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井操作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电梯井施工过程中采用双排脚手架、满堂脚手架等搭设操作架,这种操作架在提升与拆除时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同时主体砼结构施工时和后续装修阶段施工层电梯井洞口的安全防护措施很难保证。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急需设计一种电梯井操作架装置,节省操作架提升和拆除时所需的时间和劳动力,同时增加主体砼结构施工时和后续装修阶段施工层电梯井洞口的安全防护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约时间和劳动力电梯井操作架装置,有效保证主体砼结构施工时和后续装修阶段施工层电梯井洞口的安全防护。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井操作架装置,包括:
操作平板1,所述操作平板1适配于所述电梯井的井口;
两个三角形支撑架2,两个所述三角形支撑架支撑于所述操作平板1的底部,且临近于所述电梯井的门洞,两个所述三角形支撑架为直角三角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包括竖向支撑脚3、水平支撑脚4和斜支撑脚5,所述竖向支撑脚3与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201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水平支撑脚4与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201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竖向支撑脚3、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201和水平支撑脚4之间形成[型结构;所述斜支撑脚5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斜支撑脚5通过所述第一端焊接连接在所述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201上,所述斜支撑脚5通过所述第二端焊接连接在所述水平支撑脚4上,所述斜支撑脚5、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201和水平支撑脚4之间构成小三角形架。
还包括可开启式防护门6,所述可开启式防护门6设置在两个所述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201的内侧之间。
还包括固定式防护栏杆7,所述固定式防护栏杆7焊接在两个所述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外侧。
还包括操作支架8,所述操作支架8焊接在操作平板1的上表面上,所述操作支架8上焊接有操作平台9。
所述操作支架8的四周焊接有水平防护栏15。
所述三角形支撑架2包括竖向直角边201和倾斜边202,所述竖向直角边201和倾斜边202的顶部连接有操作平板1;所述竖向直角边201和倾斜边202之间焊接连接有水平钢管10和倾斜钢管11,所述水平钢管10与操作平板1相平行;所述倾斜钢管11的一端与竖向直角边201呈45度焊接,所述倾斜钢管11的另一端与倾斜边202呈90度焊接。
两个所述三角形支撑架2之间焊接连接有第一连接钢管12、第二连接钢管13和第三连接钢管14,所述第一连接钢管1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倾斜边202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接钢管1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竖向直角边201的上端;所述第三连接钢管1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竖向直角边201与所述倾斜边202的连接处。
所述操作平板1包括支撑框101,所述支撑框101内焊接有若干支撑钢管102,所述支撑框101和若干支撑钢管102的上表面焊接有操作面板103;所述竖向直角边201和倾斜边202的顶端焊接在支撑框101上。
所述操作支架8两侧的操作平板1上焊接有两个吊环16,两个所述吊环16之间连接有钢丝绳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电梯井操作架装置可以整体吊装,提高了施工效率,解决了现有的楼层作业面上的电梯井防护不够安全且施工效率低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在电梯井施工过程中操作架的提升无需拆除钢管架,节约了时间和劳动力;同时为主体砼结构施工时电梯井钢筋、模板、砼工程施工提供一个操作支架,并为电梯井的后续装修阶段提供一个安全防护措施;
3、所述竖向支撑脚3、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201和水平支撑脚4之间形成的[型结构卡于所述电梯井的门洞边缘的楼板上时,操作平板1中远离所述电梯井的门洞的一侧则会抵靠在所述电梯井的侧壁上,进而形成一个应力平衡状态,施工人员可以安全地站在操作面板上和操作平支架上施工;
4、所述斜支撑脚5、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201和水平支撑脚4之间构成小三角形支撑脚加强水平支撑脚4的支撑,防止此操作架装置因水平支撑脚受力过大而损坏,进一步提高了此操作架装置的安全性。
5、设置可开启式防护门和固定式防护栏杆,提高了电梯井施工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所示:操作平板1,三角形支撑架2,竖向支撑脚3,水平支撑脚4,斜支撑脚5,可开启式防护门6,固定式防护栏杆7,操作支架8,操作平台9,水平钢管10,倾斜钢管11,第一连接钢管12,第二连接钢管13,第三连接钢管14,水平防护栏15,吊环16,钢丝绳17,支撑框101,支撑钢管102,操作面板103,竖向直角边201,倾斜边2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电梯井操作架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操作平板1,所述操作平板1适配于所述电梯井的井口;两个三角形支撑架2,两个所述三角形支撑架支撑于所述操作平板1的底部,且临近于所述电梯井的门洞,两个所述三角形支撑架为直角三角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包括竖向支撑脚3、水平支撑脚4和斜支撑脚5,所述竖向支撑脚3与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201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水平支撑脚4与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201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竖向支撑脚3、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201和水平支撑脚4之间形成[型结构;所述竖向支撑脚3、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201和水平支撑脚4之间形成的[型结构卡于所述电梯井的门洞边缘的楼板上时,操作平板1中远离所述电梯井的门洞的一侧则会抵靠在所述电梯井的侧壁上,进而形成一个应力平衡状态,施工人员可以安全地站在操作面板上和操作平支架上施工。
所述斜支撑脚5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斜支撑脚5通过所述第一端焊接连接在所述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201上,所述斜支撑脚5通过所述第二端焊接连接在所述水平支撑脚4上,所述斜支撑脚5、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201和水平支撑脚4之间构成小三角形支撑脚。所述斜支撑脚5、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201和水平支撑脚4之间构成小三角形支撑脚加强水平支撑脚4的支撑,防止此操作架装置因水平支撑脚受力过大而损坏,进一步提高了此操作架装置的安全性。
还包括可开启式防护门6,所述可开启式防护门6设置在两个所述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201的内侧之间。
还包括固定式防护栏杆7,所述固定式防护栏杆7焊接在两个所述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外侧。
还包括操作支架8,所述操作支架8焊接在操作平板1的上表面上,所述操作支架8上焊接有操作平台9,所述操作支架8的四周上焊接有水平防护栏15。所述操作支架8和操作平台9为后续装修阶段提供方便。
所述三角形支撑架2包括竖向直角边201和倾斜边202,所述竖向直角边201和倾斜边202的顶部连接有操作平板1;所述竖向直角边201和倾斜边202之间焊接连接有水平钢管10和倾斜钢管11,所述水平钢管10与操作平板1相平行;所述倾斜钢管11的一端与竖向直角边201呈45度焊接,所述倾斜钢管11的另一端与倾斜边202呈90度焊接。
两个所述三角形支撑架2之间焊接连接有第一连接钢管12、第二连接钢管13和第三连接钢管14,所述第一连接钢管1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倾斜边202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接钢管1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竖向直角边201的上端;所述第三连接钢管1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竖向直角边201与所述倾斜边202的连接处。
所述操作平板1包括支撑框101,所述支撑框101内焊接有若干支撑钢管102,所述支撑框101和若干支撑钢管102的上表面焊接有操作面板103;所述竖向直角边201和倾斜边202的顶端焊接在支撑框101上。
所述操作支架8两侧的操作平板1上焊接有两个吊环16,两个所述吊环16之间连接有钢丝绳17。以便实现整个装置的吊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电梯井操作架装置,包括:操作平板(1),所述操作平板(1)适配于所述电梯井的井口;两个三角形支撑架(2),两个所述三角形支撑架支撑于所述操作平板(1)的底部,且临近于所述电梯井的门洞,两个所述三角形支撑架为直角三角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包括竖向支撑脚(3)、水平支撑脚(4)和斜支撑脚(5),所述竖向支撑脚(3)与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201)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水平支撑脚(4)与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201)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竖向支撑脚(3)、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201)和水平支撑脚(4)之间形成[型结构;所述斜支撑脚(5)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斜支撑脚(5)通过所述第一端焊接连接在所述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201)上,所述斜支撑脚(5)通过所述第二端焊接连接在所述水平支撑脚(4)上,所述斜支撑脚(5)、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201)和水平支撑脚(4)之间构成小三角形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操作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开启式防护门(6)和固定式防护栏杆(7),所述可开启式防护门(6)设置在两个所述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201)的内侧之间;所述固定式防护栏杆(7)焊接在两个所述三角形支撑架(2)的竖向直角边(201)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操作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支架(8),所述操作支架(8)焊接在操作平板(1)的上表面上,所述操作支架(8)上焊接有操作平台(9),所述操作支架(8)的四周焊接有水平防护栏(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操作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支撑架(2)包括竖向直角边(201)和倾斜边(202),所述竖向直角边(201)和倾斜边(202)的顶部连接有操作平板(1);所述竖向直角边(201)和倾斜边(202)之间焊接连接有水平钢管(10)和倾斜钢管(11),所述水平钢管(10)与操作平板(1)相平行;所述倾斜钢管(11)的一端与竖向直角边(201)呈45度焊接,所述倾斜钢管(11)的另一端与倾斜边(202)呈90度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井操作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三角形支撑架(2)之间焊接连接有第一连接钢管(12)、第二连接钢管(13)和第三连接钢管(14),所述第一连接钢管(1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倾斜边(202)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接钢管(1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竖向直角边(201)的上端;所述第三连接钢管(1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竖向直角边(201)与所述倾斜边(202)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操作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板(1)包括支撑框(101),所述支撑框(101)内焊接有若干支撑钢管(102),所述支撑框(101)和若干支撑钢管(102)的上表面焊接有操作面板(103);所述竖向直角边(201)和倾斜边(202)的顶端焊接在支撑框(101)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