧凑,充分配合其弯折成型及卡合固定工艺的需求,且弯折成型后结构稳定性良好,不易松脱,通过冲压弯折成型的工艺避免了现有工艺中多个零件分别加工成型后通过人手装配所造成的产能较低、产品性能不稳定及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壁侧边凸起设置有若干第一卡合件,所述第二底壁或所述第一底壁包括位于边缘处的若干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对应所述第一卡合件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卡合孔,所述第一卡合件穿设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合孔,进一步确保弯折成型后结构的稳定性,避免松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壁侧边还凸起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件,所述固定件对应所述第一定位件位置处还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件可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配合用以辅助定位,便于所述第一卡合件与所述第一卡合孔的穿设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立壁侧边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二卡合件,所述顶壁开设有若干第二卡合孔,所述第二卡合件穿设卡合于所述第二卡合孔,卡合稳定且便于组装拆卸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立壁侧边边缘还设置有若干第二定位件,所述顶壁开设有若干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件穿设卡合于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配合用以辅助定位,便于所述第二卡合件与所述第二卡合孔的穿设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卡合件两侧,所述第一定位孔为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卡合孔两侧,便于辅助所述第一卡合件与所述第一卡合孔的定位及穿设卡合;若干所述第二卡合孔为沿所述顶壁的纵向中心线延伸设置,便于形成两个相同的通道;所述第二定位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二卡合件两侧,所述第二卡合孔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卡合孔两侧,便于辅助所述第二卡合件与所述第二卡合孔的定位及穿设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合件以及所述第二卡合件呈l型,提供良好且可靠的水平方向上的约束力,卡合稳定且便于组装拆卸操作。

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接地针,用以安装以及接地;所述顶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便于散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屏蔽装置,其由一体冲压成型的金属片弯折后卡合固定而成,其用于所述连接器的电磁屏蔽,屏蔽效果好,并对其各个壁面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限定,设计精巧,结构紧凑,充分配合其弯折成型及卡合固定工艺的需求,且弯折成型后结构稳定性良好,不易松脱,通过冲压弯折成型的工艺避免了现有工艺中多个零件分别加工成型后通过人手装配所造成的产能较低、产品性能不稳定及制造成本高的问题。进一步地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利用所述第一卡合件、所述第二卡合件以及所述第一卡合孔、所述第二卡合孔的配合卡合固定,确保了弯折成型后结构的稳定性,避免松脱,且便于组装操作,进一步降低组装操作难度以及制造成本,缩短单位制造周期,极大提高产能,适应大批量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以上所述的连接器屏蔽装置,其具有生产难度低、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连接器屏蔽装置结构角度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连接器屏蔽装置结构角度二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连接器屏蔽装置结构角度三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第一卡合件与所述第一卡合孔卡合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第二卡合件与所述第二卡合孔卡合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壳体平面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连接器屏蔽装置结构角度一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连接器屏蔽装置结构角度二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连接器屏蔽装置结构角度三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第一卡合件与所述第一卡合孔卡合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第二卡合件与所述第二卡合孔卡合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壳体平面展开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屏蔽装置,其由一体冲压成型的金属片弯折后卡合固定而成,其包括顶壁10、底壁20、后壁30、侧壁40以及中间立壁50,后壁30与底壁20的一侧边固定连接。侧壁40的数目为2,其分别与后壁30相对的两侧边卡合固定;每一侧壁40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侧边41以及第二侧壁侧边42,两个侧壁40的第一侧壁侧边分别与顶壁10相对的两条侧边固定连接。

底壁20包括第一底壁21以及第二底壁22,第一底壁21与第二底壁22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壁的第二侧壁侧边42固定连接。

中间立壁5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立壁侧边51以及第二立壁侧边52,第一立壁侧边51与第一底壁21或第二底壁22远离侧壁40的一侧固定连接,并与第二底壁22或第一底壁21卡合固定,第二立壁侧边52与顶壁10卡合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中,所述固定连接指的是一体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连接器屏蔽装置,其由一体冲压成型的金属片弯折后卡合固定而成,其用于所述连接器的电磁屏蔽,屏蔽效果好,并对其各个壁面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限定,设计精巧,结构紧凑,充分配合其弯折成型及卡合固定工艺的需求,且弯折成型后结构稳定性良好,不易松脱,通过冲压弯折成型的工艺避免了现有工艺中多个零件分别加工成型后通过人手装配所造成的产能较低、产品性能不稳定及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第一立壁侧边51凸起设置有若干第一卡合件512,第二底壁22或第一底壁21包括位于边缘处的若干固定件23,固定件23对应第一卡合件512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卡合孔231,第一卡合件512穿设卡合于第一卡合孔231,进一步确保弯折成型后结构的稳定性,避免松脱。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立壁侧边51还凸起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件514,固定件23对应第一定位件514位置处还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32,第一定位件514可活动穿设于第一定位孔232,第一定位件514与第一定位孔232的配合用以辅助定位,便于第一卡合件512与第一卡合孔231的穿设卡合。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514为设置于第一卡合件512两侧,第一定位孔232为对应设置于第一卡合孔231两侧,第一定位孔232可单独设置,或可与第一卡合孔231相连通,便于辅助第一卡合件512与第一卡合孔231的定位及穿设卡合。

第二立壁侧边52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二卡合件522,顶壁10开设有若干第二卡合孔12,第二卡合件522穿设卡合于第二卡合孔12,卡合稳定且便于组装拆卸操作。优选地,若干第二卡合孔12为沿顶壁10的纵向中心线延伸设置,便于形成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通道,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述顶壁的纵向中心线为所述顶壁垂直于后壁30的中心线。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立壁侧边52边缘还设置有若干第二定位件524,顶壁10对应第二定位件524位置处还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4,第二定位件42可活动穿设于第二定位孔14,第二定位件42与第二定位孔14的配合用以辅助定位,便于第二卡合件522与第二卡合孔12的穿设卡合。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件42为设置于第二卡合件522两侧,第二定位孔14为对应设置于第二卡合孔12两侧,便于辅助第二卡合件522与第二卡合孔12的定位及穿设卡合。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第一卡合件512以及第二卡合件522呈l型,提供良好且可靠的水平方向上的约束力,卡合稳定且便于组装拆卸操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合件以及所述第二卡合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只要其能起到约束结构使所述壳体的形状不松脱机壳。

所述连接器屏蔽装置还包括若干接地针60,接地针60,所述接地针用以安装以及接地,其形状、数目及其设置的位置均可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调整。顶壁10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便于散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其数目与设置位置均可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调整。

所述连接器屏蔽装置弯折成型时,首先以顶壁的纵向中心线为中轴线,先将所述第一侧壁以及所述第二侧壁弯折至其与所述顶壁形成一直角,随后将所述后壁弯折至其与所述顶壁形成一直角,并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卡合固定;弯折所述中间立壁使其与所述第一底壁或所述第二底壁形成一直角,再分别弯折所述第一底壁以及所述第二底壁,并使所述第一卡合件以及所述第二卡合件分别穿设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合孔以及所述第二卡合孔,即可围合形成一具有两个通道的中空笼状结构,即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连接器屏蔽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连接器屏蔽装置,其由一体冲压成型的金属片弯折后卡合固定而成,其用于所述连接器的电磁屏蔽,屏蔽效果好,并对其各个壁面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限定,设计精巧,结构紧凑,充分配合其弯折成型及卡合固定工艺的需求,且弯折成型后结构稳定性良好,不易松脱,通过冲压弯折成型的工艺避免了现有工艺中多个零件分别加工成型后通过人手装配所造成的产能较低、产品性能不稳定及制造成本高的问题。进一步地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利用所述第一卡合件、所述第二卡合件以及所述第一卡合孔、所述第二卡合孔的配合卡合固定,确保了弯折成型后结构的稳定性,避免松脱,且便于组装操作,进一步降低组装操作难度以及制造成本,缩短单位制造周期,极大提高产能,适应大批量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连接器屏蔽装置,其具有生产难度低、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器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一体冲压成型的金属片弯折后卡合固定而成,其包括顶壁、底壁、后壁、侧壁以及中间立壁;所述后壁与所述顶壁的一侧边固定连接;

所述侧壁的数目为2,其分别与所述后壁的相对的两侧边卡合固定;每一所述侧壁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侧边以及第二侧壁侧边,两个所述侧壁的第一侧壁侧边分别与所述顶壁相对的两条侧边固定连接;

所述底壁包括第一底壁以及第二底壁,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第二底壁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壁的第二侧壁侧边固定连接;

所述中间立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立壁侧边以及第二立壁侧边,所述第一立壁侧边与所述第一底壁或所述第二底壁远离所述侧壁的一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二底壁或所述第一底壁卡合固定,所述第二立壁侧边与所述顶壁卡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壁侧边凸起设置有若干第一卡合件,所述第二底壁或所述第一底壁包括位于边缘处的若干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对应所述第一卡合件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卡合孔,所述第一卡合件穿设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合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壁侧边还凸起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件,所述固定件对应所述第一定位件位置处还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件可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壁侧边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二卡合件,所述顶壁开设有若干第二卡合孔,所述第二卡合件穿设卡合于所述第二卡合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壁侧边边缘还设置有若干第二定位件,所述顶壁开设有若干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件穿设卡合于所述第二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卡合件两侧,所述第一定位孔为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卡合孔两侧;若干所述第二卡合孔为沿所述顶壁的纵向中心线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定位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二卡合件两侧,所述第二卡合孔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卡合孔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件以及所述第二卡合件呈l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接地针;所述顶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9.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连接器屏蔽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屏蔽装置以及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屏蔽装置由一体冲压成型的金属片弯折后卡合固定而成,其包括顶壁、底壁、后壁、侧壁以及中间立壁;所述后壁与所述顶壁的一侧边固定连接;所述侧壁的数目为2,其分别与所述后壁相对的两侧边卡合固定,两个所述侧壁分别与所述顶壁相对的两条侧边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屏蔽装置,屏蔽效果好,并对其各个壁面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限定,设计精巧,结构紧凑,充分配合其弯折成型及卡合固定工艺的需求,且弯折成型后结构稳定性良好,不易松脱,通过冲压弯折成型的工艺避免了现有工艺中多个零件分别加工成型后通过人手装配所造成的产能较低、产品性能不稳定及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思恒;肖春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思恒
技术研发日:2020.07.2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5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