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压头拆卸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挤压头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挤压螺纹头是通过两部分零件螺纹旋合而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期挤压力使螺纹抱死,导致需要拆开更换的时候很费劲,效率低下,且用劲时容易打滑,安全性能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的挤压头拆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挤压头拆卸装置,包括底板和顶板,顶板通过至少两根立柱安装在底板顶面,底板顶面安装有箍紧机构,箍紧机构上方设有捶打机构,捶打机构包括丝杆,丝杆竖直并可绕轴转动安装在顶板上,丝杆顶端安装有驱动机构,丝杆底端固定安装有冲击头,冲击头底端可拆卸并可转动安装有旋转头,所述旋转头顶端开有数个凹槽,所述冲击头底端安装有数个击打块,击打块与凹槽间隙配合,所述旋转头底端设有数个与挤压头顶端凹槽匹配的凸起。
优选的,所述箍紧机构包括抱箍,所述抱箍包括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所述第一箍体的一端与第二箍体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箍体的另一端与第二箍体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围合后能固定挤压头,所述第一箍体的底端与底板顶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箍体顶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辅助块,第二箍体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辅助块,所述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围合后,第一辅助块和第二辅助块能固定挤压头。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轮盘把手。
优选的,所述轮盘把手的力臂大于击打块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旋转把手,即可轻松不费力得将挤压头的零部件拆卸下来,提升挤压头的拆卸效率,且箍紧机构能够对挤压头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降低拆卸挤压头时的危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冲击头和旋转头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底板、2-顶板、3-立柱、4-丝杆、5-冲击头、5.1-击打块、6-旋转头、6.1-凹槽、6.2-凸起、7.1-第一箍体、7.2-第二箍体、7.3-第一辅助块、7.4-第二辅助块、8-轮盘把手、9-挤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然而这不应当被理解为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为特定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和理解: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挤压头9拆卸装置,包括底板1、顶板2、丝杆4、箍紧机构和捶打机构。
顶板2通过至少两根立柱3安装在底板1顶面,顶板2与底板1平行以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箍紧机构包括抱箍,所述抱箍包括第一箍体7.1和第二箍体7.2,所述第一箍体7.1的底端与底板1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箍体7.1的一端与第二箍体7.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箍体7.1的另一端与第二箍体7.2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通过拧紧或拧松螺栓,实现对挤压头9的固定或取出,所述第一箍体7.1和第二箍体7.2围合后的内环面与挤压头9外壁匹配,能固定挤压头9;所述第一箍体7.1顶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辅助块7.3,第二箍体7.2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辅助块7.4,所述第一箍体7.1和第二箍体7.2围合后,第一辅助块7.3和第二辅助块7.4围合的内环面也与挤压头9匹配,增高箍紧机构,能进一步稳定得固定挤压头9。
捶打机构位于箍紧机构上方,捶打机构包括丝杆4,丝杆4竖直并可绕轴转动安装在顶板2上,丝杆4顶端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为轮盘把手8,使用者通过转动轮盘把手8实现对丝杆4的驱动,且轮盘把手8的力臂大于击打块5.1的长度,使操作者能更轻松省力地实现对挤压头9的击打和拆卸。丝杆4底端固定安装有冲击头5,冲击头5底端可拆卸并可转动安装有旋转头6,旋转头6成圆盘状,所述旋转头6底端设有数个与挤压头9顶端凹槽6.1匹配的凸起6.2,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便于装置的维护与更换,也可通过更换底端凸起6.2不一样的旋转头6,以适配更多类型的挤压头9。
所述旋转头6顶端开有数个凹槽6.1,所述冲击头5底端安装有数个击打块5.1,击打块5.1水平且击打块5.1与凹槽6.1间隙配合,当丝杆4转动将带动击打块5.1转动,而旋转块与挤压头9卡接,旋转块相对于底板1保持不动,转动的击打块5.1的侧壁将撞击旋转头6凹槽6.1的侧壁,通过旋转头6传力,实现对挤压头9的击打,进而实现挤压头9工件的分离。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式:
将挤压头9放置在抱箍内,并锁紧抱箍,固定挤压头9,旋转轮盘把手8,使旋转头6下降至挤压头9上方,并调整旋转头6,使其凸起6.2卡入挤压头9顶端的槽内,反复正反转转动轮盘把手8,使击打块5.1击打旋转头6的凹槽6.1,直至挤压头9的零部件分离,此时,挤压头9的拆卸完成,转动轮盘把手8使旋转头6持续上升,打卡抱箍,将挤压头9取出即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挤压头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顶板,顶板通过至少两根立柱安装在底板顶面,底板顶面安装有箍紧机构,箍紧机构上方设有捶打机构,捶打机构包括丝杆,丝杆竖直并可绕轴转动安装在顶板上,丝杆顶端安装有驱动机构,丝杆底端固定安装有冲击头,冲击头底端可拆卸并可转动安装有旋转头,所述旋转头顶端开有数个凹槽,所述冲击头底端安装有数个击打块,击打块与凹槽间隙配合,所述旋转头底端设有数个与挤压头顶端凹槽匹配的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头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紧机构包括抱箍,所述抱箍包括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所述第一箍体的一端与第二箍体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箍体的另一端与第二箍体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围合后能固定挤压头,所述第一箍体的底端与底板顶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压头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箍体顶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辅助块,第二箍体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辅助块,所述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围合后,第一辅助块和第二辅助块能固定挤压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头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轮盘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挤压头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把手的力臂大于击打块的长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