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05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对连接器屏蔽电缆进行屏蔽接地的屏蔽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逐步发展,在传统高压连接器应用基础上,越来越多种形式的连接器被应用于电动汽车内部设备技术上,并且多数存在高压、低压线缆集成或紧邻布置情况,为避免高压对低压影响,高压线路多数采用屏蔽电缆,目前对于屏蔽电缆中屏蔽层的处理,多数为屏蔽层打散、外翻形式进行屏蔽连接,然后再与连接器内部金属层连接,处理繁琐,制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屏蔽电缆中屏蔽层进行屏蔽处理时工艺繁琐、制造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屏蔽处理结构,可简化连接器屏蔽处理过程中的繁琐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屏蔽处理结构,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线芯、绝缘层、屏蔽层以及外护套的屏蔽电缆,还包括环形导电弹性件和屏蔽环,所述环形导电弹性件套设在将所述屏蔽电缆的外护套剥离一段后所裸露的屏蔽层上,屏蔽环套装在屏蔽电缆的外护套上并将环形导电弹性件压设在屏蔽层上以使环形导电弹性件与屏蔽层稳定接触,该屏蔽环与连接器壳体接触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屏蔽处理结构,其中屏蔽环通过固设在连接器壳体内的屏蔽外环实现与连接器壳体的接触导通。

前述的屏蔽处理结构,其中屏蔽环包括相连接的接触段和套装在外护套上的本体段,该接触段内壁与环形导电弹性件接触。

前述的屏蔽处理结构,其中屏蔽外环沿周向设置若干个与屏蔽环弹性抵接的弹片。

前述的屏蔽处理结构,其中本体段后端设有与屏蔽外环后端挡止配合以防止屏蔽环朝前端方向移动的翻边。

前述的屏蔽处理结构,其中接触段前端设有与环形导电弹性件挡止配合以限制屏蔽环朝后端方向移动并对环形导电弹性件进行轴向限位的挡沿。

前述的屏蔽处理结构,其中环形导电弹性件为环形弹簧或导电o形圈。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环形导电弹性件套装在屏蔽电缆外护套剥离后所露出的屏蔽层上,并配合屏蔽环与连接器壳体屏蔽导通实现屏蔽接地处理,可完成屏蔽电缆的快速制作,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功能可靠、适应性广等优点。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屏蔽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环形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屏蔽处理结构,包括屏蔽电缆1、环形导电弹性件2和屏蔽环3,屏蔽电缆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线芯、绝缘层、屏蔽层11以及外护套12,将屏蔽电缆的外护套剥离一段从而露出内部的屏蔽层11,环形导电弹性件套设在该裸露的屏蔽层上,屏蔽环3套装在屏蔽电缆1的外护套上并用于压设环形导电弹性件使其与屏蔽层稳定接触,而屏蔽环与连接器壳体处于接触导通状态,从而实现屏蔽电缆的屏蔽功能。

本实施例中,屏蔽环3通过固设在连接器壳体内的屏蔽外环4实现与连接器壳体的接触导通,屏蔽外环4呈环状零件且沿周向设置若干个与屏蔽环弹性抵接的弹片41,保证了与连接器壳体的屏蔽导通面积和触点数量,提升屏蔽效果的同时也便于屏蔽环的装配定位。屏蔽环3具有相连接的接触段31和本体段32,接触段31与环形导电弹性件2接触,本体段32套装在外护套上,例如本体段32与外护套12过盈配合时可实现对屏蔽电缆的辅助定位。作为优选,环形导电弹性件为环形弹簧,屏蔽环安装到位后,其接触段将环形弹簧压设于裸露的屏蔽层上,环形弹簧产生径向弹性形变,从而保证屏蔽接触的可靠性,确保高频振动环境下屏蔽电缆周向360°屏蔽接地的连接稳定性。

作为优选,本体段后端设有与屏蔽外环后端挡止配合以防止屏蔽环朝前端方向移动的翻边33,接触段的前端向内翻折形成与环形弹簧轴向挡止配合的挡沿34,可限制屏蔽环朝后端方向移动以及对环形导电弹性件进行轴向限位。此外,屏蔽环装配过程中,挡沿与环形弹簧抵接视为屏蔽环安装到位,不仅增加屏蔽环与环形弹簧接触面积,也便于工作人员快速识别是否装配到位,提高装配效率。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使屏蔽电缆外护套的剥离长度与环形导电弹性件的粗细尺寸大致适配时,屏蔽层与外护套所构成的环形槽13在屏蔽环对环形导电弹性件进行压装后也可对环形导电弹性件具有的轴向限位作用,此时接触段的前端可以不设置挡沿,而屏蔽环与屏蔽电缆的定位可通过采用工装对本体段进行挤压以使其与外护套压接的连接形式实现。

其它实施例中,环形导电弹性件也可以为其它具备同样功能的导向弹性体,例如导电o形圈;翻边也可以呈矩形或其它多边形,或者是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个扇形、矩形或其它多边形的导电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屏蔽处理结构,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线芯、绝缘层、屏蔽层以及外护套的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导电弹性件和屏蔽环,所述环形导电弹性件套设在将所述屏蔽电缆的外护套剥离一段后所裸露的屏蔽层上,屏蔽环套装在屏蔽电缆的外护套上并将环形导电弹性件压设在屏蔽层上以使环形导电弹性件与屏蔽层稳定接触,该屏蔽环与连接器壳体接触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环通过固设在连接器壳体内的屏蔽外环实现与连接器壳体的接触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屏蔽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环包括相连接的接触段和套装在外护套上的本体段,该接触段内壁与环形导电弹性件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屏蔽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外环沿周向设置若干个与屏蔽环弹性抵接的弹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屏蔽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段后端设有与屏蔽外环后端挡止配合以防止屏蔽环朝前端方向移动的翻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屏蔽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段前端设有与环形导电弹性件挡止配合以限制屏蔽环朝后端方向移动并对环形导电弹性件进行轴向限位的挡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电弹性件为环形弹簧或导电o形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屏蔽处理结构,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线芯、绝缘层、屏蔽层以及外护套的屏蔽电缆,还包括环形导电弹性件和屏蔽环,所述环形导电弹性件套设在将所述屏蔽电缆的外护套剥离一段后所裸露的屏蔽层上,屏蔽环套装在屏蔽电缆的外护套上并将环形导电弹性件压设在屏蔽层上以使环形导电弹性件与屏蔽层稳定接触,该屏蔽环与连接器壳体接触导通。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环形导电弹性件套装在屏蔽电缆外护套剥离后所露出的屏蔽层上,并配合屏蔽环与连接器壳体屏蔽导通实现屏蔽接地处理,可完成屏蔽电缆的快速制作,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功能可靠、适应性广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棒;张星;于香香;李红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5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