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塞环组装转盘。
背景技术:
活塞是汽车发动机中的重要组成部件,活塞环需要组装到活塞上。
现有技术中,活塞环的组装需要人工参与,效率低,精度差,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塞环组装转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塞环组装转盘,包括具有转动轴的第一旋转电机、位于第一旋转电机上部且与转动轴固定连接的转盘以及至少一个固设于转盘上表面的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二旋转电机以及与第二旋转电机的旋转工作部固定连接且用于放置活塞的活塞承载台。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承载装置共有六个且均匀布置在转盘的上表面的一周。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承载台的上表面开设有出气口,所述承载装置的下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连通出气口和进气口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内设置有气压检测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第一旋转电机下部且与转动轴固定连接的立柱。
进一步地,还包括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包括第一固定端以及能够与第一固定端旋转连接的第一转动端,所述第一转动端与立柱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端与立柱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工业电刷,所述工业电刷包括第二固定端以及能够与第二固定端旋转连接的第二转动端,所述第二转动端与立柱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端与立柱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转盘上部且与转盘固定连接的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防尘罩上开设有与承载装置一一对应的安装孔,所述承载装置位于安装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为了提高活塞环的组装速度,需要采用机械化的组装方式,故需要一种能够承载活塞的装置;活塞环组装到活塞上时,为了提高组装速度,需要多个承载装置,并能够进行公转,转动到特定工位进行活塞环组装,活塞环的缺口方向不同,故需要承载装置进行自转以改变缺口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围绕转动轴公转且能够进行自转的多工位活塞环组装转盘,配合活塞环组装装置,能够提高组装速度,实现组装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气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活塞环组装转盘,包括具有转动轴31的第一旋转电机30、位于第一旋转电机上部且与转动轴固定连接的转盘10以及至少一个固设于转盘上表面的承载装置20,所述承载装置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二旋转电机21以及与第二旋转电机的旋转工作部固定连接且用于放置活塞的活塞承载台22。
为了提高活塞环的组装速度,需要采用机械化的组装方式,故需要一种能够承载活塞的装置,活塞环组装到活塞上时,为了提高组装速度,需要有工位承接活塞,同时其他工位的活塞与活塞环进行组装,故需要多个承载装置,并能够围绕转动轴进行公转,转动到特定工位进行组装;由于活塞环的缺口方向不同,故需要承载装置进行自转带动活塞转动,以改变缺口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围绕转动轴公转且能够进行自转的多工位活塞环组装转盘,配合活塞环组装装置,能够提高组装速度,实现活塞环组装的自动化。
如图1所示,所述转盘10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承载装置20共有六个且均匀布置在转盘的上表面的一周。
如图1-3所示,所述活塞承载台22的上表面开设有出气口23,所述承载装置的下部设置有进气口24,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连通出气口和进气口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内设置有气压检测装置。
当活塞放置在活塞承载台上时,如果放置的姿态有偏差,出气口会漏气,则气压检测装置会检测到进气通道内的气压低于设定的气压,会提升生产人员进行停机调整,避免错误组装,提高了组装精度。
如图1所示,还包括位于第一旋转电机30下部且与转动轴固定连接的立柱40。
如图1所示,还包括旋转接头60,所述旋转接头包括第一固定端61以及能够与第一固定端旋转连接的第一转动端62,所述第一转动端与立柱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端与立柱转动连接。
旋转接头是一种标准件。
外部气管连接到第一固定端,第一固定端可以向第一转动端内输送气体,所述进气口23通过气管与第一转动端连通;一般情况下在转盘转动时,各种气管会缠绕在一起,而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端相对于地面是固定的,能够避免这种情况。
如图1所示,还包括工业电刷50,所述工业电刷包括第二固定端51以及能够与第二固定端旋转连接的第二转动端52,所述第二转动端与立柱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端与立柱转动连接。
工业电刷是一种标准件。
外部电源连接到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二固定端与第二转动端进行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用电设备与第二转动端通过电线连接;一般情况下,在转盘转动时,各种电线会缠绕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固定端相对于地面是固定的,能够避免这种情况。
如图2所示,还包括位于转盘上部且与转盘固定连接的防尘罩70,所述防尘罩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防尘罩上开设有与承载装置一一对应的安装孔71,所述承载装置位于安装孔内。
防尘罩能够减少灰尘进入各种用电设备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活塞环组装转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转动轴(31)的第一旋转电机(30)、位于第一旋转电机上部且与转动轴固定连接的转盘(10)以及至少一个固设于转盘上表面的承载装置(20),所述承载装置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二旋转电机(21)以及与第二旋转电机的旋转工作部固定连接且用于放置活塞的活塞承载台(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环组装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0)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承载装置(20)共有六个且均匀布置在转盘的上表面的一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环组装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承载台的上表面开设有出气口(23),所述承载装置的下部设置有进气口(24),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连通出气口和进气口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内设置有气压检测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环组装转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第一旋转电机(30)下部且与转动轴固定连接的立柱(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环组装转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接头(60),所述旋转接头包括第一固定端(61)以及能够与第一固定端旋转连接的第一转动端(62),所述第一转动端与立柱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端与立柱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环组装转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业电刷(50),所述工业电刷包括第二固定端(51)以及能够与第二固定端旋转连接的第二转动端(52),所述第二转动端与立柱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端与立柱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环组装转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转盘上部且与转盘固定连接的防尘罩(70),所述防尘罩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防尘罩上开设有与承载装置一一对应的安装孔(71),所述承载装置位于安装孔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