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房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外防护支架。
背景技术:
在进行房屋建设的时候,需要对房屋的外墙面进行处理,此时施工人员需要站在施工外防护支架上进行操作。
申请号为cn201821717867.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稳定性强的高楼建筑外墙施工用安全防护支架,包括外墙和支柱,支柱底部的外表面套接有固定框,固定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座,支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块,固定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支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支柱的背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第一垫板的底部接触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筋条。此实用新型在应对高层建筑时候需要搭设较高的高度,需要耗费较多的支架材料,还会使得整个支架的重量较大,其底部的支架可能会出现无法承重的情况,且在用完过后必须要拆除,不能循环利用。
因此急需研发出一种施工外防护支架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工外防护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施工外防护支架,包括:
多根连接杆;连接杆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四横杆、第五横杆、第六横杆、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三竖杆、第四竖杆、第一斜杆、第二斜杆、第三斜杆、第四斜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四横杆、第五横杆、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一斜杆、第二斜杆围成第一三棱柱结构,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四横杆、第五横杆、第六横杆、第三竖杆、第四竖杆、第三斜杆、第四斜杆围成第二三棱柱结构,第一三棱柱结构和第二三棱柱结构的一个侧面共面,第二三棱柱结构的一个面与房屋的墙面平行;
间隙板面;间隙板面安装在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四横杆、第五横杆围成的长方形支架中间;
斜板;斜板安装在第二横杆、第六横杆、第三斜杆、第四斜杆围成的长方形支架中间;
第一防护网;第一防护网安装在第四横杆、第一竖杆、第一斜杆围成的三角形支架中间;
第二防护网;第二防护网安装在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竖杆、第二竖杆围成的长方形支架中间;
第三防护网;第三防护网安装在第五横杆、第二竖杆、第二斜杆围成的三角形支架中间;
第四防护网;第四防护网安装在第四横杆、第三竖杆、第三斜杆围成的三角形支架中间;
第五防护网;第五防护网安装在第五横杆、第四竖杆、第四斜杆围成的三角形支架中间;
收集槽;收集槽的一侧与斜板的下端连接;
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与第三横杆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在房屋上;
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与第六横杆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在房屋上。
具体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四横杆、第五横杆、第六横杆均水平布设,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三竖杆、第四竖杆均竖直布设;第一斜杆、第二斜杆、第三斜杆、第四斜杆均倾斜设置;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六横杆平行设置;第四横杆、第五横杆平行设置,且在同一水平面。
具体地,在连接杆上均设置有托板,间隙板面、斜板、第一防护网、第二防护网、第三防护网、第四防护网、第五防护网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托板上。
具体地,间隙板面包括多块平行设置的隔板,隔板的两端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托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中通过间隙板面的设置可以便于施工人员站立施工,通过斜板与收集槽的设置可以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洒落的物料、危险工具进行承接后再滑入收集槽收拢,便于清理以及保证了安全;避免使用传统的防护网造成不能承受施工人员坠落重力及重量较大的坠落物的危险。
2、本申请中可以通过支架的上端吊装入需要使用的材料,方便快捷。
3、本申请可以随着楼层的上升而进行提升,只需要重新拆装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即可。
4、通过本申请中连接杆上托板的设置,使得防护网和防护板的安装和更换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间隙板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托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中防护网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申请中斜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中托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申请中防护网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申请中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申请中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申请中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三。
附图:1-第一横杆,2-第二横杆,3-第三横杆,4-第四横杆,5-第五横杆,6-第六横杆,7-第一竖杆,8-第二竖杆,9-第三竖杆,10-第四竖杆,11-第一斜杆,12-第二斜杆,13-第三斜杆,14-第四斜杆,15-收集槽,16-间隙板面,161-隔板,17-斜板,18-第一防护网,19-第二防护网,20-第三防护网,21-第四防护网,22-第五防护网,23-第一支撑杆,24-第二支撑杆,101-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如图1-3所示,施工外防护支架,包括:
多根连接杆;连接杆包括第一横杆1、第二横杆2、第三横杆3、第四横杆4、第五横杆5、第六横杆6、第一竖杆7、第二竖杆8、第三竖杆9、第四竖杆10、第一斜杆11、第二斜杆12、第三斜杆13、第四斜杆14;第一横杆1、第二横杆2、第三横杆3、第四横杆4、第五横杆5、第一竖杆7、第二竖杆8、第一斜杆11、第二斜杆12围成第一三棱柱结构,第二横杆2、第三横杆3、第四横杆4、第五横杆5、第六横杆6、第三竖杆9、第四竖杆10、第三斜杆13、第四斜杆14围成第二三棱柱结构,第一三棱柱结构和第二三棱柱结构的一个侧面共面,第二三棱柱结构的一个面与房屋的墙面平行;
间隙板面16;间隙板面16安装在第二横杆2、第三横杆3、第四横杆4、第五横杆5围成的长方形支架中间;
斜板17;斜板17安装在第二横杆2、第六横杆6、第三斜杆13、第四斜杆14围成的长方形支架中间;
第一防护网18;第一防护网18安装在第四横杆4、第一竖杆7、第一斜杆11围成的三角形支架中间;
第二防护网19;第二防护网19安装在第一横杆1、第二横杆2、第一竖杆7、第二竖杆8围成的长方形支架中间;
第三防护网20;第三防护网20安装在第五横杆5、第二竖杆8、第二斜杆12围成的三角形支架中间;
第四防护网21;第四防护网21安装在第四横杆4、第三竖杆9、第三斜杆13围成的三角形支架中间;
第五防护网22;第五防护网22安装在第五横杆5、第四竖杆10、第四斜杆14围成的三角形支架中间;
收集槽15;收集槽15的一侧与斜板17的下端连接;
第一支撑杆23;第一支撑杆23的第一端与第三横杆3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23的第二端固定在房屋上;
第二支撑杆24;第二支撑杆24的第一端与第六横杆6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24的第二端固定在房屋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23的第二端是固定在上部楼层的楼板上,第二支撑杆24的第二端是固定在下部楼层的楼板上;这样的设计便于在施工中产生的各种物料、废料等在从间隙板面16掉落时候可以在下一楼层楼板上进行收拢,便于后面的清理。
在本实施例中,施工中产生的各种物料、废料等从间隙板面16掉落至斜板17上,再沿斜板17滑入收集槽1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护网18、第二防护网19、第三防护网20用于对施工人员的侧部防护;第四防护网21、第五防护网22用于避免大型物品从侧部掉落。
如图1和2所示,第一横杆1、第二横杆2、第三横杆3、第四横杆4、第五横杆5、第六横杆6均水平布设,第一竖杆7、第二竖杆8、第三竖杆9、第四竖杆10均竖直布设;第一斜杆11、第二斜杆12、第三斜杆13、第四斜杆14均倾斜设置;第一横杆1、第二横杆2、第三横杆3、第六横杆6平行设置;第四横杆4、第五横杆5平行设置,且在同一水平面。
如图4-9所示,在连接杆上均设置有托板101,间隙板面16、斜板17、第一防护网18、第二防护网19、第三防护网20、第四防护网21、第五防护网22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托板101上。
如图4所示,间隙板面16包括多块平行设置的隔板161,隔板161的两端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托板101上。
如图10所示,示出了第一种连接杆上托板101的安装形态,托板101有三个,这种连接杆的结构应用于第二横杆2;
如图11所示,示出了第二种连接杆上托板101的安装形态,托板101有一个,这种连接杆的结构应用于第一横杆1、第三横杆3、第六横杆6、第三竖杆9、第四竖杆10、第一斜杆11、第二斜杆12;
如图12所示,示出了第三种连接杆上托板101的安装形态,托板101有二个,这种连接杆的结构应用于第四横杆4、第五横杆5、第一竖杆7、第二竖杆8、第三斜杆13、第四斜杆14;
在本申请中还可以在第三横杆3、第六横杆6、第三竖杆9、第四竖杆10之间设置防护网,可以避免坠物对下层施工人员造成伤害;此处的防护网下端应该是敞开的,不会影响到坠物滑入收集槽15中。
本申请工作时候,可以从地面通过塔吊将本申请吊装至需要安装的楼层,然后通过第一支撑杆23和第二支撑杆24对本申请的位置进行固定,同时取得与房屋板面的固定连接;在施工完毕时候,将收集槽15中的物品移出即可;需要移动本申请时候,则需要先将第一支撑杆23和第二支撑杆24拆除后,再用塔吊吊装移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施工外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根连接杆;连接杆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四横杆、第五横杆、第六横杆、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三竖杆、第四竖杆、第一斜杆、第二斜杆、第三斜杆、第四斜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四横杆、第五横杆、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一斜杆、第二斜杆围成第一三棱柱结构,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四横杆、第五横杆、第六横杆、第三竖杆、第四竖杆、第三斜杆、第四斜杆围成第二三棱柱结构,第一三棱柱结构和第二三棱柱结构的一个侧面共面,第二三棱柱结构的一个面与房屋的墙面平行;
间隙板面;间隙板面安装在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四横杆、第五横杆围成的长方形支架中间;
斜板;斜板安装在第二横杆、第六横杆、第三斜杆、第四斜杆围成的长方形支架中间;
第一防护网;第一防护网安装在第四横杆、第一竖杆、第一斜杆围成的三角形支架中间;
第二防护网;第二防护网安装在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竖杆、第二竖杆围成的长方形支架中间;
第三防护网;第三防护网安装在第五横杆、第二竖杆、第二斜杆围成的三角形支架中间;
第四防护网;第四防护网安装在第四横杆、第三竖杆、第三斜杆围成的三角形支架中间;
第五防护网;第五防护网安装在第五横杆、第四竖杆、第四斜杆围成的三角形支架中间;
收集槽;收集槽的一侧与斜板的下端连接;
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与第三横杆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在房屋上;
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与第六横杆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在房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外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四横杆、第五横杆、第六横杆均水平布设,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三竖杆、第四竖杆均竖直布设;第一斜杆、第二斜杆、第三斜杆、第四斜杆均倾斜设置;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六横杆平行设置;第四横杆、第五横杆平行设置,且在同一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外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杆上均设置有托板,间隙板面、斜板、第一防护网、第二防护网、第三防护网、第四防护网、第五防护网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托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外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间隙板面包括多块平行设置的隔板,隔板的两端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托板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