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锁片锁止式防退针插件线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75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型锁片锁止式防退针插件线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内部设置的大量电控元器件主要是通过线束进行连接。现有线束中小型连接器的端子保持力很小,只有9.8n左右,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退针现象,导致线路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型锁片锁止式防退针插件线束,线束布局更加合理、美观,并提高了线束接插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型锁片锁止式防退针插件线束,包括前照灯接插件、第一接插件、第二接插件、第三接插件、第四接插件、第五接插件和第六接插件,所述前照灯接插件上连接有a导线和b导线,所述a导线与第一接插件连接,所述b导线通过第一u型扣分线后与第一接插件连接,所述第一接插件通过i导线与第二接插件连接、通过k导线与第三接插件连接、通过m导线与第四接插件连接、通过o导线与第五接插件连接、通过p导线与第六接插件连接,所述第一接插件上还连接有d导线、e导线、f导线、g导线和h导线,所述d导线和e导线通过第一u型扣组合成c导线和j导线,所述c导线与前照灯接插件连接,所述j导线与第二接插件连接,所述第四接插件上连接有n导线,所述f导线与n导线通过第四u型扣并线后与第六接插件连接,所述h导线通过第三u型扣分线后分别与第四接插件和第六接插件连接,所述第六接插件上连接有q导线和r导线,所述q导线与第三接插件连接,所述g导线与r导线通过第五u型扣并线后分别与第三接插件、第四接插件、第五接插件连接,所述第三接插件通过l导线和第四接插件连接。

所述第四接插件上扣接有锁片,所述第四接插件通过隔板分隔成若干插线腔,每个所述插线腔内均插接有端子,所述锁片包括若干间隔分布的抵接柱,所述抵接柱插入插线腔上部内并顶住端子。

所述第四接插件后部两侧表面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底面上设有锁扣,所述锁片包括连接部、连接在连接部两端的直角状扣耳,所述直角状扣耳上设有直角状扣槽,所述扣耳的后端伸入凹槽内且锁扣扣入扣槽的后端。

连接至所述第一接插件的所有导线、连接至第五接插件的所有导线通过第一扎扣捆扎。

连接至所述第六接插件端部的导线通过第一扎扣和第二扎扣捆扎,连接至所述第二接插件端部的导线第一扎扣和第二扎扣捆扎。

连接至所述第三接插件端部的导线通过第一扎扣和第三扎扣捆扎,连接至所述第四接插件端部的导线第一扎扣和第三扎扣捆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锁片与第四接插件扣接,并通过抵接柱将端子顶在第四接插件内,能够使端子保持力达到40n以上,有效解决了端子易退针问题,提高了线束接插的可靠性;冗杂的导线通过各扎扣进行成束整理,避免了导线的相互缠绕,使得线束布局更加合理、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接插件与锁片插接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接插件与锁片插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前照灯接插件1、a导线11、b导线12、c导线13、第一u型扣14、第二u型扣15、第三u型扣16、第四u型扣17、第五u型扣18、第一接插件2、d导线21、e导线22、f导线23、g导线24、h导线25、第二接插件3、i导线31、j导线32、第三接插件4、k导线41、l导线42、第四接插件5、m导线51、n导线52、锁扣53、隔板54、端子55、凹槽56、第五接插件6、o导线61、第六接插件7、p导线71、q导线72、r导线73、锁片8、连接部81、扣耳82、第一竖直部821、第二竖直部822、扣槽83、抵接柱84、第一扎扣9、第二扎扣91、第三扎扣9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微型锁片锁止式防退针插件线束,包括前照灯接插件1、第一接插件2、第二接插件3、第三接插件4、第四接插件5、第五接插件6和第六接插件7,所述前照灯接插件1上连接有a导线11和b导线12,a导线11的数量为4条,所述a导线11与第一接插件2连接,所述b导线12通过第一u型扣14分线后与第一接插件2连接,本实用新型中,b导线12分线成两条,所述第一接插件2通过i导线31与第二接插件3连接、通过k导线41与第三接插件4连接、通过m导线51与第四接插件5连接、通过o导线61与第五接插件6连接、通过p导线71与第六接插件7连接,k导线41、o导线61的数量均为四条,m导线51、p导线71的数量均为两条,所述第一接插件2上还连接有d导线21、e导线22、f导线23、g导线24和h导线25,所述d导线21和e导线22通过第一u型扣14组合成c导线13和j导线32,所述c导线13与前照灯接插件1连接,所述j导线32与第二接插件3连接,所述第四接插件5上连接有n导线52,所述f导线23与n导线52通过第四u型扣17并线后与第六接插件7连接,所述h导线25通过第三u型扣16分线后分别与第四接插件5和第六接插件7连接,所述第六接插件7上连接有q导线72和r导线73,所述g导线24与r导线73通过第五u型扣18并线后分别与第三接插件4、第四接插件5、第五接插件6连接,所述第三接插件4通过l导线42和第四接插件5连接。

第一u型扣14、第二u型扣15、第三u型扣16、第四u型扣17、第五u型扣18外均包覆有热收缩管,能够对导线进行绝缘保护。

所述第四接插件5上扣接有锁片8,所述第四接插件5通过隔板54分隔成若干插线腔,每个所述插线腔内均插接有端子55,所述锁片8包括若干间隔分布的抵接柱84,所述抵接柱84插入插线腔上部内并顶住端子55。现有技术中的端子55与导线连接后,端子55前部的高度高于端子55后部,因此抵接柱84插入后,抵接柱84前端抵接至端子55前部,而锁片8与第四接插件5又扣合连接,因此可以将每个端子55都进行顶紧限位,防止端子55退针脱出第四接插件5。

所述第四接插件5后部两侧表面凹陷形成凹槽56,所述凹槽56底面上设有锁扣53,所述锁片8包括连接部81、连接在连接部81两端的直角状扣耳82,抵接柱84分布在连接部81内侧面上,连接部81与第四接插件5后部抵接;所述直角状扣耳82上设有直角状扣槽83,所述扣耳82的后端伸入凹槽56内且锁扣53扣入扣槽83的后端。扣耳82包括第一竖直部821和连接在第一竖直部821下部并与第一竖直部821垂直相连的第二竖直部822,第一竖直部821的上部与连接部81相连,连接部81与第一竖直部821间形成供导线穿过的开口。直角状扣槽83包括设于第一竖直部821的竖直槽和设于第二竖直部822的水平槽,第二竖直部822插入凹槽56内且锁扣53抵入水平槽内,锁扣53三面侧壁与水平槽三面内壁抵接。通过锁扣53扣入扣槽83实现第四接插件5与锁片8的扣接,连接牢固。

连接至所述第一接插件2的所有导线(具体指d导线21、e导线22、b导线12由分线后连接第一接插件2的导线、f导线23、p导线71、g导线24、i导线31、a导线11、o导线61、k导线41、h导线25、m导线51)、连接至第五接插件6的所有导线(具体指o导线61、由g导线24和r导线73分线后连接第五接插件6的导线)通过第一扎扣9捆扎。

j导线32、c导线13、由b导线12分线后连接第一接插件2的导线、f导线23、p导线71、g导线24、i导线31、a导线11、o导线61、k导线41、h导线25、m导线51一并通过第一扎扣9捆扎。

j导线32、c导线13、n导线52、b导线12、f导线23、p导线71、r导线73、g导线24、i导线31、a导线11、o导线61、k导线41、由h导线25分线后连接第六接插件7的导线、由h导线25分线后连接第四接插件5的导线、m导线51一并通过第二扎扣91捆扎。

c导线13、n导线52、b导线12、r导线73、g导线24、a导线11、o导线61、k导线41、由h导线25分线后连接第四接插件5的导线、m导线51一并通过第一扎扣9捆扎。

c导线13、n导线52、b导线12、a导线11、o导线61、k导线41、由h导线25分线后连接第四接插件5的导线、m导线51一并通过第二扎扣91和第一扎扣9捆扎。

连接至所述第六接插件7端部的导线(具体指p导线71、q导线72、由f导线23和n导线52并联后连接第六接插件7的导线、由h导线25分线后连接第六接插件7的导线)通过第一扎扣9和第二扎扣91捆扎,连接至所述第二接插件3端部的导线(具体指i导线31、j导线32)第一扎扣9和第二扎扣91捆扎。

连接至所述第三接插件4端部的导线(具体指k导线41、l导线42、q导线72、由g导线24和r导线73分线后连接第三接插件4的导线)通过第一扎扣9和第三扎扣92捆扎,连接至所述第四接插件5端部的导线(具体指m导线51、n导线52、l导线42、由g导线24和r导线73分线后连接第四接插件5的导线、由h导线25分线后连接第四接插件5的导线)第一扎扣9和第三扎扣92捆扎。各导线通过第一扎扣9、第二扎扣91、第三扎扣92分别进行成束整理,避免了导线的相互缠绕,使得线束布局更加合理、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微型锁片锁止式防退针插件线束,包括前照灯接插件(1)、第一接插件(2)、第二接插件(3)、第三接插件(4)、第四接插件(5)、第五接插件(6)和第六接插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照灯接插件(1)上连接有a导线(11)和b导线(12),所述a导线(11)与第一接插件(2)连接,所述b导线(12)通过第一u型扣(14)分线后与第一接插件(2)连接,所述第一接插件(2)通过i导线(31)与第二接插件(3)连接、通过k导线(41)与第三接插件(4)连接、通过m导线(51)与第四接插件(5)连接、通过o导线(61)与第五接插件(6)连接、通过p导线(71)与第六接插件(7)连接,所述第一接插件(2)上还连接有d导线(21)、e导线(22)、f导线(23)、g导线(24)和h导线(25),所述d导线(21)和e导线(22)通过第一u型扣(14)组合成c导线(13)和j导线(32),所述c导线(13)与前照灯接插件(1)连接,所述j导线(32)与第二接插件(3)连接,所述第四接插件(5)上连接有n导线(52),所述f导线(23)与n导线(52)通过第四u型扣(17)并线后与第六接插件(7)连接,所述h导线(25)通过第三u型扣(16)分线后分别与第四接插件(5)和第六接插件(7)连接,所述第六接插件(7)上连接有q导线(72)和r导线(73),所述q导线(72)与第三接插件(4)连接,所述g导线(24)与r导线(73)通过第五u型扣(18)并线后分别与第三接插件(4)、第四接插件(5)、第五接插件(6)连接,所述第三接插件(4)通过l导线(42)和第四接插件(5)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型锁片锁止式防退针插件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接插件(5)上扣接有锁片(8),所述第四接插件(5)通过隔板(54)分隔成若干插线腔,每个所述插线腔内均插接有端子(55),所述锁片(8)包括若干间隔分布的抵接柱(84),所述抵接柱(84)插入插线腔上部内并顶住端子(5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微型锁片锁止式防退针插件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接插件(5)后部两侧表面凹陷形成凹槽(56),所述凹槽(56)底面上设有锁扣(53),所述锁片(8)包括连接部(81)、连接在连接部(81)两端的直角状扣耳(82),所述直角状扣耳(82)上设有直角状扣槽(83),所述扣耳(82)的后端伸入凹槽(56)内且锁扣(53)扣入扣槽(83)的后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型锁片锁止式防退针插件线束,其特征在于:连接至所述第一接插件(2)的所有导线、连接至第五接插件(6)的所有导线通过第一扎扣(9)捆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型锁片锁止式防退针插件线束,其特征在于:连接至所述第六接插件(7)端部的导线通过第一扎扣(9)和第二扎扣(91)捆扎,连接至所述第二接插件(3)端部的导线第一扎扣(9)和第二扎扣(91)捆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型锁片锁止式防退针插件线束,其特征在于:连接至所述第三接插件(4)端部的导线通过第一扎扣(9)和第三扎扣(92)捆扎,连接至所述第四接插件(5)端部的导线第一扎扣(9)和第三扎扣(92)捆扎。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锁片锁止式防退针插件线束,包括前照灯接插件、第一接插件、第二接插件、第三接插件、第四接插件、第五接插件和第六接插件,前照灯接插件通过A导线和B导线与第一接插件连接,第一接插件与与其他接插件电连接,第一接插件上连有D导线、E导线、F导线、G导线和H导线,第四接插件上连有N导线,F导线与N导线并线后与第六接插件连接,H导线分线后与第四接插件和第六接插件连接,第六接插件上连有R导线,G导线与R导线并线后与第三接插件、第四接插件、第五接插件连接,第三接插件与第四接插件连接。本实用新型线束布局更加合理、美观,并提高了线束接插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旭波;袁坡;金章良;周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新宝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6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