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电器、终端设备得到了快速普及,电器或者一些终端设备在使用时一般需要通过电连接器进行连接电源,或者通过电连接器与其他连接器进行电连接。现有的电连接器上一般会设置有相应的外壳,用于对电连接器上的电性原件以及胶芯进行保护,但现有的电连接器上的外壳一般不进行接地,一般无法通过电路板和gnd讯号端子导通接地连接,使得电连接器的emi防干扰遮蔽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接头的接地结构,能够对金属外壳进行接地连接,增加emi防干扰遮蔽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接头的接地结构,包括绝缘本体以及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套设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外侧,所述绝缘本体通过安装槽连接卡勾,所述卡勾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槽,并通过所述连接槽连接电路板,所述金属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接地弹片,所述接地弹片伸进所述金属外壳的内部并与所述卡勾的外表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卡勾伸出所述安装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挡块,所述安装槽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通过所述第一挡块对所述卡勾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接电凸起,所述接电凸起抵持所述电路板上的接电位。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金属外壳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后壳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接地弹片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的一侧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板相对应的卡板槽,所述卡板槽内设置有与所述卡扣孔相配合的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伸进所述定位孔中并位于所述卡扣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卡板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前壳连接,所述定位孔位于所述第二卡接部上,所述后壳靠近所述前壳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对所述第一卡接部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靠近所述前壳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二折弯部对所述后壳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所述卡勾与所述电路板进行电连接,并且可以通过所述电路板连接相应的gnd讯号端子,所述金属外壳通过所述接地弹片与所述卡勾电连接,进而使得所述金属外壳进行接地连接,以此增加emi防干扰遮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接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接地结构的分解图;
图3为前壳的侧视图;
图4为后壳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6为接地结构的分解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0、接地结构;10、绝缘本体;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21、安装槽;122、第二挡块;13、卡板槽;14、卡扣;15、防滑凸起;20、前壳;21、卡板;211、第一卡接部;212、第二卡接部;22、定位孔;30、后壳;31、定位凸起;32、第一折弯部;33、第二折弯部;34、接地弹片;40、卡勾;41、连接槽;42、第一挡块;43、接电凸起;5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接头的接地结构100,包括绝缘本体10和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套设在所述绝缘本体10上。所述绝缘本体10包括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部11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2的一侧,所述金属外壳包括前壳20和后壳30,所述前壳20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上,所述后壳30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上。
所述前壳20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卡板21,所述卡板21上设置有定位孔22,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板21相对应的卡板槽13,所述卡板槽13中设置有卡扣14,当所述卡板21伸进所述卡板槽13中时,所述卡扣14与所述定位孔22相互卡接,将所述前壳20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10上。
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凸起15,当所述前壳20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上时,所述防滑凸起15抵持所述前壳20的内壁,增加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所述前壳20的摩擦力,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所述前壳20连接紧密。
所述后壳30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凸起31,所述定位凸起31向内延伸可以伸进所述定位孔22中,使得所述后壳30与所述前壳20相互卡接,使得所述前壳20、所述后壳30以及所述绝缘本体10连接紧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凸起31在所述定位孔22中位于所述卡扣14的一侧。
请继续参看图3至图5,进一步的,所述卡板21包括第一卡接部211和第二卡接部212,所述第二卡接部212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211与所述前壳20连接,所述定位孔22位于所述第二卡接部212上,所述第二卡接部212与所述卡板槽13相配合。所述后壳30靠近所述前壳20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折弯部32,所述第一折弯部32对所述第一卡接部211进行限位,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211阻止所述前壳20向远离所述后壳30的方向移动,进而将所述前壳20较为牢固的连接在所述绝缘本体10上。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30靠近所述前壳2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折弯部33,所述第二折弯部33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2靠近所述前壳20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12可通过所述第二折弯部33对所述后壳30进行限位,阻止所述后壳30向远离所述前壳20的方向移动,将所述后壳30较为牢固的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上。
如图6所示,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卡勾40和电路板50,所述绝缘本体10上设置有安装槽121,所述卡勾40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安装槽121伸进所述绝缘本体10中与所述绝缘本体10连接,所述卡勾40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一侧,所述卡勾40的数量有两个,分别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电路板50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10的一侧,所述电路板50可以与gnd讯号端子电连接。所述卡勾40的第二端设置有连接槽41,所述电路板50一侧边伸进所述连接槽41中并且与所述卡勾40电连接。
所述卡勾40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挡块42,所述安装槽12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挡块122,所述第二挡块122通过所述第一挡块42对所述卡勾40进行限位,阻止所述卡勾40继续伸进所述安装槽121中,并且可对所述卡勾40进行定位,使得所述卡勾40连接牢固。
所述连接槽41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接电凸起43,当所述电路板50伸进所述连接槽41中时,所述接电凸起43抵持所述电路板50上的接电位,使得所述卡勾40与所述电路板50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外壳上设置有接地弹片34,所述接地弹片34向内凹陷伸进所述金属外壳的内部,并且所述接地弹片34压持所述卡勾40,将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卡勾40电连接,进而与所述gnd讯号端子电连接,使得所述金属外壳可进行接地连接,能够增强增加emi防干扰遮蔽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地弹片34的数量有两个,均设置在所述后壳30上。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弹片34压持所述第一挡块42。
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广义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能够设为多种实施方式和变形,上述的实施方式用于说明实用新型,但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一种电连接器接头的接地结构,包括绝缘本体以及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套设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通过安装槽连接卡勾,所述卡勾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槽,并通过所述连接槽连接电路板,所述金属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接地弹片,所述接地弹片伸进所述金属外壳的内部并与所述卡勾的外表面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接头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伸出所述安装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挡块,所述安装槽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通过所述第一挡块对所述卡勾进行限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接头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接电凸起,所述接电凸起抵持所述电路板上的接电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接头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金属外壳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后壳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接地弹片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接头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的一侧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板相对应的卡板槽,所述卡板槽内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卡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接头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伸进所述定位孔中并位于所述卡扣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接头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前壳连接,所述定位孔位于所述第二卡接部上,所述后壳靠近所述前壳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对所述第一卡接部进行限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接头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靠近所述前壳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二折弯部对所述后壳进行限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