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J45连接器的防水转接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90


本实用新型涉及rj45连接器转接线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rj45连接器的防水转接线。



背景技术:

rj45连接器是现有网线转接的常用电子元件,由于网线转接的环境多种多样,例如,有时候往往需要在室外进行网线转接,现有技术中rj45连接器转接的构造设计不合理,外界的水常常会进入相互转接的两个rj45连接器之间而导致其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j45连接器的防水转接线,借助密封圈的设置,实现对第一rj45插头与rj45插座之间的密封,避免外界的水经由两者之间的间隙进入转接线内部而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rj45连接器的防水转接线,包括第一线缆组件及与第一线缆组件配合使用的第二线缆组件,第一线缆组件包括第一本体、设置于第一本体的第一导线及第一rj45插头,第一导线与第一rj45插头导接;第二线缆组件包括第二本体、设置于第二本体的第二导线及rj45插座,第二导线与rj45插座导接,第一rj45插头用于插接导通rj45插座;第一本体具有用于容设第一rj45插头的容置腔,第一rj45插头与容置腔的内侧面之间具有容置间隙;第二本体包括主体部、设置于主体部的凸柱、套设在凸柱外侧的密封圈,主体部的外径大于凸柱的外径;rj45插座设置在凸柱上,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可拆卸连接,凸柱容设在容置间隙内,密封圈夹持在第一本体与主体部之间。

其中,第一本体具有位于容置腔内的卡块,卡块设置于容置腔的内侧面;凸柱的外侧设有挡止肋及挡止块,挡止肋围绕凸柱的中心轴线设置,挡止块位于挡止肋与密封圈之间;挡止肋用于抵触挡止卡块以防止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彼此脱开,挡止块用于挡止卡块以防止卡块脱出挡止肋不能被挡止肋挡止。

其中,凸柱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挡止肋与密封圈之间,限位块的一侧设有便于卡块越过限位块的倾斜导面,限位块的另一侧设有用于挡止卡块的挡止面,挡止面位于限位块靠近挡止块的一侧。

其中,沿围绕凸柱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沿限位块至挡止块的方向,挡止肋的宽度逐渐变大。

其中,还包括套设在第一本体外侧的中空套,容置腔设置在中空套上,中空套套设在凸柱的外侧;中空套的外侧设有多个摩擦肋,多个摩擦肋围绕中空套的中心轴线设置,摩擦肋沿中空套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其中,还包括密封套及后盖套,密封套套设在第一线缆外侧并抵触第一本体,第一本体设有卡槽,中空套具有伸入卡槽内的卡凸;后盖套螺接套设在中空套的外侧,后盖套用于将密封套夹持在后盖套与第一本体之间,且后盖套用于将密封套限位在中空套与第一导线之间。

其中,中空套设有多个弹臂,多个弹臂围绕中空套的中心轴线设置,多个弹臂夹持密封套,后盖套抵触弹臂远离密封套的一侧以使得多个弹臂夹持密封套。

其中,第一导线远离第一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二rj45插头。

其中,第二导线远离第二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三rj45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借助密封圈的设置,实现对第一rj45插头与rj45插座之间的密封,避免外界的水经由两者之间的间隙进入转接线内部而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线缆组件与第二线缆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线缆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第一线缆组件2—第二线缆组件3—第一本体

4—第一导线5—第一rj45插头6—第二本体

7—第二导线8—rj45插座9—容置腔

11—主体部12—凸柱13—密封圈

14—卡块15—挡止肋16—挡止块

17—限位块18—中空套19—密封套

21—后盖套22—卡槽23—弹臂

24—第二rj45插头25—第三rj45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rj45连接器的防水转接线,包括第一线缆组件1及与第一线缆组件1配合使用的第二线缆组件2,第一线缆组件1包括第一本体3、设置在第一本体3上的第一导线4及第一rj45插头5,第一导线4与第一rj45插头5电性导接。

第二线缆组件2包括第二本体6、设置在第二本体6上的第二导线7及rj45插座8,第二导线7与rj45插座8电性导接,第一rj45插头5用于插接导通rj45插座8。

第一本体3具有用于容设第一rj45插头5的容置腔9,第一rj45插头5与容置腔9的内侧面之间具有容置间隙。第二本体6包括主体部11、设置在主体部11上的凸柱12、套设在凸柱12外侧的密封圈13,优选地,密封圈13采用软性材料制成,例如,密封圈13采用软胶或硅胶制成。

主体部11的外径大于凸柱12的外径,rj45插座8设置在凸柱12上,第一本体3与第二本体6可拆卸连接,凸柱12的侧壁容设在容置间隙内,即凸柱12的侧壁夹持在第一rj45插头5与容置腔9的内侧面之间,密封圈13夹持固定在第一本体3与主体部11之间。

借助密封圈13的设置,实现对第一rj45插头5与rj45插座8之间的密封,避免外界的水经由两者之间的间隙进入转接线内部而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第一本体3具有位于容置腔9内的卡块14,卡块14设置在容置腔9的内侧面上,即卡块14自容置腔9的内侧面突伸入容置腔9内。凸柱12的外侧设有挡止肋15及挡止块16,挡止肋15围绕凸柱12的中心轴线设置,挡止块16位于挡止肋15与密封圈13之间。挡止肋15用于抵触挡止卡块14以防止第一本体3、第二本体6彼此脱开,挡止块16用于挡止卡块14以防止卡块14脱出挡止肋15不能被挡止肋15挡止。

当第一线缆组件1与第二线缆组件2插接在一起时,先将凸柱12装入到容置腔9内,直至卡块14经由挡止肋15的外侧越过挡止肋15,然后使得第一本体3与第二本体6相对转动,直至卡块14抵触在挡止块16上。借助挡止肋15挡止抵触卡块14,防止第一本体3与第二本体6彼此脱开,确保两个线缆组件稳定地安装在一起。

凸柱12上设置有限位块17,限位块17位于挡止肋15与密封圈13之间,限位块17的一侧设有便于卡块14越过限位块17的倾斜导面,限位块17的另一侧设有用于挡止卡块14的挡止面,挡止面位于限位块17靠近挡止块16的一侧。

凸柱12装入到容置腔9内,并且卡块14越过挡止肋15之后,使得第一本体3与第二本体6相对转动,卡块14经由倾斜导面的导引并越过限位块17,此时卡块14位于限位块17与挡止块16之间,利用挡止块16及限位块17的挡止面分别挡止卡块14的左右两侧,避免两个本体发生倒转而导致挡止肋15不能正常挡止卡块14。

沿围绕凸柱12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沿限位块17至挡止块16的方向,挡止肋15的宽度逐渐变大。当两个本体相对转动使得卡块14越过限位块17时,借助挡止肋15的宽度变化设置,利用挡止肋15及主体部11使得密封圈13被稳固夹持住,进而实现对两个主体之间间隙的充分密封。

还包括套设在第一本体3外侧的中空套18,容置腔9设置在中空套18上,中空套18套设在凸柱12的外侧;中空套18的外侧设有多个摩擦肋,多个摩擦肋围绕中空套18的中心轴线设置,摩擦肋沿中空套18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当需要转动两个本体时,使用者用手指捏住中空套18,借助多个摩擦肋的设置,增大手指与中空套18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便于两个本体的相对转动。

还包括密封套19及后盖套21,密封套19套设在第一线缆外侧并抵触在第一本体3上,第一本体3上设有卡槽22,中空套18具有伸入卡槽22内的卡凸,利用卡槽22的内槽面挡止抵触卡凸,从而使得中空套18可以带动第一本体3先对第二本体6转动,避免中空套18与第一本体3相对转动而使用不良。

后盖套21螺接套设在中空套18的外侧,后盖套21用于将密封套19夹持在后盖套21与第一本体3之间,且后盖套21用于将密封套19限位在中空套18与第一导线4之间。借助密封套19的设置,实现对中空套18与第一导线4之间的充分密封,避免外界的水经由中空套18与第一导线4之间的间隙进入而导致使用不良。优选地,密封套19采用软胶或硅胶制成。

中空套18上设有多个弹臂23,多个弹臂23围绕中空套18的中心轴线设置,优选地,多个弹臂23围绕中空套18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多个弹臂23夹持密封套19,后盖套21抵触弹臂23远离密封套19的一侧以使得多个弹臂23夹持密封套19。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线4远离第一本体3的一端设有第二rj45插头24,第二导线7远离第二本体6的一端设有第三rj45插头26。第二rj45插头24、第三rj45插头26分别用于导接外界两个电子件的rj45插座8。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rj45连接器的防水转接线,包括第一线缆组件及与第一线缆组件配合使用的第二线缆组件,第一线缆组件包括第一本体、设置于第一本体的第一导线及第一rj45插头,第一导线与第一rj45插头导接;第二线缆组件包括第二本体、设置于第二本体的第二导线及rj45插座,第二导线与rj45插座导接,第一rj45插头用于插接导通rj45插座;其特征在于:第一本体具有用于容设第一rj45插头的容置腔,第一rj45插头与容置腔的内侧面之间具有容置间隙;第二本体包括主体部、设置于主体部的凸柱、套设在凸柱外侧的密封圈,主体部的外径大于凸柱的外径;rj45插座设置在凸柱上,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可拆卸连接,凸柱容设在容置间隙内,密封圈夹持在第一本体与主体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j45连接器的防水转接线,其特征在于:第一本体具有位于容置腔内的卡块,卡块设置于容置腔的内侧面;凸柱的外侧设有挡止肋及挡止块,挡止肋围绕凸柱的中心轴线设置,挡止块位于挡止肋与密封圈之间;挡止肋用于抵触挡止卡块以防止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彼此脱开,挡止块用于挡止卡块以防止卡块脱出挡止肋不能被挡止肋挡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j45连接器的防水转接线,其特征在于:凸柱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挡止肋与密封圈之间,限位块的一侧设有便于卡块越过限位块的倾斜导面,限位块的另一侧设有用于挡止卡块的挡止面,挡止面位于限位块靠近挡止块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j45连接器的防水转接线,其特征在于:沿围绕凸柱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沿限位块至挡止块的方向,挡止肋的宽度逐渐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j45连接器的防水转接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第一本体外侧的中空套,容置腔设置在中空套上,中空套套设在凸柱的外侧;中空套的外侧设有多个摩擦肋,多个摩擦肋围绕中空套的中心轴线设置,摩擦肋沿中空套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rj45连接器的防水转接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套及后盖套,密封套套设在第一线缆外侧并抵触第一本体,第一本体设有卡槽,中空套具有伸入卡槽内的卡凸;后盖套螺接套设在中空套的外侧,后盖套用于将密封套夹持在后盖套与第一本体之间,且后盖套用于将密封套限位在中空套与第一导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j45连接器的防水转接线,其特征在于:中空套设有多个弹臂,多个弹臂围绕中空套的中心轴线设置,多个弹臂夹持密封套,后盖套抵触弹臂远离密封套的一侧以使得多个弹臂夹持密封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j45连接器的防水转接线,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线远离第一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二rj45插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j45连接器的防水转接线,其特征在于:第二导线远离第二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三rj45插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RJ45连接器转接线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RJ45连接器的防水转接线,包括第一线缆组件及第二线缆组件,第一线缆组件包括第一本体、设置于第一本体的第一导线及第一RJ45插头;第二线缆组件包括第二本体、设置于第二本体的第二导线及RJ45插座;第一本体具有容置腔;第二本体包括主体部、设置于主体部的凸柱、套设在凸柱外侧的密封圈,主体部的外径大于凸柱的外径;RJ45插座设置在凸柱上,凸柱容设在容置间隙内,密封圈夹持在第一本体与主体部之间;借助密封圈的设置,实现对第一RJ45插头与RJ45插座之间的密封,避免外界的水经由两者之间的间隙进入转接线内部而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顺;张旺新;张代威;程孝龙;赵理;郑建军;邹家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天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6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