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管式反渗透工艺设备膜柱用安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06


本实用新型涉及碟管式反渗透工艺设备膜柱安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碟管式反渗透工艺设备膜柱用安拆装置。



背景技术:

碟管式反渗透工艺设备膜柱,包括上封头、下封头、膜柱外壳、导流盘和膜片,上封头和下封头分别设置在膜柱外壳的上下端,导流盘和膜片设于膜柱外壳内,并通过拉杆将上封头和下封头与膜柱外壳固定。

现有的碟管式反渗透工艺设备膜柱,在拆装时,由于没有专用的拆卸工具,导致拆卸效率低,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便于拆装、省时省力的碟管式反渗透工艺设备膜柱用安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碟管式反渗透工艺设备膜柱用安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相对其转动的旋转台,所述底座内设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与旋转台连接,所述旋转台的中心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对称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中心设有旋转推动机构,所述旋转推动机构的下方设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设于旋转台上;

所述旋转推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安装座、联轴器、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连接柱、推动气缸和旋转套,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安装座固定在顶板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设于顶板下方,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推动气缸安装在第二连接板上,所述旋转套设于第二连接板下方且与所述推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丝杆、活动座、立杆、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第二电机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相对于所述旋转推动机构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分别通过立杆与活动座连接,所述旋转台上设有滑槽,所述立杆贯穿滑槽且相对其滑移,所述活动座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丝杆上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丝杆横跨设于旋转台内,且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安装座固定在旋转台的外侧;

于所述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之间设有环形支撑台,所述环形支撑台通过支架固定在旋转台上。

优选的是,所述顶板上设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气缸、压板,所述压紧气缸对称设于旋转推动机构的两侧且固定于顶板上,所述压板设于顶板下方,所述压紧气缸的输出端与压板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环形支撑台内设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气缸、顶升板,所述顶升气缸对称设于旋转台上,所述顶升气缸的输出端与顶升板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立柱上设有加强肋。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分别包括夹爪座、夹板,所述夹爪座与立柱连接,所述夹板安装在夹爪座的内侧。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夹板设为弧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待拆装的膜柱放置在旋转台上,夹紧机构对膜柱进行夹紧固定,旋转推动机构对膜柱顶部上的螺栓进行拧松或拧紧,以实现对膜柱的拆装工作,操作简便、便于拆装、省时省力。同时,旋转台上设有双工位进行拆装工作,并通过旋转气缸带动旋转台转动实现工位切换,其中一个工位在进行工作的同时,工人可在另一个工位进行放置待拆装的膜柱,能够实现无间断工作,保证工作进行的连续性,提高拆装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碟管式反渗透工艺设备膜柱用安拆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碟管式反渗透工艺设备膜柱用安拆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碟管式反渗透工艺设备膜柱用安拆装置的侧视图(省略底座和旋转气缸);

其中:1、底座;2、旋转气缸;3、旋转台;4、支座;5、支撑台;6、立杆;7、第一夹爪;8、顶板;9、加强肋;10、立柱;11、第一电机;12、第一安装座;13、联轴器;14、第一连接板;15、连接柱;16、第二连接板;17、推动气缸;18、旋转套;19、活动座;20、丝杆;21、第二安装座;22、第二电机;23、顶升气缸;24、顶升板;25、压板;26、压紧气缸;27、第二夹爪;28、夹爪座;29、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碟管式反渗透工艺设备膜柱用安拆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相对其转动的旋转台3,底座1内设有旋转气缸2,旋转气缸2的输出端与旋转台3连接,旋转台3的中心设有立柱10,立柱10的顶部对称设有顶板8,顶板8的中心设有旋转推动机构,旋转推动机构的下方设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设于旋转台3上。

本实施例中,待拆装的膜柱放置在旋转台3上,夹紧机构对膜柱进行夹紧固定,旋转推动机构对膜柱顶部上的螺栓进行拧松或拧紧,以实现对膜柱的拆装工作,操作简便、便于拆装、省时省力。同时,旋转台3上设有双工位进行拆装工作,并通过旋转气缸2带动旋转台3转动实现工位切换,其中一个工位在进行工作的同时,工人可在另一个工位进行放置待拆装的膜柱,能够实现无间断工作,保证工作进行的连续性,提高拆装效率。

旋转推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1、第一安装座12、联轴器13、第一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6、连接柱15、推动气缸17和旋转套18,第一电机11通过第一安装座12固定在顶板8上,第一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13与第一连接板14连接,第一连接板14设于顶板8下方,第一连接板14通过连接柱15与第二连接板16连接,推动气缸17安装在第二连接板16上,旋转套18设于第二连接板16下方且与推动气缸17的输出端连接。

工人将待拆装的膜柱放置在旋转台3的其中一个工位上,对应于该工位的旋转推动机构工作。具体的为,首先,推动气缸17推动旋转套18,使旋转套18与膜柱顶部的螺栓配合固定,其次,第一电机11动作,将动力依次通过联轴器13、第一连接板14、连接柱15、第二连接板16带动旋转套18转动,以带动螺栓转动,使其拧松或拧紧,再次,推动气缸17收起,使旋转套18与螺栓分离,最后,旋转气缸2带动旋转台3旋转,使拆装完成的膜柱转至工人,工人将膜柱取下。其中,当对膜柱进行拆卸时,工人将膜柱放置在旋转台3上,通过旋转推动机构将螺栓拧松后,工人再将膜柱取下,进行膜柱内零部件的拆取。当对膜柱进行组装时,工人将膜柱内的各零部件进行组装完成后,将其放置在旋转台3上,通过旋转推动机构将螺栓拧紧后,工人再将膜柱取下即可。

夹紧机构包括丝杆20、活动座19、立杆6、第一夹爪7、第二夹爪28、第二电机22和第二安装座21,第一夹爪7和第二夹爪28相对于旋转推动机构对称设置,第一夹爪7和第二夹爪28分别通过立杆6与活动座19连接,旋转台3上设有滑槽,立杆6贯穿滑槽且相对其滑移,活动座19与丝杆20螺纹连接,丝杆20上的螺纹方向相反,丝杆20横跨设于旋转台3内,且丝杆20的一端与第二电机2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机22通过第二安装座21固定在旋转台3的外侧。

工人将待拆装的膜柱放置在旋转台3的其中一个工位上,夹紧机构对膜柱进行夹紧固定,以防止膜柱晃动,便于旋转推动机构工作。具体的为,第二电机22驱动丝杆20转动,由于丝杆20上的螺纹方向相反,第一夹爪7和第二夹爪28所对应的活动座19相向或相背运动,以实现对膜柱的夹紧或释放。

本实施例中夹紧机构的结构设计,通过在丝杆20上设有方向相反的螺纹,能够保证第一夹爪7和第二夹爪28运动时间的同时性和运动距离的一致性。

于第一夹爪7与第二夹爪28之间设有环形支撑台5,环形支撑台5通过支架固定在旋转台3上。工人将待拆装的膜柱放置在旋转台3上的环形支撑台5上。其中,膜柱的外壳端面放置预环形支撑台5上,膜柱中心伸出下封板的拉杆置于环形支撑台5中心的通孔处。

进一步的,顶板8上设有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气缸26、压板25,压紧气缸26对称设于旋转推动机构的两侧且固定于顶板8上,压板25设于顶板8下方,压紧气缸26的输出端与压板25连接。环形支撑台5内设有顶升机构,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气缸23、顶升板24,顶升气缸23对称设于旋转台3上,顶升气缸23的输出端与顶升板24连接。

本实施例中,压紧机构和顶升机构的设置,以实现对膜柱上下封板端面的固定,并与夹紧机构相配合使用,能够进一步保证膜柱在旋转台3上固定稳定性,从而防止膜柱晃动,便于旋转推动机构工作。具体的,压紧机构在工作时,压紧气缸26通过推拉压板25,以实现对上封板端面的压紧或释放。顶升机构在工作时,顶升气缸23通过推拉顶升板24,以实现对下封板端面的顶压或释放。

进一步的,立柱10上设有加强肋9,以加强立柱10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第一夹爪7和第二夹爪28分别包括夹爪座28、夹板29,夹爪座28与立杆6连接,夹板29安装在夹爪座28的内侧。

进一步的,夹板设为弧形结构,与膜柱的外周相适配,以便于更好的夹紧固定膜柱,保证膜柱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碟管式反渗透工艺设备膜柱用安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相对其转动的旋转台,所述底座内设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与旋转台连接,所述旋转台的中心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对称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中心设有旋转推动机构,所述旋转推动机构的下方设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设于旋转台上;

所述旋转推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安装座、联轴器、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连接柱、推动气缸和旋转套,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安装座固定在顶板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设于顶板下方,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推动气缸安装在第二连接板上,所述旋转套设于第二连接板下方且与所述推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丝杆、活动座、立杆、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第二电机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相对于所述旋转推动机构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分别通过立杆与活动座连接,所述旋转台上设有滑槽,所述立杆贯穿滑槽且相对其滑移,所述活动座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丝杆上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丝杆横跨设于旋转台内,且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安装座固定在旋转台的外侧;

于所述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之间设有环形支撑台,所述环形支撑台通过支架固定在旋转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管式反渗透工艺设备膜柱用安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设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气缸、压板,所述压紧气缸对称设于旋转推动机构的两侧且固定于顶板上,所述压板设于顶板下方,所述压紧气缸的输出端与压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管式反渗透工艺设备膜柱用安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台内设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气缸、顶升板,所述顶升气缸对称设于旋转台上,所述顶升气缸的输出端与顶升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管式反渗透工艺设备膜柱用安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有加强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管式反渗透工艺设备膜柱用安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分别包括夹爪座、夹板,所述夹爪座与立柱连接,所述夹板安装在夹爪座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碟管式反渗透工艺设备膜柱用安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设为弧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碟管式反渗透工艺设备膜柱用安拆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相对其转动的旋转台,底座内设有旋转气缸,旋转气缸的输出端与旋转台连接,旋转台的中心设有立柱,立柱的顶部对称设有顶板,顶板的中心设有旋转推动机构,旋转推动机构的下方设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设于旋转台上。待拆装的膜柱放置在旋转台上,夹紧机构对膜柱进行夹紧固定,旋转推动机构对膜柱顶部上的螺栓进行拧松或拧紧,以实现对膜柱的拆装工作,操作简便、便于拆装、省时省力。同时,旋转台上设有双工位进行拆装工作,并通过旋转气缸带动旋转台转动实现工位切换,能够实现无间断工作,保证工作进行的连续性,提高拆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樊星;孙笑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汇仁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3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6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