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排烟井道修复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已建建筑排烟井道的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中、高层民用住宅,商业楼及工业厂房等已建建筑的出风井均设置有屋顶排烟井道,传统的屋顶排烟井道为利用砖、石、水泥及沙土建成的土建排烟井道。这种传统的土建排烟井道长期使用后,井道容易因为其内壁粉刷层脱落而出现漏烟现象,不满足建筑领域井道漏风系数的规范要求。
对于这些已经建好的却因年久使用而漏风系数不合格的土建排烟井道,直接拆除重建工程量很大,而对这些已建的排烟井道漏烟部分进行修补,既不容易找准并找全漏烟部位,又同样存在修补工程量大的问题。因此,发明人认为采用上述两种目前常见的已建建筑排烟井道的维修方法成本都比较高,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寻求一种成本更低的已建建筑排烟井道的修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降低已建建筑土建排烟井道的维修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已建建筑排烟井道的修复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已建建筑排烟井道的修复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已建建筑排烟井道的修复结构,包括已有土建排烟井道,所述已有土建排烟井道内设置有铁皮风道,所述铁皮风道与已建建筑的出风井密封连接,当所述铁皮风道进入所述已有土建排烟井道内后所述铁皮风道与所述已有土建排烟井道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已有土建排烟井道作为安装部位,通过铁皮风道在已有土建排烟井道内制造一根新的排烟通道,用于替代已有土建排烟井道使用,既不用拆除受损的已有土建排烟井道重建,又不用一一排检并修复已有土建排烟井道上的受损部位,使得已建建筑土建排烟井道的维修不论在经济成本还是在时间成本上均得到了降低。同时,铁皮风道的外周壁与已有土建排烟井道的内周壁间隙配合的设置,方便铁皮风道在已有土建排烟井道内的安装和拆除。
优选的,所述铁皮风道为多节拼接式,相邻两节所述铁皮风道之间密封固定,最底层的铁皮风道的底面密封;所述已有土建排烟井道上位于相邻两节铁皮风道的连接处均开设有供工人固定两节铁皮风道的操作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节拼接的铁皮风道既便于运输,又方便向已有土建排烟井道内套设,降低了施工难度。通过操作槽的设置,使得相邻两节铁皮风道固定时,方便工人手持工具从操作槽伸入已有土建排烟井道内,对相邻两节铁皮风道进行固定。同时,在每节铁皮风道向已有土建风道内吊装时,操作槽便于工人实时观察铁皮风道的行进位置,有助于增加施工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铁皮风道长度方向两端管口的外周缘分别设置有法兰连接盘,所述法兰连接盘沿铁皮风道长度方向的端面上固定有密封垫,相邻两节所述铁皮风道通过所述法兰连接盘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法兰连接盘和密封垫的设置,易于相邻两节铁皮风道之间实现密封固定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已有土建排烟井道内设置有用于托住铁皮风道的承托支架,所述承托支架与所述土建排烟井道固定,所述承托支架位于相邻两节铁皮风道的连接处,所述承托支架对所述铁皮风道形成承托时,相邻两节所述铁皮风道上相互靠近的密封垫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铁皮风道向已有土建排烟井道内吊装时,承托支架一方面能够对下行过程中的铁皮风道起到导向作用,减小铁皮风道在已有土建排烟井道内发生歪斜的情况。另一方面,承托支架对吊装入已有土建排烟井道内的铁皮风道起到支撑作用,使得上节铁皮风道的重力不易于直接作用于下节铁皮风道上,进而使相邻两节铁皮风道在对位和固定时更加稳定且省力。
优选的,相邻两节所述铁皮风道固定后,所述承托支架与所述铁皮风道焊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提高铁皮风道在已有土建排烟井道内的安装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铁皮风道上设置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朝向所述操作槽设置,所述连接端上密封连接有水平支管,所述水平支管远离所述铁皮风道的一端用于和已建建筑的出风井密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铁皮风道通过水平支管和已建建筑的出风井实现密封连接,已建建筑出风井内的烟依次经过水平支管和铁皮风道后能够排出。
优选的,所述操作槽内填充有封堵料,所述封堵料与所述水平支管的外周壁密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已有土建排烟井道进行密封,一方面易于将水平支管和铁皮管道的连接处密封于已有土建排烟井道内,减小水平支管和铁皮管道的连接处漏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操作槽封堵后,还能够增强已有土建井道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水平支管上连接有防火阀,所述防火阀位于所述已有土建排烟井道外。
已建建筑的出风井在排烟的同时可能会有火进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火阀能够减小可能存在于水平支管内的火进入铁皮风道内的情况,增强铁皮风道排烟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水平支管位于已有土建排烟井道外的外周壁上连接有风管抗震支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震支架用于和水平支管上部的墙壁固定,减小振动或晃动对水平支管安装稳定性造成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铁皮风道的设置,能够在不拆除并重建已有排烟井道且不用一一排检并修复已有土建排烟井道上的受损部位的情况下,工期短且成本低地对受损的已有排烟井道进行修复;
2.通过操作槽和铁皮风道为多节拼接式的设置,降低了铁皮风道安装时的施工难度;
3.通过承托支架的设置,使得上节铁皮风道的重力易于作用于承托支架上,而不容易直接作用于下层铁皮风道上,从而使相邻两节铁皮风道在对位和固定时更加稳定且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2是用于体现实施例1中已有土建排烟井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用于体现实施例2中已有土建排烟井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已有土建排烟井道;2、铁皮风道;21、法兰连接盘;22、密封垫;23、连接端;3、操作槽;4、承托支架;41、水平架;411、腰型孔;42、倾斜架;421、第二螺杆;5、水平支管;6、封堵料;61、密封圈;62、水泥砂浆;63、砖砌墙;7、防火阀;8、风管抗震支架;9、连接件;91、第一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已建建筑排烟井道的修复结构。参照图1和图2,包括已有土建排烟井道1,已有土建排烟井道1内套设有铁皮风道2。铁皮风道2为根据已有土建排烟井道1长度尺寸定制的多节式,并且铁皮风道2的外周壁按照已有土建井道的尺寸每边缩小80毫米定制,使得铁皮风道2的外周壁和已有土建井道的内周壁之间内形成方便铁皮风道2拆装的间隙,校核铁皮风道2内的风速小于20米/秒。
参照图3,每节铁皮风道2长度方向两端管口的外周缘一体成型有法兰连接盘21,法兰连接盘21沿铁皮风道2长度方向的端面上粘接固定有密封垫22,密封垫22采用橡胶制成。用来安装在已有土建风道最底层的铁皮风道2的底端焊接有封堵板(图中未示出),对最底层铁皮风道2的底面形成密封。
参照图2,已有土建排烟井道1和铁皮风道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矩形,本实施例中的已有土建排烟井道1和铁皮风道2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已有土建排烟井道1长边的两个侧壁上各开设有一个操作槽3,在另一实施例中,已有土建排烟井道1的三个侧壁上均可开设一个操作槽3。操作槽3位于相邻两节铁皮风道2连接处的外侧,铁皮风道2安装时,工人手持工具伸入操作槽3内,易于对相邻两节铁皮风道2上的法兰连接盘21进行连接,使实现相邻两节铁皮风道2之间的密封。
参照图3,在每节铁皮风道2向已有土建排烟井道1内吊装前,工人通过操作槽3向已有排烟井道内安装承托支架4,承托支架4采用钢制成。承托支架4位于相邻两节铁皮风道2的连接处,且操作槽3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该承托支架4。承托支架4包括水平架41,水平架41沿已有土建排烟井道1窄边设置,水平架41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连接件9与已有土建排烟井道1的内壁固定。承托支架4还包括倾斜架42,倾斜架42位于水平架41的下方,倾斜架42长度方向一端与水平架41固定,另一端与已有土建排烟井道1内壁固定。当相邻两节铁皮风道2相互靠近的密封垫22抵接时,易于使相邻两节铁皮风道2实现密封,而此时承托支架4的水平架41用来托住每节铁皮风道2下端的法兰连接盘21,使上节铁皮风道2的重力不至于完全落在下节铁皮风道2上,便于相邻铁皮风道2在对位不准确时移位。相邻两节铁皮风道2上的法兰连接盘21对位后,借助螺杆和利用密封垫22的形变及承托支架4的小量形变,使相邻两节铁皮风道2实现法兰连接。相邻两节铁皮风道2连接后,水平架41和铁皮风道2的法兰连接盘21焊接固定,使铁皮风道2在已有土建排烟井道1内壁实现固定。
参照图1,每层操作槽3中的一个操作槽3对应的铁皮风道2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连接端23,连接端23的端口朝向操作槽3设置,连接端23采用法兰盘。连接端23上法兰连接有水平支管5,水平支管5远离连接端23的端部和已建建筑的出风井(图中未示出)密封连接。
参照图4,水平支管5上距离水平支管5和已有排烟井道连接处直线距离30毫米的位置安装有防火阀7,防火阀7采用市售排烟防火阀。水平支管5位于已有排烟井道外的外周壁上连接有风管抗震支架8,风管抗震支架8用来和水平支管5上方的墙壁固定,以提高水平支管5的抗震性能。
参照图5,连接水平支管5的操作槽3内填充有封堵料6,封堵料6沿水平支管5向外依次包括密封圈61、水泥砂浆62和砖砌墙63,用来使水平支管5和已有排烟井道的连接处形成密封,密封圈61采用橡胶制成。未接水平支管5的操作槽3内通过砖块砌筑密封。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已建建筑排烟井道的修复结构的实施过程为:施工时,在相邻两节铁皮风道2的连接部位开设操作槽3,将最底层的铁皮风道2吊装入已有土建排烟井道1内后,安装上层铁皮风道2所需的承托支架4。承托支架4安装完成后,吊装与底层铁皮风道2相邻一层的铁皮风道2,直至该层铁皮风道2底部的法兰连接盘21和该层的承托支架4抵接,此后,按照此步骤完成每一层承托支架4和铁皮风道2的安装。如果在实际操作中,每层铁皮风道2的长度大于5米,还应在每节铁皮风道2对应的已有土建排烟井道1一个侧壁的中部开设观察窗,以便较长的铁皮风道2的正常吊装。
所有铁皮风道2吊装完成后,在水平支管5上套设密封圈61,对应安装每节铁皮风道2上的水平支管5,并利用螺栓将相邻两节铁皮风道2的法兰连接盘21连接,然后将承托支架4的水平架41与铁皮风道2焊接,完成铁皮风道2的安装。
铁皮风道2安装完成后,利用砖砌筑的方式封闭观察窗,并利用砖在操作槽3周围砌筑砖砌墙63,在砖砌墙63接近水平支管5的外周壁时,利用水泥砂浆62将密封圈61和砖砌墙63浇筑在一起,将操作槽3密封。
实施例2:
参照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件9朝上的一面上沿铅直方向固定有第一螺杆91,倾斜架42朝向水平架41的一端有沿铅直方向固定有第二螺杆421,水平架41上沿其厚度方向贯通有4个分别用来与第一螺杆91和第二螺杆421连接的腰型孔411,每个腰型孔411沿水平架41的宽度方向延长,且4个腰型孔411沿水平架4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水平架41通过第一螺杆91、第二螺杆421和腰型孔411架设于连接件9和倾斜架42上。
参照图7,在铁皮风道2吊装时,将水平架41沿腰型孔411向靠近铁皮风道2的方向推动,使水平架41能够对铁皮风道2的法兰连接盘21起到承托作用。当相邻铁皮风道2需要固定时,沿远离铁皮风道2的方向推动水平架41,使水平架41与铁皮风道2的法兰连接盘21脱离连接,更方便相邻两节铁皮风道2实现密封连接。铁皮风道2连接完成后,向第一螺杆91和第二螺杆421上拧进螺母,对水平架41进行限位,并将水平架41和铁皮风道2焊接固定。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已建建筑排烟井道的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已有土建排烟井道(1),所述已有土建排烟井道(1)内设置有铁皮风道(2),所述铁皮风道(2)与已建建筑的出风井密封连接,当所述铁皮风道(2)进入所述已有土建排烟井道(1)内后所述铁皮风道(2)与所述已有土建排烟井道(1)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已建建筑排烟井道的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皮风道(2)为多节拼接式,相邻两节所述铁皮风道(2)之间密封固定,最底层的铁皮风道(2)的底面密封;所述已有土建排烟井道(1)上位于相邻两节铁皮风道(2)的连接处均开设有供工人固定两节铁皮风道(2)的操作槽(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已建建筑排烟井道的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皮风道(2)长度方向两端管口的外周缘分别设置有法兰连接盘(21),所述法兰连接盘(21)沿铁皮风道(2)长度方向的端面上固定有密封垫(22),相邻两节所述铁皮风道(2)通过所述法兰连接盘(21)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已建建筑排烟井道的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已有土建排烟井道(1)内设置有用于托住铁皮风道(2)的承托支架(4),所述承托支架(4)与所述土建排烟井道固定,所述承托支架(4)位于相邻两节铁皮风道(2)的连接处,所述承托支架(4)对所述铁皮风道(2)形成承托时,相邻两节所述铁皮风道(2)上相互靠近的密封垫(22)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已建建筑排烟井道的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节所述铁皮风道(2)固定后,所述承托支架(4)与所述铁皮风道(2)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已建建筑排烟井道的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皮风道(2)上设置有连接端(23),所述连接端(23)朝向所述操作槽(3)设置,所述连接端(23)上密封连接有水平支管(5),所述水平支管(5)远离所述铁皮风道(2)的一端用于和已建建筑的出风井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已建建筑排烟井道的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槽(3)内填充有封堵料(6),所述封堵料(6)与所述水平支管(5)的外周壁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已建建筑排烟井道的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管(5)上连接有防火阀(7),所述防火阀(7)位于所述已有土建排烟井道(1)外。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已建建筑排烟井道的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管(5)位于已有土建排烟井道(1)外的外周壁上连接有风管抗震支架(8)。
技术总结