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装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装修高度调节凳。
背景技术:
在室内装修现场中,往往需要采用凳子以便于操作者对高处进行装修,传统的凳子为高度固定的结构,无法调节凳体的高度,对于室内装修造成不便,对于较高的位置,装修工人只能通过加高垫块对高处进行装修,而加高垫块堆叠后容易倒塌,如此便会提高装修工人工作中的危险系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室内装修高度调节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室内装修高度调节凳,包括凳体、位于所述凳体上的支脚以及套接于所述支脚内的调节块;所述支脚位于所述凳体下方且为倾斜设置,所述支脚内为空心结构,所述支脚上设有定位孔,所述调节块上设有通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通孔形状、大小完全一致,当所述定位孔与所述通孔重叠时,采用锁紧杆将所述支脚与所述调节块锁死。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脚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凳体四个角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每个支脚上的定位孔数量一致,每个调节块上的通孔数量一致。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通孔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脚、调节块以及锁紧杆均为铁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凳体、支脚以及调节块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对凳体的高度调节,无需人工增加垫高块,降低装修工人在工作中的危险系数,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调节,采用锁紧杆将支脚与调节块锁紧,简单实用,也保证了凳体的稳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中:1、凳体;2、支脚;3、调节块;4、定位孔;5、通孔;6、锁紧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室内装修高度调节凳,包括凳体1、位于凳体1上的支脚2以及套接于支脚2内的调节块3;支脚2位于凳体1下方且为倾斜设置,支脚2内为空心结构,支脚2上设有定位孔4,调节块3上设有通孔5,定位孔4与通孔5形状、大小完全一致,当定位孔4与通孔5重叠时,采用锁紧杆6将支脚2与调节块3锁死。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孔4与通孔5的数量均为五个,当需要对凳体1的高度进行调节时,使用者可调整定位孔4与通孔5的位置,将既定高度的通孔5位置与定位孔4位置对应,采用锁紧杆6贯穿定位孔4与通孔5,实现支脚2与调节块3之间的锁死,锁死后,即完成对凳体1高度的调节。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锁紧杆6的数量为三个,能够从三个位置对支脚2与调节块3之间锁死,提高了凳体1的稳定性,也提高了凳体1的负重能力。
进一步地,支脚2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凳体1四个角位置处。
具体地,每个支脚2上的定位孔4数量一致,每个调节块3上的通孔5数量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支脚2、调节块3以及锁紧杆6均为铁件,保证凳体1的稳定性。
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在凳体1、支脚2以及调节块3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对凳体1的高度调节,无需人工增加垫高块,降低装修工人在工作中的危险系数,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调节,采用锁紧杆6将支脚2与调节块3锁紧,简单实用,也保证了凳体1的稳固。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1.一种室内装修高度调节凳,其特征在于,包括凳体、位于所述凳体上的支脚以及套接于所述支脚内的调节块;所述支脚位于所述凳体下方且为倾斜设置,所述支脚内为空心结构,所述支脚上设有定位孔,所述调节块上设有通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通孔形状、大小完全一致,当所述定位孔与所述通孔重叠时,采用锁紧杆将所述支脚与所述调节块锁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装修高度调节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凳体四个角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装修高度调节凳,其特征在于,每个支脚上的定位孔数量一致,每个调节块上的通孔数量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装修高度调节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通孔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装修高度调节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调节块以及锁紧杆均为铁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