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对插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插头包括公头和母头,或者左件和右件;是电路连接过程中常用的转接部件,对其稳定性和方便性要求很高。
现在常用的插头的左件和右件的连接方式通常是:插入式连接、螺纹式连接、或者两者配合使用,插入式连接稳定性差,螺纹式连接、插入式连接和螺纹式配合式的连接方式连接麻烦,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对插式连接器,解决以上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螺旋对插式连接器,包括左件和右件,所述左件上设置有线孔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置有防呆孔和定位柱,所述右件上设置有插条、线道以及旋转环,所述旋转环位于右件的外侧,所述旋转环与左件和右件尺寸相配合,所述旋转环与右件分离,所述右件上设置有插条和外槽,所述旋转环通过外槽与右件接触,所述旋转环与连接柱和定位柱尺寸相配合,所述连接柱与右件尺寸相配合,所述旋转环上设置有环槽。
进一步的,所述防呆孔与插条尺寸相配合,所述线道和线孔连通,所述环槽与定位柱尺寸相配合,所述旋转环上设置有卡环、凹槽以及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防呆孔位于左件上朝向右件的面上,所述环槽和定位柱的数量多于一个,所述旋转环通过卡环和外槽与右件活动连接,所述定位孔贯通旋转环。
进一步的,所述防呆孔包括大孔和小孔,所述环槽位于旋转环的内侧,所述定位柱的材质具体为铜,所述凹槽位于旋转环上靠近卡环处,所述定位孔与定位柱尺寸相配合,所述定位孔与环槽交汇。
进一步的,所述大孔和小孔尺寸不相同,所述大孔和小孔位于左件上远离线孔处,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倒角,所述环槽贯穿旋转环远离卡环的一端,所述定位孔位于环槽上靠近卡环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螺旋对插式连接器,通过左件、右件、防呆孔、定位柱、插条、线道以及旋转环相互配合使用,实现螺旋式防呆插入式连接的效果,提高了安装的方便程度,提高了插头的稳固性,节约了安装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对插式连接器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对插式连接器的部分结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对插式连接器的又一部分结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对插式连接器的另一部分结构轴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对插式连接器的再一部分结构轴测图。
图中:1、左件;2、线孔;3、防呆孔;4、连接柱;5、定位柱;6、右件;7、插条;8、外槽;9、旋转环;91、卡环;92、凹槽;93、环槽;94、定位孔;10、线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至图5,一种螺旋对插式连接器,包括左件1和右件6,所述左件1上设置有线孔2和连接柱4,所述线孔2用于放置线芯,所述连接柱4上设置有防呆孔3和定位柱5,所述右件6上设置有插条7、线道10以及旋转环9,所述旋转环9位于右件6的外侧,所述旋转环9与左件1和右件6尺寸相配合,用于将两者连接并定位,所述旋转环9与右件6分离,所述右件6上设置有插条7和外槽8,所述旋转环9通过外槽8与右件6接触,所述旋转环9与连接柱4和定位柱5尺寸相配合,用于相互配合将左件1和右件6连接并定位,所述连接柱4与右件6尺寸相配合,所述旋转环9上设置有环槽93,用于卡接定位柱5。
所述防呆孔3与插条7尺寸相配合,用于防呆,所述线道10和线孔2连通,用于放置线芯,所述环槽93与定位柱5尺寸相配合,所述旋转环9上设置有卡环91、凹槽92以及定位孔94。
所述防呆孔3位于左件1上朝向右件6的面上,所述环槽93和定位柱5的数量多于一个,用于确保旋转时的平稳性和定位后的稳定性,所述旋转环9通过卡环91和外槽8与右件6活动连接,所述定位孔94贯通旋转环9,用于和定位柱5相配合定位旋转环9。
所述防呆孔3包括大孔31和小孔32,所述环槽93位于旋转环9的内侧,所述定位柱5的材质具体为铜,用于达到最佳的效果,所述凹槽92位于旋转环9上靠近卡环91处,所述定位孔94与定位柱5尺寸相配合,所述定位孔94与环槽93交汇,用于确保在旋转过程中定位柱5可以从环槽93内旋入定位孔94内。
所述大孔31和小孔32尺寸不相同,所述大孔31和小孔32位于左件1上远离线孔2处,所述定位柱5上设置有倒角,所述环槽93贯穿旋转环9远离卡环91的一端,所述定位孔94位于环槽93上靠近卡环91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开始使用前,将导线组成的线芯分别插入线孔2和线道10内,然后开始使用时:首先将插条7插入大孔31和小孔32内完成左件1和右件6的定位,在此过程中线道10和线孔2内的线芯完成连接,即线道10内的线芯插入线孔2上线芯内,然后手动旋转旋转环9使其朝向左件1运动,在此过程中首先定位柱5进入环槽93内,随着旋转环9的不断旋转定位柱5在环槽93内不断的旋转,在此过程中旋转环9不断的靠近左件1并到达左件1的外侧,最后定位柱5插入定位孔94内,此时完成左件1和右件6的连接。
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螺旋对插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件(1)和右件(6),所述左件(1)上设置有线孔(2)和连接柱(4),所述连接柱(4)上设置有防呆孔(3)和定位柱(5),所述右件(6)上设置有插条(7)、线道(10)以及旋转环(9),所述旋转环(9)位于右件(6)的外侧,所述旋转环(9)与左件(1)和右件(6)尺寸相配合,所述旋转环(9)与右件(6)分离,所述右件(6)上设置有插条(7)和外槽(8),所述旋转环(9)通过外槽(8)与右件(6)接触,所述旋转环(9)与连接柱(4)和定位柱(5)尺寸相配合,所述连接柱(4)与右件(6)尺寸相配合,所述旋转环(9)上设置有环槽(9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对插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孔(3)与插条(7)尺寸相配合,所述线道(10)和线孔(2)连通,所述环槽(93)与定位柱(5)尺寸相配合,所述旋转环(9)上设置有卡环(91)、凹槽(92)以及定位孔(9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对插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孔(3)位于左件(1)上朝向右件(6)的面上,所述环槽(93)和定位柱(5)的数量多于一个,所述旋转环(9)通过卡环(91)和外槽(8)与右件(6)活动连接,所述定位孔(94)贯通旋转环(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对插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孔(3)包括大孔(31)和小孔(32),所述环槽(93)位于旋转环(9)的内侧,所述定位柱(5)的材质具体为铜,所述凹槽(92)位于旋转环(9)上靠近卡环(91)处,所述定位孔(94)与定位柱(5)尺寸相配合,所述定位孔(94)与环槽(93)交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旋对插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31)和小孔(32)尺寸不相同,所述大孔(31)和小孔(32)位于左件(1)上远离线孔(2)处,所述定位柱(5)上设置有倒角,所述环槽(93)贯穿旋转环(9)远离卡环(91)的一端,所述定位孔(94)位于环槽(93)上靠近卡环(91)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