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立柱匹配的装饰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82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饰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与立柱匹配的装饰盖。



背景技术:

凉亭传统木结构单体建筑之一,建筑在路旁供行人休息的小亭。因为造型轻巧,选材不拘,布设灵活而被广泛应用在园林建筑之中。常建在花园或公园中的开敞的纳凉亭榭或北铭亭子,现在的凉亭大多采用钢材立柱建造,在凉亭的建设过程中,立柱与底座连接过程中,需要通过多颗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由于螺帽裸露在外,影响了凉亭整体美观度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与立柱匹配的装饰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与立柱匹配的装饰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在的凉亭大多采用钢材立柱建造,在凉亭的建设过程中,立柱与底座连接过程中,需要通过多颗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由于螺帽裸露在外,影响了凉亭整体美观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与立柱匹配的装饰盖,包括顶板、连接板、装饰板与底板,所述底板位于顶板底端,所述连接板与装饰板位于顶板与连接板之间,所述连接板位于装饰板内侧,所述装饰板顶端位于顶板外侧,所述装饰板底端位于底板顶端外侧,所述顶板顶端表面开设有通过槽,所述通过槽内壁开设有安放槽,所述安放槽与通过槽相互贯通,所述底板底端外侧设置有盖框。

优选的,所述底板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顶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框以及立柱,所述连接框位于立柱底端内部,所述立柱贯穿通过槽。

优选的,所述立柱底端外侧设置有螺帽,所述螺帽内侧中间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连接框内侧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杆贯穿立柱、连接框以及螺母,所述螺杆通过螺纹与螺母固定连接,所述螺帽位于安放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顶板均与装饰板以及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均与连接板以及装饰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与盖框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底端表面开设有加强槽,所述加强槽位于安放槽底端外侧,所述底座与连接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端四角均设置有底座固定螺栓,所述底座固定螺栓贯穿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螺栓顶端位于底座与底板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通过槽内壁开设有安放槽,当需隐藏裸露在外的螺帽时,先将立柱底端贯穿顶板,并通过通过槽,然后移动底座,由底座带动连接框移动,并将连接框放入立柱底端内部,然后移动螺帽,由螺帽带动螺杆移动,并将螺杆依次贯穿立柱与连接框,然后移动螺母,并将套入螺杆一端,并转动螺母,直至转不动螺母时,完成立柱与底座的固定,然后下移顶板下移,由顶板带动连接板、装饰板、盖框以及底板下移,同时由顶板带动通过槽以及安放槽下移,当底板到达底座顶端表面时,此时螺帽位于安放槽内部,避免了安放槽裸露在外,有效提升了凉亭的整体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饰盖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饰盖底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板;2、连接板;3、装饰板;4、底板;5、安放槽;51、通过槽;6、加强槽;7、盖框;8、底座;81、底座固定螺栓;9、连接框;10、螺帽;11、螺杆;12、螺母;13、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与立柱匹配的装饰盖,包括顶板1、连接板2、装饰板3与底板4,底板4位于顶板1底端,连接板2与装饰板3位于顶板1与连接板2之间,连接板2位于装饰板3内侧,装饰板3顶端位于顶板1外侧,装饰板3底端位于底板4顶端外侧,顶板1顶端表面开设有通过槽51,通过槽51内壁开设有安放槽5,安放槽5与通过槽51相互贯通,底板4底端外侧设置有盖框7。

为了便于安装立柱1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板4设置有底座8,底座8顶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框9以及立柱13,连接框9位于立柱13底端内部,立柱13贯穿通过槽51。

为了便于隐藏螺帽1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立柱13底端外侧设置有螺帽10,螺帽10内侧中间固定连接有螺杆11,连接框9内侧设置有螺母12,螺杆11贯穿立柱13、连接框9以及螺母12,螺杆11通过螺纹与螺母12固定连接,螺帽10位于安放槽5内部。

为了便于固定底板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顶板1均与装饰板3以及连接板2固定连接,底板4均与连接板2以及装饰板3固定连接。

为了提升安放槽5抗形变能力,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板4与盖框7固定连接,底板4底端表面开设有加强槽6,加强槽6位于安放槽5底端外侧,底座8与连接框9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盖住底座固定螺栓8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座8顶端四角均设置有底座固定螺栓81,底座固定螺栓81贯穿底座8,底座固定螺栓81顶端位于底座8与底板4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完成后,通过在通过槽51内壁开设有安放槽5,当需隐藏裸露在外的螺帽10时,先将立柱13底端贯穿顶板1,并通过通过槽51,然后移动底座8,由底座8带动连接框9移动,并将连接框9放入立柱13底端内部,然后移动螺帽10,由螺帽10带动螺杆11移动,并将螺杆11依次贯穿立柱13与连接框9,然后移动螺母12,并将112套入螺杆11一端,并转动螺母12,直至转不动螺母12时,完成立柱13与底座8的固定,然后下移顶板1下移,由顶板1带动连接板2、装饰板3、盖框7以及底板4下移,同时由顶板1带动通过槽51以及安放槽5下移,当底板4到达底座8顶端表面时,此时螺帽10位于安放槽5内部,避免了安放槽5裸露在外,有效提升了凉亭的整体美观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与立柱匹配的装饰盖,包括顶板(1)、连接板(2)、装饰板(3)与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位于顶板(1)底端,所述连接板(2)与装饰板(3)位于顶板(1)与连接板(2)之间,所述连接板(2)位于装饰板(3)内侧,所述装饰板(3)顶端位于顶板(1)外侧,所述装饰板(3)底端位于底板(4)顶端外侧,所述顶板(1)顶端表面开设有通过槽(51),所述通过槽(51)内壁开设有安放槽(5),所述安放槽(5)与通过槽(51)相互贯通,所述底板(4)底端外侧设置有盖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立柱匹配的装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设置有底座(8),所述底座(8)顶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框(9)以及立柱(13),所述连接框(9)位于立柱(13)底端内部,所述立柱(13)贯穿通过槽(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立柱匹配的装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3)底端外侧设置有螺帽(10),所述螺帽(10)内侧中间固定连接有螺杆(11),所述连接框(9)内侧设置有螺母(12),所述螺杆(11)贯穿立柱(13)、连接框(9)以及螺母(12),所述螺杆(11)通过螺纹与螺母(12)固定连接,所述螺帽(10)位于安放槽(5)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立柱匹配的装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均与装饰板(3)以及连接板(2)固定连接,所述底板(4)均与连接板(2)以及装饰板(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立柱匹配的装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与盖框(7)固定连接,所述底板(4)底端表面开设有加强槽(6),所述加强槽(6)位于安放槽(5)底端外侧,所述底座(8)与连接框(9)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立柱匹配的装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顶端四角均设置有底座固定螺栓(81),所述底座固定螺栓(81)贯穿底座(8),所述底座固定螺栓(81)顶端位于底座(8)与底板(4)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与立柱匹配的装饰盖,包括顶板、连接板、装饰板与底板,所述底板位于顶板底端,所述连接板与装饰板位于顶板与连接板之间,所述连接板位于装饰板内侧,所述装饰板顶端位于顶板外侧,所述装饰板底端位于底板顶端外侧,所述顶板顶端表面开设有通过槽,所述通过槽内壁开设有安放槽,所述安放槽与通过槽相互贯通,所述底板底端外侧设置有盖框;通过在通过槽内壁开设有安放槽,当需隐藏裸露在外的螺帽时,先将立柱底端贯穿顶板,并通过通过槽,然后移动底座,由底座带动连接框移动,并将连接框放入立柱底端内部,避免了安放槽裸露在外,有效提升了凉亭的整体美观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先;谭雪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苏亭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2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6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