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高空作业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高处作业时,一般通过搭建脚手架平台为作业人员提供支撑,但是在高空施工时,搭设脚手架需要的时间较长,作业效率低,搭设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构件,增加施工成本,并且高空脚手架的危险系数也较高。
为了更好地进行高空施工,在建筑结构侧面安装临时挂篮或者操作平台,施工人员进入挂篮或操作平台进行结构的对接、校正、焊接等作业,减少了搭建脚手架的时间,降低了施工成本。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挂篮和操作平台内只能进行建筑结构的侧方施工以及简单的顶部施工,不方便对结构底部进行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更好地进行建筑结构底部作业,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包括水平设置的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在作业平台顶面的爬梯,所述爬梯远离作业平台的一端设置有水平向作业平台上方伸出的悬挂架,所述悬挂架能够固定在建筑结构的顶部;所述作业平台的上方设置有分别与作业平台和爬梯连接的安全护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建筑结构底部进行施工时,利用悬挂架将作业平台固定在建筑结构底部,并设置爬梯方便施工人员由建筑结构上方下到作业平台上,进而开始结构底部作业,解决了建筑结构底部施工困难的问题;安全护栏对施工人员进行保护,避免施工人工从作业平台上掉落。
优选的,所述作业平台远离爬梯的一端连接有水平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长度大于作业平台的宽度,所述支撑框与安全护栏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框扩大了施工人员在作业平台宽度方向上的活动范围,能够开展更大空间的施工任务。
优选的,所述作业平台长度方向上靠近爬梯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水平向远离爬梯方向伸出的休整平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施工人员下到爬梯底部时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更加安全、舒适地进入作业平台。
优选的,所述休整平台与作业平台一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休整平台和作业平台的连接强度,避免休整平台发生变形弯折。
优选的,所述爬梯靠近悬挂架的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防坠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了施工平台的安全保障,施工人员下到作业平台上施工时利用防坠器起到进一步的防护。
优选的,所述作业平台包括水平相对的主杆以及位于主杆之间沿主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施工平台加工制作方便,在保证施工需要的基础上降低平台的自重。
优选的,所述主杆和连接杆为镀锌方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管材料普通,裁切方便,能够节省成本。
优选的,所述安全护栏的高度不小于1.1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安全护栏能够起到更好地防坠作用,提高高空作业的安全保障。
本申请的高空作业平台能够实现建筑结构底部的作业施工,结构简单,方便施工人员进入建筑结构底部,安全可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的作业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1、螺旋楼梯;2、固定柱;21、支柱;3、作业平台;31、主杆;32、连接杆;33、支撑框;4、休整平台;5、安全护栏;6、爬梯;7、悬挂架;8、固定节点;9、防坠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参照图1、图2,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包括水平设置的作业平台3。作业平台3包括水平相对设置的主杆31,相对的主杆31之间沿主杆3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连接杆32。连接杆32长度方向的两端与主杆31之间焊接。主杆31和连接杆32均为镀锌方管,其中主杆31的截面尺寸为75×75×2mm,连接杆32的截面尺寸为25×25×2mm。
作业平台3长度方向的一端焊接有水平且长度方向与作业平台3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支撑框33。支撑框33的长度大于作业平台3的宽度。支撑框33中间焊接有与支撑框33的边连接的连接杆32。支撑框33利用镀锌方管焊接而成。支撑框33的设置便于扩大施工人员在垂直于作业平台3方向的作业范围。
作业平台3远离支撑框33的一端的顶面上设置有竖直的爬梯6。爬梯6固定在作业平台3相对的主杆31上并且爬梯6的宽度与作业平台3的宽度相等。爬梯6同样采用镀锌方管焊接而成。通过爬梯6方便施工人员从建筑结构上方下到作业平台3上。
作业平台3远离支撑框33的一端设置有水平向外伸出并远离爬梯6的休整平台4。休整平台4与作业平台3一体连接。休整平台4便于施工人员下到爬梯6底部后做一定的调整从而进入作业平台3。
支撑框33和作业平台3顶面上设置有分别与支撑框33、作业平台3以及爬梯6焊接的安全护栏5。安全护栏5采用镀锌方管焊接而成,镀锌方管截面尺寸为50×50×2mm。安全护栏5的高度不小于1.1m。
爬梯6远离作业平台3的一端设置有水平向作业平台3上方伸出的悬挂架7。悬挂架7为方形框并采用镀锌方管焊接而成。悬挂架7与爬梯6之间焊接固定。悬挂架7远离爬梯6的一端的底面上焊接有至少两个向下伸出的固定节点8。使用时,将固定节点8焊接在建筑建构上或者采用其他方式机械固定在建筑构件上,只要能够保证作业时作业平台3的稳定即可。
爬梯6与悬挂架7连接处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防坠器9。防坠器9用于施工人员作业时对施工人员进行保护,防止人员坠落。
参照图3,为本申请的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的一种具体使用场景。图中箭头指示方向为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平台的路径。该场景中,固定柱2的支柱21的顶部需要与钢结构螺旋楼梯1的底部连接,且螺旋楼梯1与地面的距离大于10m。本申请的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固定在在螺旋楼梯1待施工处。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的实施原理为:将施工平台固定在施工位置后,工作人员由螺旋楼梯1上方顺爬梯6下到休整平台4,下之前将穿戴的防护装置挂在防坠器9上,施工人员在休整平台4做适当调整后进入作业平台3施工。
经受力分析计算,本申请的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可承重90公斤1人和30公斤材料,平台自重107公斤。
本申请的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解决了建筑结构底部施工困难的问题,实现结构底部施工操作的灵活性,并且结构稳定,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本申请的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除了适用于螺旋楼梯1外,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建筑结构的底部施工。
本申请的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全部采用镀锌方管焊接而成,材料易得,成本低,加工制作方便。现场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建筑结构的宽度调整作业平台3的长度使作业平台3能够满足要求。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作业平台(3),所述作业平台(3)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在作业平台(3)顶面的爬梯(6),所述爬梯(6)远离作业平台(3)的一端设置有水平向作业平台(3)上方伸出的悬挂架(7),所述悬挂架(7)能够固定在建筑结构的顶部;所述作业平台(3)的上方设置有分别与作业平台(3)和爬梯(6)连接的安全护栏(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3)远离爬梯(6)的一端连接有水平的支撑框(33),所述支撑框(33)的长度大于作业平台(3)的宽度,所述支撑框(33)与安全护栏(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3)长度方向上靠近爬梯(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水平向远离爬梯(6)方向伸出的休整平台(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休整平台(4)与作业平台(3)一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6)靠近悬挂架(7)的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防坠器(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3)包括水平相对的主杆(31)以及位于主杆(31)之间沿主杆(3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连接杆(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31)和连接杆(32)为镀锌方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护栏(5)的高度不小于1.1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