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轴承压入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87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子轴承压入机构。



背景技术:

电机转子与轴承装配过程中,由于上下两端轴承一次性很难对正电机轴中心,所以在压装过程中容易造成轴承内壁受伤,轴承内壁受伤会造成滚珠通道的流畅会让电机产生轴承装配不良、效果差,目前在生产过程中的一次不良率为25%。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转子轴承压入机构来解决目前市场的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专门用于压装转子轴承,不仅提高了转子入轴承的一次生产合格率并且还提高了生产效率,让工人的操作更简单,容错率更高的转子轴承压入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子轴承压入机构,包括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设有导柱,所述导柱上设有可沿导柱上下滑动的上活动板与下活动板;所述上固定板顶面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贯穿上固定板,所述上活动板顶面设有气缸连接套,所述伸缩杆设于气缸连接套内,所述上活动板底面设有上活动套,所述上活动套内设有上线弹簧、上定位柱,所述上定位柱底面与上线弹簧连接,所述上定位柱顶面设有上尖刺部;所述下活动板上设有转子固定机构,所述转子固定机构包括轴通道、转子通道,所述轴通道贯穿下活动板;所述下固定板顶面设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内设有高强度弹簧、下活动套,所述下活动套内设有下线弹簧、下定位柱,所述下线弹簧设于高强度弹簧内,所述下定位柱底面与下线弹簧连接,所述下定位柱顶面设有下尖刺部。

上述的转子轴承压入机构,所述上活动套顶面设有上轴承压装台,所述上轴承压装台由垂直于上活动套顶面的上压装面ⅰ和沿上压装面ⅰ向中心倾斜的上压装面ⅱ组成。

上述的转子轴承压入机构,所述下活动套顶面设有下轴承压装台,所述下轴承压装台由垂直于下活动套顶面的下压装面ⅱ和沿下压装面ⅱ向中心倾斜的下压装面ⅰ组成。

上述的转子轴承压入机构,所述上活动套顶面周向均布设有磁铁。

上述的转子轴承压入机构,所述上活动板、下活动板与导柱通过直线轴承连接。

本实用新型转子轴承压入机构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转子轴承压入机构,可以保证轴与轴承的绝对同心,在压装过程中会最大化的保证轴承的平顺压入降低轴承的损伤,提高一次生产合格率,气动压入效率高,限位效果好,方便装配,提高了装配质量,成本低,操作简单。

2、本实用新型转子轴承压入机构,利用轴本身的两端中心孔定位,中心孔与上定位柱的上尖刺部、下定位柱的下尖刺部对准卡入,采用此种结构可牢固、精确定位轴。

3、本实用新型转子轴承压入机构,上定位柱通过上线弹簧实现压缩、回弹,当气缸作用上活动板带动轴承下压至轴,上定位柱挤压上线弹簧后收缩至上活动套中;下定位柱通过下线弹簧压缩、回弹,当轴受上定位柱下压后,下定位柱挤压下线弹簧后收缩至下活动套中,因气缸作用力,避免下压力损伤轴承,因此在下活动套中设置了二次缓冲结构高强度弹簧,对于下压的作用力进行泄压、缓冲、防止作用力太大,损伤轴承。

4、本实用新型转子轴承压入机构,上活动套、下活动套均设有与轴承卡接配合的轴承压装台,轴承压装台由压装面ⅰ与压装面ⅱ组成,整体成倒梯形形状,可与轴承内圈适配,保证了轴承与轴同心度。

5、本实用新型转子轴承压入机构,下轴承可以稳固置于下活动套上,而上轴承因为无固定,重力下落原理,需要辅助工具来固定至上活动套上防止掉落,此种方式不够简便、容易出现移位,装配效率低下。因此在上活动套上设置了磁铁,当上轴承置于轴承压装台后,磁铁会吸住轴承,保证了轴承稳固性,不会掉落,提高了装配效率,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活动套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活动套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转子轴承压入机构,包括上固定板1与下固定板2,所述上固定板1与下固定板2之间设有导柱3,所述导柱3上设有可沿导柱3上下滑动的上活动板4与下活动板5;所述上固定板1顶面设有气缸7,所述气缸7的伸缩杆7-1贯穿上固定板1,所述上活动板4顶面设有气缸连接套8,所述伸缩杆7-1设于气缸连接套8内,所述上活动板4底面设有上活动套9,所述上活动套9内设有上线弹簧10、上定位柱11,所述上定位柱11底面与上线弹簧10连接,所述上定位柱11顶面设有上尖刺部11-1;所述下活动板5上设有转子固定机构12,所述转子固定机构12包括轴通道12-1、转子通道12-2,所述轴通道12-1贯穿下活动板5;所述下固定板2顶面设有缓冲套13,所述缓冲套13内设有高强度弹簧15、下活动套14,所述下活动套14内设有下线弹簧16、下定位柱17,所述下线弹簧16设于高强度弹簧15内,所述下定位柱17底面与下线弹簧16连接,所述下定位柱17顶面设有下尖刺部17-1。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上活动套9顶面设有上轴承压装台9-1,所述上轴承压装台9-1由垂直于上活动套9顶面的上压装面ⅰ9-1-1和沿上压装面ⅰ9-1-1向中心倾斜的上压装面ⅱ9-1-2组成。

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下活动套14顶面设有下轴承压装台14-1,所述下轴承压装台14-1由垂直于下活动套14顶面的下压装面ⅱ14-1-2和沿下压装面ⅱ14-1-2向中心倾斜的下压装面ⅰ14-1-1组成。

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上活动套9顶面周向均布设有磁铁9-2。

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上活动板4、下活动板5与导柱3通过直线轴承6连接。

使用时,如图4所示,将两个轴承分别放在上活动套9、下活动套14上,轴承重力作用自然垂直于下活动套14,轴承内圆卡合在下轴承压装台14-1上,上活动套9上设置有磁铁9-2,通过磁吸作用将轴承固定于上活动套9,轴承内圆卡合在上轴承压装台9-1上;将压装好轴的转子放于转子固定机构12上,轴的一端从上往下穿过轴通道12-1,转子置于转子通道12-2内,准备工作完成。启动气缸7,伸缩杆7-1推动上活动板4、下活动板5下降,上定位柱11的上尖刺部11-1下降中与轴的一端中心孔对接卡合,轴的另一端中心孔下降与下定位柱17的下尖刺部17-1对接卡合,上活动板4与下活动板5通过直线轴承6与导柱3的配合保证下降过程的垂直度。上定位柱11在下压力作用下缓慢缩至上活动套9内,上线弹簧10受挤压收缩,下定位柱17在下压力作用下缓慢缩至下活动套14内,下线弹簧16受挤压收缩,同时高强度弹簧15缓冲下定位柱17的下压冲击力。两个轴承慢慢的压到轴的指定位置,气缸7开始回程,待完全回程后,将压入轴承后的转子取出,作业完成。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修改或变型,这些修改或变型当然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子轴承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板(1)与下固定板(2),所述上固定板(1)与下固定板(2)之间设有导柱(3),所述导柱(3)上设有可沿导柱(3)上下滑动的上活动板(4)与下活动板(5);所述上固定板(1)顶面设有气缸(7),所述气缸(7)的伸缩杆(7-1)贯穿上固定板(1),所述上活动板(4)顶面设有气缸连接套(8),所述伸缩杆(7-1)设于气缸连接套(8)内,所述上活动板(4)底面设有上活动套(9),所述上活动套(9)内设有上线弹簧(10)、上定位柱(11),所述上定位柱(11)底面与上线弹簧(10)连接,所述上定位柱(11)顶面设有上尖刺部(11-1);所述下活动板(5)上设有转子固定机构(12),所述转子固定机构(12)包括轴通道(12-1)、转子通道(12-2),所述轴通道(12-1)贯穿下活动板(5);所述下固定板(2)顶面设有缓冲套(13),所述缓冲套(13)内设有高强度弹簧(15)、下活动套(14),所述下活动套(14)内设有下线弹簧(16)、下定位柱(17),所述下线弹簧(16)设于高强度弹簧(15)内,所述下定位柱(17)底面与下线弹簧(16)连接,所述下定位柱(17)顶面设有下尖刺部(1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轴承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动套(9)顶面设有上轴承压装台(9-1),所述上轴承压装台(9-1)由垂直于上活动套(9)顶面的上压装面ⅰ(9-1-1)和沿上压装面ⅰ(9-1-1)向中心倾斜的上压装面ⅱ(9-1-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轴承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活动套(14)顶面设有下轴承压装台(14-1),所述下轴承压装台(14-1)由垂直于下活动套(14)顶面的下压装面ⅱ(14-1-2)和沿下压装面ⅱ(14-1-2)向中心倾斜的下压装面ⅰ(14-1-1)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轴承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动套(9)顶面周向均布设有磁铁(9-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轴承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动板(4)、下活动板(5)与导柱(3)通过直线轴承(6)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子轴承压入机构。提高转子入轴承的一次生产合格率并且还提高了生产效率,让工人的操作更简单,容错率更高。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设有导柱,所述导柱上设有可沿导柱上下滑动的上活动板与下活动板;所述上固定板顶面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贯穿上固定板,所述上活动板顶面设有气缸连接套,所述伸缩杆设于气缸连接套内,所述上活动板底面设有上活动套,所述上活动套内设有上线弹簧、上定位柱,所述上定位柱底面与上线弹簧连接,所述上定位柱顶面设有上尖刺部。保证轴承的平顺压入降低轴承的损伤,提高一次生产合格率,气动压入效率高,限位效果好,方便装配,提高了装配质量,成本低,操作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王风忠;蒋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晟润泰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6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